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温对居民脑卒中死亡的影响正愈发受到关注。 目的 分析日均气温对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05—2019年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资料(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死亡资料)、气象资料(包括气温、相对湿度、大气压)及大气污染物资料〔包括大气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与二氧化氮(NO2)〕。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日均气温对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的影响以及效应的累积性与滞后性。根据年龄及受教育水平开展分层分析,探究敏感人群。 结果 2005—2019年,浦东新区累计报告居民脑卒中死亡30 337人,其中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死亡分别为11 221、15 308人,分别占脑卒中死亡总数的36.99%、50.46%。研究期间浦东新区居民每日脑卒中死亡5.54人,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死亡分别为2.05、2.79人;气温、相对湿度、大气压的日均值分别为17.25 ℃、73.75%、1 015.83 hPa,PM10、SO2、NO2浓度日均值分别为68.87、28.82、44.68 μg/m3。浦东新区以日均温度的中位数(P50=18.2 ℃)为参照,低温(P5=3.0 ℃)对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的效应在滞后0~14 d(Lag 0~14 d)达到最大〔脑卒中:相对危险度(RR)=1.34,95%CI(1.15,1.56);出血性脑卒中:RR=1.61,95%CI(1.25,2.08)〕,低温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累积性与滞后性,缺血性脑卒中对低温的影响不敏感;高温(P95=30.1 ℃)对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效应在Lag 0~1 d达到最大〔脑卒中:RR=1.26,95%CI(1.12,1.41);缺血性脑卒中:RR=1.64,95%CI(1.39,1.93)〕,高温作用较为短促,出血性脑卒中对高温的影响不敏感。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低温对<75岁人群脑卒中死亡效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75岁人群脑卒中死亡效应在Lag 0~14 d达到最大;低温对小学及以下、中学及以上文化水平人群脑卒中死亡效应分别在Lag 0~21 d、Lag 0~14 d达到最大。高温对<75岁、中学及以上人群脑卒中死亡效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75岁、小学及以下人群脑卒中死亡效应均在Lag 0~1 d达到最大。在Lag 0~3 d,高温对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人群脑卒中死亡效应高于中学及以上文化水平人群(P<0.05)。 结论 低温与高温均导致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风险上升,低温与高温分别增加居民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死亡风险,而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人群在高温环境下更易发生脑卒中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气温对定西市农村居民心血管疾病住院人数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方法 利用定西市2018至2019年气象资料、空气污染资料以及农村居民每日因心血管疾病住院人数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日均气温与心血管疾病住院人数的关系,并按性别、年龄和疾病种类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定西市气温与农村居民心血管疾病住院人数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暴露反应曲线近似一个倒“U”形,不同类型心血管疾病的暴露反应曲线形状基本类似,但气温阈值各不相同。低温(-7 ℃)和较低温(0 ℃)对心血管疾病住院人数存在累计滞后效应。低温(-7 ℃)累积滞后7 d时,RR值最大,为1.121(95% CI=1.002~1.255);较低温(0 ℃)累积滞后14 d时,RR值最大,为1.198(95% CI=1.123~1.278);较低温(0 ℃)在累积滞后14 d时对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律失常住院人数的RR值分别为1.034(95% CI=1.003~1.077)和1.039(95% CI=1.004~1.066);较高温(17 ℃)和高温(21 ℃)对缺血性心脏病均在当天RR值最大,分别为1.148(95% CI=1.092~1.206)和1.176(95% CI=1.096~1.261);较高温(17 ℃)和高温(21 ℃)对心律失常累积滞后效应均在当天最大,RR值分别为1.071(95% CI=1.001~1.147)和1.112(95% CI=1.011~1.223);较高温(17 ℃)和高温(21 ℃)对脑血管疾病累积滞后效应在当天最大,RR值分别为1.084(95% CI=1.025~1.145)和1.094(95%CI=1.013~1.182);未发现气温对心力衰竭住院人数的累积滞后效应。分层分析显示低温(-7 ℃)和较低温(0 ℃)对女性心血管疾病住院人数有影响,但仅较低温(0 ℃)对男性有影响;高温对女性的累积效应高于男性,相比于男性,气温对女性的影响更大,<65岁人群较≥65岁人群对低温和高温更敏感。