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青年颈椎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以提出颈部预防保健建议。方法对192例颈部平片异常的影像及临床症状、查体资料分析发病常见原因。结果颈椎曲度改变160例,伴发颈椎轻微骨质增生30例;颈部酸胀、疲劳、或者活动时有异响121例;颈部不适伴有头晕者15例;伴有上肢麻木者9例。结论青年型颈椎病在长时间保持一种不良颈部姿势者常见,有颈部不适应、高发职业者,应及时检查或平时多加注意颈部保健,采取积极措施可减少颈椎病发生以及避免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脊髓型颈椎病(CSM)的MRI成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主诉有颈肩痛或/和肢体麻木、乏力就诊者134例,经诊断CSM者80例,并根据临床表现分组比较MRI表现。结果 非CSM者MRI表现出椎间盘变性或轻度突出、骨赘形成但不构成对脊髓压迫;CSM病例表现不同程度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及硬膜囊和脊髓受压,其中69例(86.25%,)脊髓受压,11例(13.75%)脊髓受压变性。临床症状严重者,MRI表现出颈髓变性显著增多,术后脊髓变性信号仍存在。结论 高场强MRI可良好显示CSM中椎间盘退变突出、骨赘形成及脊髓受压变性,为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健康成人和C5/6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DCM)患者颈椎MRI矢状面形态的差异及与DCM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1—1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门诊143例C5/6单节段DCM患者(DCM组)及144例健康体检成人(对照组)的MRI影像资料。其中,DCM组男72例、女71例,年龄30~70(56.7±11.0)岁。对照组男72例、女72例,年龄30~70(55.8±9.4)岁。在颈椎MRI矢状面测量C2斜率(C2S)、颈前凸角(CL)、C2~7矢状位轴向距离(cSVA)、T1倾斜角(T1S)、颈倾斜角(NT)、胸廓入口角(TIA)、脊柱-颅角(SCA)、颈椎倾斜(CeT)和颅倾斜(CrT)。分别在对照组、DCM组内对比不同性别间及两组间各项影像学参数的差异;在DCM组观察各影像学参数与单节段DCM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中,女性C2S(11.25°±6.51°)大于男性(7.63°±7.82°),CL(8.12°±8.45°)、T1S(20.89°±6.50°)、TIA(71.72°±11.88°)、SCA(86.44°±8.54°)、CeT(16.20°±6.59°)均低于男性(14.69°±9.77°、23.27°±7.65°、75.50°±10.92°、95.89°±10.56°、19.23°±8.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SVA、NT、CrT在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CM组中,女性SCA(88.19°±11.78°)、CeT(15.11°±8.46°)低于男性(95.88°±11.84°、18.10°±9.21°),而CrT(5.09°±4.22°)高于男性(3.82°±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他观察指标在不同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与DCM组:女性间比较,对照组NT(50.83°±12.66°)、TIA(71.72°±11.88°)均低于DCM组(55.81°±13.15°、76.02°±13.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性间比较,对照组CL(14.68°±9.67°)高于DCM组(10.37°±13.78°),NT(52.24°±8.89°)、TIA(75.50°±10.92°)低于DCM组(57.33°±11.18°、79.27°±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性、女性C5/6单节段DCM发病均与CL和NT相关(DCM女性组r=-0.26、0.28,DCM男性组r=-0.22、0.25,P值均<0.05)。结论 健康成人发展至C5/6单节段DCM的过程中均与颈椎前凸的丢失相关,男性颈椎MRI矢状面形态的变化较女性更大。DCM患者不同性别间颈椎MRI矢状面形态的差异主要在于头颅重心位置不同和颈椎前移、前凸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4.
林恒山    林增如    李燕燕    许伟明    李铭    潘星朵    吴垠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9,(11):1291-1295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MR)扩散张量成像(DTI)序列对脊髓型颈椎病(CS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30例CSM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人群中年龄匹配的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运用常规MRI序列及DTI技术进行扫描,运用DTI技术测量FA及ADC值,进行图像后处理及数据分析,观察组患者根据MR平扫结果分为A组(n=10,单纯硬膜囊受压)、B组(n=14,颈髓受压,信号正常)和C组(n=6,颈髓受压,T2WI高信号),分析各组FA及DA值差异,评价DTI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脊髓C2-3、C3-4、C4-5、C5-6、C6-7节段的ADC值与F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A、B、C组的ADC值、FA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B组、C组的AD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A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ADC值、F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A组到C组,ADC值呈升高趋势,FA值呈降低趋势,差异显著(P<0.05);MR T2WI、DTI序列扫描FA值、MR DTI序列扫描ADC值诊断扫描诊断CSM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为20.00%(6/30)与80.00%(24/30),80.00%(24/30)与20.00%(6/30),66.67%(20/30)与30.00%(9/30)。结论:DTI较常规MRI能更早期而准确地诊断CSM,是一种显示CSM病变和观察病变修复过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文题释义:颈椎曲度:颈椎生理曲度的存在能稳定颈椎、保护脊髓。在退行性颈椎病中,因椎体、椎间盘等结构的退变,颈椎的前凸可逐渐变直,甚至反凸。节段稳定:此处的节段稳定,指下颈椎区域的颈椎节段稳定情况,将椎间活动度即角位移>10°或椎体的水平位移>3 mm定义为退行性下颈椎不稳。背景:在颈椎曲度变直或节段不稳相关退行性颈椎病中,由项韧带慢性损伤引起的项韧带骨化是非常常见的。目的:探讨项韧带骨化与颈椎曲度及下颈椎节段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17-10-01/2018-10-31收治的退行性颈椎病患者109例,男61例,女48例,年龄30-81(55.8±11.1)岁。