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的尿液代谢组学方法,考察鞣花酸对D-型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内源性物质代谢的影响,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分析代谢途径,为研究鞣花酸对D-型半乳糖致衰老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皮下颈静脉注射D-型半乳糖的方法建立氧化衰老大鼠模型,灌胃给予鞣花酸连续8周,收集给药8周24 h尿液,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对其检测分析;采用主成份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方法对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鞣花酸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6组大鼠尿液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构建相应的代谢通路。结果:代谢组学分析发现造模后第8周各组大鼠尿液有明显的聚类现象,通过对重要变量的分析鉴定,筛选出12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涉及的代谢通路包括三羧酸循环、色氨酸代谢、丙酮酸代谢、二元羧酸及牛磺酸代谢等。结论:鞣花酸干预下的D-型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内源性代谢物聚类性趋近正常水平,为进一步阐明鞣花酸对D-型半乳糖致衰老大鼠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塞脉微丸干预缺血性脑中风大鼠的脑组织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缺血性中风模型大鼠脑组织代谢的变化特点和通塞脉微丸对异常代谢的调节作用,寻找通塞脉微丸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可能的代谢生物标志物,以探索通塞脉微丸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电凝法制造大鼠缺血性中风模型,将大鼠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通塞脉组和阳性药组,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各组脑组织中内源性代谢物进行测定,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多变量数据进行分析,t检验方法进行显著性统计分析。结果模式识别中模型组大鼠能较好地与其他3组分开。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的丙氨酸、丝氨酸、甲硫氨酸、柠檬酸、组氨酸、花生四烯酸(A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升高,而核糖、6-磷酸葡萄糖和肌苷的含量下降,提示脑组织中这10种内源性物质为脑缺血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这些内源性物质在通塞脉组大鼠体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而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在通塞脉组与模型组大鼠体内的含量有明显差异,说明通塞脉微丸对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这两种潜在生物标志物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结论通塞脉微丸可以使造模后大鼠的体内代谢物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提示其治疗作用可能与相关代谢通路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3.
乙醇诱导大鼠肝损伤的代谢组学和茵陈蒿汤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通过乙醇诱导大鼠肝损伤的代谢组学研究,确定能够表征酒精性肝损伤发生、发展和恢复状态的生物标记物,并基于此标记物的代谢轨迹变化阐明茵陈蒿汤的保肝作用。方法基于代谢组学理论,以UPLC-ESI-Qtof/MS为核心技术,以主成分分析方法为数据解析手段,研究空白大鼠、乙醇诱导肝损伤大鼠和茵陈蒿汤干预大鼠尿液中代谢物组时量的轨迹变化和对应关系。结果初步确定表征4个能够表征酒精性肝损伤发生、发展和恢复状态的生物标记物内源性生物标记物,且茵陈蒿汤对4个内源性生物标记物代谢轨迹的扰动具明显的回调作用。结论代谢组学方法成功用于乙醇诱导的大鼠肝损伤研究,并且从生物体内代谢组层面确定茵陈蒿汤具有较好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新生化颗粒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浆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探讨新生化颗粒治疗急性血瘀证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阳性药,0.10 g·kg-1)组和新生化颗粒低、高剂量(4.86、9.72 g·kg-1)组,给药体积10 mL·kg-1,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ig给予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每天早晚各ig给药1次,共7次。第5次给药后,除对照组外,采用sc盐酸肾上腺素和冰水浴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通过测定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观察不同剂量的新生化颗粒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HPLCQTOF-MS)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的内源性代谢物,通过多变量统计分析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结合质谱信息、数据库检索和标准品比对鉴定潜在生物标志物,并将鉴定到的生物标志物导入MetaboAnalyst 5.0数据库推测其可能的代谢通路。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新生化颗粒显著降低急性血瘀大鼠WBV、PV和FIB,显著延长APTT、PT和TT(P<0.05、0.01)。代谢组学结果显示,从急性血瘀大鼠血浆中共鉴定出21个差异代谢物(准确鉴定7个),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中乳酸、肉碱和肌酐等10个内源性代谢物显著上调,苹果酸、琥珀酸和色胺等11个内源性代谢物显著下调(P<0.05、0.01);除了硫酸吲哚酚和脱氧胞苷外,新生化颗粒对其他19个生物标志物均有显著回调作用(P<0.05、0.01)。这些标志物主要涉及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亚油酸代谢、三羧酸循环和色氨酸代谢。结论 新生化颗粒对急性血瘀大鼠体内紊乱代谢物有较好的回调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调节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亚油酸代谢,三羧酸循环和色氨酸代谢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胆酸对急性酒精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从代谢组学的角度探讨胆酸干预急性酒精肝损伤小鼠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其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56%酒精灌胃造急性酒精肝损伤小鼠模型,通过组织病理学染色和各项生化指标检测胆酸的保护作用。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代谢物,使用SIMCA-P14.1、SPSS、Metabo Analyst等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各组间的差异代谢物和胆酸的作用机制。结果 胆酸组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丙二醛(MDA)、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胆酸组的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血清代谢组分析,在模型组与正常组中鉴定出31个差异代谢物,并发现其富集于苯丙氨酸代谢、嘌呤代谢、萜类骨架生物合成和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在胆酸组与模型组中鉴定出34个差异代谢物,并发现其富集于苯丙氨酸代谢和嘌呤代谢途径。