结论 气温变化会增加定西市农村居民心血管疾病住院风险,且存在滞后效应;温度对不同病因、性别及年龄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影响有差异,居民应注意气温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女性、<65岁和缺血性心脏病等重点人群在气温发生变化时应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极端气温对非意外死亡数和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的影响,以期为疾病预防控制以及卫生决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收集和整理2015至2019年山东省淄博市逐日非意外死亡资料和气象资料,计算逐日YLL,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极端低温和极端高温[分别定义为研究期间日均气温分布的第2.5(-4.2℃)和97.5百分位数(29.1℃)]对非意外死亡数和YLL的滞后效应,并识别脆弱人群。结果 研究期间,淄博市共报告了144 310例非意外死亡,YLL为1 886 493年。极端低温对非意外死亡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单日和累积滞后效应分别在暴露第4和21天最大[死亡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05(95%CI:1.04~1.07)和1.23(95%CI:1.10~1.39);YLL的变化值分别为56.51(95%CI:37.92~75.11)和259.55(95%CI:116.45~402.65)年];极端高温的影响较为短促,单日和累积滞后效应分别在暴露当天和第7天最大[死亡的RR分别为1.19(95%CI:1.15~1.24)和1.45(95%CI:1.34~1.5...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气温对兰州市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并进行性别、年龄分层研究筛选敏感人群。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兰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荨麻疹门诊数据和同期兰州市气象数据、空气污染物数据。通过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日均气温对兰州市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的影响,并按照不同年龄段(0~14岁、15~59岁、≥60岁)及不同性别人群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气温与兰州市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之间的关系呈非线性关系,且存在滞后效应。兰州市3家三甲医院荨麻疹日均门诊量为25人次,范围1~76人次。当日均气温在0~10 ℃范围内时,荨麻疹门诊就诊风险随着气温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日均气温为2 ℃时,对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影响的滞后效应在第18天出现,在滞后21 d时相对危险度(RR)值最大,为1.12(95%CI:1.04~1.20)。高温时荨麻疹门诊就诊风险随着气温升高而增加,且高温对兰州市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的影响呈现出滞后效应,气温越高滞后效应越明显;在滞后21 d时,气温为19.9 ℃和25.5 ℃的RR值分别为1.20(95%CI:1.12~1.27)和1.39(95%CI:1.31~1.48)。分层分析结果显示,高温对0~14岁、15~59岁和女性人群荨麻疹门诊就诊的影响更敏感,高温累积滞后21 d时,对0~14岁、15~59岁和女性人群的RR值分别为1.60(95%CI:1.45~1.71)、1.34(95%CI:1.25~1.43)和1.43(95%CI:1.33~1.53)。低温表现为对≥60岁人群的影响,当日均气温为-4.8 ℃,滞后12 d时RR值最大为1.38(95%CI:1.03~1.85)。此外并未发现低温对其他人群荨麻疹门诊就诊的影响。结论 兰州市日均气温会影响荨麻疹门诊就诊人次。主要表现为高温会增加0~14岁、15~59岁人群荨麻疹门诊就诊风险,低温增加≥60岁人群的荨麻疹门诊就诊风险。  相似文献   

5.
日均气温与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次相关性的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量分析和评价北京市日均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次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市某三甲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急诊呼吸系统患者病例资料、同期北京市的气象因素及大气污染物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广义相加模型,通过三次样条函数控制长期趋势、短期波动、星期几效应及其他可能的混杂因素,拟合日均气温与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次的暴露 反应关系模型,并探讨对不同特征人群的影响差异。结果:共收集呼吸系统急诊病例总计35 073人次,其中男性14 707(41.93%,14 707/35 073)人次,女性19 122(54.52%, 19 122/35 073)人次,性别缺失1 244(3.55%, 1 244/35 073)人次。日均气温与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次之间的关系基本呈“V”字型,最适日均温度在4 ℃左右,日均气温滞后0~3 d的效应明显。