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SB225002与顺铂联合应用对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分别采用MTT试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SB225002与顺铂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的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单独应用时,SB225002可一定浓度范围内显著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诱导细胞发生G2/M期阻滞,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SB225002与顺铂联合应用时,联合组对口腔鳞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明显强于单独用药组,P<0.05。在一定浓度范围内,SB225002可显著促进口腔鳞癌细胞的凋亡,并诱导细胞发生G2/M期阻滞,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而SB225002与顺铂联合应用时,联合组的促调亡及诱导细胞G2/M期阻滞作用均显著强于单独用药组,P<0.05。结论:SB225002单独或与顺铂联合应用时,均可显著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诱导细胞发生G2/M期阻滞,两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猪软骨脱细胞基质(pACM)对人脂肪干细胞(hADSCs)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将猪关节软骨进行脱细胞处理制备pACM并进行鉴定。分离培养hADSCs并分化鉴定。将不同浓度pACM与hADSCs共培养,以不添加pACM为对照组,通过CCK-8法检测pACM对hADSCs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ACM对hADSCs成软骨分化的影响。结果 0.5、1.0、2.0 mg·mL -1 pACM组hADSCs细胞增殖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而4.0、8.0 mg·mL -1pACM组hADSCs细胞增殖速率低于对照组(P<0.05)。0.5、1.0、2.0 mg·mL -1 pACM组成软骨相关基因SOX-9、抗Ⅱ型胶原纤维α1(COL2A1)、抗蛋白聚糖(ACAN)及细胞黏附相关基因层黏连蛋白(LAMININ)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干性相关基因Notch-1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成脂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软骨相关蛋白SOX-9、COL2A1及ACAN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适宜浓度的pACM不会影响hADSCs的增殖,并且可以在基因水平上诱导其向成软骨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 cells,HPLFs)增殖分化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正畸牙齿移动的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建立人PBMCs与HPLFs共培养系统,通过细胞计数及生化检测法观察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3 d和5 d时,共培养组HPLFs细胞计数分别为4.5×104及8.5×104,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分别与对照组HPLFs细胞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transwell共培养组与对照组相比,在3 d时,两组HPLFs分泌型ALP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5 d及7 d时差异尤其显著(P<0.01),tran-swell共培养组HPLFs分泌型ALP活性低于对照组。结论:人PBMCs能促进HPLFs的增殖,但抑制HPLFs分泌型ALP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锶或锌加入电化学沉积钙磷涂层后对类破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以电化学沉积钙磷涂层为对照组,与加入锶或锌的电化学沉积钙磷涂层相比较。3种涂层分别接种RAW264.7细胞培养8 d,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 (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培养6 d后的增殖情况,同时检测细胞培养8 d后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活性。结果:3种涂层接种RAW264.7细胞后,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第4小时时加入锌的钙磷涂层其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但第2天时的细胞增殖指数低于其他两组(P<0.05)。第14天的TRAP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含锌电化学沉积钙磷涂层促进破骨细胞的粘附,但加入锶或锌对类破骨细胞在电化学沉积钙磷涂层表面的增殖和分化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观察成骨细胞(osteoblast cells,OBs)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 cells,HPLF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正畸牙齿移动的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建立人OBs与HPLFs共培养系统,通过细胞计数及生化检测法观察成骨细胞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 3 d和5 d时,共培养组HPLFs细胞计数分别为3.5×10~4个/ml及7.5×10~4个/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PLFs细胞计数,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LFs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比较中,transwell共培养组HPLFs ALP活性高于对照组。在3 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d及7 d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OBs可能抑制HPLFs的增殖,促进HPLFs ALP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对人胎盘滋养层细胞(HTR-8细胞)增殖以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感染复数(MOI)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体标准菌ATCC 33277体外感染HTR-8细胞,未感染牙龈卟啉单胞菌的HTR-8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感染后,用Cell Counting Kit(cck-8)检测HTR-8细胞增殖情况,用线粒体膜电位凋亡检测试剂(JC-1)检测HTR-8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OI=10组,感染72 h内,HTR-8细胞增殖未受抑制(P>0.05)。而MOI=100组和MOI=200组,感染24 h开始,HTR-8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1)。并且与MOI=100组相比,MOI=200组在感染48 h(P<0.05)和72 h(P<0.01)时,HTR-8细胞增殖明显降低。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24 h,MOI=200组HTR-8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感染48 h,MOI=100组HTR-8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OI=10组在感染24 h和48 h时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体外感染模型中,牙龈卟啉单胞菌标准菌ATCC 33277感染可抑制滋养层细胞增殖,且促进其凋亡。