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前胰岛素、外周静脉血血糖、四碘甲状腺原氨酸、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皮质醇、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激素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且对照组患者应激反应要强于观察组。结论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能减轻机体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不同分期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126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开展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不同分期结直肠癌患者疗效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对患者的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结直肠癌患者3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99.3±1.4)ml,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42.2±1.6)ml,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35.2±1.2)min,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63.4±1.9)min。观察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1.3±0.2)d,对照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1.6±0.5)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3±1.1)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8±1.4)d。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要低。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靠,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与传统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2011年3月—2015年11月在该院接受直肠癌手术治疗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 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GQOLI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1/26),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77%(8/2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远期生存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直肠癌患者予以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临床指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术后相关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4/20),低于对照组的55.00%(1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8.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对患者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同期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c反应蛋白、IL-6、皮质醇三项应激反应指标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IL-6、皮质醇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腹腔镜组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人体应激反应明显低于开腹组,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安全以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收治并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9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应用腹腔镜技术的36例患者为腹腔镜组,传统开腹的60例患者为开腹组,两组进行3年生存率、切缘阳性率、吻合口瘘、清扫淋巴结数目、平均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结果开腹组与腹腔镜组的3年生存率、切缘阳性率、吻合口瘘、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胃肠恢复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均明显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有效的术式,具有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较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围术期指标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组(观察组)和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组(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1d与术后ld、7d患者T淋巴细胞CD3+、CD4+和CD8+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d的CD3+、CD4+和CD8+基本恢复至术前,对照组仅CD8+恢复至术前.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4/3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对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hand-assistedlaparoscopic surgery,HALS)直肠癌前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微创性。方法将住院的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HALS组(28例)和开腹组(32例)两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HALS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6天C反应蛋白均少于开腹组。结论手辅助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可能影响结直肠腺瘤内镜摘除术后的复发因素,为结直肠腺瘤内镜摘除术后的定期随访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华东医院消化科住院行内镜下结直肠腺瘤摘除术且术后随访结肠镜的患者相关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脂肪肝情况、胆囊切除史、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相关代谢指标、腺瘤个数、腺瘤大小、腺瘤部位、腺瘤病理等。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结直肠腺瘤内镜摘除术后复发的因素。结果 共纳入283例患者,低危腺瘤复发率为39.3%,高危腺瘤复发率为56.3%,总复发率为52.7%。单因素分析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基础腺瘤个数是结直肠腺瘤内镜摘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均<0.001,OR值分别为2.802和2.789,95%CI分别为1.660~4.728和1.667~4.668),多因素分析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基础腺瘤个数是结直肠腺瘤内镜摘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均<0.001,OR值分别为3.316和2.799,95%CI分别为1.869~5.884和1.578~4.963)。结论 结直肠腺瘤内镜摘除术后的复发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基础结直肠腺瘤的个数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别应用腹腔镜根治术和传统开腹根治术对治疗直肠癌的疗效,确定二者治疗直肠癌的优劣.方法 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随机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总计75例应用腹腔镜根治术进行治疗;B组总计75例应用传统开腹根治术进行治疗.然后将2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和生理指标,分析探讨腹腔镜根治术和传统开腹根治术对治疗直肠癌的疗效的结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直肠癌患者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A组应用腹腔镜根治术进行治疗的比B组应用传统开腹根治术进行治疗的疗效更好,A组的各项指标,如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等情况都要要显著高于B组.结论 A组应用腹腔镜根治术进行治疗的比B组应用传统开腹根治术进行治疗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对比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腹腔镜手术组40例,传统开腹组40例。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4天、术后第7天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法检测CD4+、CD8+及NK细胞的变化。结果传统开腹组与腹腔镜手术组CD4+、CD8+及NK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CD4+含量明显下降,4 d后均恢复到术前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 CD8+无明显变化,术后4 d两组CD8+均下降,术后7 d开腹组明显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 NK开腹组显高于腔镜组(P0.05),随后两组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比开腹手术小。  相似文献   

16.
翟刚 《右江医学》2012,40(1):4-7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其并发症,以探讨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63例结直肠癌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微创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30例,行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比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1。②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③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类型及术后随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治疗结直肠癌疗效可靠,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治疗结直肠癌的先进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并观察临床应用价值,从而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自愿、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1、2、3、7d免疫功能指标T细胞CD3+、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 术前1d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CD3+、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CD3+、CD4+、CD8+均有所下降,但是对照组下降幅度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d、5d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CD3+、CD4+、CD8+均有所上升,但是观察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d观察组T淋巴细胞CD3+、CD4+、CD8+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根治手术创伤较大,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大,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效果较好,可以减轻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且术后恢复较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两种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86例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139例)和开腹组(147例)。腹腔镜组患者给予实施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治疗;开腹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实施情况及随访1年的预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术中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分别是4.32%和7.48%,两者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5%和1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后随访,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的存活率分别为87.88%和80.88%,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较具有相同的疗效,同时具有手术创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短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小的特点。虽然由于腹腔镜的特殊性,治疗效果与医师手术技能操作水平密切相关,但它仍不失为一种更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效果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09月于我院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20例和开腹手术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早期并发症。结果从术中出血量、低位直肠癌保肛情况、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导尿、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治疗直肠癌较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尤其在低位直肠保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