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总结某院新生儿ICU(NICU)实施抗菌药物管理项目的经验与成效。方法:基于国际上施行的抗菌药物管理项目(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program,ASP)策略目标,在某三级综合医院NICU病房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包括教育、医嘱点评和反馈、咨询和多学科病例讨论等。并对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抗菌药物使用天数、治疗失败率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病原学检查比例明显升高(83.55%vs 100%,P<0.001),使用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率明显升高(23.08% vs 90.91%,P<0.001);抗菌药物治疗天数(每千人日)较前下降3.54%,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天数(每千人日)较前下降31.05%。结论:药师主导的抗菌药物管理项目,提高了NICU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干预过程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对药物使用经济性的干预以及对患者预后和科室细菌耐药性长期影响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某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使用强度(AUD)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和统计2012-2017年某院住院病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迁情况,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方法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AU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52.00%)、伤口分泌物(14.84%)和气管抽吸物(12.60%)等标本。其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由2012年的8.8%下降至2017年的2.3%,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1);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与头孢唑林、环丙沙星的AUD呈正相关(r=0.984,P<0.01;r=0.885,P<0.05);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与头孢唑林、环丙沙星的AUD呈正相关(r=0.940,P<0.01;r=0.985,P<0.01),但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的AUD呈负相关(r=-0.872,P<0.05;r=-0.898,P<0.05);对妥布霉素的耐药率与头孢唑林、环丙沙星的AUD呈正相关(r=0.890,P<0.05;r=0.943,P<0.01),但与亚胺培南的AUD呈负相关(r=-0.849,P<0.0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AUD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和耐药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药房他汀类血脂调节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处方的用药合理性,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药师对他汀类药物处方的审核干预,促进他汀类药物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调取某大型三甲医院门诊药房2016年1-6月与2017年1-6月中关于他汀类药物的电子处方,比较加强药师对他汀类药物审核干预前后,对他汀类药物用药合理性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通过实施提升药师对他汀类药物的审核干预综合技能的措施后,他汀类药物处方占抽查处方比例(%):处方的不合理率(2.57±0.11 vs. 1.47±0.25)、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0.68±0.16 vs. 0.62±0.08)、重复用药(0.33±0.05 vs. 0.06±0.02,P<0.01)、用法用量不适宜(0.73±0.21 vs. 0.43±0.16)及联合用药不适宜(0.94±0.09 vs. 0.37±0.12,P<0.05)等情况均较提升整改前均有所减少;他汀类药物不合理类型占他汀类药物总不合理处方比例(%):重复用药(12.65±1.84 vs. 4.16±1.95,P<0.05)及联合用药不适宜(36.75±4.01 vs. 24.79±7.06,P<0.05)等情况均较提升整改前均有所减少,而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26.67±6.61 vs. 42.38±3.61)、用法用量不适宜(23.95±4.86 vs. 28.66±7.80)的占不合理处方类型的总数略有上升,提示仍需实施持续性整改。结论:通过实施提升药师对他汀类药物的处方审核干预综合技能的措施,对他汀类药物的潜在不合理用药风险有降低趋势,为临床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加强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管理,通过信息手段干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开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管理系统”,并评价其干预的有效性,为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按卫计委相关文件的要求,设计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控制流程,开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管理系统”,并嵌入医院HIS,对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指证、品种选择、给药时机、预防用药疗程等作了具体限制。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第一季度(软件应用前)与2015年第一季度(软件应用后)3个科室(骨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外科)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实施干预前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软件应用后(干预后)3个科室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显著下降(P<0.01),由软件应用前(干预前)的84.08%(169/201)降至干预后的56.52%(117/207);药物选择合理率有了显著提高(P<0.01),由干预前的48.52%(82/169)提高到了82.91%(97/117);术后疗程合理率显著提高(P<0.01),从干预前的55.03%(93/169)提高到了95.73%(112/117)。对给药时机及单次给药剂量无影响。结论:临床药师通过“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管理系统”参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管理,使得Ⅰ类切口手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明显改善,该管理软件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某院2011-2014年抗菌药物消耗量和两种非发酵菌耐药率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收集病原菌培养结果、抗菌药物消耗量和细菌耐药率数据,采用软件SPSS 21分析细菌耐药率和抗菌药物消耗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与其用药频度呈正相关(r=0.574,P<0.05),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与其用药频度呈正相关(r=0.603,P<0.05),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与其用药频度呈负相关(r=-0.704,P<0.05);鲍曼不动杆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与其用药频度呈正相关(r=0.511,P<0.05)。Partial偏相关分析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与头孢菌素类的用药频度呈正相关(r=0.788,P<0.05),与碳青霉烯类的用药频度呈正相关(r=0.656,P<0.05)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与含酶抑制剂的用药频度呈负相关(r=-0.58,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形势严峻,需要引起重视,经验性选择药物需要慎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在神经根减压术中联合应用倍他米松和医用生物蛋白胶的疗效。方法:观察对象为腰椎神经根减压术术后的120例患者,根据术后处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4组:A组单纯手术组,B组单纯应用倍他米松组,C组单纯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组,D组倍他米松联合应用医用生物蛋白胶组。