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Teng JY  Guo R  Xie J  Sun DJ  Wu JJ  Pang XN  Shen MQ  Xu SJ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6):2568-257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DNA质粒对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在猪Ⅲ度烧伤创面修复中血管化的影响。方法 将单纯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A组)和负载VEGF IDNA质粒(B绀)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两种不同真皮支架各移植于6只猪Ⅲ度烧伤切痂后创面,对植入支架后1、2、3周的创面及植入支架2周创面加植表皮后2周(植入支架后4周)的创面修复情况及病理切片进行观察。同时,通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2、3、4周的支架及创面中表达CD31的新生血管、表达α-SMA的成熟血管和VEGF表达阳性的细胞数进行检测和观察。实验以不植入真皮支架(C组)的烧伤切痂后创面作为对照。结果 A组和B组1~3周创面和2周创面植表皮后2周CD31表达的新生血管分别为18.7±3.1、25.7±2.3、36.8±2.5和26.2±2.9,24.5±3.8、32.3±2.8、39.2±2.2和27.3±3.0;αt-SMA表达的成熟血管分别为11.7±1.9、20.5±1.9、35.0±4.5和24.0±2.8,20.2±3.1、33.5±3.7、38.2±4.5和26.5±2.3;VEGF表达阳性的细胞数分别为48.7±7.9、141.7 ±9.1、201.5±8.6和107.0±8.2,97.3±7.9、172.3±8.1、208.7±8.3和114.0±5.8;C组1~4周创面CD31、α-SMA和VEGF的表达强度分别为6.0±2.0、9.8±3.4、19.3±2.5、18.7±2.2,3.7±2.0、8.7±1.8、13.0±2.5、14.0±2.8,3.5±2.3、10.3±3.5、23.0±5.6、21.5±5.1。A、B、C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外源性pDNA-VEGF导人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真皮支架可促进创面肉芽组织表达更多的VEGF,加快支架血管化及创面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制带密集微孔的异种无细胞真皮替代物,提高真皮替代物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的存活率。方法 采用机械的方法在异种无细胞真皮替代物上行密集的贯穿性打孔,孔径为500~800tan,孔间距为3~5mm。将微孔无细胞真皮替代物埋入SD大鼠皮下,观察孔径大小的变化和新生血管的形成;同时将徽孔无细胞真皮替代物与SD大鼠大张刃厚皮片复合移植,观察移植存活率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在无细胞真皮替代物上打孔后可明显增强对创面基底血浆等渗液的渗透性,植入全层皮肤切除创面,基底血浆等渗液可通过孔隙渗透到无细胞真皮表皮面。埋入皮下1周,孔隙仍较明显,部分孔隙可见有红细胞通过;2~3周时,新合成的胶原逐渐填充孔隙,孔腔变小。微孔无细胞真皮替代物与SD大鼠刃厚皮片复合移植的成活率为89.5%,明显高于无孔的无细胞真皮替代物(63.2%),创面愈合后外观光滑平整,具有良好的弹性及柔韧性。翁论带有密集微孔的无细胞真皮替代物可明显提高移植成活率,且不影响创面愈合后外观,是一种较理想的真皮替代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猪Ⅲ度烧伤所致全层皮肤缺损并植入人工真皮支架的动物模型,观察人工真皮支架移植后1、2、3周,支架血管化情况以及人工真皮支架上移植刃厚皮片的可能性。方法造成直径约3 cm的Ⅲ度烧伤创面,48 h后清创后植入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硅橡胶双层人工真皮支架,术后悬吊饲养、隔天换药护理。支架植入后1、2、3周观察创面并植刃厚皮片,植皮2周后观察植皮成活及创面修复。结果①造成约3 cm直径烧伤创面的铜锭最佳直径为2.5 cm;②为防止创面收缩必须应用移植环,手术后必须悬吊饲养;③支架植入后植皮时间最好选择在2周以后;④良好的术后处理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本实验模型稳定、可重复性强,为人工皮肤的研究和生物学意义的验证提供了良好的大型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一种新型真皮替代物——激光微孔化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LPADM)并验证其修复全层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取新鲜健康小白猪断层真皮,一部分经高钠-SDS法脱细胞获得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另一部分则先行激光打孔再经脱细胞获得LPADM;检测LPADM的物理性状.在SD大鼠(n=30)背部制作2.0 cm ×2.0 c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n=4),分别采用LPADM自体中厚皮片(L组)和无孔ADM自体中厚皮片(A组)复合移植及自体全厚皮片(F组)和中厚皮片原位移植(C组)修复.分别于术后第3、5、7、10、14天,每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观察创面皮片成活情况,处死动物后采集创面组织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制备的LPADM呈瓷白色,柔软有光泽;显微镜下观察未见细胞残留.