提示早产低体重儿与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引起滋养层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IGF-1对牙髓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原代人牙髓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牙髓组织中IGF-1蛋白表达,不同浓度的IGF-1处理牙髓细胞7d,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用IGF-1(100 μg/L)及LY294002(10 μmol/L)分别单独或同时处理牙髓细胞,培养7 d后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在培养第3、5、7、14天时检测细胞ALP 活性;在培养第7天时用Western blot检测AKT和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IGF-1在牙髓炎组织中低表达, IGF-1在20~100 μg/L浓度范围内从作用第3天开始能够显著促进牙髓细胞增殖(P<0.05或P<0.01),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LY294002能够抑制牙髓细胞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具有时间依赖性。IGF-1能促进p-AKT蛋白表达,而 LY294002能减低IGF-1对p-AKT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结论:IGF-1可以促进牙髓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关键词] 牙髓细胞 细胞增殖 碱性磷酸酶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培养基中加入氢气能否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s)在脂多糖(LPS)刺激下起到保护作用,降低氧化应激损伤,减少细胞凋亡。方法 用1 μg·mL-1 LPS刺激hPDLCs,分别用普通和富氢培养基培养,检测2组细胞的增殖,凋亡和细胞上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在LPS刺激下,富氢培养基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高于普通培养基组,凋亡率降低(P<0.05)。2组间LDH释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 h和12 h富氢培养基组细胞上清中CAT活性较普通培养基组显著升高(分别为P<0.05,P<0.01);而2组的SOD水平在各个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6 h富氢培养基组细胞上清中MDA水平较普通培养基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氢气可有效改善LPS导致的hPDLCs增殖活性降低及凋亡,并可显著降低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低氧状态下骨细胞对破骨细胞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去铁胺甲磺酸(DFO)刺激骨细胞系MLO-Y4建立体外低氧骨细胞培养体系。CCK-8实验检测DFO对MLO-Y4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DFO处理后的MLO-Y4细胞培养液制备条件培养基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检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细胞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DFO作用下MLO-Y4表达低氧诱导因子(HIF)-1α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情况;检测HIF-1α siRNA转染对MLO-Y4表达HIF-1α和RANKL的影响。结果 100 μmol·L -1 DFO作用24 h时MLO-Y4增殖活性升高,之后随着时间延长细胞增殖活性下降(P<0.01)。加入可溶性RANKL后,低氧组可见破骨细胞形成明显增加(P<0.001)。100 μmol·L -1 DFO作用下,HIF-1α mRNA表达稳定,RANKL mRNA的表达随时间明显变化,24 h时最高(P<0.01);HIF-1α、RANKL蛋白表达升高(P<0.01)。低氧状态下siHIF-1α转染可降低HIF-1α和RANKL的表达(P<0.01),破骨细胞减少(P<0.01)。结论 低氧状态下MLO-Y4可通过上调HIF-1α的蛋白水平促进RANKL的生成,进而加速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白芍总苷配伍枸杞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口腔扁平苔藓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白芍总苷配伍枸杞治疗组和白芍总苷治疗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的变化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白芍总苷配伍枸杞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白芍总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8.57%,白芍总苷配伍枸杞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白芍总苷组(P<0.05),不良反应轻(P<0.05);同时白芍总苷配伍枸杞治疗组较白芍总苷治疗组OLP患者的补体C3、C4、CD3+细胞数升高(P<0.05)。结论:白芍总苷配伍枸杞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疗效显著,能较好地调节OLP患者的机体免疫状况,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布托菲诺联合盐酸丁卡因胶浆辅助导尿对全麻颌面整形术后男性患者导尿管源性膀胱不适(cather- related bladder discomfort,CRBD)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颌面整形术男性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传统导尿组( A 组)、盐酸丁卡因胶浆导尿组( B组)、布托菲诺联合盐酸丁卡因胶浆导尿组( C 组)。分别在手术结束拔除气管导管即刻(0 h)和拔管后1、2、3、6 h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手指血氧饱和度的改变;进行CRBD评分以及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与A组相比,拔除气管导管即刻0 h和拔管后1 h,B、C两组CRBD评分以及苏醒期躁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 B 组相比,拔除气管导管即刻0 h和拔管后1 h,C组CRBD评分以及苏醒期躁动评分降低,血液动力学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手指血氧饱和度均在96%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托菲诺联合盐酸丁卡因胶浆辅助导尿有效减少全麻苏醒时和苏醒后1 h时CRBD症状的发生,明显减少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HPDLF)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介导下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表达,探讨TP(tea polyphenols,TP)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HPDLF采用改良组织块法体外培养,将HPDLF随机分成LPS组、TP100组、TP200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 linked immuosorbent,ELISA)检测不同浓度TP对LPS介导下HPDLF分泌ICAM-1的活性。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 在LPS干预下,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TP影响下均可抑制ICAM-1分泌,其活性降低,与L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CAM-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L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对ICAM-1的抑制作用明显,100 μg/mL TP对其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提示TP的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ICAM-1有关。  相似文献   

14.
