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阿片类镇痛药,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好且代谢不依赖于肝肾等优点,目前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是近年来有报道指出,瑞芬太尼在停药后有急性痛觉过敏现象发生。右美托咪定是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可以对抗伤害性刺激[1,2],能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使用[3,4],但是否可以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的痛觉过敏现象罕见报道。本研究拟通过术中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观察对瑞芬太尼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引起的急性痛觉过敏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预注射小剂量氯胺酮或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后痛党过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的90例全身麻醉下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3组各30例,A组在麻醉前3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B组在麻醉前30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1,C组在麻醉前30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1.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在恢复室期间的患者进行疼痛评分,观察并记录患者VAS评分情况、用药量及观察时间点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B组和C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少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术后B组和C组的观察时间点VAS评分比较明显低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VAS评分逐渐降低,到2h后达到最低分.结论 预注射小剂量氯胺酮或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后痛觉过敏具有明显缓解作用,而且麻醉后可以尽快的苏醒,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氟比洛芬酯组、右美托咪定组和联合用药组。根据各组的预防给药方式进行干预,记录患者术后1、2、6、12、24 h的VAS评分、术后 24 h镇痛药物追加情况及寒颤、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联合用药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单独用药组和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和联合用药组发生躁动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24 h内追加镇痛药物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右美托咪定能降低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发生,同时显著降低术后追加镇静药物和躁动的发生率,比单独用药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DEX)对瑞芬太尼诱发的大鼠切口痛痛觉过敏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对照组(C组)、切口痛组(I组)、瑞芬太尼+切口痛组(R组)、DEX(0.1μg/kg)+瑞芬太尼+切口痛组(D1组)及DEX(1μg/kg)+瑞芬太尼+切口痛组(D2组)。除C组外均在七氟醚麻醉下建立大鼠切口痛模型,D1、D2组术前1 h鞘内注射相应剂量的DEX 10μL,其余组注射10μL生理盐水;R组和D1、D2组术前30 min开始泵注瑞芬太尼1μg/(kg·min)持续120 min,其余组泵注等体积生理盐水。于术前24 h,停药后1、3、6、24、48 h(T0T5时点)分别检测机械缩足阈值(P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L)。结果 I组在T1T5时点)分别检测机械缩足阈值(P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L)。结果 I组在T1T4时点的PMWT及T1T4时点的PMWT及T1T5时点的PWL均显著低于C组;R组在T2T5时点的PWL均显著低于C组;R组在T2T5时点的PMWT及在T1T5时点的PMWT及在T1T4时点的PWL较I组显著降低;而D1、D2组在T1T4时点的PWL较I组显著降低;而D1、D2组在T1T5时点的PMWT、PWL明显高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组大鼠的PMWT在T1T5时点的PMWT、PWL明显高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组大鼠的PMWT在T1T3时点显著高于D1组,在T2T3时点显著高于D1组,在T2T4时点的PWL高于D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时点无显著差异。结论大鼠术后痛觉过敏模型中,瑞芬太尼可诱发切口周围组织的痛觉过敏;鞘内注射DEX可以预防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且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引起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ASA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监测、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术中麻醉维持均采用瑞芬太尼0.2 ug/(kg·min)恒定剂量持续静脉泵注。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血压、心率等参数调节异氟醚吸入浓度,术中间断静脉注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以维持肌松。手术结束前30 min,观察组以1.0 ug/(kg·min)的速度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10 min,对照组则泵注生理盐水,术后根据两组的血压、心率及拔管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追加曲马多进行镇痛。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24 h内使用镇痛药物的患者例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别于术后2、4、8、12、24 h各时间点进行V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苏醒及拔管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4 h内使用曲马多的患者例数、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及恶心、呕吐及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恒速静注盐酸右美托咪定10 min可以缓解大剂量输注瑞芬太尼所引起的痛觉过敏,明显降低术后患者的VAS评分并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定量测定术中持续静注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观察右美托咪定术前应用对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瑞芬太尼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术前应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和对照组。