移植术后第3天,组织学检查发现L组创面组织有内皮细胞围成的空腔样结构;术后第3、5、7、10天,L组和C组创面移植皮片成活良好,L组血管样结构中已可见红细胞;A组皮片起泡甚至发黑坏死;F组皮片部分起小泡,但泡皮下基底红润.术后第14天,L组真皮微孔中可见大量血管形成,L组、C组和F组移植皮片全部或基本存活,创面愈合率分别为(99.10±0.66)%、(99.25 ±0.23)%、(97.07±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皮片全部坏死脱落,创面愈合率为(27.46±2.05)%,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 构建的新型激光微孔化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同步复合自体皮移植,移植成功率高,较快实现早期血管化,为一种较理想的真皮替代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大鼠激光微孔冷冻异体真皮,探讨其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在全层皮肤缺损的应用。方法在大鼠背部制作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激光微孔冷冻组采用激光微孔冷冻异本真皮+自体刃厚皮片,网状脱细胞组采用网状异体脱细胞真皮+自体刃厚皮片,每组30只大鼠,对照组单纯移植自体刃厚皮片,10只大鼠;观察移植后2周,4周,8周各组创面愈合情况,计算移植物成活率,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移植后2周,4周,8周,激光微孔冷冻组与网状脱细胞组移植物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见各组上皮化良好,胶原纤维排列整齐,基层膜结构完整。结论激光微孔冷冻异体真皮+自体刃厚皮片修复全层皮肤缺损能够抑制瘢痕增生,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人工真皮支架修复Ⅲ度烧伤创面时生物合成替代和细胞凋亡的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硅橡胶双层人工皮肤支架移植于10头猪Ⅲ度烧伤清创后创面,对植入后1、2、3周的创面及植入后2周创面加植表皮后2周的修复情况进行观察.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TUNEL、天狼猩红染色方法,对不同时间的创面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p 1(TGF-p 1)的表达水平、细胞凋亡发生情况以及支架自身胶原替代情况进行观测.以不植入人工真皮支架的同期烧伤创面作为对照.结果 (1)实验组植入人工真皮支架后2~3周,创面颜色逐渐红润,并变光滑,而对照创面表面粗糙;(2)实验组TGF-β 1表达水平在人工真皮支架植入后1~2周持续增高且高于对照组,3~4周持续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对照组1~3周的创面持续升高,4周下降;(3)实验组植入后2~4周凋亡细胞持续增多且数量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对照组3~4周时凋亡细胞持续增多;(4)人工真皮支架植入后1周,自身胶原已开始合成,植入后3周基本完成支架自身胶原替代.结论 胶原-磺化羧甲基壳聚糖人工真皮支架在创面修复中有明显作用,其修复创面的机制与自然的肉芽或瘢痕修复不同,在创面修复重建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削痂保留部分变性真皮覆盖D-R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将24例小儿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削痂保留部分变性真皮生物敷料覆盖,B组彻底清除创面坏死及变性组织,自体皮移植生物敷料覆盖.比较两组愈合时间、术前术后体温的变化、术中出血量、创面细菌清除率及愈后瘢痕增生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覆盖物治疗大面积混合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3年12月大面积混合度烧伤患者53例。以深Ⅱ度为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给予清创磨削痂后,创面采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残余Ⅲ度创面予以小邮票皮片移植法封闭创面。以Ⅲ度为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切削痂后采用自体微粒皮移植+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残余深Ⅱ度创面磨削痂后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结果术后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与创面贴敷良好,未见明显溶解脱落,3~4周逐渐脱水干燥,随创面愈合以及自体微粒皮成活扩展融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与创面逐步分离,直至创面愈合脱落。伤后创面痊愈其中深Ⅱ度平均(21.5±4.7)d,Ⅲ度平均(53.6±18.5)d。结论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烧伤创面的覆盖物,可促进Ⅱ度创面愈合,对Ⅲ度创面可促进自体微粒皮扩展、融合,能够有效封闭创面,为修复创面成功救治大面积烧伤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适宜基层单位开展应用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保留部分变性真皮削痂创面覆盖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治疗大面积深Ⅱ度烧伤预防愈合创面瘢痕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实验方法,将我科3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各选两处相似的创面随机编入A组或B组,A组和B组各有30个创面处.A组创面在休克期保留部分变性真皮削痂创面覆盖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B组与A组同时期手术,采用削痂达正常组织创面覆盖同种生物材料,记录两组创面愈合时间,观察两组愈合创面瘢痕增生的情况.