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64-MSCT)检查联合血清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检测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MSCT检查,根据病史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2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6例;根据冠状动脉MSCT检查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19例,混合斑块组13例和稳定斑块组21例。选择同期冠状动脉MSCT检查未见粥样硬化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记录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同时测定血清UA、Hcy水平。结果(1)SAP组稳定斑块分布高于ACS组(x~2=14.159,P<0.05),ACS组的易损斑块分布高于SAP组(x~2=9.294,P<0.05),混合斑块在2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74,P>0.05)。(2)ACS组和SAP组UA、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CS组UA和Hcy水平高于SAP组(P<0.05)。(3)易损斑块组、混合斑块组、稳定斑块组UA和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易损斑块组>混合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64-MSCT可以较准确地显示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UA、Hcy与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关系密切,可反映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冠状动脉MSCT结合UA、Hcy对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心血管疾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17-17,19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心血管疾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我院于2009年2月~2010年2月对收治的冠心病患者的HCY进行检测。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在56例冠心病患者中有23例患者发生高HCY血症,占41.07%,而对照组中仅有2例发生高HCY血症,占2.86%。冠心病组的高HCY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的高HCY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高HCY血症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结论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心血管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其水平随着冠心病程度加重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齐朝阳  李勇  郭丽平 《吉林医学》2012,33(25):5435-5436
目的:探讨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就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93例作为试验组,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被检对象均测量空腹肘静脉血,使用荧光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值,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试验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平均为(19.05±11.03)μmol/L,对照组平均为(9.24±7.28)μmol/L,两组比较,t=14.04,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升高,对患者进行此指标的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心血管疾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我院于2008年8月~2009年8月对收治的冠心病患者的HCY进行检测.结果 冠心病组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112例冠心病患者中有46例患者发生高HCY血症,占41.07%,而对照组中仅有2例发生高HCY血症,占2.86%.冠心病组的高HCY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的高HCY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高HCY血症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结论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心血管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其水平随着冠心病程度加重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了解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探讨HCY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循环酶法测定2012年4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104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CY水平,与健康人HCY水平进行对比,并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及高HCY血症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AMI、SAP、UA患者血清HCY水平及高HCY血症发生率逐渐降低,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增高与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存在一定关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玉梅 《中外医疗》2013,32(7):32-32,34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将该院11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转换法对所有检验者的血清Hcy进行测定,采用酶法检测TC、TG、LDL-C、HDL-C。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两个年龄段的男性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cy与TG、TC、LDL-C、HDL-C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性别、年龄的血清Hcy水平不同,高血清Hcy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了解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探讨HCY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循环酶法测定2012年4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104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CY水平,与健康人HCY水平进行对比,并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及高HCY血症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AMI、SAP、UA患者血清HCY水平及高HCY血症发生率逐渐降低,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增高与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存在一定关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脂联合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本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期健康体检者132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脂与同型半胱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6 4层双源螺旋CT(DSCT)与冠脉造影(CAG)在冠脉易损斑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因典型症状于我院就诊的6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64层双源螺旋CT检查与冠脉造影检查,评估64层双源螺旋CT在冠脉易损斑块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DSCT检出冠脉狭窄病变141处,CAG检出156处,两者检出冠脉病变节段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CAG作为标准,DSCT检测敏感度为93.6%,特异性为94.3%,阴性预测值为97.0%,阳性预测值为84.6%;DSCT检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软斑块、纤维斑块、硬斑块分别占16.7%、26.7%、56.7%,其中软斑块所占比例显著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硬斑块比例则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DSCT共检出156处冠脉斑块病变,与CAG检出率无差异,其中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分别为21处、66处与57处,轻度、中度狭窄均以软斑块为主,重度狭窄以硬斑块为主,重度组硬斑块所占比例显著高于轻中度狭窄组(P0.05)。结论DSCT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的诊断均有较高的准确性,与CAG有较高的符合度,对指导冠心病相关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有积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评价HCY测定对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用乳胶增强散射比浊法对212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HCY水平进行测定,并与101例健康对照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CY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HCY高于心绞痛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增高,测定血清中HCY水平对预测冠心病事件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评价多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在1周内分别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和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脉狭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30例患者冠脉造影显示内径〉12min的312个冠状动脉节段中,冠状动脉CT图像质量能满足影像学评价为260节段,占83.3%;不能满足影像学评价为52节段,占16.7%。冠脉造影显示有42节段血管直径狭窄〉150%,冠脉CT显像显示有35节段血管直径狭窄〉150%。与冠脉造影比较,冠脉CT显像的敏感性8313%,特异性96.3%,阳性预测价值81.4%,阴性预测价值96.8%。冠脉造影和冠脉CT显像均可较好地显示冠状动脉支架的位置和形态结构。结论MSCT冠脉显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通过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较好地显示冠状动脉支架的位置和形态结构,MSCT冠脉显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照,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冠脉CTA)在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就81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在2周内分别行冠脉CTA及CAG检查,对冠脉狭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研究对象共205例,年龄70~88岁,PCI术后20例、CABG术后6例、胸腹动脉瘤5例、周围动脉狭窄或闭塞28例,其中81例冠脉CTA和CAG同时进行,共成像血管256支.CAG显示狭窄75支:RCA 20支、LM 2支、LAD 42支、LCX 9支、桥支2支.冠脉CTA显示狭窄102支:RCA 28支、LM 6支、LAD50支、LCX 15支、桥支3支.CAG与冠脉CTA成像显示一致的58支,敏感性77%,特异性85%,阳性预测值57%,阴性预测值78%.结论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可作为冠脉狭窄常用及有效的无创检查之一.本组研究对象敏感性及特异性较低,分析与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之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3.
