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征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孕28~33周的GDM合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孕周分为A组(孕28~31周)和B组(孕32~33周),各25例,均实施积极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终止妊娠的时机及母婴结局。结果 A组期待治疗时间长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0%,高于B组的8.0%(P<0.05);A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B组,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均高于B组(P<0.05)。结论32周之前发病的早发型子痫前期易引发重度子痫前期,导致母儿的不良预后,临床重视病情监测,早期诊断及治疗,可减少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早期血脂联合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检测对早发型子痫前期诊断的预测价值。方法(1)回顾性研究:分析规律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600例孕妇资料,比较健康组孕妇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孕妇在孕早、中、晚期的血脂水平;(2)前瞻性研究:随机选取600例规律行产前检查孕妇,剔除其后发生子宫肌瘤、妊娠期糖尿病及失访孕妇,纳入研究共558例,对所有孕妇于孕早期行血脂及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检测,将三酰甘油水平<1构.61 mmol/L及不存在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的分为A组,三酰甘油水平≥1.61 mmol/L但无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的孕妇分为 B 组,存在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但三酰甘油水平<1.61 mmol/L 的孕妇分为 C 组,三酰甘油≥1.61 mmol/L并且存在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的孕妇分为D组,比较4组孕妇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率。结果(1)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孕妇孕早期三酰甘油明显高于健康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孕中期、晚期早发型子痫组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 P <0.05)。(2) D组患者早发型子痫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 P <0.05)。结论(1)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尤其是三酰甘油水平于孕早期即明显升高并持续高水平状态。(2)孕早期血脂联合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的检测对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期待治疗与围产结局的相关性进行观察.方法 本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7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孕周<32周的孕妇为甲组(40例),孕周>32周孕妇为乙组(30例),给予两组孕妇期待治疗,对比两组孕妇围产期结局,新生儿结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甲组、乙组产妇剖宫产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大于乙组(P<0.05).结论 孕周长短与期待治疗效果呈正相关性,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期待治疗对围产结局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孕中期超声监测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在早发型子痫前期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测量妊娠妇女在孕20~23+6周及孕24~28周的子宫动脉血流PI(搏动指数)、RI(阻力指数)、S/D(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追踪随访孕妇中晚期妊娠过程及分娩情况,比较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和正常妊娠对照组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的差异.结果 根据妊娠结局,获取早发型子痫前期组21例,正常对照组40例,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妊娠20 ~ 23+6周及妊娠24~28周子宫动脉PI、RI、S/D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发型子痫前期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较正常妊娠妇女有较大不同,孕中期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可作为一项辅助指标协助临床医生筛查出早发型子痫前期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蛋白血症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97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A组(低蛋白血症组)和B组(非低蛋白血症组),通过比较两组终止妊娠时间、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窒息发生率、围生儿死亡发生率等来评价低蛋白血症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A组治疗时间、终止妊娠孕周明显低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B组,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心功能不全、肝肾功损害、胸腹水和胎盘早剥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合并低蛋白血症,对孕妇和胎儿会产生极大影响,孕妇并发症多且围生儿死亡率高,应密切严格监视从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蛋白血症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将97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A组(低蛋白血症组)和B组(非低蛋白血症组),通过比较两组终止妊娠时间、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窒息发生率、围生儿死亡发生率等来评价低蛋白血症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A组治疗时间、终止妊娠孕周明显低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B组,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心功能不全、肝肾功损害、胸腹水和胎盘早剥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合并低蛋白血症,对孕妇和胎儿会产生极大影响,孕妇并发症多且围生儿死亡率高,应密切严格监视从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提高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认知与治疗水平。方法选择同期80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根据发生孕周的不同分为早发型(孕周〈32周)与晚发型(孕周≥32周),比较两组产妇的母婴结局。结果早发组与晚发组在母婴结局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组均显著差于晚发组。