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脑胶质细胞瘤是由神经外胚叶衍化而来的胶质细胞发生的肿瘤,是颅内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5%左右。世界卫生组织(WHO)依据肿瘤细胞的比例将脑胶质细胞瘤分为四级:Ⅰ级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Ⅱ级为星形细胞瘤或少突-星形胶质细胞瘤,Ⅲ级为间变型星形细胞瘤,Ⅳ级为胶质母细胞瘤~([1])。据《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报告,中国原发性恶性(Ⅲ、Ⅴ级)脑胶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胶质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37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患者中星形细胞瘤Ⅰ、Ⅱ级19例,Ⅲ、Ⅳ级8例,少枝胶质细胞瘤8例,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2例.结论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胶质细胞瘤多为低级别胶质瘤,手术全切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胶质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7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患者中星形细胞瘤Ⅰ、Ⅱ级19例,Ⅲ、Ⅳ级8例,少枝胶质细胞瘤8例,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2例。结论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胶质细胞瘤多为低级别胶质瘤,手术全切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探讨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胶质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1990 ~1996 年)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病程在3 个月以上,并在我院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细胞瘤的37 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 例患者术后病理为星形细胞瘤Ⅰ、Ⅱ级19 例,Ⅲ、Ⅳ级8 例,少枝胶质细胞瘤8 例,少枝胶质母细胞瘤2 例。提示:低级别胶质瘤居多,有显著性差异( P< 001) 。 C T 检查多呈不规则低密度影,无强化,有时需 M R I检查才能确诊。手术全切后生存最长者8 年以上。有5 例复发而再次手术,术后病理均提示:星形细胞瘤Ⅳ级。结论: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低,手术全切效果好,预后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讨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胶质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病程在3个月以上,并在我院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细胞瘤的3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术后病理为星形细胞瘤Ⅰ,Ⅱ级19例,Ⅲ,Ⅳ级8例,少枝胶质细胞瘤8例,少枝胶质母细胞瘤2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位于大脑运动区的胶质瘤可造成神经功能损害,在施行运动区病灶切除手术时会严重破坏皮层功能,以致发生显著致残性的临床症状,需要进一步完善手术方式,避免医源性损伤,近年来更加强调对病灶手术的精确定位和微创技术,避免损伤大脑皮层重要功能区,减少手术并发症。本研究探讨运动区脑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3年3月,21例运动区脑胶质瘤患者行CT体表定位下显微手术治疗,对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星形细胞瘤(WHOⅠ级)3例,少支胶质瘤(WHOⅠ级)2例,星形细胞瘤(WHOⅡ级)7例,星形细胞瘤(WHOⅢ-Ⅳ级)9例。术中全切15例,占71.0%;大部分切除6例,占29.0%,无1例患者手术死亡。术后肢体功能障碍较术前减轻7例,不变6例,短期加重而后肢体活动有所恢复的有4例,加重4例。结论运动区脑胶质瘤的外科治疗必须将切除肿瘤与保护脑功能相结合,脑运动区病灶的成功切除有赖于周密的术前精确定位以及术中微创的手术理念和显微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7.