Von Frey纤毛法测定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皮肤痛阈值的变化,记录术后24 h内镇痛药的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拔管后30 min、1 h痛阈下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24 h内要求镇痛的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Von Frey纤毛定量测定皮肤痛阈值可为术后痛觉过敏的发生提供客观依据;右美托咪定可降低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痛觉过敏的发生率,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和氯胺酮缓解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择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DEX组和氯胺酮组。麻醉维持均采用瑞芬太尼0.4I.tg·kg^-1.min^-1,吸入七氟醚。手术结束前30min3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DEX1μg·kg^-1。和氯胺酮0.8mg·kg^-1。记录3组患者拔管和苏醒时间,哌替啶使用人数及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别于苏醒后2h内和苏醒后4,8,12,24,48h进行VAS评分。结果苏醒后2h内对照组VAS评分显著高于DEX组和氯胺酮组(P〈0.05),苏醒后4~4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和氯胺酮组比较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要求镇痛人数和哌替啶用量显著大于DEX组和氯胺酮组(P〈0.05),DEX组和氯胺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氯胺酮组有3例出现复视,1例出现幻觉。结论DEX和氯胺酮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效果确切且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讨右美托咪定联合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抽取120例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接受曲马多药物干预,另研究组60例接受右美托咪定联合曲马多药物干预,观察比较麻醉后痛觉过敏、并发症等状况。结果比较平均动脉压、心率,术后即刻时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60min时,研究组平均动脉压、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各时间点,研究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曲马多药物对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作用突出,术后不良反应低,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9.
朱志艳 《北方药学》2021,18(8):150-151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结合曲马多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应用瑞芬太尼麻醉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采取右美托咪定用药干预,观察组采取右美托咪定结合曲马多用药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寒战、恶心、呕吐、出汗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结合曲马多在瑞芬太尼麻醉患者应用中,可以对术后患者痛觉过敏现象进行预防,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别预注射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怕瑞西布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全身麻醉下行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麻醉前3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NS组);实验组:麻醉前30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D组)或帕瑞昔布0.5mg/kg(P组)。3组患者均以3μg/L靶控输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4mg/L)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术后在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观察2h,送返病房后患者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患者在PACU期间应用VAS疼痛评分法疼痛评分,若VAS评分≥4分或者患者要求镇痛,静脉给予吗啡1-2mg。记录VAS评分≥4分时间(从麻醉停药后至第一次VAS评分≥4分的时间),第一次≥4分的VAS评分,静脉注射吗啡后VAS评分<4分所需时间,PACU中吗啡用量,术后15、30、45、60、90、120min 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NS组比较,实验组术后VAS评分≥4分时间延长,PACU中吗啡用量减少,术后30、45、60、90、120min的VAS评分减少(P<0.05);P组和D组比较各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先注射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或怕瑞西布均可缓解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二者效果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曲马多用于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70例妇科择期全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全麻插管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 -1,10min后改为0.4μg·kg -1·h-1至手术结束前30 min停药,缝皮前静注曲马多1 mg · kg -1;B组:术中泵注等量生理盐水,缝皮前静注曲马多1.5 mg · kg -1。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苏醒室停留时间。于拔管后即刻及术后20,40和60 min对患者进行Ramsay镇静程度评级,并于拔管后即刻、术后30,60和90 min对患者进行疼痛(VAS)评分。结果 A 组患者术后早期镇静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寒战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曲马多可有效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且不明显增加复苏时间,获得良好的术后镇静,两者合用可减少曲马多用量,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寒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刘旭东  赵亮  曹雪峰  胡杰 《中国药房》2021,(18):2209-2217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心肌肥厚模型家兔心律失常及心肌组织中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右美托咪定低、中、高剂量组(10、25、50μg/kg),CaMKⅡ抑制剂KN-93组(10 mg/kg)和右美托咪定高剂量+KN-93组(50μg/kg+10 mg...