所有患者对试验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患者颈椎摄片进行影像学观察,观察内容包括项韧带骨化的分布和骨化程度、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下颈椎节段稳定性;根据患者有无项韧带骨化分为2组,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颈椎曲度、下颈椎节段稳定性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项韧带骨化程度和颈椎曲度、下颈椎稳定的关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项韧带骨化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结果与结论:①109例退行性颈椎病患者中,项韧带骨化患者56例,骨化共累及83个颈椎节段,以C4-5(39.8%)和C5-6(42.2%)多见;②项韧带骨化组患者的年龄、颈椎曲度中C2-C7 Cobb角、Jackson生理应力曲线、下颈椎不稳的参数角位移和水平位移与无项韧带骨化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项韧带骨化程度与角位移呈显著正相关(r=0.486,P < 0.05);③下颈椎不稳患者的项韧带骨化发生率明显增高(P < 0.05),下颈椎不稳参数角位移及年龄是项韧带骨化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④提示项韧带骨化患者更容易出现颈椎曲度变直及下颈椎的节段不稳,尤以节段不稳为著,在诊断和治疗退行性颈椎病患者时,项韧带骨化的存在应引起相应重视。ORCID: 0000-0002-9846-1109(陆炜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我科2005年4月至2009年12月对3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回顾分析术后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9例患者术后JOA评分明显提高,手术效果较好.本组患者发生C5神经根刺激症状2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术后2个月症状均消失.结论:颈椎前后路联合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方法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背景:颈椎前路融合手术最常用的植骨材料是自体髂骨,但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近年来3D打印融合器因为具有接触面积大、良好的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弹性模量近似于椎体等优点,已成为颈前路手术较理想的植骨材料。目的:比较3D打印多孔钛合金骨小梁融合器和自体髂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贵州省骨科医院2011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5例,男38例,女27例,其中28例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3D打印多孔钛合金骨小梁融合器置入与钛合金板内固定治疗(试验组),37例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植入与钛合金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术后1,3,6,12个月时,进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融合节段高度及融合节段Cobb角评估。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均完成术后12个月随访,切口均Ⅰ期愈合,试验组、对照组术后出现喉部疼痛、吞咽困难症状分别为3,2例,未出现钢板断裂、融合器退出及沉降等内固定并发症,对照组中有3例出现植骨块沉降;(2)65例患者术后6-9个月内完成骨性融合,术后相同时间点下,两组间JOA评分、融合节段高度、融合节段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的屈伸位MRI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初步描述颈椎病人椎管狭窄在屈伸位MRI上的动态改变。方法54例颈椎病病人,均接受中立、前屈及后伸位MRI,在不同体位下,观察颈椎病人颈椎曲度、稳定性及椎间盘突出位置,分析前屈及后伸位时椎管狭窄程度的变化。结果颈椎病病人后伸位上出现椎管狭窄的数量(29/54)较前屈位(11/54)明显多(P<0.01),8例在前屈或后伸位上椎管狭窄程度无明显变化,6例前屈及后伸位时,蛛网膜下腔变窄程度均较中立位时重。结论屈伸位MRI可在人体动态下为研究颈椎病病人颈椎及其周围关系提供更多的功能性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并钛板置入内固定术(ACDF)及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并钛板置入内固定术(ACCF)对相邻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6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CCF组和ACDF组,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脊髓功能、颈椎正侧位和屈伸动力位X线片检查,记录Cobb’s角及融合节段高度并评价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结果显示,ACDF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ACCF组(P0.05),2组患者的植骨融合率均为100%;2组患者术后融合节段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ACDF组在术后Cobb’s角改善程度明显优于ACCF组(P0.05)。结论 ACCF和ACCG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效果比较满意,其中ACDF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融合节段Cobb’s角改善程度明显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脊髓型或/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合并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脊髓型或/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合并眩晕的患者,其中34例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减压成形术(LAM组),28例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组),采用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听力及平衡委员会(CHE)标准,记录患者手术前后评分,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对颈性眩晕的改善情况,比较不同病变节段颈性眩晕的发生率。 结果 LAM组中,32例术后眩晕症状明显改善,其中25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症状无明显缓解,眩晕症状缓解率94.11%。ACDF组中,27例术后眩晕症状明显改善,其中25例症状完全消失;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眩晕症状缓解率96.42%。