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分析合并胸腺瘤对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效果。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接受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46例,按照有无胸腺瘤分为两组,其中,胸腺瘤组23例,无胸腺瘤组2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胸腺瘤组完全缓解概率43.48%,无胸腺瘤组完全缓解概率78.26%,胸腺瘤组完全缓解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胸腺瘤组总有效率82.61%,无胸腺瘤组总有效率95.6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肌无力患者采取胸腺切除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合并胸腺瘤患者完全缓解率较低,但总有效率与无胸腺瘤患者差异不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胸腺切除术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实验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切除脂肪组织及有效率比较,EORTC-QLQ评分实验组略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年随访有2例患者出现病情恶化,实验组MGFA评分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切除术是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于本院行胸腺切除术的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式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行开腹手术,试验组27例实施电视胸腔镜手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切除前纵隔和胸腺脂肪组织的重量及相关症状De Filippi分级;统计比较两组MGFA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切除前纵隔和胸腺脂肪组织重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试验组MGFA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可以有效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分别于入院及出院当天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入院当天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当天观察组患者的SAS为(41.75±4.71)分,低于对照组的(44.55±5.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7,P<0.05)。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分析电视胸腔镜及经胸骨胸腺切除术在不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30例不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n=15)给予实施经胸骨胸腺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n=15)给予实施电视胸腔镜进行治疗,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在不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采用双侧胸腔镜下微创方法治疗胸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河南省人民医院和河南省胸科医院2003年3月至2006年8月46例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行双侧胸腔镜下胸腺切除和纵隔脂肪清扫术,并与同期经正中开胸33例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做比较.结果 全组患者手术切除率为100%,无围术期死亡患者;随访3年,所有患者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5.7%(44/46)、91.3%(42/46);同正中开胸组的93.9%(31/33)和90.9%(30/33)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肌无力的总有效缓解率91.7%(11/12),同正中开胸组的92.9%(13/14)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7,P>0.05).结论 双侧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胸腺疾病可以达到同传统正中开胸手术一样的临床效果,但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等方面优于传统正中开胸手术,为患者手术后的后续治疗和高质量的生活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肌无力(MG)伴胸腺异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8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诊的106例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伴胸腺异常,将其分为2组,分别是A组(MG伴胸腺异常,81例)与B组(MG不伴胸腺异常,25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生化检查结果、激素使用剂量、合用其他免疫抑制剂情况、重症肌无力复合量表(myasthenia gravis composite,MGC)评分、重症肌无力绝对评分(myasthenia gravis absolute score,MGAS)。 结果 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MGC、MGAS、治疗前血糖及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A组免疫治疗敏感的患者占82.72%(67/81),B组为100.00%(25/2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0,P=0.013);A组患者合并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比例为93.83%(76/81),B组合并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的为40.00%(1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160,P<0.001)。随访1.5年时A组患者血糖水平指标(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高于B组(t=2.139、2.625、2.010、2.086,均P<0.05)。治疗6个月后A组患者泼尼松日平均剂量大于B组(P<0.05)。治疗6个月后A组MGC评分及MGAS评分高于B组(均P<0.05)。 结论 MG伴胸腺异常患者对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反应性相对较差,需使用的糖皮质激素量较大,需联合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提示在治疗前需对患者的胸腺进行详细评估,以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陆长峰  徐金枝  杨明山 《北京医学》2006,28(11):644-646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的临床特点和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PCNA)的表达.方法 选择25例伴有MG的胸腺瘤患者(MG组)和25例不伴有MG的胸腺瘤患者(非MG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胸腺瘤组织中PCNA的表达,阳性为棕黄色颗粒;记录在放大100倍的油镜下随机计数1000个肿瘤细胞中的阳性细胞率.结果 MG组中5例发生肌无力危象,其中1例死亡.伴重症肌无力的瘤性细胞群主要含有PCNA低表达的细胞.结论 伴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组织恶性程度相对较低,淋巴细胞型的胸腺瘤患者易伴发重症肌无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利用双侧胸腔镜进行胸腺扩大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均为我科行胸腺扩大切除术者)为研究对象,共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均行双侧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手术,对照组患者均行开放性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手术的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引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肺部感染率、重症肌无力危象、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加快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率,综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沈钢   《浙江医学》2005,27(6):415-416,421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又称Apo-1抗原,CD95)在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经手术治疗的56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腺组织(31例胸腺增生、25例胸腺瘤)中Bcl-2、Fas的表达水平,并以25例正常胸腺组织(取自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因显露视野需要而切除的胸腺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 Bcl-2在胸腺瘤、胸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胸腺瘤和胸腺增生两组之间的Bcl-2表达水平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Fas在胸腺瘤中的表达上升,明显高于胸腺增生组和对照组(均P<0.01),胸腺增生组与对照组Fas表达水平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Bcl-2的高水平表达导致胸腺免疫异常,在重症肌无力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而Fas在胸腺瘤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钟馨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9):1173-1175,1178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重症肌无力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病人给予甲泼尼龙联合他克莫司,比较2组病人定量重症肌无力评分标准(QMG)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血液、肝脏、肾脏指标及总体治疗效果、生存质量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病人QMG和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病人QMG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病人治疗后QMG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治疗显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1)。