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穆俊霞  张灿玾 《中医药学刊》2005,23(6):1047-1048
《素问释义》由张琦注于道光九年,是清代一部较为重要的校注本。该书注解简洁,部分注文精辟且有新意,对国内外的《内经》研究均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对《素问释义》注文进行研究,认为张琦注释《素问》的特点主要可概括为批判地继承前人注文;以阐释医理为主;酌加按语;注有详略;评议篇文;文义未详者,存疑待考或仅提出倾向性意见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王冰<素问>注,是研读<素问>的楷本,其全面继承了道家的学术观点,将自己在医学领域的研究成就与道家思想有机结合,使医学理论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得到全面发展,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王冰学术思想的主要特征为唯物主义道气观;顺乎自然,清静无为观;辩证思维方式;直觉思维方式.深入探讨王冰的道家医学学术思想,对正确理解王冰注文,把握<素问>精髓,提高对中医学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怀之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81-1882
王冰编次<素问>,是在全元起本及别本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分析全元起本<素问>、通行本<灵枢>、通行本<素问>的篇目卷次,认为全元起本<素问>及通行本<灵枢>,前后篇目内容安排杂乱,缺乏相关性.而王冰编次的通行本<素问>,内容论述集中,系统性较强,对后世影响很大,故王冰对整理中医古籍的贡献,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4.
“七损八益”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阴阳印象大论>云:"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古今关于"七损八益"之注文,多在七八二字争论不休,对损益二字则弃之不顾.然"七损八益"之核心不在七八,而在损益二字,即如何把握阴阳损益,以实现健康长寿的养生目的.  相似文献   

5.
滑寿,元代著名医学家.一生治学严谨,学识渊博,精究<内经>、<难经>、<伤寒论>,旁通诸家,著述颇丰.曾经类分<素问>,撰<读素问钞>;溯本求源,著<难经本义>;名象脉理,述<诊家枢要>;考正经络,纂<十四经发挥>.  相似文献   

6.
时行感冒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时行感冒古称时行伤寒,今名流行性感冒("流行"二字最早见于<素问·气交变大论>)."时行"二字释义有三:一是"时"指发病有严格的季节性;"行"指气候失宜引起疫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理论的重要意义.方法 查阅、复习文献资料及临床实践相结合,研究<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理论.结果 <素问·生气通天论>从生理、病理两方面阐述了阳气在生命活动及阴阳平衡中的重要作用.结论 <内经>的阳气理论不仅对后世中医学温补派的创立及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且可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8.
《素问》词义举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渴 <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句中"肠中痛"的"痛"为衍文,当删.<太素·邪客>无此"痛"字.然其"瘅热焦渴"之义,大多释为"舌干口渴".如张琦注:"惟闭不通属热,外症必焦渴也."把"焦渴"释为"外症",指"舌干口渴".  相似文献   

9.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有七卷本<校正素问精要宣明论方>,将其与历史文献中有关元刊本<宣明论方>的记载进行对比.证实该七卷本为一完整的元刊本,纠正了现代有关文献所说该元刊本为十卷本,残存七卷的错误说法;通过对元刊七卷本与万历二十九年<刘河间医书六种>十五卷本<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的比较研究,表明二者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分卷不同,说明通行的十五卷本的内容在元代已基本定型;元刊本有刘完素的自序,该自序罕见于明清刊本,对考证刘完素的<宣明论方>、<内经运气要旨论>、<素问玄机原病式>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素问·咳论篇>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从理论上阐述了咳嗽发生、发展、传变的机理,如今这一认识仍指导于临床.笔者就脏腑咳的释义及临床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施沛是明代的一位重要医家,对他的了解,中医界大多来自其代表作《祖剂》。随着中医善本古籍的海外回归,《藏府指掌图书》、《经穴指掌图书》、《说疗》、《医医》、《素问逸篇》、《脉微》等施氏著作已然面世。以此为据,从方剂来源、脏腑经穴、脉学理论、医德医风等方面,详细论述了施沛的主要学术思想,以期为现今医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金元四大家之首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论》的学术思想。方法:运用分析、比较、总结的方法,对原著的文献进行研究。并以《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论》中转筋、霍乱、带下等病的论述为例,探讨其学术思想。结果与结论:刈完素著述中以《素问玄机原病式》最广为人知,其文以采五运六气为纲,《内经》原文以冠其首,诠释自意于后,特别重视热证的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3.
姚增全  果会玲 《河南中医》2009,29(4):343-344
《素问玄机原病式》一书,发挥《内经》病机学说,弥补了原“病机十九条”过于简略之不足,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内经》理论,特别是首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关于“相火”的论述,则为后世相火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还总结了温热病的治疗原则,对后世温病学派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庞钊 《中医药学刊》2010,(12):2657-2658
祁坤是我国清代著名外科学家,他参考《素问》《灵枢》,搜古今名医之论,写成了外科名著《外科大成》,该书详细论述"痈疽之脉",结合八纲辨证辨治痈疽,重视经络辨证和针灸治疗,对痈疽已成脓者提倡随经络之横竖刀口下取切开引流术,达到清以前的最高水平。对中医外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明清医家汪昂撷取《素问》、《灵枢》的精要内容,分为九类加以整理,博采众家之长,又参合己见,编成《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全书以儒释医,通俗易懂;注解经文,质疑自释;精释运气,见解深邃;论述脏腑,颇多发明;阐释病机,指导临床;阐释治法,明确逆从,是汪昂研究《黄帝内经》的心血结晶,流传广泛,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缩短科研前期劳动时间,实现瞬间高效检索<黄帝内经>.方法以"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对<黄帝内经>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分类整理、加工重组,使<黄帝内经>中<素问>与<灵枢>两部分实现统筹整合.结果使原文编排、学术内容检索和有序化多路径的检索系统,实现计算机化.结论<〈黄帝内经〉计算机检索>系统研究,为医学科学工作者学习、研究、查对、引证、应用和开发<黄帝内经>,提供全新规范化的现代检索手段,是跨学科研究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构建《黄帝内经·素问》脾藏象理论相关咳类疾病知识本体,探索中医经典古籍知识传承新方法.方法:提取《素问》中涵盖脾藏象理论的相关语段并抽提与咳疾病相关部分,在语段中获取元知识,简化并归纳形成领域概念,结合本体构建及扎根理论方法,构建领域概念间语义关系.结果:获取脾藏象理论咳类相关疾病术语49个,建立术语关系63...  相似文献   

18.
宋代社会背景对《黄帝内经》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问世后流传不广泛,至宋代朝廷重视医学,令校正医书局校勘出版《素问》,并作为太医局教材,加之印刷技术进步大量出版《黄帝内经》,才促使其广泛流行与传播,学习研究者日众。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推按运经仪合自拟中药排石汤治疗胆石症的疗效.方法:将102例胆石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推按运经仪合自拟中药排石汤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50例,采用复方胆通片,口服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52例,显效12例,有效3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6%;西药对照组50例,显效7例,有效17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4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推按运经仪合自拟中药排石汤具有较好的疗效,排石效果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20.
《明代彝医书》收载了彝族治疗各类疾病的方剂226首,其中记载了大量治疗骨伤的方药。笔者对其治疗骨伤疾病用药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