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昂丹司琼是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类止吐药物,用以防治癌症病人化疗和放疗所引起的呕吐.我们在应用中发现,输注5%葡萄糖250 ml+甘草酸二铵150 mg时,给予昂丹司琼8 mg入壶,即刻发现莫菲滴管内出现乳白色絮状物,停止输液,更换液体,无不良反应发生.为进一步验证此结果,做了如下试验:以10 ml注射器抽取甘草酸二铵5 ml,再抽取昂丹司琼1 ml混合,注射器内立即出现絮状沉淀物,放置24小时无改变,说明甘草酸二铵与昂丹司琼不宜配伍.  相似文献   

2.
张友智  王力 《中南药学》2012,10(6):437-440
目的 制备及评价盐酸昂丹司琼口腔黏附片.方法 采用相关的黏膜黏着剂卡波姆(CP934)、海藻酸钠、低黏度羧甲基纤维素钠( SCMCLV),用直接压片法压片,对黏附片的不同参数如药物含量,体外溶胀百分率、药物体外释放度和黏附力进行评价.结果 筛选出最佳配方:昂丹司琼5mg、CP934 30 mg、SCMC 165 mg、聚乙二醇-6000 40 mg,乳糖10mg、硬脂酸镁1.5 mg和阿斯巴甜2mg.结论 与昂丹司琼的普通片剂进行比较,昂丹司琼口腔黏附片体外药物释放和渗透都很好,既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提高了昂丹司琼的生物利用度;又避免了昂丹司琼的苦味,更易于为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对异氟烷催眠和镇痛作用的影响;探讨异氟烷的催眠、镇痛作用与5-羟色胺3受体(5-HT3)的关系。方法①催醒实验小鼠ip给予昂丹司琼1,2,4 mg·kg-1,15 min后ip给予异氟烷1.0 ml.kg-1催眠,检测翻正反射消失时间。②催眠半数有效量ED50测定小鼠ip给予昂丹司琼2 mg·kg-1,15 min后用序贯法ip给予异氟烷1.12,0.90,0.72,0.58和0.46 ml.kg-1,测定催眠ED50。③扭体法小鼠ip给予昂丹司琼1,2和4 mg·kg-1,10 min后sc给予异氟烷1.0 ml.kg-1镇痛,检测扭体次数。④热板法小鼠ip给予昂丹司琼1,2和4 mg·kg-1,10 min后,ip给予异氟烷0.4 ml.kg-1镇痛,检测小鼠热板法痛阈值(HPP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昂丹司琼1,2和4 mg·kg-1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持续的时间和ED50值均无明显变化。扭体实验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昂丹司琼4 mg·kg-1和异氟烷1.0 ml.kg-1可使清醒小鼠扭体次数减少(P<0.01),麻醉小鼠给予昂丹司琼1,2和4 mg·kg-1时,扭体次数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热板法中,ip昂丹司琼对清醒小鼠及异氟烷小鼠的HPPT均无明显影响。结论昂丹司琼对异氟烷催眠、抗热刺激伤害作用无明显影响,提示异氟烷的催眠镇痛作用可能与5-HT3受体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朱妍蒨  葛卫红 《中国医药》2012,7(8):998-999
目的 观察和评价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中度致吐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0例患者采用中度致吐方案化疗,按随机抽样法随机分为帕洛诺司琼组和昂丹司琼组,各30例.帕洛诺司琼组给予盐酸帕洛诺司琼0.25 mg,第1天化疗前30 min静脉注射.昂丹司琼组给予盐酸昂丹司琼8 mg,化疗前30 min缓慢静脉滴注,连用3d.2组均联合地塞米松5 mg静脉注射.观察5d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作比较.结果 帕洛诺司琼组与昂丹司琼组急性CINV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0.0% (24/30)和76.7%(23/30),有效控制率分别为93.3%(28/30)和86.7%(26/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性CINV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6.7% (23/30)和63.3%(1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控制率分别为93.4%(28/30)和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洛诺司琼预防中度致吐化疗方案所致急性CINV 疗效与昂丹司琼相当,对延迟性CINV 的疗效优于昂丹司琼,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2例患者在手术后使用昂丹司琼和高乌甲素静脉镇痛泵治疗时出现双侧下颌下腺、腮腺肿大.例1为30岁女性卵巢肿瘤、宫颈炎患者,接受卵巢肿瘤剥除术后分别给予头孢地嗪、奥硝唑静脉滴注,并给予昂丹司琼16 mg+高乌甲素64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80 ml经静脉镇痛泵镇痛、止吐.9 h后出现双侧下颌下腺、腮腺肿大,立即关闭镇痛泵,给予地塞米松10 mg 静脉注射,5 d后唾液腺肿大消失.例2为42岁女性子宫肌瘤、早孕患者,接受次全子宫切除术后,给予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分别静脉滴注,并使用昂丹司琼8 mg+高乌甲素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95 ml静脉泵入用于镇痛、止吐.8 h后出现双侧下颌下腺、腮腺肿大并伴有心悸、胸闷和呼吸困难,立即关闭镇痛泵,给予地塞米松10 mg 静脉注射,异丙嗪25 mg肌内注射.次日唾液腺肿大明显缩小,呼吸困难缓解,7 d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麻醉前预注昂丹司琼4mg对剖官产产妇寒颤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拟行剖宫产产妇60例,年龄22~41岁,ASAI~Ⅱ级,随机为两组:A组(昂丹司琼组)、B组(生理盐水组),每组30例。A组昂丹司琼4mg,B组生理盐水4ml,麻醉前缓慢静注。结果寒颤发生率A组30%,B组60%,A组、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二组胎儿出生后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麻醉前预注昂丹司琼4mg有助于预防剖官产产妇寒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昂丹司琼引起过敏性休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例50岁肺腺癌男性患者化疗前为预防呕吐给予奥美拉唑40 mg静脉滴注,以及昂丹司琼8 mg静脉滴注.昂丹司琼滴注约15 min时,患者前胸和双臂出现皮疹.停用昂丹司琼,给予地塞米松和异丙嗪治疗.40 min后皮疹遍及全身,继之出现视物模糊、出冷汗、胸闷、乏力、脉搏弱及心音低.查体:HR 75次/min,BP 50/40 mm Hg.给予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静脉推注地塞米松及静脉滴注多巴胺治疗.患者症状缓解,5 h后生命体征平稳.  相似文献   

8.