日均气温低于最适温度时,日均气温每降低1℃,当天因呼吸系统疾病而发生急诊治疗的超额危险度,总人群为3.75%(95% CI of RR: 0.938 3~0.965 3),男性3.10%(95% CI of RR: 0.949 2~0.989 1),女性4.09%(95% CI of RR: 0.940 7~0.977 8);日均气温高于该最适温度时,日均气温每升高1℃,当天因呼吸系统疾病而发生急诊治疗的超额危险度,总人群为1.54%(95% CI of RR: 1.006 6~1.024 3),男性为1.80%(95% CI of RR: 1.005 3~1.030 9),女性为1.51(95% CI of RR: 1.003 2~1.027 2)。低温的效应随年龄增大而增大,高温对45~59岁人群的效应最大。结论:北京市日均气温与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次的关系基本呈“V”字型,最适日均温度在4 ℃左右。日均气温在低于最适温度时降低以及在高于最适温度时升高,均造成发生呼吸系统疾病急诊的危险度增大,而且前者的效应比后者的大,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人群的气温效应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气温日较差(DTR)对淄博市每日因冠心病入院人数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5年至2019年淄博市每日因冠心病入院人数、每日的气象和空气污染数据。在调整长期趋势、气象变量、节假日效应等影响因素后,采用广义加性模型探究DTR对每日因冠心病入院人数的影响。同时,按年龄、性别进行亚组分析,识别脆弱人群。结果 研究期间淄博市上报的冠心病入院人数共计21 105人。DTR显著增加冠心病入院的人数。在滞后1 d时,单日效应达到最大,相应的RR值为1.053(95%CI:1.026~1.081);在累积滞后4 d时,累积效应达到最大,相应的RR值为1.076(95%CI:1.016~1.139)。不同性别、年龄组之间DTR的效应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较大的DTR会增加冠心病的入院风险。相关部门应开展DTR与冠心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同时针对温差变化较大的天气,提高预报精准度,引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以减少DTR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重庆市胃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气象因素对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分类效应的异同,为制订胃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0-2013年重庆市某医院的3 812例胃癌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10.2、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和SPSS22.0回顾性分析胃癌住院病例资料。结果 每年春季和秋季的患者人数略高于冬季和夏季,胃窦型胃癌病例最多,男性患者人数是女性的2.14倍,男性相对危险度(RR)大于女性,男性冷效应(RR=1.014,95%CI:0.9541~1.101)略高于女性(RR=0.641,95%CI:0.615~0.733),男性热效应(RR=1.014,95%CI:1.001~1.026)略高于女性(RR=0.745,95%CI:0.684~0.801),且老年患者(>60~70岁、>70~80岁)的比例自2008年以后有所增加。结论 在春秋季节,老年及男性人群是胃癌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归因风险评估分析气温与健康结局之间的关系,补充公共卫生学方面的证据。 方法 收集济南市2007~2013年逐日气温与非意外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逐日死亡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的归因风险评估方法,分析气温暴露造成人群死亡的归因风险,并进一步探索气温对敏感人群的风险。 结果 济南市日均气温与非意外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累积暴露-反应关系曲线近似呈U型;由气温导致的归因风险比例分别为13.2%(95%CI: 9.6~16.8)/17.0%(95%CI: 12.6~20.8)/27.8%(95%CI: -2.5~50.5)。低温对女性、老年人和教育水平较低者影响较大。 结论 高温或低温均可增加人群不同疾病死亡风险,但是低温效应的归因比例高于高温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我国居民1990—2019年膀胱癌的发病趋势,并探讨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因素对其的影响,为膀胱癌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GBD2019数据库中1990—2019年我国居民膀胱癌的发病数据建立数据库,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对我国居民膀胱癌发病趋势进行拟合,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及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并通过建立年龄-时期-队列模型探讨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对膀胱癌发病率的影响。结果 1990—2019年,我国居民膀胱癌的发病率男性呈上升趋势,女性呈下降趋势,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Joinpoint回归模型显示,膀胱癌总人群AAPC为1.54%(95%CI:1.32~1.76)、男性为1.85%(95%CI:1.59~2.11),女性为-0.09%(95%CI:-0.43~0.26)。年龄-时期-队列(age-period-cohort, APC)模型显示,膀胱癌的发病风险(RR)随年龄的增长和时期的推移而增加,但随着出生队列的增长而降低。结论 我国居民膀胱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防治工作需重点关注关男性及老年人群,以减轻膀胱癌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0.