治疗前,2组病人生存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治疗后血液、肝脏、肾脏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1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电视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传统经胸骨正中开胸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疗效比较,探讨VATS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两组病人分别通过VATS和开胸方式行胸腺完整切除和前纵隔脂肪组织廓清术来治疗MG,比较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和疗效等方面的异同。结果VATS组手术时间(93±20.5)min、术中出血量(150±15.4)mL、术后胸管放置(2.5±1.4)d、术后住院(7.5±1.4)d等优于开胸组(122±26.3)min、(210±45.3)mL、(4.0±1.8)d、(9.5±1.7)d,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VATS组有1例术中诊断为恶性胸腺瘤改为正中开胸手术,开胸组有1例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两组围术期均无临床死亡。随访6~24月,VATS组和开胸组术后缓解好转率分别为83.3%、8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TS下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疗效可靠等优点,但对于恶性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建议开胸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13.
徐向青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5):141-142,145
目的观察益气祛湿方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重症肌无力(I型、Ⅱa型、Ⅱb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益气祛湿方,对照组给予溴吡斯的明,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定量重症肌无力评分(QMG)表、Busch生活质量评价表的问卷调查.观察治疗前后的QMG评分、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QMG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Busch生活质量量表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体力功能、情感功能、总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益气祛湿方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QMG评分.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说明益气祛湿方治疗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剂量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2例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2 mg/d他克莫司)和大剂量组(3 mg/d他克莫司),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2、4、12周进行QMG、AD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结果 小剂量...  相似文献   

15.
钟小劲  何锦照  陈娟婷 《医学综述》2013,19(12):2279-2280
目的观察氯化钾对治疗重症肌无力(MG)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到河源市人民医院就诊的54例M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单纯嗅吡斯的明和泼尼松片治疗,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氯化钾治疗,分别于治疗后2、6、12周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6周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缓解快,复发率低,且临床症状疗效控制好。结论使用氯化钾联合治疗MG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复发率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降低胸腺切除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方法。方法 将本院4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术前联合溴吡斯的明及强的松个体化治疗2个月左右,对照组术前用溴吡斯的明治疗2个月左右。两组患者均在重症肌无力症状缓解或明显改善后,再行胸腺切除+纵隔脂肪清除术治疗。结果 实验组术后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1例(5%),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术后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9例(45%),死亡2例,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两者有显著意义(P=0.0035〈0.05)。结论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术前联合用溴吡斯的明及强的松个体化治疗2个月左右,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术前用强的松降低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降低胸腺切除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方法。方法将本院40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术前联合溴吡斯的明及强的松个体化治疗2个月左右,对照组术前用溴吡斯的明治疗2个月左右。两组患者均在重症肌无力症状缓解或明显改善后,再行胸腺切除 纵隔脂肪清除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术后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1例(5%),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术后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9例(45%),死亡2例,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两者有显著意义(P=0.0035<0.05)。结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术前联合用溴吡斯的明及强的松个体化治疗2个月左右,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配合淋巴细胞生成素在重症肌无力患者预后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2009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重症肌无力120例,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微创手术与药物辅助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围术期的常规护理,治疗组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治疗,其气管拔管时间、胸管引流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8.3%和88.3%,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白介素(IL)-4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后治疗组血清TNF-α与IL-4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淋巴细胞生成素针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其能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有效改善预后,而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更加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6月~2007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32例胸腺瘤合并MG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径路及围手术期处理等。结果术后28.1%的患者发生MG危象,在院死亡率为6.2%。MG临床分型与胸腺瘤病理类型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部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胸腺瘤。完善围手术期管理,减少MG危象发生,手术治疗MG合并胸腺瘤可获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