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Forsus推杆矫治器改良应用治疗安氏II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整群选取2011年—2013年该院收治的16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采用Forsus推杆矫治器改良应用实施治疗,产生显著的牙性和骨性改变,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变化,并对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经过6~8个月的Forsus矫治器治疗,发现患者髁状突后上方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生现象,患者治疗后髁状突与关节窝的位置关系、关节盘与关节窝的位置关系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髁状突与关节盘的关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应用后的Forsus推杆矫治器治疗安氏II类错牙合中具有较好的矫正效果,不仅能有效刺激患者髁状突和关节盘,提高其建造适应性,而且能有效保持髁状突、关节盘及关节窝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乳牙及替牙期反牙合经FR-Ⅲ矫治后牙合颌面的改变。方法 选择乳牙期及替牙期反牙合患者64例,全部采用FR-Ⅲ治疗,对治疗前后的牙牙合模型、薛氏位关节片及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研究牙合颌面长、宽、高的改变情况。结果 上下颌牙弓宽度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上颌长度及突度增大,上切牙唇倾;下颌髁突后退至正常位,上下颌基骨关系明显改善;下切牙舌倾及颏角变小更趋严重;下面高及后面高增加。结论 FR-Ⅲ矫治器可重新调整口颌系统的肌功能,促进牙弓和颌骨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进行双期矫治,观察矫治前后的牙、颌面结构变化.方法用肌激动器(Activator)和固定矫治器对16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双期矫治,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结果用肌激动器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第一期矫治后,颌骨和磨牙的Ⅱ类关系得到改善,前牙覆盖减小.主要是下颌向前生长及位置变化所致.上切牙舌倾和下切牙唇倾对减小覆盖也有一定作用.结论对于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I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应在早期用功能性矫治器进行第一期治疗,主要纠正骨骼的矢状关系不调.第二期用固定矫正器对牙位及咬(牙合)关系作精细调整.  相似文献   

4.
刘丽  段银钟  刘岚  葛雅丽 《医学争鸣》2008,29(10):924-926
目的:探讨应用固定斜面导板引导下颌向前骨矫形作用颞下颌关节(TMJ)变化的核磁共振(MRI)表现.方法:13例骨性安氏Ⅱ类错牙台下颌后缩患者,经固定斜面导板进行I期矫治,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开始、治疗中、治疗后拍摄双侧TMJ的MRI片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13例患者MRI结果均可见到髁突后上部发生改建,有新骨形成的表现;2例可见到关节窝改建,位于关节后结节的前缘下方,治疗前后髁突在关节窝中位置无明显变化.结论:固定斜面导板引导下颌向前主要刺激髁突产生适应性改建,关节窝改建不明显,且矫治结束后髁突在关节窝内的位置不受矫治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win 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II类I分类错颌畸形的疗效.方法 12例处于生长发育期安氏II类I分类伴下颌后缩的患者采用双期矫治,治疗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牙、颌骨、牙槽骨的变化.结果 矫治后患者SNB增加3.02°,ANB减小3.44°,覆牙合减小3.68mm,覆盖减小5.92mm,下颌骨明显向前生长,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win Block是治疗安氏II类I分类患者非常有效的功能矫治器,可以明显减小患者的前牙覆盖,纠正磨牙关系,改善面型,增强下颌骨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头帽-肌激动器矫正骨性安氏II类错的儿童,论证联用的作用机理,研究其临床实用性.方法:采用头帽-肌激动器对12例平均年龄10.6岁,骨龄10.8的骨性安氏II类错合患者进行矫治,应用Pancherz分析法结合一些常用测量项目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头帽-肌激动器对上颌骨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尤其体现在垂直方向上;对改善下颌后缩有明显作用,同时还避免了下颌顺时针旋转的负面作用;牙齿牙槽方面对上前牙有舌倾和压入效果,对下前牙的位置控制良好.结论:头帽-肌激动器对骨性安氏II类错合矫治的疗效确切,尤其适用于上牙槽发育过度以及高角型病例.是一种可行的高效矫治器.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头帽—肌激动器矫正骨性安氏II类错的儿童,论证联用的作用机理,研究其临床实用性。方法:采用头帽—肌激动器对12例平均年龄10.6岁,骨龄10.8的骨性安氏II类错合患者进行矫治,应用Pancherz分析法结合一些常用测量项目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头帽—肌激动器对上颌骨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尤其体现在垂直方向上;对改善下颌后缩有明显作用,同时还避免了下颌顺时针旋转的负面作用;牙齿牙槽方面对上前牙有舌倾和压入效果,对下前牙的位置控制良好。结论:头帽—肌激动器对骨性安氏II类错合矫治的疗效确切,尤其适用于上牙槽发育过度以及高角型病例。是一种可行的高效矫治器。  相似文献   

8.
