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伴椎体骨折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骨密度(BMD)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160名年龄50~78岁的绝经后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椎体X片分为椎体骨折组和对照组,问诊收集一般资料,同时检测两组受试对象的常规生化指标、Hs-CRP、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结果 腰椎(L1~4)BM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股骨颈BMD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CR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在骨折组及对照组均无明显相关.结论 绝经后女性合并椎体骨折时Hs-CRP明显增高,但其与骨密度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慢性炎症参与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可能是以不依赖于骨密度的机制影响骨微结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AGEs)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17例,对照组为205例非糖尿病正常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AGEs水平,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L2~L4)及左股骨颈骨密度.结果 2型糖尿病组腰椎(L2~L4)及左侧股骨颈BMD低于对照组(P<0.05),但AGE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AGEs水平与腰椎骨密度(r=-0.473,P<0.05)及股骨颈骨密度呈负相关(r=--0.429,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与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唐从峰  魏郢 《河北医药》2016,(2):230-232
目的:探究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骨密度(BMD)水平与健康者骨密度值的差异,明确糖皮质激素治疗及 MS 患者功能缺损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选取60位 MS 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性别比、年龄比相似的302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利用 EDSS 评分系统确定观察组的残疾情况。利用双能 X 线骨密度仪检测股骨颈、腰椎及全髋部的 BMD。观察测量血清中磷、钙及25-羟维生素 D[25-(OH)D]的浓度。结果观察组股骨颈、腰椎及全髋部的BMD 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补充维生素 D200U/ d 的 MS 患者的血25-( OH)D 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25-(OH)D 值和腰椎 BMD 呈正相关( r =0.27,P =0.021)。股骨颈及腰椎 BMD 和 MS 病程呈负相关。EDSS 和 BMD 值呈负相关( r 股骨颈=-0.25,P =0.001;r 腰椎=-0.16,P =0.013;r 全髋部=-0.33,P =0.013)。激素累计使用量和股骨颈 BMD 呈负相关( r =-0.29,P =0.005)。结论由于 MS 患者运动能力下降及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使得 MS 患者的 BMD 水平下降显著。MS 患者应适当加强运动并在一定的措施的辅助下防止或改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碳酸钙片联合骨化三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骨密度(BMD)及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年龄55 ~75岁、绝经期>1年,≥2项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因素的女性志愿者116名,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56例,每日给予复方碳酸钙片1片及骨化三醇0.25 μg;对照组60例,维持原有生活方式并定期复查.分别于干预前后测量腰椎及髋部BMD、骨转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LP)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结果:干预12个月后,干预组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及髋部BMD均有明显增加(P<0.01或0.05);而对照组腰椎、股骨颈及大转子BMD、无明显变化(P>0.05),髋部BMD增加0.91%(P<0.05).干预组腰椎及大转子BMD增加优于对照组(P<0.01),股骨颈及髋部BMD增加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BALP及TRACP5b分别下降23.25%和36.06%(P<0.01);对照组BALP及TRACP5b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干预组抑制骨转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绝经后女性补充复方碳酸钙片和骨化三醇可抑制骨转换,降低骨转换率,增加腰椎及髋部BMD.  相似文献   

5.
盐酸雷诺昔芬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易维特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PMOP)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服用易维特片60mg每日1次,对照组每晚服钙尔奇-D(含元素钙600mg和VitD3125iu)1片,两组受试者均连续服药6个月。并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腰椎(L2-4)、股骨颈骨密度(BMD)和部分骨代谢指标及安全性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易维特治疗后患者腰椎(L2-4)、股骨颈BMD上升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钙尔奇-D组骨密度亦有上升,但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另外,治疗后两组PMOP患者的血ALP,BG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1或P〈0.05),而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易维特能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异常,疗效明确而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  相似文献   

6.