在ACDF组患者中,间盘退变发生在C3/4,C4/5,C5/6,C6/7不同节段,眩晕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手术治疗对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或/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合并的眩晕症状是有效的,两种手术方式对颈性眩晕的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系统(Zero-P)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4月—2018年4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行手术治疗的32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6~63岁。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采用颈椎前路Zero-P固定融合术16...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显微镜辅助下经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6月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骨科44例行ACDF的CS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34~69(51.4±10.2)岁。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ACDF组20例,31个节段;显微ACDF组24例,38个节段。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即刻以及随访3、6、12个月时的日本骨科学会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椎间隙高度、颈椎Cobb角、临床疗效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显微ACDF组和传统ACDF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1.2±8.2)、(85.1±7.8)min,出血量分别为(50.1±10.5)、(80.2±11.2)mL,引流量分别为(20.2±13.7)、(30.5±11.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12、9.186、2.688, P值均<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及随访3、6、12个月的JOA 评分、NDI评分、VAS、椎间隙高度和颈椎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0.435、419.723、21.037, P值均<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随访12个月,传统ACDF组和显微ACDF组临床疗效评价优良以上的占比分别为95.00%(19/20)和95.83%(23/24)。末次随访两组患者植骨均融合,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传统ACDF和在显微镜辅助下ACDF均能有效治疗CSM,但是同传统ACDF相比,显微镜辅助下ACDF的优势更明显,其手术视野清晰,术中止血彻底,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前路减压并不同植骨融合方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98例单节段及双节段病变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减压并植骨融合治疗 ,其中单纯植骨融合 42例、Ray TFC融合 18例、植骨融合并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 3 8例。所有病例均随访 1年以上 ,采用JOA评分 ,比较不同植骨融合方法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有改善 ,单纯植骨融合组的JOA评分改善率为5 2 .8% ,Ray TFC组为 5 4.3 % ,钢板固定组为 5 1.6% ,各组JOA评分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关键在于充分减压及有效植骨融合 ,不同融合技术对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颈椎退行性变患者甲状腺异常的MRI检出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10月—2018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963例颈椎退行性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5例、女448例,年龄28~91 (56.0±11.1)岁。统计甲状腺异常患者的检出率、类型。根据是否合并甲状腺异常将患者分为合并甲状腺异常和无甲状腺异常2组,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颈部放射史及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异常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963例患者中,发现甲状腺异常63例,检出率6.5%。63例甲状腺异常患者中,甲状腺结节47例,甲状腺肿10例,桥本甲状腺炎3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后2例,甲状腺癌1例。900例无甲状腺异常者和63例合并甲状腺异常者2组颈椎退行性变患者比较,在吸烟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性别、BMI、颈部放射史及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比值比(OR)=4.640、95%可信区间(CI)2.470~8.719]是甲状腺异常的危险因素,年龄(OR=0.968、95% CI 0.946~0.991)及BMI(OR=0.918、95% CI 0.848~0.993)是甲状腺异常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 颈椎退行性变患者在颈椎MRI中检出甲状腺异常并不少见,性别、年龄、BMI是甲状腺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应重视颈椎MRI中甲状腺区域的判读、评估,尤其是对女性、年龄小、BMI低的患者,完善相关评估,颈椎于术前发现甲状腺异常可降低其潜在的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颈前路精细化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行颈前路手术的7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7例、女33例,年龄38~86(58.2±7.4)岁。