观察各组术后直腿抬高试验角度、改良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术后48 h内引流量,分析各组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术前患者年龄、病史时程、男女比例、直腿抬高试验角度、改良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术后48 h内引流量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组患者直腿抬高试验角度在不同时期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D组患者髋关节运动角度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23)°vs.(54±19)°,vs.(62±20)°,vs.(64±21)°,(P<0.05)];术后4周,D组患者膝关节运动角度显著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4)° vs.(16±6)°,vs.(13±5)°,vs.(14±5)°,(P<0.05)];术后4周,D组患者髋关节运动角度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4±21)° vs.(54±19)°,(P<0.05)]。术后患者症状也有显著改善:术后4周,D组患者改良JOA评分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7)vs.(16±6),vs.(18±5),vs.(18±5),(P<0.05)]。术后4周,D组患者ODI评分显著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vs.(18±3),vs.(13±2),vs.(15±3),(P<0.05)]。D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0.6)vs.(5.4±0.8),vs.(4.3±0.7),vs.(4.2±0.7),(P<0.05)]。D组患者术后48 h内引流量明显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6±41)vs.(457±51),vs.(420±56),vs.(391±48),(P<0.05)]。结论:联合应用倍他米松和医用生物蛋白胶能够在神经根减压术中收获比单用药物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档管理前后,某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变化趋势,以及碳青霉烯类使用强度与CRO检出率的相关分析。方法:自2017年第一季度起对该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实行专档管理,收集和统计2015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一季度该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测CRAB、CRPA、CREC、CRKP的检出率情况,运用SPSS 20.0软件对专档管理前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线性趋势检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CRAB、CRPA、CREC、CRKP的检出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档管理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呈逐渐上升趋势(P < 0.05),专档管理后碳青霉烯类使用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P < 0.05)。CRPA检出率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美罗培南、亚胺培南AUD呈中度正相关(r=0.795,P < 0.01;r=0.766,P < 0.01;r=0.591,P < 0.05)。结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AUD与CRPA的检出率呈一定相关性,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档管理降低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而可能降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动态分析某三甲医院肿瘤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考察临床药师用药干预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促进效果。方法:利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肿瘤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动态分析。每月每个病区随机抽取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进行审核。应用PDCA循环管理对一病区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干预。比较一病区和二病区抗菌药物的动态变化。结果:肿瘤内科一病区和二病区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3±1.5)%和(12.5±2.8)%(P<0.01)、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百分率分别为(1.6±1.2)%和(2.8±1.0)%(P<0.05);2个病区抗菌药物合理率分别为82.3%和66.6%(P<0.05)。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用法用量不合理、无用药指征、用药级别高、特殊级抗菌药物无感染专科会诊单、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结论:老年肿瘤患者感染发病率较高,PDCA干预病区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抗菌药物费用低于非干预病区。临床药师用药干预实践能够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郑诗峰  王萍 《中国药师》2017,(3):509-512
摘 要 目的:分析网络在线审批流程实施前后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和耐药率,为改进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方法,促进其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我院 2012~2015年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用量、销售金额、使用率、使用强度、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及主要致病菌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等。结果: 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审批会诊流程由手工申请单递送会诊发展为网络在线审批会诊;从2012~2015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指标略呈上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人均费用由1 602.85元上升至1 888.63元,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54.50 DDDs/(100人·天)上升至65.47 DDDs/(100人×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比2013年最低为13.90%,2015年最高为17.34%;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4.85 DDDs/(100人×天)上升至6.37 DDDs/(100人×天);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前微生物送检率由85.5%上升至90.0%;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主要致病菌构成比例均有微弱变化;除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四种病原菌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和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超过了50%。结论:我院还需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在线审核流程进行加强和管理,真正做到严控特殊级抗菌药物不合理滥用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水飞蓟素胶囊促进大鼠胫骨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健康雌性SD大鼠72只,采用开放式截骨骨折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3组,对照组(CK组)每日灌服蒸馏水,观察组(SIL组)给予水飞蓟素100 mg·kg-1·d-1灌胃,阳性对照组(JTG组)给予金天格0.48 g·kg-1·d-1灌胃,在术后2,4,6周各组分别处死8只大鼠,行血清生化检测碱性磷酸酶(ALP),行离体胫骨骨矿物质密度(BMD)测定。组织行HE染色观察骨折愈合的病理变化,同时拍X线行影像学评估。结果:(1)血清ALP水平:在术后2周,表现出JTG组高于SIL组,并高于CK组(JTG vs. SIL,P<0.05;SIL vs. CK,P<0.05;JTG vs. CK,P<0.01)。但在第4、第6周,3组ALP含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BMD值在3个时段均显示JTG组高于CK组(P<0.05),SIL组高于CK组(P<0.05),但JTG组与SIL组无统计学差异。