邹红梅  吉恒东  路峰  林静  郭维 《河北医药》2013,(21):3258-3259
目的:对强直性脊柱炎( AS)与骨质疏松间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及骨代谢指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择40例AS男性患者( AS组)和门诊健康体检男性40例(对照组),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股骨颈密度(BMD),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P)及尿脱氧吡啶胶原交联( D-Pyr),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S早期腰椎及股骨颈BMD均低于对照组( P <0创.05),而晚期腰椎BMD增加,但股骨颈BMD仍低于对照组( P <0.05)。 AS的股骨颈BMD与病程、ESR、CRP、放射学分期呈负相关( P <0.05),但与HLA-B27不存在相关性( P >0.05)。 AS骨质疏松组,骨形成的指标BGP、BAP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骨吸收的指标D-Pyr明显增高。结论 AS骨质疏松主要与骨吸收有关,其发生与病程、疾病活动指标、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及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89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和50例正常男性老年人血清Leptin、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采用美国NORLAND Excell-plus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分别测定其正位腰椎(L2~4)及左侧股骨颈处BMD。结果: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正位腰椎及左侧股骨颈BMD、血清Leptin、BAP、BGP水平较正常男性老年人明显降低(均P〈0.01),血清TRACP-5b水平较正常男性老年人明显升高(P〈0.01)。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leptin水平与患者正位腰椎及左侧股骨颈BMD、血清BAP、BG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37,r=0.496,r=0.512,r=0.489,均P〈0.01),与患者血清TRACP-5b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529,P〈0.01)。结论:血清瘦素水平降低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骨密度(BMD)及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6例T2DM合并OP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服用钙尔奇D,每日1片,治疗组在服用钙尔奇D的同时,加用阿仑膦酸钠(福善美)70mg,每周1次,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腰椎(L1~4)和股骨颈(NECK)BMD与骨形成(骨碱性磷酸酶)和骨吸收(Ⅰ型胶原N端肽/肌酐)指标。结果治疗组腰椎、股骨颈BMD教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骨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N端肽/肌酐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BMD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能提高T2DM合并OP患者的BMD,并能抑制骨吸收指标,单纯补钙治疗并不能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服用阿托伐他汀前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调节低密度脂蛋白代谢的机制。方法以临床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阿托伐他汀为工具药,对患者服药前后进行常规体格检查,血脂等生化指标测定。分离培养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加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于4℃和37℃孵育,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表面结合、摄取低密度脂蛋白的平均荧光强度,观察患者服药前后淋巴细胞结合与摄取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结果服用阿托伐他汀4周后,与服药前比较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63±1.01)mmol.L-1vs(2.3±2.02)mmol.L-1,P〈0.001;总胆固醇水平:(5.69±1.28)mmol.L-1vs(4.2±2.06)mmol.L-1,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浆中的比例明显升高[(50%±16%)vs(59%±17%),P=0.02],而且患者淋巴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对低密度脂蛋白的结合与摄取活性在服药后也出现了明显提高[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量:(129.7±104.0)vs(236.2±108.7),P〈0.05;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结合能力:(43.6±35.8)vs(86.4±126.8),P〈0.05;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内化能力(53.4±63.2)vs(102.5±101.4),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浆中的比例;同时上调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提高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对低密度脂蛋白结合与内化能力;进而达到综合调整低密度脂蛋白代谢水平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颅脑损伤 (TBI) 后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方法 将 60 只 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生理盐水组和阿托伐他汀组, 各 20 只。生理盐水组和阿托伐他汀组采用液压打击法制作 TBI 模型。假手术组不进行液压打击。阿托伐他汀组打击后 1 h 给予阿托伐他汀 (每天 1 mg/kg) 灌胃, 连续 7 d。生理盐水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造模后第 1、 3、 7 天创伤灶周围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 (Iba-1) 的数量及第 3 天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9 水平; Western blot 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平。