结果:参与实验患者烧伤创面平均痊愈时间(46.87±15.11)d,A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8.3±6.31)d,较B组(30.10±6.45)d明显缩短(P<0.01);A组愈合创面瘢痕较B组颜色更浅,更薄,质地更软,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P <0.05).结论:休克期保留部分变性真皮削痂创面覆盖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能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减轻愈合创面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10.
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动物皮肤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表皮细胞复合脱细胞真皮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探讨其用于修复动物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扩增的人表皮细胞复合异种(猪)脱细胞真皮支架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将制备的人工皮肤移植于裸鼠全层皮肤缺损,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进行直接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可用于修复裸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良好,新生的表皮由移植的人表皮细胞增殖形成。结论利用表皮细胞复合脱细胞真皮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可用于修复动物全层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康美肤烧伤膏的安全性。方法用20%甲醛作阳性对照,对家兔进行皮肤刺激试验:对豚鼠进行皮肤过敏试验。结果家免皮肤完整及破损组用康美肤烧伤膏24h后,体重增加,未观察到中毒表现及死亡,对家兔皮肤无刺激性。结论康美肤烧伤膏无致敏性,外用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12.
脱细胞真皮基质是一种新型真皮替代物作为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覆盖材料,能够降低抗原-抗体反应,减缓炎症免疫反应。本文就脱细胞真皮的应用机理、制备、免疫性分析和实际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止痛带"对动物皮肤的毒性作用。方法:新西兰兔1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进行皮肤急性毒性实验;新西兰兔4只,雌雄各半,进行皮肤刺激性实验;健康豚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即A组:"止痛带"组;豚鼠经皮肤多次给药致敏后激发,观察其过敏反应。并与B组:阳性对照组、C组:赋形剂组相对照进行皮肤过敏实验。结果:"止痛带"对新西兰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未引起急性毒性反应和刺激反应;对豚鼠完整皮肤无致敏作用。结论:"止痛带"用于临床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14.
脱细胞异种真皮皮下埋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胰蛋白酶及冻融法制备的脱细胞真皮能否为构建人工复合皮提供一种理想的真皮替代物。方法 :将胰蛋白酶消化和冻融法制备的脱细胞异种真皮 ( 2cm× 2cm)埋入SD大鼠皮下 ,分别于术后 2、4、6、8周活检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术后 4周脱细胞真皮内有明显的微血管和成纤维细胞长入。结论 :胰蛋白酶消化和冻融法制备的脱细胞异种真皮能诱导宿主微血管和成纤维细胞长入 ,为其上培养的表皮或重叠移植的自体薄皮片提供营养 ,是一种理想的真皮替代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雷马Ⅱ型贴膏对动物皮肤给药的毒性作用,探讨其皮肤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对健康家兔进行皮肤刺激实验并进行评分,对健康家兔进行皮肤急性毒性实验并观察有无急性毒性反应出现,对健康豚鼠进行皮肤过敏实验并进行评分,对wistar大鼠进行慢性毒性实验并观察其一般状态、体重、血常规及生化指标、脏器指数、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雷马Ⅱ型贴膏对家兔完整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但在给药后24小时消失;对家兔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未引起急性毒性反应;对豚鼠完整皮肤无致敏作用;对wistar大鼠一般状态、体重、血常规及生化指标、脏器指数、组织病理变化均未产生明显影响,未出现慢性毒性反应。[结论]雷马Ⅱ型贴膏用于皮肤给药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16.
