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采用Meta法评价代谢综合征(MetS)与胃癌(GC)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CBM、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及PubMed数据库,搜集国内外关于MetS与GC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6月。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Stata 12.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6篇文献,共计43 617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GC与非GC人群发生高血糖、高血压及MetS的风险比较,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血糖:OR=1.24, 95%CI: 0.59~2.61; 高血压:OR=1.40, 95%CI: 0.60~3.25; MetS: OR=0.79, 95%CI: 0.44~1.39)。结论 MetS可能与GC发病风险不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HBV基因型及亚型与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文献,收集2007年1月至2017年2月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HBV基因型、亚型与肝癌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中国人群HBV基因型与肝癌相关性研究37篇,其中病例组4 109例,对照组15 319例;HBV基因亚型(C1、C2、 B2)与肝癌相关性研究8篇,其中病例组931例,对照组5 793例;纳入文献质量评分均≥7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携带HBV C基因型者罹患肝癌的风险较携带HBV B基因型高(OR=2.35,95%CI:1.93~2.87,P<0.001);携带HBV C基因型与A/D基因型者罹患肝癌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5,95%CI:0.20~7.82,P=0.81);携带HBV C1亚型、HBV C2亚型者罹患肝癌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5,95%CI:0.66~1.68,P=0.82),携带HBV C2亚型者罹患肝癌风险较HBV B2亚型者高(OR=1.77,95%CI:1.38~2.27,P<0.001)。结论 中国人群携带HBV C基因型者罹患肝癌风险较其他主要基因型高,携带HBV C1亚型和HBV C2亚型者罹患肝癌风险相当,但HBV C2亚型者罹患肝癌风险均较携带HBV B2亚型者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评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为乳腺癌的病因研究及一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Web of Science、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等数据库中有关甲亢与乳腺癌的研究,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18年4月。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quality scale,NOS)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项研究(病例对照研究10项、队列研究7项),共66 116例乳腺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病例对照研究中未校正OR合并结果显示,甲亢不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OR=1.25,95%CI:0.92~1.70,P=0.150);校正OR合并结果显示,甲亢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OR=1.11,95%CI:1.03~1.19,P=0.004)。(2)队列研究中未校正OR和校正OR合并结果均显示,甲亢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OR未校正=1.17,95%CI:1.07~1.27,P<0.001;OR校正=1.11,95%CI:1.07~1.15,P<0.001)。结论  甲亢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但不同地区人群甲亢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外显子丢失与肝细胞癌(HCC)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CNKI、万方等数据库,收集有关Fhit基因转录外显子丢失与HCC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并从纳入文献中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7个研究,涉及肝炎病毒相关HCC162例,对照组170例包括癌旁肝硬化组织136例,正常肝组织34例。HCC组与对照组Fhit外显子丢失比较的OR=5.02(95%CI: 2.99~8.43,P<0.00001);亚组分析显示,HCC组与癌旁肝硬化组织组比较的OR=3.55(95%CI: 2.06~6.13,P<0.00001);癌旁肝硬化组织组与正常肝组织组比较的OR=8.23(95%CI: 1.47~45.94,P=0.02)。结论 Fhit基因转录过程中外显子丢失可能是HCC发生的危险因素;肝炎病毒可能作用于肝细胞Fhit基因脆性位点造成其转录过程中外显子丢失,引起肝细胞恶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A66G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全面检索PubMed、Elsevier、Embase、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集探索MTRR基因A66G多态性与儿童ALL发生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并评估其质量。优势比(ORs)及95%可信区间(CIs)评估关联强度。应用RevMan 5.2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值合并,漏斗图评估发表性偏倚,敏感性分析采用逐一排除的方法以评估结果的稳定性。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包括儿童ALL患者2 326例,对照3 090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纳入研究间无显著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数据。Meta分析结果示,在整体人群纯合子模型和显性模型发现MTRR A66G多态性与儿童ALL风险有关联(GG vs. AA: OR=0.81, 95%CI: 0.69~0.95, P=0.009; AG+GG vs. AA: OR=0.87, 95%CI: 0.77~0.98, P=0.03);根据种族 进行亚组分析时在白种人群中发现显著性关联(AG vs. AA: OR=0.84, 95%CI: 0.72~0.99, P=0.04; GG vs. AA: OR=0.79, 95%CI: 0.66~0.95, P=0.01; AG+GG vs. AA: OR=0.82, 95%CI: 0.71~0.96, P=0.01)。漏斗图未检测出显著性发表性偏倚,敏感性分析表明结果稳定可靠。结论 目前Meta分析表明MTRR基因A66G多态性与儿童ALL发生风险存在关联,尤其在白种人群。  相似文献   

6.