陈峥  林紫燕  王海燕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5):82-85+89+169
目的观察安氏Ⅱ~1错患者接受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前后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区域的三维变化,分析Twin-Block矫治器对下颌骨生长发育以及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2月间生长发育高峰期安氏Ⅱ~1错患者20例,拍摄Twin-Block矫治器矫治前后的CBCT,导入Dolphin软件进行下颌骨三维重建后定点测量,运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下颌骨以及颞下颌关节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双侧下颌升支长、喙突长以及下颌骨综合长度、髁突内外径长、冠状向的髁突宽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其余关于颞下颌关节以及下颌骨的测量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能刺激安氏Ⅱ~1错患者的下颌体长度、升支高度以及下颌综合长度、髁突内外径、冠状位的髁突宽度增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选择14例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应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多数患者后牙调整为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疗效显著,促进下颌生长,改善下颌后缩,同时达到相应的软组织侧貌美观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下颌后缩错(牙合)的方法和原理.方法:选择25例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年龄10~12岁,后牙均为远中关系,全天戴用Twin-block矫治器9~12个月.结果:用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1分类严重深覆盖错(牙合)进行第一期矫治后,颌骨和磨牙关系的Ⅱ类关系得到改善,前牙覆盖减小,改善了安氏Ⅱ1牙弓间的不协调.结论:Twin-block矫治器用于早期以下颌功能性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功能性矫治,可取得明显的牙(牙合)骨骼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钛板重建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钛板在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索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理想材料。方法:对20例下颌骨肿瘤手术切除部分或全部下颌骨的病例行钛板或钛网的修复治疗。结果:20例病例中1例死于肿瘤转移,1例术后感染,去除钛板,其余均愈合良好,较好地恢复了颌骨的连续性及功能。结论:钛板在获得性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治疗中,治疗效果良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实验观察坚固内固定术中不同压力对下颌骨骨折早期愈合的影响。方法 成年家兔 2 5只 ,5只作正常对照 ,将 2 0只单侧下颌骨体部横行截骨后 ,随机分为A、B 2组 ,每组 10只 ,A组在下颌骨颊侧中点用 1个钛钣作内固定 ,B组在颊侧近牙槽嵴处和近下颌骨下缘用 2个钛钣行坚固内固定术 ,使 2组内固定对下颌骨骨折断端产生不同的轴向压力。术后 4周处死动物 ,取骨折愈合区的下颌骨行骨密度扫描 ,后切片作常规HE染色 ,光镜下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不同压力下骨折区骨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B组的骨折早期愈合情况优于A组。结论 适当的压力有利于下颌骨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3.