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引起的不良母婴结局多,应加强监测与治疗的同时,选择合理时机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终止妊娠孕周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产妇191例,按终止妊娠孕周分为三组:A组71例,孕28-31周;B组68例,孕32-33周;C组52例,孕<34周.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母儿结局.结果 A组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为26%,明显高于B组的7%和C组的10% (P<0.05).A组围产病死率为43%,明显高于B组的28%和C组的23%(P<0.05).围产儿死亡原因中,A、B组行致死性引产和因家属放弃抢救的例数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 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孕32周后分娩,早产儿RDS发病率明显下降,孕34周后分娩,围产儿病死率明显下降.尽量减少社会因素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围产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狄华 《中国实用医药》2012,7(30):187-188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期待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8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按照孕周分为A组(孕周小于32周)和B组(孕周大于32周),回顾分析两组产妇的期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期待治疗,A组产妇的新生儿病死率、窒息发生率、死胎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期待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孕周存在直接的联系,孕周越长,治疗的效果越理想,治疗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早期妊娠相关蛋白A( PAPP-A)联合孕中期子宫动脉搏动指数( PI)检测对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规律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早发型子痫前期及健康产妇192例,应用ELISA法检测健康组与早发型子痫组孕早、中、晚期的PAPP-A水平。前瞻性研究:随机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7月定期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995例孕产妇,对所有孕妇于孕早期行PAPP-A检测并于孕中期进行子宫动脉PI检测,将PAPP-A>139.0 U/L且子宫动脉PI<1.01的孕妇分为A组,PAPP-A≤13.0 U/L而PI<1.01的孕妇分为B组,将PAPP-A>13.0 U/L而PI>1.01的孕妇分为 C组,将PAPP-A≤13.0 U/L且PI>1.01的孕妇分为D组,比较4组孕妇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率。结果早发型子痫前期组孕早期PAPP-A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而孕中期、晚期早发型子痫前期组的PAPP-A水平与健康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 D组患者早发型子痫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 P <0.05)。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于孕早期PAPP-A水平明显降低,孕早期PAPP-A水平检测联合孕中期子宫动脉PI的检测对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母婴结局3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卫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3):3243-3244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 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38例(早发组)与同期晚发型重度子痫112例(晚发组)的围产期情况和分娩172例婴儿的结局. 结果 两组孕产妇并发症比较:早发组发生率36.8%,晚发组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围生儿比较:早发组围生儿体质量明显低于晚发组(P<0.01),早发组发生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病死率、FGR明显高于晚发组(均P<0.05). 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孕妇并发症发生率高,围生儿病情严重、预后不良.早发型重度子痫孕妇应严格选择病例行短期的期待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期待治疗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寻求最佳治疗时机与方式.方法 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的162例早发型重度子痫患者按发病孕龄分为A(<28周)、B(28 ~ 31周)与C(32 ~ 34周)三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期待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与母婴结局.结果 三组患者发病孕龄、治疗时间、妊娠终止孕龄、剖宫产率、宫内胎儿死亡与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胎儿窘迫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存在一定的不良母婴结局,应及时以剖宫产终止妊娠,尤其对于< 28周与28~31周患者,应积极给予期待治疗,延长孕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GDM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体质量指数增加对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64例GDM孕产妇,根据孕前BMI水平将264例孕产妇分为低BMI组(BMI<18.5 kg/m2)、正常BMI组(18.5 kg/m2≤BMI<25 kg/m2)、肥胖组(BMI≥25 kg/m2).参照IOM推荐的孕期增重标准,将264例孕产妇分为增重不足组、增重正常组、增重过多组.比较低BMI组、正常BMI组、肥胖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巨大儿的发生情况.比较增重不足组、增重正常组、增重过多组剖宫产率、低体重儿的发生情况.结果 低BMI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正常BMI组,但低于肥胖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肥胖组(P<0.05);正常BMI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肥胖组(P<0.05)增重不足组的剖宫产率、低体重儿发生率明显高于增重正常组和增重过多组(P<0.05).结论 对围生期保健,测量孕产妇孕前身高、体重并计算其BMI,筛查出孕前肥胖者,纳入GDM高危妊娠管理,采取干预措施使其孕前BMI低于25 kg/m2,妊娠期合理控制体质量增长,以利于降低剖宫产率、巨大儿、胎儿窒息、新生儿窒息的发生风险,确保母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赵采云  华绍芳 《天津医药》2019,47(3):284-287