刘敏  宋扬  杨富国 《肿瘤防治研究》2014,41(12):1343-1347
通过Meta分析探讨蔬菜、水果、豆类及谷类摄入与直肠癌的关系,为降低直肠癌的患病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Pubmed、SpringerLink、ScienceDirect、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有关蔬菜、水果、豆类及谷类与直肠癌关系的文献,并对纳入文献采用Newcastle-Ottawa量表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后,利用Review Manage 5.2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合并效应量为OR值及95%CI。结果 最终纳入8篇文献,经Meta分析发现蔬菜、豆类是直肠癌的防护因素,合并OR值分别为0.81(95%CI: 0.74~0.89),0.85(95%CI: 0.77~0.94);未发现水果、谷类与直肠癌的关系,合并OR值分别为1.01(95%CI: 0.84~1.21),0.94(95%CI: 0.75~1.17)。结论 蔬菜、豆类可降低直肠癌的患病风险,适当增加摄入量可预防直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rostate stem cell antigen,PSCA)基因rs2976392多态位点与中国人群胃癌易感性的关联。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NCBI、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获取关于胃癌与PSCA基因rs2976392多态位点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起至2020年3月22日。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 5.3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共14项病例对照研究,包含6 618例胃癌患者和6 952例对照者。Meta分析显示,等位基因模型(A vs G)、显性基因模型(AA+GA vs GG)和1个共显性基因模型(AA vs GG)均显示PSCA基因rs2976392多态位点与中国人群胃癌发病风险增加有关(OR=1.28,95%CI:1.08~1.52,P=0.004;OR=1.35,95%CI:1.27~1.45,P<0.001;OR=1.51,95%CI:1.03~2.20,P=0.03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基因模型均与汉族人群胃癌发病风险增加有关(均P<0.001),但与藏族人群胃癌发病风险无关(均P>0.05)。 结论 PSCA基因rs2976392多态位点与中国人群胃癌发病风险升高有关,且以纯合AA基因型汉族人群的胃癌发病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预防性放疗能否降低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有创操作通道转移(PTMs)发生率。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收集MPM有创操作通道进行预防性放疗的相关研究,由两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研究,包括6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预防性放疗不能降低所有MPM患者PTMs的发生率(OR=0.48, 95%CI: 0.22~1.07, P=0.07)。而进行亚组分析后发现预防性放疗能有效减少进行大口径操作的MPM患者(OR=0.39, 95%CI: 0.18~0.84, P=0.02),或上皮型MPM患者(OR=0.21, 95%CI: 0.11~0.69, P=0.006)医源性PTMs的发生。结论 预防性放疗能有效预防进行开胸手术、胸腔镜、留置胸壁引流管等大口径操作或病理类型为上皮型MPM患者医源性PTMs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腋窝临床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超声特征,探索超声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入组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中心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分析可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负荷的临床病理指标和超声指标。利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超声指标。结果 共纳入1 055例乳腺癌患者,其中低淋巴结负荷(1~2枚淋巴结转移)398例(37.7%),高淋巴结负荷(≥3枚淋巴结转移)657例(62.3%)。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55岁(OR=1.56,95%CI:1.20~2.02,P=0.001),超声肿瘤大小<20.0 mm(OR=1.54,95%CI:1.14~2.09,P=0.005)、超声淋巴结长径<20.0 mm(OR=2.03,95%CI:1.48~2.79,P<0.001)、超声淋巴结短径<8.6 mm(OR=1.41,95%CI:1.06~1.89,P=0.019)和超声可疑淋巴枚数1~2枚(OR=2.74,95%CI:1.63~4.61,P<0.001)与低淋巴结负荷独立相关。孕激素受体和淋巴结长径是DFS(HR=2.06,95%CI:1.21~3.50,P=0.008;HR=1.66,95%CI:1.15~2.40,P=0.007)和OS(HR=4.53,95%CI:2.18~9.59,P<0.001;HR=3.49,95%CI:1.96~6.20,P<0.001)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超声特征有助于预测腋窝临床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负荷及预后,指导后续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与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收集患者血液中CTCs数量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0~10级的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相关的研究。以总生存期(OS)为观察终点,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10篇英文文献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CTCs阳性组较CTCs阴性组在总生存期(OS)上预后差(HR=2.47, 95%CI: 2.02~3.02, P<0.00001),根据检测时间与检测方法进行亚组分析,CTCs阳性组比CTCs阴性组患者预后差。同时分析结果还提示CTCs阳性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OR=2.23, 95%CI: 1.41~3.53,P<0.04)。与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是否有骨外多发转移均无相关性。结论 外周血CTCs阳性是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且与检测时间、检查方法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宫颈癌的过程中出现严重血液学毒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调强放疗同步化疗的宫颈癌患者资料,对同步放化疗期间可能与严重血液学毒性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严重血液学毒性的发生与治疗前肌酐水平、放疗前是否接受化疗及是否有骨髓抑制、骨盆骨髓平均剂量、V20、V40及V50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骨盆骨髓平均剂量(OR: 1.004, 95%CI: 1.002~1.007)、V40(<41% vs. ≥41%, OR: 0.040, 95%CI: 0.007~0.235)、V50 (<9% vs. ≥ 9%, OR: 0.040, 95%CI: 0.011~0.152)和治疗前肌酐水平(<65 μmol/L vs.