吸烟与胃癌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吸烟与胃癌的关系。方法运用Meta分析技术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并按研究类型(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和性别(男、女)分层进行合并分析。根据资料一致性检验,采用随机效应模型(D-L法)计算合并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的可信区间(95%CI)。结果吸烟与胃癌之间总合并RR为2.14(95%CI:1.12~4.06),男性吸烟与胃癌之间总合并RR为1.70(95%CI:1.34~2.14),女性吸烟与胃癌之间总合并RR为1.83(95%CI:0.10~33.09)。结论吸烟是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男性吸烟可能增加患胃癌的危险性,女性吸烟与胃癌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气二氧化氮(NO2)对居民缺血性心脏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南京市大气主要污染物的日均质量浓度、日平均温度和人群每日缺血性心脏疾病死亡人数等。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大气NO2与人群每日缺血性心脏疾病死亡人数的关系、滞后效应及影响。结果:2013—2020年南京市大气NO2的日均质量浓度为44.11μg·m-3。期间共记录35 961条缺血性心脏疾病死亡病例,平均每天12例,其中年龄>65岁死亡数为31 455例(占87.47%)。大气NO2质量浓度每增加10μg·m-3时,全人群缺血性心脏疾病死亡的风险升高2.29%(95%CI:1.48%~3.10%),其中女性风险明显高于男性(P<0.05);>65岁人群风险显著高于≤65岁人群(P<0.05)。结论:南京市大气NO2污染仍须进一步监测及治理,大气NO2污染可能增加人群缺血性心脏疾病死亡的风险,尤其对女性和>65岁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中国老年人群轻度认知障碍(MCI)的影响因素进行荟萃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共6个中英文数据库, 收集从建库至2022年3月13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中国老年人群MCI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采用Stata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算合并的RR值及其95%CI, 检验异质性, 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检索到文献2 450篇, 最终纳入文献49篇, 包括5篇队列研究和44篇病例对照研究。荟萃分析显示, 男性(RR=0.778, 95%CI:0.696~0.870, I2=73.1)、受教育年限>6年(RR=0.428, 95%CI:0.374~0.490, I2=86.9)、经常进行锻炼(RR=0.496, 95%CI:0.421~0.585, I2=81.5)是MCI的保护因素;而年龄≥70岁(RR=2.431, 95%CI:2.086~2.833, I2=79.3)、有痴呆家族史(RR=3.228, 95%CI:2.140~4.867, I2=0.0)、吸烟(RR=1.214, 95%CI:1.098~1.342...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膳食中钙的摄入量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纳入评价膳食中钙的摄入量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对象,低到中等剂量的膳食钙摄入量(<700 mg/d),与脑卒中的发病呈负相关性,增加钙摄入量对脑卒中发病具有保护作用,其相对危险度(RR)为0.82、95%CI为0.76~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膳食钙摄入量(≥700 mg/d),与脑卒中发病呈正相关性(P<0.05),增加钙摄入量会加大脑卒中发病风险,其RR为1.03、95%CI为1.01~1.0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亚洲人群中,增加钙摄入量对脑卒中发病具有保护作用,其RR为0.78、95%、95%CI为0.7~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到中等剂量的膳食钙摄入量人群或在亚洲人群中,增加钙的膳食摄入量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日均气温对兰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方法:收集兰州市2008-2015年每日细菌性痢疾发病资料,结合同期气象资料,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分析日均气温与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关联性。结果:日均气温与细菌性痢疾发病的暴露-反应关系呈“J”型,最低发病温度为17 ℃,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高温效应影响均大于中间效应。高温效应和中间效应对男、女性人群均表现为急性作用,当天的效应值最高,随后波动下降,高温效应对女性影响更大。