结论 胆酸能够显著缓解小鼠因大量摄入酒精...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研究策略,研究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探寻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AD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大鼠双侧海马注射凝聚态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建立AD模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技术对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尿液代谢物谱进行分析测定,以OPLS(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方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2组之间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差异。结果经OPLS分析,2组大鼠尿液的代谢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发现了8个与AD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含有2个未知化合物)。与假手术组相比,AD模型组大鼠尿液中苯丙氨酸、苯乙酰甘氨酸、N2-琥珀酰-L-鸟氨酸、高香草酸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而肌酸酐、异戊酰丙氨酸含量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 AD模型组大鼠与假手术组大鼠在尿液代谢水平上具有明显差异,具有明显变化的代谢物(苯丙氨酸、苯乙酰甘氨酸、N2-琥珀酰-L-鸟氨酸、高香草酸、肌酸酐、异戊酰丙氨酸)有可能作为AD潜在的尿液生物标志物,为AD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发现阿司匹林抵抗(AR)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探讨AR可能机理。方法:以金黄地鼠的AR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考察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及置换检验分析等,确定AR血清中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R组金黄地鼠血清中有脱氧胆酸、硬脂酸、松香酸、谷氨酰胺、肌酸等11个特异性代谢分子。结论:脱氧胆酸、硬脂酸等11个成分可作为AR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提示AR致病机理可能与脂肪酸生物合成、二次胆汁酸生物合成、氨基酸代谢有关,这为进一步研究药物改善AR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考察石榴皮鞣质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尿液内源性物质代谢的影响,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分析代谢途径,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和石榴皮鞣质的利用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石榴皮鞣质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其余各组均采取大鼠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构建大鼠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模型。收集各组大鼠术后3周尿样,经预处理后,进行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获得总离子流图。对LC-MS所得数据进行预处理,导入SIMCA-P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根据获得的得分图、载荷图以及VIP值的分析结果,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结果: 代谢组学分析发现造模后第3周各组大鼠尿液有明显的聚类现象,通过对重要变量的分析鉴定,筛选出12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结论: 石榴皮鞣质干预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内源性代谢物聚类性趋近正常水平,代谢组学分析法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卡托普利干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进一步探索卡托普利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快速高分离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采集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信息,经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识别显著差异的变量,鉴定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正常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的血清内源性代谢物、代谢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经数据库查询共确定了4个生物标记物及其代谢途径,与血管内皮功能密切相关。结论代谢组学从机体整体代谢角度揭示了卡托普利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可能作用机制,在阐释药物复杂的作用机制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7,(34):4776-4780
目的:从代谢通路角度阐明护肝片保肝作用的药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模型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护肝片组(1.7 g/kg),每组12只,每天ig给药1次,连续给药9 d。末次给药后1 h,模型组和护肝片组大鼠ip 50%四氯化碳(CCl_4)花生油溶液1 mL/kg诱导肝损伤。造模24 h后,检测大鼠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代谢组学技术建立大鼠血清和肝代谢物谱,分析护肝片对CCl_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和肝代谢轮廓变化和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P<0.05);大鼠机体生理及物质代谢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11种血清代谢潜在生物标志物和14种肝代谢潜在生物标志物水平均显著升高/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护肝片组大鼠肝组织中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GSH-Px水平显著升高(P<0.05)。大鼠血清和肝代谢趋于正常,6种血清代谢潜在生物标志物(异亮氨酸、亮氨酸、3-羟基丁酸、丙酮、乙酰乙酸、胆碱)和8种肝代谢潜在生物标志物(3-羟基丁酸、丙氨酸、谷氨酸、丙酮酸、琥珀酸、胆碱、乳酸、葡萄糖)得到显著回调(P<0.05)。结论:护肝片保肝的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及调控脂质代谢、糖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芹菜根提取物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5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芹菜根高、低剂量给药组。高、低剂量给药组按30、15g.kg-1灌胃芹菜根提取物,阳性对照组按200mg.kg-1灌胃联苯双酯滴丸,阴性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共7d。