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的营养支持治疗ICU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将ICU内6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32例)和全肠外营养组(TPN,28例)。EN和TPN组患者均接受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监测两组间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机械通气时间、上臂肌肉周径和肱三头肌皮皱褶厚度,并计算氮平衡。结果上臂肌围和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氮平衡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机械通气时间EN组低于TPN组(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能更好地提供营养底物,并有效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对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早期治疗作用.方法 将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45例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PN)组、全营养食物均浆肠内营养(EN)组和肠内肠外营养相结合(PN EN)组,各组患者均接受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结果 各组脱机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营养效果相似,肠外组和混合组较快达氮平衡.肠外组和混合组的胃肠道并发症较肠内组少,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肠内组费用最便宜,混合组免疫学指标最高.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可采用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或二者结合方式进行营养,肠内营养经济方便,有利于肠道能力恢复,而全肠外营养效果准确迅速,两者结合能互相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OPD患者营养状况与病情分级及机械通气风险间的关系。方法测定159例COPD患者营养指标,记录肺功能FEV1/FVC、FEV1pred%、近一年内急性发作次数、m MRC分级及机械通气情况,并进行分组。结果 COPD患者BMI、白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51.9%、42.8%和48.4%。营养指标中BMI、白蛋白、前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与FEV1/FVC、FEV1pred%均有相关性,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P0.05),球蛋白与FEV1/FVC及FEV1pred%无相关性。急性加重高风险组营养较低风险组差(P0.05)。机械通气组营养差于非机械通气组(P0.05)。结论 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且营养状态与肺功能进展、急性加重及机械通气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4.
营养支持对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TPN)组和肠内营养(EN)组,并对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和10 d后各项营养指标及免疫球蛋白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 d后,EN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血清总蛋白(PT)、ALB、PA和HB水平明显上升(P〈0.05),TPN组病人也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与TPN组比较上述指标上升更明显(P〈0.05);EN组免疫指标:IgA、IgM较营养支持前明显升高,与TPN组比较P〈0.05;EN组与TPN组比较,机械通气时间缩短,腹泻、肺部感染、导管相关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害、高血糖等并发症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机械通气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早期肠内营养(EEN)组15例和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15例,在摄入相当热量和氮量的情况下,比较2组治疗前后营养状态、1周内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平均营养费用、机械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治疗2周后,EEN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和氮平衡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且均高于TPN组治疗后水平(均P<0.05).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2组无差异(P>0.05).EEN组1周内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TPN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则明显低于TPN组(均P<0.05).2组1周内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N能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只要患者胃肠道功能正常,应尽早实施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6.
COPD急性呼衰期肠内外营养支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支持治疗时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的优点。方法:32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EN)组和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在摄入同等热量、同等氮量的条件下对营养及免疫指标、严重感染发生率、感染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临床营养及相关费用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期为10天。结果:EN组及TPN组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后的营养及免疫指标均高于营养支持治疗前;营养支持治疗后EN组营养及免疫指标均高于TPN组;严重感染发生率、感染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临床营养及相关费用均低于TPN组。结论: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行机械通气支持治疗时早期给予高脂低糖肠内营养疗法(EN)较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TPN)能更好地提供营养,提高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降低临床营养及相关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气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ICU危重病人机械通气时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必要性。方法对35例MICU病房进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治疗组)20例和完全肠外营养(TPN)组(对照组)15例,分别给予相同热量和氮量的肠内营养制剂或肠外营养制剂,均于营养支持前与支持第8日检测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每日测血糖并计算氮平衡。结果肠内营养支持组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增高;与对照组肠外营养支持比较,血清白蛋白和氮平衡均增高(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危重病人的营养状况,对于胃肠功能完整或具有部分肠道功能的危重病人,应尽量、尽早采用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8.
机械通气患者经肠内营养时,大量胃内容物潴留时常易出现反流,并使胃肠细菌误吸入肺而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因此,胃残余量(gastric residual volume,GRV)被广泛用于评价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胃的排空状况,但目前关于监测GRV的合理值报道不一,为此,我们对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进行GRV监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96例。入选标准为:均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及通过鼻胃管进行肠内喂养时间>2d。排除标准包括:休克,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胃排空功能指导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间至我科行机械通气24 h且拟行肠内营养患者进行研究。入选的76例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传统回抽胃液组(对照组,38例)每4 h使用回抽胃液法评估胃残余量进而调整肠内营养方案;超声监测组(38例)每4 h使用超声测定胃排空或胃动力指数的方法指导肠内营养方案的制定。记录患者肠内营养达标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反流及腹泻次数、前白蛋白、脱机时间、ICU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效果。结果超声检测组肠内营养达标时间较传统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4±6.2)vs(45.1±7.8)h,P0.05]。超声测定组与传统对照组VAP发生率分别为13.2%(5/38)和36.8%(14/38)、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9%(11/38)和55.3%(21/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脱机时间[(3.6±1.1)vs(5.8±2.0)d]、ICU住院时间[(9.2±2.6)vs(12.3±3.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测定胃排空功能可更科学地指导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方案的制定,提高肠内营养疗效,减少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缩短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胃管和鼻肠管两种肠内营养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分析,从而选择副作用较少的一种进行推广,以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ICU病房患者38例,并随机分为鼻胃管组与鼻肠管组,均为19例患者。