应荣高 《北方药学》2011,8(4):21-22
目的:研究昂丹司琼、氟哌利多复合地塞米松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150例患者,ASAⅠ~Ⅱ级,年龄23~65岁,体重40~75kg.随机分成A、B、C、D、F五组,分别给予氟哌利多2mg、昂丹司琼4mg、地塞米松5mg、昂丹司琼4mg+氟哌利多2mg+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1...  相似文献   

9.
谢静  刘斌 《医药导报》2011,12(12):1598-1599
[摘要]目的探讨昂丹司琼联合小剂量氟哌啶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240例择期行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118例,Ⅱ组122例。于麻醉诱导前10 min,I组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 mg,肌内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 mL,Ⅱ组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 mg,肌内注射氟哌啶醇2 mg;观察手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镇静情况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镇静评分0~2分,无过分镇静者(P>0.05)。Ⅱ组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17.2%)较I组(28.8%)明显降低(P<0.05)。结论昂丹司琼联合使用小剂量氟哌啶醇较单独使用昂丹司琼对预防LC患者恶心呕吐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我科于2006年1月收治1例乳腺癌患者,在医院治疗过程中出现1组配伍禁忌,现报告如下。1配伍实例盐酸昂丹司琼由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制造,为透明液体,规格是(8mg/100ml/瓶)。替加氟由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制造。为透明液体,0·5g(100ml/瓶),使其按严格无菌操作,先输入昂丹司琼100ml,待其快输入完毕时给予替加氟100ml续点,约10s,2种药液在莫非氏滴管处迅速出现乳白色的混浊,立即闭调节器,更换输液器并用生理盐水冲管后没有再出现此反应,患者无任何症状及主诉。模拟输液情况,交换2种药液输入顺序,仍迅速出现上述反应。2讨论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昂丹司琼在小儿全身麻醉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和最佳用药时间,为小儿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拟行手术的患儿120例,ASAⅠ~Ⅱ级,年龄1~10岁。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A组在麻醉前静脉注射昂丹司琼0.1mg/kg;B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昂丹司琼0.1mg/kg;C组在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昂丹司琼0.1mg/kg;D组为对照组,不用昂丹司琼。在术后24h内观察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例数及严重程度和其它不良反应。结果各组患儿各生命征平稳,BP、HR、RR、SpO_2无异常变化,在各时间点均无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B、C组患儿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C组患儿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昂丹司琼能够有效预防小儿全身麻醉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对呼吸和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周梅  孙刚  武谷 《安徽医药》2012,16(3):314-316
目的建立LC-MS方法测定健康志愿者血浆中盐酸昂丹司琼的浓度,观察昂丹司琼的血药浓度经时过程,估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血浆中加入内标后,用乙酸乙酯提取,采用选择性离子检测方法测定其血药浓度。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流速0.2 ml.min-1,色谱柱为Shim-packODS 250 mm×2.0 mm,柱温40℃。采用双交叉实验设计,剂量为8 mg。结果盐酸昂丹司琼线性范围为1~50μg.L-1,检测限为0.2μg.L-1,日内日间变异均小于10%。20名健康志愿者口服8 mg盐酸昂丹司琼后,测得盐酸昂丹司琼Cmax为(29.09±5.61)μg.L-1,Tmax为(2.2±0.8)h,AUC0-τ为(159.5±29.1)μg.h-1.L-1的。盐酸昂丹司琼口腔崩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3±19.5)%,两制剂生物等效。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性好,可用于盐酸昂丹司琼血药浓度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地塞米松与昂丹司琼预防手术后恶心呕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丽丽  王龙 《医药导报》2007,26(12):1467-1468
(1. [摘要]目的观察地塞米松与昂丹司琼联合用药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妇科择期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昂丹司琼组术毕静脉推注昂丹司琼8 mg;联合用药组术毕静脉推注昂丹司琼8 mg和地塞米松10 mg;对照组术毕静脉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术后观察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并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昂丹司琼组和联合用药组均能有效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P<0.05=;与昂丹司琼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抗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更佳(P<0.05=。结论地塞米松与昂丹司琼联合用药对手术后引起的恶心、呕吐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静脉术后镇痛(PCIA)与硬膜外术后镇痛(PCEA)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应用比较.