第7d,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各给药组按1mL.kg-1腹腔注射CCl4溶液,正常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测定各组大鼠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芹菜根提取物能显著降低CCl4所致大鼠血清AST、ALT含量的升高及肝组织MDA含量,升高肝组织的SOD活性。结论芹菜根提取物对CCl4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银可醇软胶囊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银可醇软胶囊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银可醇软胶囊低、中、高3个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00,200和300 mg/kg。通过预先给予3个剂量组小鼠银可醇软胶囊,30d后各剂量组及模型组小鼠经口1次给予小鼠4 800 mg/kg酒精灌胃,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通过检测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甘油三酯(TG),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病理变化,研究银可醇软胶囊对脂质过氧化反应、肝细胞脂肪变性等影响。结果16 h后银可醇各剂量组小鼠肝组织MDA、GSH和TG含量与模型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1),各剂量组具有正剂效关系;肝组织苏丹Ⅲ染色显示,各剂量组肝细胞内脂滴比酒精模型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银可醇软胶囊可对酒精中毒引起的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具有有效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木荚蓉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用腹腔注射CCL4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木芙蓉对肝损伤血清丙氮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同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变化检测。结果:通过木芙蓉能明显降低CCL4致大鼠肝损伤血清ALT、AST值,减轻CCL4对肝细胞的病理损伤。结论:术英蓉对CC4L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确定郁杖丹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郁杖丹提取物对CCl4所致小鼠急、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川芎中的阿魏酸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及次数对醇提工艺的影响;以虎杖中的虎杖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水提工艺的影响;以0.125% CCl4 10 mL·kg-1腹腔注射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ALT、AST水平,评价郁杖丹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20% CCl4 5 mL·kg-1皮下注射,每5天1次,连续8周制备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以血清ALT、AST、肝脏病理组织学等为评价指标,评价郁杖丹提取物对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川芎等最佳醇提工艺:5倍量70%乙醇,提取1次,加热回流1.5 h;虎杖等最佳水提工艺: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郁杖丹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AST(P<0.05);郁杖丹各剂量组均能降低慢性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AST(P<0.05),减轻小鼠肝脏病理损伤程度。结论 确定的郁杖丹最佳提取工艺简便,有效成分提取率高,稳定性好。郁杖丹提取物有对CCl4引起的小鼠急、慢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A metabonomics approach, consisting of gas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mass spectrometry (GC/MS) and a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technique, was developed to estim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Lonicera japonica extract (LJE) on acute liver injury. A high dose of dimethylnitrosamine (DMN) was used to induce an acute stage of hepatic injury in 21 male Wistar rats. The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normal, model and treatment. Pathological changes, particularly fibrosis, were also examined by Azan stain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lear and consistent biochemical changes occur. Nine candidate biomarkers for DMN treatment and LJE intervention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were identified using chemometric analysis. Pathological analysis suggests that LJE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to the liver. This work suggests that a metabonomics approach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pharmacodynamic action of naturally occurring drugs in a dynamic and non-invasive way.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苦参碱(Matrine)对酒精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白酒灌胃给药30d,建立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观察口服不同剂量的苦参碱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结构、肝损伤标志酶、血脂、抗氧化酶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等的影响。结果苦参碱(25 mg.kg-1)抑制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重量、肝脏/体重比和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升高。苦参碱(25、50和100 mg.kg-1)逆转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的升高至正常水平;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脂(TG)的升高,此外,苦参碱(50、100 mg.kg-1)还具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作用。苦参碱(25、50和100 mg.kg-1)升高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苦参碱(25 mg.kg-1)可减轻肝脏脂肪变性。结论小剂量苦参碱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血脂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