两组均进行肠内营养插管,并给予相同的营养剂,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肠内营养变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两种肠内营养方式的不良反应比较,以及入住ICU病房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进行两种肠内营养方式治疗后,患者肠内营养指数均有明显改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鼻胃管组为63.16%,鼻肠管组为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胃管组不良反应产生较多,鼻肠管组不良反应产生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胃管组ICU入住时间(12.1±1.8)d,机械通气时间(9.1±1.9)d,鼻肠管组ICU入住时间(7.8±1.2)d,机械通气时间和(5.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较鼻胃管低,相应的不良反应及入住ICU病房和机械通气的时间也较少,所以在机械通气时行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作用要优于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能量密度营养乳剂的肠内营养对重症肺结核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因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肺结核合并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使用高能量密度营养乳剂(瑞高)(实验组,R组)和普通营养液(能全力)(对照组,N组),监测机械通气治疗后1天,第7天病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LC),免疫球蛋白,血清前白蛋白(PA),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观察二氧化碳生成量(VCO2),每分钟通气量(VE),收集24小时尿液,测定尿总氮并每天计算氮平衡。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分钟通气量,二氧化碳生成量(VCO2),血气二氧化碳分压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血清前白蛋白,甘油三酯,TG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机械通气时间亦短于对照组(P<0.05),尿总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免疫球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无明显改善改善(P>0.05)。结论因重症肺结核而行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高能量密度营养乳剂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预防COPD机械通气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72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肠外营养组),每组36例。实验组机械通气24 h内即行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早期给予全胃肠外营养,7 d后再逐渐过度至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消化道出血及胃液pH值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胃液pH值在营养支持第1天时无显著性差异,第3天、5及7天实验组胃液pH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中和患者的胃酸,升高胃液pH值,能有效预防COPD机械通气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瑞高改善COPD患者蛋白质代谢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COPD机械通气病人早期肠内喂养瑞高肠内营养剂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30例COPD机械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瑞高组(R组)饲以瑞高肠内营养剂,混合奶组(N组)饲以我院营养室自配的混合奶。于上机后24小时内进行全肠内营养支持,共10天。在上机后1、4、7、10天分别观察两组病人的蛋白质代谢情况(包括血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胰岛素、前列腺素E2及尿总氮)。结果 R组病人血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胰岛素明显高于N组,尿总氮及血清前列腺素E2明显低于N组。结论瑞高肠内营养剂较我院营养室自配混合奶能更有效地减轻COPD机械通气后机体蛋白质分解,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从而改善COPD机械通气病人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4.
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期间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营养支持在危重病人救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肠内营养(EN)因其更符合生理状态,能维护胃肠道功能,维持内脏血流稳定及胃肠黏膜完整,减少应激性溃疡等严重并发症,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机械通气病人营养不良会损害机体本身呼吸肌肌力和耐力,降低通气驱动能力,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并发肺部感染或使原有肺部感染难以控制,加重呼吸衰竭,造成撤机困难。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合理的营养支持对提高病人疗效有显著作用。现报告我科在2006年3月~2008年3月对117例机械通气病人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5.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因呼吸衰竭需进行机械通气的病人,机体同时承受感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高能量消耗,处于高分解状态,加之呼吸肌耗能增加,营养状况进一步恶化,往往是病人不能撤机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机械通气病人进行肠内营养尤为重要。我院急诊科2001—01/2002—12收治有机磷中毒病人126例,其中24  相似文献   

16.
营养的重要性早为人们所熟知。无论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中都很强调营养的作用,但住院病人中仍有30%~50%营养不良。而在机械通气病人中尤为显著。机械通气患者由于气管插管等原因不能进食,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不能正常摄入,且需用机械通气的病人,大都病情危重,机体处于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7.
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COPD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空肠营养,对照组行经胃营养。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最大吸气压、自主潮气量、血清白蛋白变化及累计氮平衡、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撤机成功率、病死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最大吸气压、自主潮气量、血清白蛋白均有显著变化(P均〈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认为空肠营养用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优于经胃营养。  相似文献   

18.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在无肠道禁忌证的情况下,应尽早给予肠内营养,以保证营养的摄入和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创机械通气过程中会引起胸内压增加而间接导致腹内压增高,使胃肠道蠕动减慢引起胃内容物大量潴留出现返流或误吸。据报道:由于有创机械通气的特殊性,患者返流/误吸的发生率高达56.3%。误吸发生后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甚至引起窒息死亡。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避免或减少误吸发生率。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现将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误吸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早期目标导向型镇静(EGDS)在改善机械通气老年肺炎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肺炎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EGDS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行标准化镇静策略,EGDS组实行EGDS策略进行镇静。停药后就两组呼吸及循环参数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组肠内营养开始时间、营养目标达标时间及其机械通气时间,并就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用药期间,两组平均动脉压(MBP)、呼吸频率(RR)、动脉氧分压(PaO_2)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心率(HR)存在显著差异(P<0.05)。EGDS组机械通气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和营养目标达标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内营养并发症方面,EGDS组胃潴留、呕吐、反流误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GDS的应用避免了对机械通气肺炎患者的过度镇静,对肠胃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其肠内营养耐受性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肠内营养对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已公开发表的有关肠内营养方式对机械通气患者疗效的中英文文献。按照纳入标准、排出标准纳入合格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 Rev Man 5.1统计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随机对照研究,共962患者,其中有489例行肠内营养,473例行胃内营养.荟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患者留置肠管组较留置胃管组相比,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合并相对危险度(RR)或均数差(MD)的95%可信区间(CI )依次为0.44(0.34~0.57),-3.65(-4.18~-3.12)。而住院时间、住 ICU 时间、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留置肠管行肠内营养较留置胃管胃内营养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概率低,机械通气的时间短;但患者住 ICU 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