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围绝经期阴道出血是妇女最常见的症状,为探索其病因及有关因素,本文对2006年10月至2010年9月在我站门诊和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普查时对围绝经期2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围绝经期阴道出血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一般发生在39~51岁,平均时间约4年,此期间妇女从生育功能旺盛走向衰退,生理等方面均可出现较显著的变化,临床上往往以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紊乱为首发症状。本文对52例围绝经期阴道出血患者进行病因分析,探讨围绝经期子宫不规则出血的原因及主要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3.
围绝经期阴道不规则出血是中年妇女常见的症状之一。对我院2006—2008年105例围绝经期阴道不规则出血病例结合临床及病理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及诊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阴道出血1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对我院2007年1~12月门诊182例围绝经期阴道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病因主要为良性病变145例,占79.67%,恶性病变15例,占8.24%,癌前病变包括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过长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2例,占12.09%。结论围绝经期卵巢功能减退是导致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但癌前病变及恶性病变是不可忽视的病因。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阴道出血的原因,探讨年龄、绝经年限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3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20例围绝经期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阴道出血原因以良性病变为主,共13例,占65%,恶性病变导致的出血7例,占35%。通过分析发生恶性病变的可能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随之增大,恶性病变的发生与年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阴道出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应明确诊断,正确判断良恶性肿瘤,同时定期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体检普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6月于本院院就诊的168例围绝经期阴道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患者中,子宫肌瘤占14.88%,子宫腺肌症占11.31%,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症占5.95%。结论围绝经期阴道异常出血为一种警报信号,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所致的出血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阴道出血的原因,探讨年龄、绝经年限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0例围绝经期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阴道出血原因以良性病变为主,共13例,占65%,恶性病变导致的出血7例,占35%。通过分析发生恶性病变的可能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随之增大,恶性病变的发生与年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阴道出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应明确诊断,正确判断良恶性肿瘤,同时定期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体检普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杨玲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7):129-130
<正>绝经后阴道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是指自然绝经1年以上的出血,是老年妇女器质性疾病常见症状之一,随着妇女寿命的延长,激素补充治疗以及三苯氧胺的广泛应用,PMB病例越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诊断性刮宫及宫腔镜检查对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某科收治的68例围绝经期阴道出血患者,分别实施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68例围绝经期阴道出血患者病因为:子宫内膜癌5例,黏膜下肌瘤/息肉26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7例。诊断性刮宫、诊断性刮宫联合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准确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诊断性刮宫联合宫腔镜检查对黏膜下肌瘤/息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用诊断性刮宫的结果(P0.05)。结论:在围绝经期阴道出血病因诊断中,诊断性刮宫联合宫腔镜检查可明确分析病因,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为患者病情的明确诊断与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对2003年2月至2007年12月186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6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中,炎性反应引起出血者100例,占53.7%;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6例,占24.7%;恶性肿瘤9例,占4.8%;结论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出血中妇科炎性反应最多。其次是功能性子宫出血。且年龄越大,阴道出血中恶性肿瘤发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在不同剂量下作用于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围绝经期阴道不规则流血的患者,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30例患者,每组依次口服米非司酮15 mg、12.5 mg、10 mg、6.5 mg进行治疗,1天1次,持续3个月,然后比较分析四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血清孕酮、雌二醇、LH、FSH浓度。结果四组患者在使用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有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使用15 mg剂量,不良反应发生率要高于使用其他剂量的组,P<0.05;D组使用6.5 mg剂量,不良反应虽然小,但复发率要高于其他各组,P<0.05。通过检测各组的血清孕酮、雌二醇、LH、FSH浓度,发现使用10 mg剂量的C组作用效果最是明显,P<0.05。结论米非司酮在治疗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出血上疗效显著,使用10 mg剂量虽然不良反应要>6.5 mg的组别,但是综合治疗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的原因及年龄、绝经年限和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分析243例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出血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老年性阴道炎100例(41.15%)、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90例(37.04%)、宫内节育器未出25例(10.29%)、生殖道恶性肿瘤17例(7.00%)。结论对于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患者,应寻找出血原因及部位,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流血的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流血患者25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流血的原因。结果本组250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中有236例为良性病变患者,占94.40%,有14例为恶性病变患者,占5.60%。结论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流血最常见的原因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进行出血原因的诊断可以选择病理检查,包括组织活检以及诊断刮宫病理检查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米非司酮诱导围绝经期顽固性功能性出血闭经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引起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内膜间的功能失调。临床以月经周期紊乱、不规则阴道出血为特点,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治疗则以止血、调节月经周期、诱导闭经及改善全身状况为原则。对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围绝经期功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宫腔镜检查对围绝经期女性异常阴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医院妇产科的313例围绝经期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阴道B超和宫腔镜检查,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方式对不同病因异常阴道出血的检出率,另比较不同方式对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313例围绝经期女性中,253例为子宫内膜病变患者,60例为子宫内膜正常者;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90例为子宫内膜增生,67例为子宫内膜息肉,45例为子宫内膜炎,27例为子宫内膜下肌瘤,24例为子宫内膜癌。宫腔镜对异常阴道出血病因的诊断符合率为96.84%,高于阴道B超的8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敏感性为96.84%,特异性为90.00%,准确性为95.53%,阳性预测值为97.61%,阴性预测值为87.10%,高于阴道B超的83.40%、75.00%、81.79%、93.36%和5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检查可准确围绝经期女性异常阴道出血,明确出血病因,为疾病治疗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陈达 《云南医药》2006,27(3):243-244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门诊就诊最常见症状之一。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现将我科门诊2002年6月至2005年5月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就诊的187例患者病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激素依赖性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停药后复发率.方法 收治的123例围绝经期患激素依赖性疾病的患者,予米非司酮12.5mg/qd,每日睡前服,连用3个月为一疗程,通过病史、妇检、B超、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监测其病灶治疗前,后变化及症状改善,副反应情况.并随访6个月,观察停药后复发率.结果 123例患者用药期间均闭经,痛经消失,血红蛋白上升,治疗后子宫及肌瘤,卵巢异位囊肿平均体积缩小,缩小率分别为47.60%、5 0.80%、68%,(P<0.05),36%患者自然过渡到绝经期,子宫肌瘤,异位囊肿进一步缩小,经随访复发率低.结果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激素依赖性良性病变效果好,副作用小,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围绝经期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期3个阶段,一般是指从40岁左右开始至停经1年内的时期,历时10年甚至20年。子宫异常出血是围绝经期妇科最常见的症状,原因比较复杂,恶性肿瘤、良性病变等均可引起子宫出血,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规范化治疗非常重要。临床上往往行诊断性刮宫或者分段诊刮,取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查。本文对我院68例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内膜诊刮行病理分析,并总结不规则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特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以下简称B超)在围绝经期阴道异常流血疾病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年1~12月门诊以阴道异常流血就诊的围绝经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9例围绝经期阴道异常流血患者经B超诊断与病理结果对比,总符合率为76.72%.各类疾病的符合率为:水泡状胎盘85.71%,流产84.62%,子宫内膜炎66.67%,子宫内膜息肉87.5%,子宫粘膜下肌瘤83.3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75.43%,子宫内膜增生总符合率为60%。结论:B超检查对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患者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可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