毛囊真皮细胞的培养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伍津津  刘荣卿 《重庆医学》1998,27(6):364-366
为了提高毛乳头细胞增减的成功率和工作效率,并观察体外培养条件下毛乳头细胞的组织化学性质。材料与方法采0.2%胶原酶D直接消化产砂皮毛囊下部真皮鞘组织,分离出来的毛乳头予以浮培养。真皮鞘细胞和毛乳头细胞分别是用DMEM培养基进行传代培训和多种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消化法显著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培养成功率,加快了毛乳头细胞的生长,组织化学染色表明,毛头头细胞阿新兰,甲苯胺O和PAS染色阳性,有异染性,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毛乳头细胞和真皮鞘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正常人头皮毛囊的毛乳头细胞和真皮鞘细胞,在体外进行传代培养,测定毛乳头细胞不同时相点的细胞数,并观察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氢化可的松+胰岛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毛乳头细胞和真皮鞘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毛乳头细胞、真皮鞘成纤维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呈现3个时相,即停滞期、指数生长期和缓慢生长期。3种细胞都有4d的停滞期,5~11d为指数生长期,之后呈现出缓慢生长。EGF对3种细胞都有显的促进作用(P〈0.001),尤其是对真皮鞘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更强。氢化可的松和胰岛素、GM-CSF对3种细胞的作用不明显。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倍增时间分别为60、59.2、76.8h。结论 EGF对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和  相似文献   

18.
恶性黑色素瘤(MM)是一种高度恶性的黑色素细胞肿瘤,多见于皮肤,也可见于皮肤以外的粘膜、呼吸道、消化道、心脏、生殖系统及眼脉络膜和软脑膜等处,易发生转移,复发率高,预后差。多见于中老年人,也可见于儿童,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发病因素包括遗传、环境、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The cytotoxicity of dermal substitutes may be increased by the very processes used to deplete the cells. The present research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cytotoxicity of cell-free dermal substitutes using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 (MI-I-) method. Methods The cytotoxicity of four dermal substitutes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MIF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s set by the Chinese 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FDA). Swine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SADM) and goat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GADM) were produced using a repeated freeze-thaw method. Human dermal matrix glutaraldehyde composite (HADM-G) and SADM cross-linked with glutaraldehyde (SADM-G) were produced using conventional methods. Results The cytotoxicity of all dermal substitutes ranged from Grade 0 to Grade 1, meeting the standards of the Chinese FDA. The OD490 of both SADM and GADM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either HADM-G or SADM-G (P 〈0.05). Conclusion Dermal substitutes produced by the freeze-thaw method are less cytotoxic than those produced using conventional methods.  相似文献   

20.
大鼠皮肤碱烧伤不同时间切痂对植皮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皮肤碱烧伤不同时间切痂对植皮成活率的影响,为临床碱烧伤创面切痂植皮提供最佳时机。方法:制做Wistar大鼠皮肤碱烧伤(Ⅲ度)模型,分别于伤后(1~96 h)9个时间段切痂,行立即植皮(A组)和延迟48 h植皮(B组),测定痂下创面pH,并观察组织学变化和植皮成活率。结果:大鼠皮肤碱烧伤不同时间切痂组织结构破坏程度大致相同,痂下pH呈碱性,组织为进行性损害,但两组植皮成活率有明显不同,A组早期(1~8 h)植皮成活率大于中期(12~48 h)和晚期(72~96 h),以中期最差;B组早期植皮成活率小于中期和晚期,以早期最差。结论:早期切痂植皮可避免碱性物质和中性粒细胞对组织的继续损害,植皮效果好;而早期切痂延迟植皮也可供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