王珏  包炯 《口腔医学》2022,42(8):723-726
目的 对比三联抗生素糊剂与二联抗生素糊剂在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及bFGF、VEGF水平。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术的牙髓炎患者共116例(116颗患牙),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8例),分别应用三联抗生素糊剂(三联组)和二联抗生素糊剂(二联组)进行根管封药。对比两组的手术疗效、龈沟液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根管内感染率等。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术后3、6、12个月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并且评分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但两组术后3、6、12个月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术前,两组术后6个月的龈沟液bFGF、VEGF水平均明显提高,根管壁厚、牙根长度明显增加(P<0.05),但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三联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与二联组相比(94.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组与二联组术后的填充材料脱落、根尖周炎、根管内感染、根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三联组的牙体变色率明显高于二联组(P<...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联合稳定性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郑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40例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联合稳定性牙合垫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的Fricti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最大开口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开口度、疼痛程度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及体征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同时点比较,张口度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及治疗后3、6个月时VAS、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raniomandibular index ,CMI)和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ysfunction index , D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联合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疗效优于单纯的关节上腔注射治疗透明质酸钠。  相似文献   

16.
严飞  姚宁 《口腔医学》2022,42(3):230-234
目的 探讨在年轻恒牙血运重建术中,iRoot BP Plus与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MTA)两种不同材料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 选择我院接诊的年轻恒牙血运重建术患者100例(100颗患牙),根据患者使用填充材料情况,MTA组50例(50颗牙,失访2例),iRoot BP Plus组50例(50颗牙,失访1例),对比两组填充...  相似文献   

17.
内皮素促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生长作用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内皮素-1(ET-1)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cells,HPLF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正畸牙齿移动的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HPLFs体外培养技术和四唑盐(MTT)显色分光光度法及生化检测法观察ET-1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8mol/L组ET-1对HPLFs具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P<0.01),10-6mol/L组ET-1对HPLFs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ET-1对HPLFs的分化没有影响。结论:ET-1为促HPLFs生长因子,但是对细胞分化不产生影响,可能在正畸过程中牙周组织的改建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可乐型碳酸饮料对二氧化锆修复体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将45颗离体牙分成3组,A组:3M RelyX luting组,B组:3M ESPE RelyX Veneer组,C组:PULPDENT Embrace组,分别与二氧化锆锆块粘结。固化4 min后将试件浸泡于生理盐水中。在固化后5 min和24 h,每组分别选取5个试件浸泡于可乐中。每次浸泡5 min,2次/d,间隔12 h。其余时间生理盐水保存。每组选取5个试件作为对照组,浸泡于生理盐水中。3个月后进行剪切强度测试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组间粘结强度比较:A组低于B、C组(P<0.05);B组与C组无明显差异。组内粘结强度比较,A组:5 min组低于24 h组低于对照组(P<0.05);B组:5 min组与24 h组无差异性,均低于对照组;C组:5 min组低于对照组,24 h组与对照组无差异性。结论:可乐能明显降低3M RelyX luting的剪切强度,但对3M ESPE RelyX Veneer与PULPDENT Embrace的剪切强度的影响较小。可乐对3M RelyX luting的粘结强度影响随着固化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可乐对3M ESPE RelyX Veneer粘结性能有一定的影响;PULPDENT Embrace在固化24 h后受可乐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中药大黄对正畸固定矫治中龈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牙周健康者20例(尚未矫治)和矫治6个月临床诊断为牙龈炎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牙周健康患者20例设为牙周健康组,60例牙龈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大黄组、明胶海绵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采集4组研究对象的牙周临床指数和龈沟液标本,使用ELISA法测量龈沟液中白介素-1β的含量,比较组间各项指标间的差异。对牙龈炎3组患者,其中大黄组用大黄明胶海绵药条,明胶海绵组用灭菌蒸馏水明胶海绵条,分别置于龈袋内,每周上药1次,共4次,对照组患者龈袋内不放任何药物。于4周后重新采样比较牙周治疗前后上述指标间的差异。结果:牙龈炎组治疗前牙周临床指数、龈沟液IL -1β浓度均显著高于牙周健康组(P<0.05),大黄组、明胶海绵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明胶海绵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且明显高于牙周健康组(P<0.05)。治疗后明胶海绵组和对照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大黄组上述指标相比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与牙周健康组比较,龈沟出血指数(SBI)接近正常。结论:中药大黄对正畸固定矫治中龈炎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