血管狭窄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4%,阳性预测值为88%,阴性预测值为100%;64层螺旋CT诊断桥血管狭窄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64层螺旋CT诊断自体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83%,阳性预测值为63%,阴性预测值为96%;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桥血管及自体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可作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诊断桥血管及自体冠状动脉狭窄常规的无创方法.  相似文献   

14.
64排螺旋CT对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A)对壁冠状动脉的检出率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CTA检查资料.结果:冠状动脉CTA共检出壁冠状动脉12例,检出率为23%,其中10例为前降支(83.3%),2例为回旋支(16.7%).壁冠状动脉长8~210mm,平均长度25mm.壁冠状动脉深度为1.2~3.1mm,平均厚度2.5mm.结论:冠状动脉CTA是一种诊断壁冠状动脉的可靠、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胆囊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87例应用64层螺旋CT进行腹部血管成像患者的资料,将其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和胆囊动脉重建,了解64层螺旋CT显示胆囊动脉的能力,观察胆囊动脉起源、分支及其与胆囊三角的解剖关系。结果:64层螺旋CT清楚显示了84例患者的胆囊动脉起源、分支及其走行,占全部病例数的96.55%。胆囊动脉正常起源76例(90.48%),起源变异8例(9.52%);单支胆囊动脉78例(92.86%),双支及以上6例(7.14%);胆囊动脉Ⅰ型74例(88.10%),Ⅱ型8例(9.52%),Ⅲ型2例(2.38%)。结论:64层螺旋CT胆囊动脉成像能够充分显示胆囊动脉的起源、分支及其走行,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评估胆囊动脉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64排螺旋CT联合基质金属蛋白酶检测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及应用性。【方法】选取临床确诊冠心病患者97例,随机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分别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检查和血清MMP-2、MMP-9、TIMP-1、TIMP-2测定。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在ACS组软斑块、混合斑块的分布显著高于硬斑块,而在SAP组硬斑块的分布显著高于ACS组(P〈0.01)。易损斑块组(软斑块、混合斑块)组血清MMP-2、9,MMP-2/TIMP-2,MMP-9/TIMP-1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及无斑块组(P〈0.01),易损斑块及稳定斑块组间TIMP-1、2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斑块检查结合血清MMPs、TIMPs水平检测可作为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row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64SCTCA)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pahy,CA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96例疑诊或确诊冠心病患者行64SCTCA,并在CT检查后2周内接受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CAG),以CAG结果作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4SCTCA评价冠状动脉狭窄<50% 、≥50%及≥75%的敏感比分别为90.8%、95% 、92%、特异性为85.7%.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以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eng SS  Zhou Y  Chen J  Liu B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0):1427-1429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A)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患者行64层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经肘前静脉注射对比剂,平静吸气后屏气进行扫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并将图像传送到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对其中24例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MSCT图像质量,并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较。结果58例64层MSCT冠状动脉造影均清楚显示冠脉各主支及其分支,38例患者的115支冠脉上见有粥样硬化斑块,并可显示斑块的类型和狭窄的程度。5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和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均清楚显示支架和血管桥的位置及远端血流情况。结论64层MSCT是有效可靠冠心病诊断方法,是冠状动脉疾病筛选和诊断中很有潜力的非侵袭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64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MSCTA)检查与经导管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在诊断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病变方面的应用价值,探讨MSCTA在LMCA病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2007年11月-2009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临床诊断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住院患者中入选91例,男53例,女38例,平均年龄为(64.8±9.2)岁,均行64排MSCTA、CAG和IVUS检查.以1VUS检查为金标准,比较MSCTA与CAG诊断LMCA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可靠性.比较MSCTA与IVUS对LMCA病变定量评价的能力.结果 以IVUS检查为金标准,CAG诊断LMCA病变的敏感度为25.0%,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26.0%,Kappa值为0.122(P<0.05);MSCTA诊断LMCA病变的敏感度为93.1%,特异度为84.2%,阳性预测值为95.7%,阴性预测值为76.2%,Kappa值为0.744(P<0.001).MSCTA与IVUS检查测量LMCA病变最小管腔面积(MLA)、外弹力膜面积(EEM-CSA)和斑块负荷的Pearson相关系数(r)分别为0.815、0.740和0.736(P<0.01).结论 以IVUS检查为金标准,MSCTA检查诊断LMCA病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于CAG检查,MSCTA检查对LMCA病变的定量评价与IVUS检查的相关性良好,能作为LMCA病变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椎基底动脉先天性变异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93例临床诊断或拟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病例组)和51例无临床症状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头颈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应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高级血管分析(AVA)等后处理技术对椎基底动脉进行观察,统计分析椎基底动脉发生起源、路径、数目、窗式等变异的部位及数量。【结果】病例组693例患者成功获得1386根椎动脉:47例(6.8%)起源异常;112例(16.2%)路径变异;1例(0.1%)右侧双椎动脉;38例(5.5%)有窗式变异;62例(8.9%)一侧椎动脉发育不良,未汇入基底动脉,对侧直接延续为基底动脉。对照组健康体检者51例,成功获得102根椎动脉:1例(2.0%)起源异常;5例(9.8%)路径变异;51例(100.0%)双侧椎动脉正常汇合成基底动脉。【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清晰的显示椎基底动脉的解剖变异,在研究椎基底动脉先天性变异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发病的影响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