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笼诱法对闵行区2005~2008年蝇密度及其种群分布进行调查。闵行区蝇密度为0.32只/笼;优势蝇种为家蝇,构成比为41.63%;季节消长呈现5、9月两个季节高峰;农贸市场和小饭店以家蝇密度最高,居民小区和大型绿化以麻蝇密度最高。闵行区蝇密度呈现季节和区域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总结40多年来的新疆蝇类生态学调查资料.1964年沙湾县厩腐蝇、家蝇分别为2 095、1 254只/小时·笼;13种常见蝇类主要孳生场所调查,人畜粪便中主要为家蝇、尾蛆蝇,垃圾中主要是厩腐蝇;胃蝇、皮蝇和狂蝇科的某些常见种分布很广,其垂直分布高度,从海拔-155~5 700m均可见到;葱地种蝇是产蒜区危害较重的蝇种,侵害率高达88.75%,大都以蛹越冬.  相似文献   

3.
总结40多年来的新疆蝇类生态学调查资料。1964年沙湾县厩腐蝇、家蝇分别为2095、1254只/小时·笼;13种常见蝇类主要孳生场所调查.人畜粪便中主要为家蝇、尾蛆蝇,垃圾中主要是厩腐蝇;胃蝇、皮蝇和狂蝇科的某些常见种分布很广,其垂直分布高度,从海拔-155~5700m均可见到;葱地种蝇是产蒜区危害较重的蝇种,侵害率高达88.75%,大都以蛹越冬。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病媒生物的监测,了解病媒生物的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为本地区有效预防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粉迹法,蚊密度监测采用人工小时法,蝇类监测采用诱蝇笼,蟑螂监测用粘捕法,各监测点每月监测2次。结果鼠密度阳性率为5.5%,蚊虫年平均密度为2.98只/灯.h-1,蝇类平均密度为8.56只/笼;蟑螂密度年平均密度为1.03只/张。结论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鼠、蚊、蝇密度均超过甘肃省卫生城市考核标准,若不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可能会引起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鼠、蚊、蝇和蟑螂密度,种类构成及季节消长规律,为病媒生物防控提供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夹夜法,蚊采用诱蚊灯法,蝇采用诱蝇笼法,蟑螂采用粘蟑纸法。结果全年累计捕鼠27只,平均鼠密度0.79%,小家鼠为优势种;诱获蚊类582只,均为淡色库蚊,平均蚊密度4.85只/笼;捕获蝇类6种241只,平均6.03只/笼,优势种为家蝇、巨尾阿丽蝇、麻蝇;诱获蟑螂331只,均为德国小蠊,侵害率7.08%,平均密度0.50只/张。结论凉州区病媒生物密度处于较低水平,但部分行业、局部地区病媒生物密度高,群众缺乏病媒生物防控知识,应加大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6.
从1989年6月至1991年11月对曲阜孔林进行了蝇种及其主要生态习性的调查研究。共捕蝇类12903只,隶属9科58属111种。其中4科18属48种是山东省首次发现的蝇种;双鬃树棘蝇为待发表的新种;奥米伽芒蝇为国内新记录种。其它如红角溜芒蝇主要分布于北方;密胡邻种蝇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高原及山区,孔林可能是目前所知该种在黄河流域最东的分布点。孔林内优势种为亮绿蝇,其次为大头金蝇、丝光绿蝇与狭额腐蝇,约占总量的75%。季节消长呈单峰型,7月份达到高峰。对蝇类的孳生场所以及不同类型的模拟孳生习性进行了较系统研究,并于1991年对孔林内蝇类进行综合防制,使平均密度下降了14.56%。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洪涝灾害期间马鞍山市主要病媒生物的密度及分布,为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在马鞍山市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含山县、和县,选择洪涝灾害居民临时安置点或自然村作为调查实施区域,开展蚊、蝇和鼠类调查,计算媒介密度、路径指数等。结果 蚊类平均密度为34.27只/(台·夜),其中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总捕获蚊数的67.11%(253/377),蚊类路径指数为2.40处/km;蝇类平均密度为6.40只/笼,其中农贸市场蝇密度最高,为11.33只/笼;夹夜法未捕获鼠类,路径法发现鼠迹数9处,路径指数为7.8处/km。结论 洪涝灾害期间马鞍山市病媒生物密度处于较高水平,需重视洪涝灾害期间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维护灾后环境卫生。  相似文献   

8.