目的 分析出生体质量≥2 500 g小于胎龄儿(SGA)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其围产结局。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日—2018年4月8日于本院产科出生的体质量≥2 500 g SGA 183例为病例组,另择同期出生的≥2 500 g适于胎龄儿(AGA)183 例为对照组,比较 2 组影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主要相关因素,包括母亲因素[孕妇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症等],胎儿因素(性别、胎次等),胎盘脐带因素;并对围产期是否发生胎窘、羊水减少、新生儿疾患等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例组孕母BMI低于对照组,脐带胎盘异常、女婴和第1胎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盘脐带异常、女婴、第 1 胎是导致≥2 500 g SGA 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孕母高 BMI 是≥2 500 g SGA 的保护因素;≥2 500 g SGA 围产期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明显高于≥2 500 g AGA(P<0.05)。结论 ≥2 500 g小于胎龄儿的危险因素及围产结局具有特殊性,有望通过加强孕期、围产期筛查与指导,密切监控高危因素,以减少其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妊娠期高血压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55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程度分为A组(妊娠期高血压,68例)、B组(轻度子痫前期,70例)及C组(重度子痫前期,17例);另选取70例无妊娠期高血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四组孕妇妊娠结局及胎儿结局。结果C组孕妇早产率为47.06%、剖宫产率为100.00%、产后出血率为23.53%、胎盘早剥率为23.53%,均高于A组的14.71%、26.47%、5.88%、5.88%和B组的21.43%、61.43%、11.43%、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孕妇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胎盘早剥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新生儿体重(2.25±0.35)kg、Apgar评分(7.07±0.51)分均低于A组的(3.04±0.75)kg、(8.54±0.74)分和B组的(2.61±0.64)kg、(7.88±0.63)分,新生儿窒息率35.29%、胎儿窘迫率29.41%和围生儿病死率35.29%均高于A组的11.76%、10.29%、5.88%和B组的24.29%、20.00%、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率和围生儿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程度会对妊娠结局形成不利于影响,重度子痫前期危险性最大,因此要做到及早诊治,阻止妊娠期高血压的病情进展,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后剩余羊水最与围产儿病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4年12月-2009年12月韶关市妇幼保健院46例、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36例,共计82例PPROM孕妇.根据胎膜破裂后羊水指数(AFI)将病例分为三组:羊水量正常组(80 mm≤AFI<180 mm)42例;羊水偏少组(50mm≤AFI<80 mm)18例;羊水过少组(AFI<50 mm)22例.观察各组AFI、围产儿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新生儿呼吸 衰竭(RF)、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等,并对各组的围产儿病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三组新生儿败血症12例,羊水量过少组6例(50.0%,6/12),羊水量偏少组4例(33.3%,4/12),羊水量正常组2例(16.7%,2/1 2),三组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羊水量过少组胎儿窘迫6例(50.0%)、新生儿窒息7例(53.8%)、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12例(48.0%),明显高于羊水量正常组(分别为8.3%、15.3%、12.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三组的NRDS、呼吸衰竭、新生儿HIE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胎膜早破时孕周越小,新生儿感染、新生儿死亡率越高.结论 PPROM剩余羊水量过少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增加有关;PPROM剩余羊水量可作为围生儿病率有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脂、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与新生儿动脉血气、血乳酸(LAC)、心肌酶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西安高新区医院定期体检与分娩且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2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定期体检的健康孕妇102名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人群的资料。对2组人群的血脂、FFA、新生儿出生1h内的动脉血气指标、血乳酸、心肌酶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比较2组人群体质量指数、糖代谢指标、血常规、生化指标、新生儿动脉血气指标、LAC水平、心肌酶相关指标、生化指标情况。主要包括: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红蛋白(Hb)、白蛋白、肌酐、尿酸、尿素氮、纤维蛋白原(FIB)。分娩前对2组人群的糖代谢指标进行检测,主要有FF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钙(Ca)、血乳酸、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pH值、血糖、剩余碱、氧分压,对新生儿对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高龄孕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卫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7):901-902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51例年龄≥35岁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观察组)和同期143例〈35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观察两组妊娠过程的并发症(心力衰竭、肝功能异常、肾损害、HELLP综合征、重度子痫前期、子痫、胎盘早剥、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胎儿生长受限)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并发肾损害、肝功能异常、HELLP综合征、早产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率及心力衰竭、胎盘早剥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儿危害大,有必要加强预防保健和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19.
王丽珊 《江苏医药》2012,38(4):433-435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终止妊娠孕周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产妇191例,按终止妊娠孕周分为三组:A组71例,孕28-31周;B组68例,孕32-33周;C组52例,孕<34周。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母儿结局。结果 A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为26%,明显高于B组的7%和C组的10%(P<0.05)。A组围产病死率为43%,明显高于B组的28%和C组的23%(P<0.05)。围产儿死亡原因中,A、B组行致死性引产和因家属放弃抢救的例数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孕32周后分娩,早产儿RDS发病率明显下降,孕34周后分娩,围产儿病死率明显下降。尽量减少社会因素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围产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