(3)影像学评分:术后2周和4周,JTG组、SIL组高于CK组(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而术后6周各组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4)HE染色:在第2,4周,骨折愈合评分JTG组高于SIL组,并高于CK组(JTG vs. SIL,P<0.05;SIL vs. CK,P<0.05;JTG vs. CK,P<0.01),而术后6周3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SIL组早期即出现肉芽组织纤维化过程,并在相同的时间点其软骨细胞数量多于对照组。结论:水飞蓟素在早期具有明显的促进大鼠胫骨骨折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氨磷汀对软组织肉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保护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病理学确诊为软组织肉瘤的39例患者随机分为氨磷汀组和对照组,均给予AI方案化疗(阿霉素30mg·m-2,iv,d1~2+异环磷酰胺3g·m-2,iv,d1~3,每21天为一周期),氨磷汀组另于化疗前30min给予氨磷汀注射(500mg·m-2,d1~3),分别观察2组的骨髓抑制发生率及恢复时间,同时记录氨磷汀的毒副作用(低血压、胃肠道反应、低血钙症、过敏等)。结果: 氨磷汀组(n=19)患者共接受113次化疗,对照组(n=20)患者共接受118次化疗,其中氨磷汀组和对照组Ⅳ度粒细胞减少分别为8.8%和18.6%(P<0.05),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0.9%和5.9%(P<0.05);但Ⅲ度粒细胞减少及Ⅲ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氨磷汀组和对照组平均每次化疗输注血小板分别(0.01±0.01)和(0.06±0.04)人份(P<0.05),而输注红细胞的量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Ⅳ度白细胞减少恢复时间分别为(3.23±0.18)d和(5.11±0.23)d(P<0.001)。2组Ⅲ度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6.5%和15.3%(P<0.05),一过性血压降低的发生率分别为25.7%和0.8%(P<0.001)。氨磷汀组其余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氨磷汀对软组织肉瘤AI方案化疗后出现的Ⅳ度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有保护作用,且未见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抗肿瘤药说明书常见争议问题统计分析并提出修改建议,为其修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抗肿瘤药物说明书147份,其中,西药说明书122份(国产79份、进口43份),中药说明书25份。采用三种分类方法分析说明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对修改难度进行了评价。结果:国产和进口西药说明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同一说明书对应多种规格的药品"(32.91%vs.25.58%,P>0.05); "主要内容相互矛盾"(54.43%vs.32.56%,P>0.05),修改难度中等。与西药说明书相比,中药说明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说明书内容简单"(6.56%vs.36.00%,P<0.05)和"说明书内容不全"(4.00%vs.24.00%,P<0.05),修改难度较大。结论:建议不断完善抗肿瘤药物说明书,保证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规范化用药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75例心功能Ⅱ~Ⅳ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140例和对照组135例。干预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前、出院后第1,2,3个月6个时点,经过评估—制定方案—干预—再评估循环,评价2组患者在出院3个月后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知识和用药依从性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的使用率、达靶剂量率高于对照组(56.9%和29.2%;35.6%和16.4%,P<0.05),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达靶剂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8.9%和29.2%,27.6%和16.4%,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提高(干预组从来没有占95.7%~100%,对照组十分经常占31%~56%,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患者因心衰加重再入院率明显下降(16%和33%,P<0.05),2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规范化用药干预能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药物治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与常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acterial use density,AUD)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收集2012-2017年度医院住院病区常用抗菌药物AUD,监测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的变化趋势,采用Pearson相关方法分析其耐药率与抗菌药物AUD的相关性。结果:2012-2017年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等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现明显变化趋势(P<0.01),其中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小于30%,但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均大于50%。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与头孢他啶AUD呈显著正相关(P<0.01);对头孢吡肟耐药率与头孢呋辛AUD呈负相关(P<0.05);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AUD呈正相关(P<0.05),与头孢唑林AUD和环丙沙星AUD呈负相关(P<0.05);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与庆大霉素AUD呈负相关(P<0.05);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与哌拉西林AUD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仍然可以作为临床经验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首选用药,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和复方磺胺甲噁唑则需要参照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选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变化与抗菌药物AUD密切相关,临床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控,以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某院烧伤医疗中心耐药菌的变迁,以期为临床耐药菌的治疗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烧伤医疗中心送检的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实验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烧伤医疗中心近十二年检出菌株数排名前三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近六年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上升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前四年呈下降趋势,近两年呈上升趋势。近六年前后三年相比,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有上升趋势(P<0.05);多重耐药/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XDR-Pae)有明显上升趋势(P<0.01);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a)有明显下降趋势(P<0.01)。2003-2014年前后六年相比较,MRSA对呋喃妥因的耐药性明显增加,MDR/XDR-Pae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的耐药性明显增加,XDR-Aba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性明显增加。结论:在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下,MRSA、MDR/XDR-Pae、XDR-Aba成为近年来该院烧伤医疗中心最常见的多重/泛耐药致病菌。临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耐药菌的产生及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