新疆蝇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40多年来的新疆蝇类生态学调查资料。1964年沙湾县厩腐蝇、分别为2095、1254只/小时.笼;13种常见蝇类主要孳生场所调查,人畜粪便中主要为家蝇、尾蛆蝇,垃圾中主要是厩腐;胃蝇、皮蝇和狂蝇科的某些常见种分布很广,其垂直分布高度,从海拨-155 ̄570m均可见到;葱地种蝇是产蒜区危害较重的蝇种,侵害率高达88.75%,大都以蛹越冬。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甘肃省平凉市主要病媒生物密度、种类构成和季节消长趋势,为科学有效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8—2020年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和《甘肃省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在各县(区)开展鼠类、蚊类、蜱类、蝇类和蟑螂监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不同生境的病媒生物密度、种类构成和季节消长趋势。结果 2018—2020年平均鼠密度0.23%,褐家鼠为优势种,农村自然村鼠密度最高,高峰在3—7月;平均蚊密度14.87只/(灯·夜),淡色库蚊为优势种,牲畜棚的蚊密度最高,高峰在6—9月;平均蝇密度1.80只/笼,农贸市场的蝇密度最高,高峰在6—9月;平均蟑螂密度1.16只/张,蟑螂侵害率为12.22%,捕获蟑螂均为德国小蠊,农贸市场的蟑螂密度最高,高峰多在1月、7月和11月。结论 平凉市不同生境病媒生物密度及季节消长趋势不同,病媒生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应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加强各县(区)病媒防制工作,开展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从而高效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及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蝇类是一种变温的节肢动物,蝇的生长发育受温度、湿度、食物、种群密度等多种自然因素和生物因素影响,其中温度对蝇幼虫、蛹的生长及成蝇的羽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而且成蝇对温度也十分敏感,温度影响成蝇的寿命、活动能力、繁殖能力及季节分布等,本研究观察了21℃、28℃恒温条件下雌、雄丝光绿蝇成蝇的寿命。1材料与方法丝光绿蝇为河北医科大学校园内以家兔内脏诱捕获得,在实验室内连续饲养3代,第3代成蝇作为实验蝇。收集24h内羽化的成蝇600只,分为2笼,每笼雌雄之比为1∶1。其中一笼放入21以℃恒温箱培养,另外一笼放入28℃恒温箱培养,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甘肃省武威保税物流中心主要病媒生物的本底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12月—2015年11月,对保税物流中心鼠类、蝇类、蚊类、蟑螂等主要病媒生物进行调查。结果累计捕获鼠类181只,隶属3属3种,优势种为灰仓鼠;捕获蚊类219只,均为淡色库蚊;捕获蝇类296只,隶属2科4属4种,以家蝇为优势种;未捕获到蜚蠊。结论本次调查初步掌握了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及待建进出口加工基地和保税园区区域主要病媒生物种类分布及侵害情况,为区域内主要病媒生物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分析2009~2014年安徽省繁昌县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为今后一个阶段血防工作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该县2009~2014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年报数据、疫情监测点数据及全县面上防治资料,进行纵向分析。 结果  人群血吸虫平均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人群感染率已降至0.27%,较2009年下降了55.7%,2008年以后全县未出现当地感染的急性血吸虫病例;全县耕牛血吸虫平均感染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12年以后未查出阳性。全县有螺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全县钉螺面积下降至103.2hm2,较2009年下降了16.4%;阳性螺面积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12年以后全县未查出阳性螺面积。活螺密度2009~2011年呈波动状态,2011年以后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活螺密度降至0.14只/0.1m2,较2009年下降了65.0%;阳性螺密度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 结论  繁昌县血吸虫病流行得到了有效遏制,血吸虫病疫情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养殖场内家蝇成虫体表携带细菌数量和类别。方法采用网捕法对不同养殖场的家蝇进行采样,利用振荡洗脱法分离其体表细菌,对获得细菌的16SrDNA基因扩增后进行分离分子鉴定。结果不同养殖场内家蝇密度、体表携带细菌数量和种类有统计学差异,且家蝇密度与体表携带细菌数量和携带的细菌属数呈线性相关关系。在养殖场内分离到的家蝇体表携带细菌中,葡萄球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埃希菌属、沙雷氏菌属分布较广,同时分离的细菌中多为条件致病菌,存在疾病传播风险。结论养殖场家蝇密度反映出养殖场的整体管理水平;养殖场孳生的家蝇可机械性携带条件致病菌,存在将细菌传播给人类的风险,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养殖场蝇类防控及携带细菌的监控。  相似文献   

14.