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显微组35例行显微镜下减压内固定术,开放组35例行常规开放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术后1、3、6个月及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其改善率,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以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显微组和开放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75.13±11.06)min、(26.14±16.36)mL、(26.42±15.37)mL、(1.09±0.60)d和(74.86±10.57)min、(45.36±18.05)mL、(51.23±16.42)mL、(1.11±0.58)d,显微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显微组术后1、3、6个月的神经功能JOA评分高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但在术前及术后1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3个月显微组神经功能改善率高于开放组(P值均<0.01),而术后6个月、1年时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显微组术后1、3个月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但在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手术相比于传统颈前路开放手术,具有减压精准、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国内脊柱外科医师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中填充同种异体松质骨的颈椎零切迹融合器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对19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CDF),融合系统为填充同种异体松质骨的颈椎零切迹融合器。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46~76岁,平均(61.3±2.1)岁。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出现伤口感染、脑脊液漏及食管漏、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以及评估椎间融合情况,并对术前、术后1周与6个月的VAS评分及JOA评分进行评定,以确定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10.2±1.5)个月。手术时间45~120 min,平均(64.3±4.9)min;术中出血量为45~120 m L,平均(66.5±4.6)mL; VAS评分及JOA评分显示术后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0.05);术后未出现伤口感染、脑脊液漏、气管食管损伤、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喉返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出现吞咽时疼痛,对进食稍有影响,其症状在术后2周内逐渐消失。未发现融合器移位、沉降、松动、断裂等情况。结论应用填充同种异体松质骨的颈椎零切迹融合器治疗颈椎病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好,吞咽困难发生率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系统(Zero-P)和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系统(PCB)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10月63例前路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6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Zero-P组(32例)和PCB组(31例)分别行Zero-P和PCB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椎间高度、颈椎Cobb角、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远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包括螺钉位置丢失、吞咽困难和骨性融合不佳。结果 Zero-P组中1例因随访丢失予以剔除,最终每组均有31例研究对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节段、椎间高度、颈椎Cobb角、JOA评分、N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病例随访时间均大于12个月,Zero-P系统组随访时间(15.52±1.93)个月;PCB组随访(16.10±2.3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9,P>0.05)。Zero-P组、PC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3.45±10.87)、(85.97±12.0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4.35±11.53)、(66.26±19.6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30、5.358,P值均<0.01)。两组患者手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恢复椎间高度、颈椎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在手术后和末次随访时,恢复椎间高度、颈椎Cobb角水平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值均>0.05),但在末次随访时PCB组在术后维持Cobb角方面更有优势(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N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值均<0.05),Zero-P组的NDI评分改善程度优于PCB组(P<0.01)。至末次随访,两组病例均获骨性融合,其中PCB组出现2例螺钉位置丢失、3例吞咽困难,远期并发症方面Zero-P组优于PCB组(P<0.05)。结论 Zero-P和PCB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Zero-P组具有手术较简易、颈椎功能保留多、螺钉位置丢失和吞咽困难的相关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优点。而较之Zero-P,PCB能够更好地维持颈椎术后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治疗单侧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4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行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治疗的35例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35~70岁,病程1~36个月,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3.2个月)。依据肌肉萎缩最严重部位,将患者分为近侧型组(23例)和远侧型组(12例)。采用徒手肌力试验方法评估患者术前、术后肌力等级。行X线摄片、CT及MRI检查,观察并比较患者神经受累节段、术前脊髓信号强度的改变、神经受侵犯部位及患者肌力改善程度和时间。结果 近侧型组C4/5水平最常受累(39.1%,9/23),远侧型组为C5/6水平(10/12)。14例患者术前MRI T2WI发现脊髓内信号增强。侵犯腹侧神经根的患者有24例、侵犯脊髓前角的29例,其中两者均受侵犯18例。术后肌力增加1级及以上者近侧型组达82.6%(19/23),而远侧型只有5/12(P=0.022)。近侧型组术后15 d内肌力改善的患者达56.5%(13/23),而远侧型无一例改善(Z=-3.255, P<0.01)。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对肌萎缩型颈椎病疗效肯定,而远侧型肌萎缩组疗效较差且恢复较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