胶质瘤是神经系统原发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占神经系统原发肿瘤50%以上,其中弥漫性星形细胞瘤最为多见。依据瘤细胞核非典型性、核分裂像、血管新生和坏死四个指标,将其分为三级:低级别星形细胞瘤(WHOⅡ级)、间变型星形细胞瘤(WHO Ⅲ级)和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早期就向周围正常组织浸润性生长,形成卫星病灶,这些卫星病灶是复发的根源。本文就其分子生物学进展及抗血管新生疗法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4例星形细胞瘤病理蜡块中PCNA与EGFR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二者的相关性及其与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PCNA表达强度随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的升高而升高,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8801,P<0.05)。Ⅲ~Ⅳ级与Ⅰ~Ⅱ级、正常脑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的升高EGFR蛋白的表达率逐渐升高,Ⅰ~Ⅳ级阳性率分别为11.1%、33.3%、63.6%、75.0%。二者之间呈正相关(r=0.6597,P<0.05)。Ⅲ~Ⅳ级与Ⅰ~Ⅱ级、正常脑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P<0.01)。而PCNA的评分与EGFR的表达状况无显著相关性(χ2=17.11,P>0.05)结论:PCNA与EGFR的免疫组化检测有利于判断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恶性程度及增殖性,为临床上对该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FN、Ki-67与星形细胞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68例大脑星形细胞瘤和12例对照者组织中FN、MMP-2、Ki-6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Ⅲ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26例,Ⅳ级(胶质母细胞瘤)13例FN、MMP-2、Ki-67的表达显著高于I级(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13例,Ⅱ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16例,而在正常脑组织中无表达。结论MMP-2和FN表达与脑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和侵袭性有明显关系;Ki-67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增殖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RI)和MRI定量指标来研究星形细胞瘤弥散成像、瘤周水肿与肿瘤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以及星形细胞瘤在缺氧环境下的浸润、生长、增殖能力及恶性度,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前均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并计算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计算MRI水肿指数(EI),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低级别星形细胞瘤(WHOⅠ-Ⅱ级)的平均ADC值高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WHOⅢ-Ⅳ级),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平均EI值低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高、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中HIF-1α均有表达,且星形细胞瘤的HIF-1α表达水平随着星形细胞瘤临床病理程度增高而加强,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内部平均HIF-1α指数低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肿瘤区ADC值与HIF-1α呈显著负相关,肿瘤区ADC值和EI值呈负相关,HIF-1α和EI值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核磁共振定量参数ADC值、EI值与常规MRI联合应用及HIF-1α的表达可显著提高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的准确性,进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MRI虽然能很好地间接反应星形细胞瘤的分子生物学行径,但瘤周水肿不能用单一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SEP)、皮层运动诱发电位(Co-MEP)、及皮层脑电监测(ECoG)对进行大脑功能区和致痫灶定位并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30例致痫灶位于中央区及其邻近部位的癫痫患者,术前通过神经影像、电生理等技术综合评估,术中运用Co-SEP、Co-MEP、ECoG,准确定位致痫灶及功能区,尽量全切病变及致痫灶治疗继发性癫痫,同时保护重要脑功能。结果 根据Engel标准,对30例病人术后随访6~18个月,Ⅰ级者18例;Ⅱ级者7例,Ⅲ级者3例,Ⅳ级者2例。