1986—1988年在我市城区,使用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生产的凯素灵喷杀室内成蝇。以4‰的浓度(5mg/m~2)和8‰的浓度(10mg/m~2,食品、饮食业用)对室内顶棚、墙壁、电线和家俱表面等处进行喷洒。每年从4月下旬开始,每二个月喷洒一次。选有代表性的10个单位为观察点,另选10个对照点,自4月下旬至11月中旬,用笼诱法每旬观察一次。室内成蝇年平均密度(只/笼/旬):实验区11只,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前文中报告过,麻蝇的寿命可被利福平所延长(雄性延寿10%,雌性延寿15%)。为了使实验结果的分析简化,本文采用Lang氏法对前文进行验证;此外,我们发现,前文投予的利福平浓度太高,本文实验组麻蝇只在其饮水中溶有0.005%(W/V)利福平。实验组与对照组麻蝇各7笼,雌雄同笼,总共麻蝇个体超过2,000只。用Student氏法对麻蝇寿命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利福平延长雄性麻蝇平均寿命23.5%(P<0.0005),延长雌性麻蝇平均寿命30.0%(P<0.005)。此项结果证实了利福平对麻蝇具有延寿效应,且低浓度效果更好。利幅平可能在线粒体转录水平上对延缓细胞衰老起作用,也可能是作为一种能进入线粒体的抗自由基物质而延缓细胞衰老。进一步研究利福平的延寿效应可能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家蝇携带隐孢子虫卵囊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asis)为夏秋季严重腹泻的传染病之一。为探索传播途径,给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1年8月进行了家蝇携带隐孢子虫卵囊的实验观察,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材料:将含有隐孢子虫卵囊的粪便置于培养皿盖内,为便于蝇类吸食停落,放入浸湿该粪便的纱布,备用。在垃圾堆处放置诱蝇笼诱扑蝇类,用腐烂的蔬菜及鸡鱼内脏做诱饵,放置数小时后,笼内成蝇已达百余只,然后将诱蝇笼底面进蝇孔塞严。以防逃逸。带回实验室,将诱蝇笼侧放,快速放入准备好的含隐孢子虫卵囊粪便的皿盖。置室外自然光照下,傍晚带回实验室在灯光下照射4h,可见成蝇不断在纱布及皿边停落摄食。第2d取出后分类鉴定分组。方法:按蝇种每10只为一组,置于离心管内,加蒸  相似文献   

17.
不同强度超声波对家蝇抗菌物质的诱导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昆虫经诱导后,体内能迅速产生或增加许多体液免疫因子,如凝集素、溶菌酶、抗菌肽等,其中抗菌肽是昆虫体液免疫中重要的抗菌因子,不同的诱导源均可诱导昆虫产生抗菌肽。迄今为止,已从多种昆虫体内诱导产生了抗菌肽,它们多数属于全变态类昆虫,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鳞翅目昆虫:惜古比天蚕(Hyalophora cecropia)、家蚕(Bombyz mori)、榨蚕(Antheraea pernyi);双翅目昆虫:棕尾别麻蝇(Sarcophaga peregrina)、伏蝇(Phormia terranovae)、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埃及伊蚊(Aedesaegypti)以及鞘翅目、膜翅目昆虫等,不全变态昆虫诱导产生抗菌物质的报道很少。目前,昆虫抗菌肽研究已成为世界科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均处于基础研究阶段,主要研究工作在国外进行,国内研究很少。我们课题组先后成功在室内建立了丝光绿蝇和家蝇实验室种群,首次对丝光绿蝇抗菌肽的诱导表达及部分性质进行了研究。本文以不同强度的超声波对家蝇抗菌物质诱导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RAPD技术是在1990年后发展起来的一项分子生物学手段,它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昆虫分类方面。它有许多优越性,如简便、快捷、灵敏度强、经济、对材料要求不高等。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从分子的角度出发揭示DNA的多态性,从而把物种区分开来。本文以家蝇,丝光绿蝇,尾黑麻绳和夏厕蝇为对象,用34种10hp引物对上述四种蝇的DNA进行了地毯式的扩增,以筛选能够用于种类区别的引物。我们的结果显示,引物OPH-8可以作为科间的鉴别依据,另有14种引物可用于蝇科内各属间或种间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东莞市15~24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疫情及变化趋势,为针对该人群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东莞市2009-2014年15~24岁HIV/AIDS病人的疫情报告资料,对病例三间分布特点和传播途径构成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4年,共报告15~24岁HIV/AIDS病人251例,报告例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09-2014年平均增长率为58.49%。HIV/AIDS病人平均年龄(21.76±1.659)岁,男性占74.10%(186/251);家政/家务/待业占26.69%(67/251),工人占17.93%(45/251);性传播占97.61%(245/251);15~24岁HIV/AIDS病人中,同性性传播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同期其他年龄段,在学生群体的HIV/AIDS病人中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的人群。结论 15~24岁人群的HIV/AIDS病人不断增加,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且同性性传播比例很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HIV对该人群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目的 分析2009-2014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点螺情变化趋势, 为科学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 方 法 法 2009-2014年, 在全省13个地市共设立207个监测点 (行政村), 并开展螺情监测工作, 对6年来各项螺情监测指标进 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2009-2014年累计调查钉螺面积80 963.47 hm2 , 查出有螺面积45 309.77 hm2 , 感染性钉螺面积 364.93 hm2 ; 共捕获活螺1 646 125只。监测点活螺平均密度由2009年0.493 3只/0.1 m2 下降到2014年0.339 3只/0.1 m2 , 降幅为31.22%; 感染螺密度由2009年0.000 7只/0.1m2 下降至0, 降幅为100%; 钉螺感染率由2009年0.14%下降至0。不 同疫情类别和流行类型中, 三类村和垸内型流行区钉螺感染率最高; 不同环境类型和植被类型中, 沟渠和杂草环境钉螺 感染率最高。 结论 结论 湖北省螺情稳步下降, 但全省钉螺孳生环境未得到根本改变, 需加大药物灭螺和工程灭螺力度, 以 巩固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