≥65 μmol/L, OR: 0.116, 95%CI: 0.030~0.441)与3~4级血液学毒性相关。结论 治疗前肌酐<65 μmol/L、V40<41%和V50<9%是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3~4级血液学毒性发生率降低的相关因素。骨盆骨髓平均剂量越高,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增高。治疗前评估肾功能水平,严格控制骨盆骨髓的放疗照射体积及剂量,能减少宫颈癌患者血液学毒性发生,是顺利完成调强放疗同步化疗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后发生椎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7年8月在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就诊的148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椎动脉血管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以评估其狭窄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放射治疗后椎动脉狭窄的相关因素。结果 放疗后椎动脉狭窄发生率较放疗前高(47.3% vs 8.1%,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和椎动脉平均受照射剂量与椎动脉狭窄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椎动脉平均受照射剂量>60 Gy(OR=3.130,95%CI:1.417~6.914,P=0.005)、高脂血症(OR=2.549,95%CI:1.118~5.812,P=0.026)、高血压(OR=2.407,95%CI:1.130~5.127,P=0.023)、吸烟(OR=1.041,95%CI:1.006~1.077,P=0.022)是椎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椎动脉平均受照射剂量>60 Gy、高脂血症、高血压和吸烟是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后椎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5-2012年间发表的关于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MDS的文献资料。并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iew manager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篇随机对照试验(RCT),共8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地西他滨与支持治疗相比,总生存率(OR)[OR=22.9,95%CI(7.51,69.85),P<0.00001]、部分缓解率(PR) [OR=17.23,95%CI(2.27,130.76),P=0.006]、血液学改善(HI)[OR=3.21,95%CI(1.53,6.75),P=0.002]、中位生存期(MST)[13.5月 vs. 7.3月,P<0.05]、Ⅲ/Ⅳ级发热伴中性粒细胞减少[OR=4.85,95%CI(2.55,9.21),P<0.00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完全缓解率(CR)[OR=6.39,95%CI(0.25,166.49),P=0.26] 、Ⅲ/Ⅳ级血小板减少症[OR=2.35,95%CI(0.63,8.69),P=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地西他滨可提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总体生存率和部分缓解率,有助于血液学改善。但是增加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部分患者也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症、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评价高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胃癌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copus、Cochrane Library、万方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搜集关于BMI与胃癌切除术患者预后的相关研究,检索期限为建库至2018年12月31日。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并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5篇文献,包括32 113例原发性胃癌患者,其中女性11 356例,男性20 75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开腹还是腹腔镜手术,高BMI组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均高于低BMI 组患者(RR=1.29,95%CI:1.14~1.46,P<0.001;RR=1.24,95%CI:1.04~1.47,P=0.01)。高BMI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较低BMI组患者差(RR=0.87,95%CI:0.79~0.96,P=0.006),但高BMI对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无显著影响(RR=0.79,95%CI:0.51~1.22,P=0.29)。结论 相对低BMI患者,高BMI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5年生存率较低,但不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T1N0M0期乳腺癌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以及TIL密度在预测患者前哨淋巴结转移 (sentinel lymph node metastasis,SLNM) 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 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cT1N0M0 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在活检标本中进行 TIL 密度的组织病理学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IL预测SLNM的价值。结果  共153例cT1N0M0期乳腺癌患者纳入分析, 其中30例(19.6%)患者发生SLNM。TIL密度与雌激素受体(ER)状态(P<0.001)、孕激素受体(PgR)状态(P=0.003)、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P=0.029)、Ki67表达(P=0.025)、核分级(P=0.026)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 TIL密度(OR=1.40,95%CI:1.15~1.71,P=0.001)是影响cT1N0M0期乳腺癌SLNM的独立因素, 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5 (95%CI:0.680~0.830,P<0.001)。结论 TIL密度与cT1N0M0期乳腺癌SLNM密切相关, 可能是SLNM潜在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