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0~3岁组人群的细菌性痢疾发病的高温效应和中间效应均最大;高温效应和中间效应对0~3岁、19~64岁人群均表现为急性作用,当天的效应值最高,随后波动下降,而≥65岁者当天发病,之后下降,再缓慢波动上升。相对于最低发病温度17 ℃,高温(32 ℃)和中间温度(26 ℃)均能增加细菌性痢疾发病的风险,以滞后14 d累计效应最大,在男性、女性、0~3岁、4~11岁、12~18岁、19~64岁、≥65岁人群中,中间温度对细菌性痢疾发病RR(95%CI)值分别为2.30(1.53~3.13)、2.45(1.65~3.30)、2.41(1.59~3.28)、2.54(1.40~3.79)、1.82(0.41~3.43)、1.98(1.11~2.93)、1.73(0.68~2.88),高温时RR(95%CI)值分别2.93(1.38~4.69)、3.08(1.48~4.9)、3.26(1.60~5.16)、3.12(1.06~5.56)、1.94(0.73~5.39)、2.31(0.54~4.36)、2.06(0.02~4.51)。结论:高温可显著增加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风险,女性和3岁以下人群是敏感人群。气象因素在兰州市细菌性痢疾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菌性痢疾发病受到多种气象因子共同作用的影响,但首要影响因素是高温。气温对细菌性痢疾发病不是直接作用,而是通过影响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各个环节(居民生活习惯、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自身体质),间接影响细菌性痢疾在人群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气象因素对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影响作用,为疫情的预警预测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21日—2月26日广东省COVID-19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以及每日平均气温、平均气压、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降雨量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应用R软件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并构建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onal Model, GAM)进行滞后影响分析。结果 COVID-19病例自1月21日在广东省首次报告以来,第11天达到发病高峰,从第36天起出现零散报告。GAM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温度在滞后0 d时,超额危险度(excess risk, ER)为-5.07(95%CI:-6.68~-3.44)。平均相对湿度滞后0 d时,ER为-0.71(95%CI:-1.16~-0.25)。平均风速滞后6 d时,ER为-19.88(95%CI:-24.54~-14.94)。平均气压滞后3 d时,ER为-5.84(95%CI:-7.64~-4.00)。日照时数滞后4 d时,ER为-6.07(95%CI:-7.61~-4.50)。降雨量滞后6 d时,ER为-3.12(95%CI:-4.11~-2.13)。结论气温、气压、湿度、风速、降雨量等气象因素可对广东省COVID-19病例发病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可作为疫情趋势研判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特点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为防控措施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月21日-2月26日广州市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日报告病例数和同期日均气温、日均湿度、日降雨量等有关气象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的方法研究气象因素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的影响,采用超额危险度(ER)作为评估指标,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广州市共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346例,年龄中位数为48岁(年龄范围为3个月至90岁)。广义相加模型显示,滞后当天日均气温每上升1℃,日报病例数降低9.5%(95%CI:-12.3%,-6.6%);日均相对湿度和日总降雨量在滞后3 d时效应最大,超额危险度分别为-1.5%(95%CI:-2.4%,-0.7%)和-5.3%(95%CI:-8.3%,-2.2%)。日均风速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日报告病例数呈正相关,在滞后3 d时危害效应最大(ER:15.3%,95%CI:6.0%,25.5%)。结论广州市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是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日报告病例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探究2型糖尿病发病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特点,并进一步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数据资料来源于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数据库。