所有病人术后均无永久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结论 术中联合Co-SEP、Co-MEP、ECoG,能安全、准确、有效的指导脑中央区病变及致痫灶的治疗,在避免运动皮层损伤的同时,最大限度切除病变,治疗继发性癫痫,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旨在探讨脑星形细胞瘤近瘤周、远瘤周白质区的扩散张量成像(DTI)特征。方法 37例脑星形细胞瘤术前行DTI扫描,其中Ⅰ级6例,Ⅱ级12例,Ⅲ级10例,Ⅳ级9例。重建FA图和FA编码彩色图,评价FA图像中近瘤周(IPR)白质、远瘤周(DPR)白质及对侧正常脑白质区的信号特点,并测定相应平均称散率(MD)值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Ⅳ级星形细胞瘤IPR白质的MD值高于其他三组(P<0.05),Ⅲ级星形细胞瘤IPR白质的FA值低于Ⅰ、Ⅱ级星形细胞瘤组(P<0.05)。Ⅳ级星形细胞瘤IPR、DPR的白质FA值低于Ⅰ、Ⅱ、Ⅲ级星形细胞瘤组(P<0.05)。结论 DTI能够较为直观的、准确地反映IPR及DPR白质区受肿瘤侵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麻唤醒和术中神经电生理技术在涉及语言功能区癫痫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9例患者术前评估定位致痫病灶和(或)致痫灶和语言功能区及其关系,术中皮层电极(ECoG)监测痫性放电区,全麻唤醒下皮层电刺激(CES)定位语言功能区,在保护好语言功能区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切除致痫病灶和(或)致痫灶,再次行ECoG监测,对仍有痫性放电的区域行皮层热灼(BCFC)或多处软膜下横切(MST)直至ECoG监测满意为止,术后评估患者语言功能和癫痫控制情况。结果:9例患者中有1例术后第1天即出现程度不同的语言障碍并遗留部分运动性失语,3例在术后第2天出现语言障碍并于1周左右开始恢复,2周内恢复至术前。9例患者中7例癫痫控制为EngelⅠ,2例为EngelⅡ。结论:全麻唤醒和术中电生理技术应用有助于安全准确的处理涉及语言功能区的致痫病灶和(或)致痫灶及痫性放电区,降低语言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以供治疗此疾病给予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6例顽固性心理衰竭患者,给患者使用硝普钠和多巴胺药物,治疗2周以后再观察效果。结果 86例患者在经过治疗以后,有62例患者心功能改善Ⅰ级或者Ⅱ级以上,显效率达72%;22例患者心功能改善Ⅰ级,有效率达25.6%;2例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没有得到改善,无效率为2.3%。结论硝普钠和多巴胺能够很好的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值得大力的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结合皮层脑电图在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定位癫痫灶的意义.方法 对1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根据其临床发作类型、体征、磁共振波谱分析、皮层脑电图定位癫痫灶,同时对癫痫灶进行手术干预.结果 随诊6个月~5年.根据1996年Engel疗效分级标准评测:Ⅰ级为10例、Ⅱ级为2例、Ⅲ级为3例、Ⅳ级为1例.Ⅰ级、Ⅱ级12例为临床治愈,Ⅲ级3例为好转,治愈率为75%,治愈好转率为93.8%.结论 磁共振波谱分析可在癫痫外科术前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皮层脑电图可提高致痫灶定位的准确率,提高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79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化疗后多西他赛(docetaxel,DOC)药动学指标代表的药物暴露与血液毒性之间的关系,明确其在进一步减少血液毒性中的作用。方法:79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奈达铂方案(DOC 75 mg·m-2静滴,第2天静滴奈达铂80 mg·m-2,21 d为一周期)化疗,于化疗第1周期监测患者DOC血药浓度,包括滴注结束前(5±5)min和滴注结束后(45±15)min两个血液样本浓度,从而计算出由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代表的药物暴露;化疗1周后评价不良反应,分析多西他赛药时曲线下面积(DOC-AUC)与血液毒性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结果:79例中国晚期卵巢癌患者DOC-AUC值范围为1.2~3.8 mg·h·L-1,平均AUC(±SD)为(2.60±0.56)mg·h·L-1,变异系数(CV)为24.55%,其AUC符合正态分布。27例(34.2%)患者出现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29例(36.7%)患者出现Ⅲ~Ⅳ级白细胞减少,17例(21.5%)患者出现Ⅲ~Ⅳ级血红蛋白减少。未发生血液毒性不良反应组(0级)和发生组(Ⅰ~Ⅳ级)DOC-AU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出现低级别(0~Ⅱ级)及高级别(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AUC平均值分别为(2.12±0.49)和(2.62±0.55)mg·h·L-1P=0.000 1),导致白细胞减少的相应AUC平均值分别为(2.14±0.68)和(2.67±0.49)mg·h·L-1P=0.008),发生不同程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的DOC-AUC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同体表面积剂量给药,DOC-AUC值存在个体间差异,DOC-AUC值的不同影响了药物血液毒性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DOC-AUC值可预测血液毒性的发生。确定既提高疗效又限制毒性的中国卵巢癌患者的最佳多西他赛AUC值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王岸柳  刘朝霞  李光  张力伟 《河北医药》2010,32(22):3116-3117