徐庆  臧爱平  罗远 《黑龙江医学》2014,38(9):1055-1057
目的探讨错牙合畸形同时伴有下颌第二磨牙阻生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后的矫治效果。方法对13例错牙合畸形同时伴有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阻生的患者进行拍片定位及模型分析,根据畸形的情况确定采用直立阻生第二磨牙或是拔除阻生第二磨牙由第三磨牙替代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正畸治疗。结果 13例病例共18颗近中阻生下颌第二磨牙中,12颗采用正畸装置直立下颌第二磨牙,治疗后均达到正常位置;6颗采用拔除后以第三磨牙替代的治疗方案,治疗后第三磨牙均已达到第二磨牙位置或明显近中漂移,且倾斜度良好,有较好的咬合关系。结论对于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阻生的错牙合畸形,外科暴露后的正畸助萌直立阻生下颌第二磨牙或拔除阻生下颌第二磨牙以下颌第三磨牙萌出替代,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下颌升支区骨折影象学检查的特点。方法 对45例60处下领角及髁状突骨折,分别作X线片及CT片检查,X线片包括全景片,头颅侧位片(左或右),CT片包括横断位及冠状位扫描,对X线片和CT片报告不一致的病例,作手术切开探查,以明确骨折诊断。结果 (1)共有2例2侧下颌角骨折,4例4侧髁状突骨折X线片和CT片报告不一致;(2)全景片及横断位CT片有漏诊现象。结论 X线片是下颌升支骨折检查的主要方法,冠状位CT片在髁状突骨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下颌智齿拔除导致下颌骨骨折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拔牙导致下颌骨骨折的原因。方法 通过2例拔牙引起骨折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例骨折均为拔牙操作不当引起。结论 外科医生的临床经验不足及操作方法不当;患者的年龄、下颌第三磨牙的阻生类型;下颌骨的病理性改变;拔牙术后咀嚼过硬食物等是导致拔牙后骨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成年女性下颌骨相关解剖结构进行观测,收集整理相关数据,丰富下颌骨形态学资料。方法:对50例成年女性干燥下颌骨标本进行解剖学形态观测,测量下颌骨相关角度、下颌孔相关距离值并统计相关结构数据。结果:测得下颌骨相关角度及距离值如下,下颌角角度为(124.21±4.23)°,下颌骨仰角角度为(25.41±2.26)°,下颌骨夹角为(77.28±2.43)°,下颌角外间距为(98.43±3.51)mm,下颌支高度为(57.28±2.33)mm;下颌孔及其与周围结构相关距离测量值如下,下颌孔与下颌后缘水平距离为(16.29±1.31)mm,下颌孔与下颌切迹直线距离为(23.34±1.55)mm,下颌切迹矢状径和垂直径分别为(32.51±2.07)mm 和(14.42±0.90)mm。结论:面颅骨下颌骨相关解剖结构的定量分析测量,可为该区域的整形手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支持,同时完善了成年女性下颌骨形态学数据,为颌面部下颌骨区外科手术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下颌恒切牙先天缺失与牙颌畸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颌恒切牙先天缺失情况,与牙颌畸形的关系以及下尖牙近远中径的变化。方法:从962例门诊正畸患者中选取下颌恒切牙缺失者27例,并测量下前牙牙冠的近远中径。结果:下颌恒切牙先天缺失96%是中切牙,92%伴有前牙深覆He,下尖牙无显著性增大。结论:下颌中切牙先天缺失与前牙深覆He的形成有密切关系,下尖牙无代偿性增大。  相似文献   

18.
下颌角肥大整形术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下颌角肥大的解剖学基础,为下颌角肥大整形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5个成人下颌骨进行定点测量,测量两侧下颌角的角度、下颌支高度、下颌角间宽及下颌角外翻角度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下颌角角度、下颌角外翻角度、下颌角间宽、下颌支高度两侧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下颌角外翻角度与下颌角间宽及下颌角外翻角度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本研究可为下颌角肥大整形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19.
陈思宇  陈青娅  刘健 《安徽医学》2021,42(6):613-616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BCT)分析川渝地区人群下颌前磨牙牙根和根管的解剖形态.方法 调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乐山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放射科因治疗需要而拍摄的下颌前磨牙的CBCT影像资料,从中选取根尖孔发育完全且未行根管治疗或修复治疗的影像,详细记录其牙根数目,并采用Vertucci分类法对其根管形态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75例患者,包括1076颗下颌第一前磨牙和978颗下颌第二前磨牙.下颌第一前磨牙的牙根以单根为主(99.26%),其余均为双根(0.74%);下颌第二前磨牙则全部为单根.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形态主要为单根管(74.16%)和双根管(24.44%),还有少量3根管(0.63%)和C型根管(0.74%);下颌第二前磨牙则以单根管(98.88%)为主,仅检出少量的双根管(1.12%),未见拥有3根管和C型根管的牙根.按照Vertucci分类,I型根管是下颌第一、第二前磨牙最常见的根管构型,其次为V型根管.结论 川渝地区人群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形态多样;下颌第二前磨牙主要为单根管;CBCT可以用于复杂牙根和根管形态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颌固定、颌间牵引固定、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3种方法治疗下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107例病例中,给予单颌固定11例、颌间牵引固定74例、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22例.结果单颌固定成功率63.64%(7/11)、颌间牵引固定成功率71.62%(53/74)、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成功率95.45%(21/22).结论认为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是下颌骨骨折较理想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