方法 前列腺增生患者80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PCIA组(内含芬太尼0.8mg~1.0mg 昂丹司琼8mg 生理盐水至100ml)与PCEA组(内含丁丙诺啡0.6mg 昂丹司琼8mg 生理盐水至100ml)进行比较.结果 PCEA组镇痛效果优于PCIA组.结论 丁丙诺啡对前列腺增生患者镇痛效果确切,其循环呼吸稳定,未见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昂丹司琼和氟哌利多预防胃癌根治术中恶心呕吐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昂丹司琼和氟哌利多预防胃癌根治性手术中的恶心呕吐作用。方法 :6 7例男性胃癌根治性手术病人随机分 3组 ,昂丹司琼组 2 2例 ,氟哌利多组 2 2例 ,对照组 2 3例。术前所有病人肌内注射阿托品 0 .5mg、苯巴比妥 0 .1g ,选T 7~ 8椎间隙常规硬膜外穿刺置管 ,待麻醉平面满意后 ,昂丹司琼组静脉缓慢注射昂丹司琼 8mg ;氟哌利多组静脉注射氟哌利多 2 .5mg ;对照组不给药。切皮前病人均抽吸胃管以彻底清除胃液。结果 :昂丹司琼组预防恶心呕吐达 1级疗效病例占 86 % ,氟哌利多组为 5 5 % ,经 χ2 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昂丹司琼组和氟哌利多组发生嗜睡反应病例分别为6例和 11例 ,氟哌利多组发生锥体外系反应 2例。结论 :昂丹司琼预防胃癌根治术中的恶心呕吐的疗效优于氟哌利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预防中致吐风险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标准二联止吐方案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2019年采用标准二联止吐方案预防中致吐风险药物所致恶心呕吐的住院患者资料,采用决策树模型,对使用昂丹司琼8 mg+地塞米松5 mg(A组)、格拉司琼3 mg+地塞米松5 mg(B组)、托烷司琼5 mg+地塞米松5 m...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患者自控镇痛条件下地塞米松是否具有强化托烷司琼、昂丹司琼抗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及其对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120例择期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ASA~级,年龄18~65岁。随机双盲分为4组,每组30例。对照组A给予托烷司琼5 mg;对照组B给予昂丹司琼4 mg;观察组C给予托烷司琼5 mg加地塞米松5 mg;观察组D给予昂丹司琼4 mg加地塞米松5 mg。观察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情况以及伤口愈合等级、时间。结果:A组与B组C组与D组恶心呕吐差异无显著性;C、D组较A、B组恶心呕吐显著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伤口愈合等级、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患者自控镇痛条件下地塞米松5 mg具有明显强化托烷司琼、昂丹司琼抗恶心呕吐的作用,该剂量地塞米松对伤口愈合时间及等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VN)的效果。方法将106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2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结束时给药,观察组给予昂丹司琼8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1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比较2组POVN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8.9%、15.1%,低于对照组的43.4%、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昂丹司琼用于预防POVN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预处理减轻异丙酚注射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拟行无痛肠镜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I组)、舒芬太尼组(Ⅱ组)、昂丹司琼组(Ⅲ组)和昂丹司琼联合舒芬太尼(Ⅳ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3mL.其它患者按其分组分别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1、昂丹司琼4mg或昂丹司琼4mg和舒芬太尼0.1μg.kg-1混合液。30秒后按2mg.kg-1推注异丙酚,同时记录注射部位疼痛评分。结果 4组患者术中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分别为:对照组86.7%,舒芬太尼组46.7%,昂丹司琼组40%,昂丹司琼联合舒芬太尼组20%。后3组注射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舒芬太尼组和昂丹司琼联合舒芬太尼组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和昂丹司琼组(P〈0.05)。结论昂丹司琼联合舒芬太尼更好地减轻了异丙酚的注射痛,同时又减少了异丙酚的用量,还能预防术后的恶心、呕吐,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减轻异丙酚注射痛的临床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吴金香  吴丽红 《海峡药学》2012,24(1):103-104
目的 探讨穴位按压结合昂丹司琼静脉注射对缓解肿瘤化疗后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将9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在化疗开始前30min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mg;实验组同法使用昂丹司琼,并在化疗前一天开始内关穴位按压,每4h一次.结果 两组患者恶心发生情况比较,0度恶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呕吐发生情况比较,0度呕吐和Ⅱ度呕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恶心、呕吐的各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压结合昂丹司琼静脉注射对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的缓解作用优于单用昂丹司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