目的探讨p53和Ki67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及208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p53和Ki67的表达。结果p53和Ki67在正常脑组织中均无表达。p53在Ⅰ~Ⅱ级和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8%和74.1%,Ki67在Ⅰ-Ⅱ级和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8%和67.1%。p53在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脑组织和Ⅰ-Ⅱ级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x^2=22.004,P=0.000;x^2=9.610,P=0.002)。p53在Ⅰ-Ⅱ级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x^2=10.336,P=0.001)。Ki67在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脑组织和Ⅰ-Ⅱ级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x^2=16.765,P=0.000;x^2=51.596,P=0.000)。而Ki67在正常脑组织中及Ⅰ~Ⅱ级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43,P=0.143)。结论p53和Ki67在脑胶质瘤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二者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麻唤醒联合术中神经电生理技术在涉及语言功能区癫癎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9例患者术前评估定位致癎病灶和(或)致癎灶和语言功能区及其关系,术中皮层电极(ECoG)监测癎性放电区,全麻唤醒下皮层电刺激(CES)定位语言功能区,在保护好语言功能区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切除致癎病灶和(或)致癎灶,再次行ECoG监测,对仍有癎性放电的区域行皮层热灼(BCFC)或多处软膜下横切(MST)直至ECoG监测满意为止,术后评估患者语言功能和癫癎控制情况.结果:9例患者中有1例术后第1天即出现程度不同的语言障碍并遗留部分运动性失语,3例在术后第2天出现语言障碍并于1周左右开始恢复,2周内恢复至术前.9例患者中7例癫癎控制为EngelⅠ,2例为EngelⅡ.结论:全麻唤醒和术中电生理技术应用有助于安全准确地处理涉及语言功能区的致癎病灶和(或)致癎灶及癎性放电区,降低语言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对冲性额颞底部脑损伤手术治疗9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磊  王恒  王克强  郭建松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7):2342-2343
目的探讨严重对冲性额颞底部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严重对冲性额颞底部脑损伤96例患者手术前进行GOS标准评分,再行单侧或双侧开颅,采用额颞顶部发际内大瓣形切151,吸除术野内的血块和已挫灭失活的脑组织,显露脑底面挫裂伤灶,清除失活的脑组织。脑挫裂伤较重,适当切除额极和颞极。酌情去除或放回骨瓣。伤后半年或1年内进行再次GOS标准评分。结果该组96例Ⅰ级17例(17.71%),Ⅱ级11例(11.46%),Ⅲ级13例(13.54%),Ⅳ级21例(21.86%),Ⅴ级34例(35.42%)。结论严重对冲性额颞底部脑损伤经及早手术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减少伤残率。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蒲玉华 《中国医药》2014,(5):716-718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效果.方法 对湖北省潜江市中心医院201 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住院的8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孕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不孕症的盆腔病变中,Ⅰ~Ⅱ期患者主要病变为异位内膜累及盆腔腹膜,形成腹膜病灶,Ⅲ~Ⅳ期患者主要病变为异位内膜累及卵巢引起卵巢囊肿及卵巢输卵管周围粘连;术后0~24周妊娠率为62.7% (52/83),Ⅰ、Ⅱ、Ⅲ、Ⅳ期分别为73.9%(17/23)、58.8%(20/34)、60.0%(12/20)、50.0%(3/6);术后25 ~36周妊娠率为4.8%(4/83),其中Ⅰ、Ⅱ、Ⅲ、Ⅳ期分别为0(0/23)、5.9% (2/34)、5.0%(1/20)、16.7%(1/6).术后24周内妊娠率明显高于术后25 ~ 3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和Ⅲ~Ⅳ期患者术后症状的缓解率分别为87.7%(50/57)和76.9%(20/2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Ⅳ期复发率为19.2%(5/26),明显高于Ⅰ~Ⅱ期的1.8%(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1,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孕效果明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