结果 造模后第 1、 3、 7 天, 阿托伐他汀组小鼠创伤灶周围 Iba-1 阳性表达量较生理盐水组均显著降低 (80.00±7.44 vs. 118.40± 6.65, 85.60±10.87 vs. 189.00±7.51, 69.40±5.54 vs. 102.40±10.89, P<0.05)。TBI 后第 3 天, 阿托伐他汀组 MMP-9 阳性表达量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也显著下降 (86.80±8.40 vs. 133.80±8.46, P<0.05); Western blot 检测发现阿托伐他汀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 TNF-α表达下降 (0.64±0.01 vs. 0.97±0.02, 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减少小鼠 TBI 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 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 起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雷洛昔芬(RLX)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标志、脂代谢的影响及使用12个月的安全性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68例绝经后妇女分为试验(n=34)及安慰剂组(n=34),每日分别服用RLX 60mg 或安慰剂,疗程12个月.结果:RLX组用药后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均显著增加,腰椎骨密度升高2.30%,髋部骨密度升高2.07%,与安慰剂组比较骨密度变化的百分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2组血清骨钙素、C端交联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下降,其变化百分率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RLX能增加绝经后妇女骨密度,降低骨转换率及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症(0P)患者骨痛、骨密度(BMD)和血清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OP 84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唑来膦酸组与阿仑膦酸钠组,每组42例.记录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痛程度、BMD和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变化.结果 唑来膦酸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阿仑膦酸钠组(P<0.05);2组腰椎正位(L2-4)与右股骨颈BMD在治疗后6、12个月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12个月唑来膦酸组高于阿仑膦酸钠组(P<0.05).唑来膦酸组特异性碱性磷酸酶、β-胶原片段水平低于阿仑膦酸钠组和治疗前,降钙素高于阿仑膦酸钠组和治疗前(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唑来膦酸可有效减轻OP患者骨痛症状,改善患者血清骨代谢相关指标并提高BMD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早期骨密度、骨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的表达。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以普通饲料喂养4周,腹腔注射柠檬酸盐缓冲液;B组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以STZ按30mg/kg体质量腹腔内注射;C组以普通饲料喂养4周,STZ按50mg/kg体质量腹腔内注射。腹腔注射1周后采静脉血测定血生化指标。腹腔注射8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骨密度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骨组织中BMP2-mRNA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C组空腹血糖(FBG)显著升高(P<0.01);C组空腹胰岛素(FINS)明显减少(P<0.05),B组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绝对值B、C组均明显高于A组(P<0.05);B、C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高于A组(P<0.05)。与A组相比,腰椎骨密度(BMD)在B、C组大鼠显著降低(P<0.05);股骨、胫骨BMD仅C组大鼠显著降低(P<0.05)。与A组相比,B组大鼠椎骨、胫骨上段BMP2-mRNA表达染色平均光密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早期,已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量的丢失;高胰岛素血症可引起骨组织中BMP2-mRNA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表观弥散系数(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与定量CT(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所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方法对121例腰腿痛患者进行腰2~4椎体QCT检查,并根据骨密度分为骨密度正常组、骨密度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再对患者进行腰椎MR检查,先行常规矢状面T2WI、T1 WI和横轴面T2WI扫描;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采用自旋回波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序列( b值为0和600 s/mm2),行椎体矢状位DWI扫描,在ADC图上测量腰2~4椎体ADC值。最后分析ADC值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男性各组间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女性骨密度正常组ADC(0.45&#177;0.13)&#215;10-3 mm2/s,与骨量减少组(0.302&#177;0.0677)&#215;10-3 mm2s/及骨质疏松组(0.2869&#177;0.0475)&#215;10-3 mm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男性BMD与ADC值无相关性,女性BMD与ADC值呈正相关( r =0.545, P <0.01)。结论 DWI可从骨髓分子运动水平研究骨质疏松的病理生理变化,对骨质疏松进行无创性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15.