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介导下右美托咪定预防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反应的最佳时机.方法 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分别在麻醉诱导时(A组)、手术15 min时(B组)、手术30 min时(C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6 μg/ (kg·h)至腹膜关完.监测3组患者的BIS至拔管后60 min;监测3组患者入手术室时(T1)、手术结束时(T2)、拔除气管导管时(T3)、拔管后10min (T4)、拔管后30 min (T5)和拔管后60 min(T6)6个时点的动脉平均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BIS值.比较不同时点的MAP、HR的组间和组内变化;比较不同时点的VAS痛觉评分;比较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结果 3组患者T2、T3、T4、T5、T6 5个时点的MAP、HR与T1时组内比较,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在T2、T3、T4、T5、T65个时点的MAP、HR与B、C组对应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C组患者拔管后在T3、T4、T5、T6 5个相对应时间点的VAS痛觉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C组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在麻醉诱导时即给予右美托咪定0.6μg/(kg·h)至腹膜关完,可以预防瑞芬太尼的痛觉过敏反应,而且麻醉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地佐辛联用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瑞芬太尼行复合麻醉的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在结束手术前30min,就静注地佐辛(对照组,n=40)与静注右美托咪啶联合地佐辛(观察组,n=40)麻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对瑞芬太尼行复合麻醉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啶联合地佐辛,可对术后痛觉过敏预防,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GFAP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右美托咪定50μg·kg-1(D1组)和右美托咪定100μg·kg-1(D2组),各组于手术后即刻至术后7天,每天腹腔注射1次药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7d,造模前和造模后1、3、5、7d观察各组大鼠的机械痛阈(PWPT)变化,于造模后7d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观测各组脊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结果 大鼠建模1天后,PWPT显示CCI大鼠的机械痛阈均出现明显下降,右美托咪定干预的D1组在7d对CCI大鼠的痛阈有所改善(P<0.05),D2组对大鼠的痛阈有明显改善,在3d及以后提高明显(P<0.01),同时,7d时模型组GFAP的表达明显增强,D1组较模型组表达减弱(P<0.05),D2组较模型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脊髓GFA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啶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手术行瑞芬太尼麻醉的患者11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于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地佐辛静注,观察组于手术前30min给予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啶静注.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瑞芬太尼及吗啡使用量等麻醉指标.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瑞芬太尼及吗啡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0、T1、T2、T3时刻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啶能有效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痛觉过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术中唤醒效果。方法40例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瑞芬太尼一丙泊酚组(P组):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右美托咪定一瑞芬太尼一丙泊酚组(D组):整个麻醉过程均泵注右美托咪定至手术结束,其余麻醉及维持用药同P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唤醒时间、唤醒质量、麻醉深度以及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实施术中唤醒,唤醒期呼之睁眼时间和指令运动时间D组均明显短于P组(P〈0.05);苏醒质量评级D组明显高于P组(P〈0.05);唤醒即刻两组MAP、HR比较P组均高于D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效果好,苏醒质量高,血流动力学平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右美托咪定(DEX)是对抗围术期应激反应的药物之一,为避免快速注射对心血管的不利影响,临床使用中常需在麻醉前等待10~15 min的负荷剂量注射时间,本研究为节约负荷剂量使用时间,试图将负荷剂量注射时间移至麻醉后,探讨该使用方法是否造成严重心律失常.QTc间期是反映心脏去极化和复极作用的指标,QTc间期延长表示心脏复极延迟,反映了心电异常,通常与心律失常敏感性增高密切相关.故本研究设计麻醉诱导后静脉泵人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探讨其对麻醉后SD大鼠QTc间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探讨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寻找更加有效的麻醉方案。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接诊的84例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合适剂量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两种联合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外还给予合适剂量的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使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静脉麻醉用药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使用麻醉药物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前后、手术开始、气腹后半小时及手术结束等五项平均动脉压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可以明显减少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药物用量,增强麻醉的效果,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