研究采用前瞻性设计,对2010年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2010—2017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情况进行描述,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85 813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58.5±13.2)岁,男性占49.0%。随访7年内出现新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 393例,累积发病率为5.6%,发病密度为8.1/1 000人年。2型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生,不同年龄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44岁组1.5%(95%CI:1.3%~1.6%),45~54岁组3.6%(95%CI:3.4%~3.7%),55~64岁组5.4%(95%CI:5.2%~5.5%),≥65岁组9.2%(95%CI:9.0%~9.4%),累积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增加(P<0.05)。男性累积发病率(6.8%,95%CI: 6.7%~7.0%)高于女性(4.4%,95%CI: 4.3%~4.6%);<80岁的患者中,男性在各年龄段累积发病率均高于女性;≥80岁的患者中,女性累积发病率(9.2%)高于男性(7.9%)。进一步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发现患有冠心病(OR=3.18,95%CI:2.72~3.72)、心力衰竭(OR=1.53,95%CI:1.32~1.79)、肾衰竭(OR=1.45, 95%CI:1.20~1.75)等合并症与2型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有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应针对老年患者加强危险因素管理,尽早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的合并症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应用队列研究方法检验饮酒与肠癌发病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饮酒者与非饮酒者人群中肠癌发病情况,验证饮酒与肠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989年5月-1990年4月期间,参加浙江省嘉善县肠癌筛检的10个乡镇30岁及以上人口共64 102人为研究队列,其中29 044名饮酒者为暴露组,其余为非暴露组.随访时间为1990年5月1日至2001年12月1日,观察队列的肠癌发病情况,应用Cox回归模型计算两者的相对危险度(RR).结果:全队列64 102人,共观察658 100.24人年.暴露组29 044人,随访298 497.23人年;非暴露组35 328人,随访359 603.01人年.全队列中合计肠癌新发病例242例,其中暴露组新发病例108例,发病密度为36.18/10万,非暴露组新发134例,发病密度为37.26/10万,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Z=0.52,P>0.05);饮酒与肠癌发病的粗RR值为0.97(95%CI为0.75~1.25),调整RR值为1.13(95%CI为0.87~1.48)无统计学显著意义.经计算,本研究的检验效能(1-β)为96.99%.结论:在嘉善县人群中,饮酒不是肠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是否与在男性中观察到的一样,出生体重和成年后体重大小可预测女性发生冠心病以及脑卒中的风险。设计:纵向队列研究。地点及参与者:自1976年随访66111例女性护士,她们均为单胎足月妊娠,于1992年报告其出生体重。主要观察指标:共发生1504例次冠心病(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及1164例次脑卒中事件。结果:前瞻性分析显示,出生体重每增加1kg,冠心病的经年龄校正风险比为0.77(95%CI0.69~0.87),而所有脑卒中的风险比为0.89(95%CI0.78~1.01)。前瞻性和回顾性联合分析得出,所有脑卒中的风险比为0.84(95%CI0.76~0.93),缺血性脑卒中为0.8…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谷氨酰转肽酶(GGT)正常高值累积暴露与代谢综合征(Met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至2019年于郑州市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连续3 a均未诊为MetS者3 209人纳入队列,以2017至2019年体检GGT测定值为基础计算GGT正常高值累积暴露水平,依据2020年体检结果判定该队列MetS发病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GT累积暴露水平与MetS发病之间的关联性,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回归分析两者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该队列MetS发病率为7.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性别、年龄、人体测量学指标、血生化指标(血糖、血脂、血清肌酐、血清尿酸、多种肝酶水平)后,GGT简单累积暴露量第3和第4四分位组MetS发病风险显著增加,OR(95%CI)分别为1.850(1.162~2.944)和2.170(1.358~3.469);GGT加权累积暴露量第3和第4四分位组MetS发病风险亦显著增加,OR(95%CI)分别为1.971(1.245~3.121)和2.123(1.321~3.411)。R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GT加权累积暴露量与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