女性血清雌二醇激素浓度与血脂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雌性激素雌二醇对女性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比较育龄组、中年组及老年组三组间血清雌二醇、血(四)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变化特点.结果 育龄组、中年组及老年组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分别是:(5.09±0.96) mmol/L、(4.81±1.08) mmol/L、(4.98±0.90) mmol/L 甘油三酯浓度是:(1.10±0.87)mmol/L、(1.05±0.87)mmol/L、(2.19±0.80)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是:(1.70±0.35)mmol/L、(1.65±0.41)mmol/L、(1.26±0.41)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是:(2.61±0.54)mmol/L、(2.56±0.80)mmol/L、(2.90±0.81)mmol/L 血清雌二醇浓度是:(46.82±35.75)ng/L、(50.88±39.92)ng/L、(22.35±13.26)ng/L 三组间血清总胆固醇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雌二醇在育龄组与中年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而老年组与育龄组、中年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老年组血清雌二醇较其余两组低,同时伴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雌性激素雌二醇浓度显著影响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了解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对骨代谢的影响及其与吸入时间长短的关系。方法 60 例COPD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每日进行常规治疗,不使用任何形式的糖皮质激素。试验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每日2 次,每次1 吸,连续用药12 个月,其余治疗同对照组。采用双能X 线骨密度仪(DXA)在治疗前、治疗3 个月、治疗12 个月分别测定2 组患者股骨三角的骨密度(BMD),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骨钙素(BGP)和碱性磷酸酶(ALP)。结果 2 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 个月后,BMD、BGP、AL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个月后,试验组BMD 低于对照组,BGP 和ALP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3 个月与治疗前BMD、BGP、AL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 个月比治疗前BMD 降低,治疗12 个月比治疗前ALP 和BGP 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BMD、ALP、BG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短期吸入对老年COPD 患者的骨密度无不良影响,但长期吸入会导致COPD 患者骨密度下降。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情况及其合并骨质疏松症(OP)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双能 X 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 220 例 T2DM 患者股骨颈(N)及腰椎 1~4(L1~4)的 BMD, 按 BMD 分为骨含量正常、 骨含量减少及 OP 组, 比较各组临床、 生化指标, 分析 T2DM 合并 OP 的影响因素。结果 OP 组女性比例、 年龄、 T2DM 病程、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高于骨含量正常组和骨含量减少组, 体质指数 (BMI) 低于骨含量正常组和骨含量减少组、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骨含量正常组而高于骨含量减少组; 骨含量减少组年龄、 T2DM 病程、 HbA1c 高于骨含量正常组, BMI、 HDL-C 低于骨含量正常组(均 P < 0.05); 3 组腰臀比、 收缩压(SBP)、 舒张压(DBP)、 绝经后女性 (PMW) 比例、 空腹血糖 (FPG)、 餐后 2 h 血糖 (2 hPG)、 血磷、 血钙、 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龄、 女性、 T2DM 病程长、 高 FPG、 高 2 hPG, 高 HbA1c 为 T2DM 患者合并 OP 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 女性 T2DM 患者为发生 OP 的高危人群, 应定期监测其血糖及 HbA1c 等指标,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利塞膦酸钠对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40例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利塞膦酸钠给药5 mg.d-1,对照组等剂量给予安慰剂治疗。每位受试者在服药前及服药后12个月分别检测1次骨密度(BMD)、血生化指标及骨代谢标志物。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利塞膦酸钠能显著增加受试患者BMD,并显著降低血清骨钙素及尿I型胶原交联氨基端肽。结论利塞膦酸钠可防止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丢失,降低骨转换、改善骨密度,是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的安全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国天津地区中老年男性骨密度的影响因素。方法: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测量82例中老年男性(47—75岁)腰椎2-4骨密度和全身骨密度,并用放免法检测血清激素水平。结果:校正年龄和体质量指数后,骨密度与睾酮(P〈0.01)、雌二醇(P〈0.05)呈正相关,与瘦素(P〈0.05)呈负相关,与胰岛素无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仅年龄、体质量指数、瘦素与骨密度相关。结论:中老年男性的瘦素是影响骨密度的主要因素,并推测瘦素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可能较性激素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