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深部溃疡感染患者厌氧菌的感染情况,同时进行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对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2015年收治的87例糖尿病足深部溃疡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细菌涂片、普通及厌氧培养鉴定。结果细菌涂片81例阳性,普通培养67例阳性,厌氧培养阳性17例。结论糖尿病足深部溃疡感染患者存在厌氧菌感染,做普通细菌培养时应同时做厌氧菌的培养。采样不当,送检不及时,培养前使用抗菌药物,厌氧条件控制不好等易影响厌氧培养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炎和阴道炎患者中细菌L型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阴道炎患者中细菌L型感染情况 ,以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方法 分别取受检者的前列腺液和阴道分泌物标本按常规作需氧菌、厌氧菌及细菌L型培养。培养所得的细菌L型菌株进行返祖和鉴定。并对其中 5 0例细菌L型培养阳性患者经一年抗菌治疗后复查 ,将复查培养所得的细菌L型除返祖鉴定外再通过涂片、细胞壁染色加以确诊。结果  63 1例患者标本中细菌L型培养阳性 2 78例( 44 .0 % ) ,其中 2 68例经返祖证实与变异前的原始菌混合感染 ;单纯细菌L型培养阳性 10例 ( 3 .6% ) ;2 78株细菌L型经返祖试验及鉴定分别为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3 0例 ( 82 .7% )、粪链球菌 2 6例 ( 9.4% )、大肠埃希菌 18例( 6.5 % )、铜绿假单胞菌 4例 ( 1.4% )。经一年抗菌治疗后复查的 5 0例原细菌L型阳性患者中有 5例细菌培养阴性 ,45例单纯细菌L型培养阳性 ,占 90 % ,经涂片、细胞壁染色证实大部分 (约 80 %以上 )菌体无细胞壁 ,呈多形态。结论 提示对前列腺炎和阴道炎患者增加细菌L型常规检查 ,可与细菌培养的结果互补 ,提高检出率 ;细菌L型对常规抗菌药物敏感性低  相似文献   

3.
于寿昌  于琛 《检验医学》2003,18(2):115-116
目的调查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阴道炎患者中细菌L型感染情况,以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方法分别取受检者的前列腺液和阴道分泌物标本按常规作需氧菌、厌氧菌及细菌L型培养.培养所得的细菌L型菌株进行返祖和鉴定.并对其中50例细菌L型培养阳性患者经一年抗菌治疗后复查,将复查培养所得的细菌L型除返祖鉴定外再通过涂片、细胞壁染色加以确诊.结果 631例患者标本中细菌L型培养阳性278例(44.0%),其中268例经返祖证实与变异前的原始菌混合感染;单纯细菌L型培养阳性10例(3.6%);278株细菌L型经返祖试验及鉴定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30例(82.7%)、粪链球菌26例(9.4%)、大肠埃希菌18例(6.5%)、铜绿假单胞菌4例(1.4%).经一年抗菌治疗后复查的50例原细菌L型阳性患者中有5例细菌培养阴性,45例单纯细菌L型培养阳性,占90%,经涂片、细胞壁染色证实大部分(约80%以上)菌体无细胞壁,呈多形态.结论提示对前列腺炎和阴道炎患者增加细菌L型常规检查,可与细菌培养的结果互补,提高检出率;细菌L型对常规抗菌药物敏感性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舟山地区慢性前列腺炎微生物感染情况及几种主要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监测,为有效控制慢性前列腺炎提供实验室依据,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41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MearesStamey四段取样法作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同时检测淋球菌、解脲脲原体、人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对长期使用抗生素及原因不明的感染患者加做L型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在41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原体阳性253例,普通细菌培养共分离出196例阳性标本(L型细菌7例),阳性率为47.1%。葡萄球菌感染139例,占70.9%(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91例;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感染47例)。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34例,衣原体感染引起15例,淋球菌感染8例。[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的细菌感染分布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中葡萄球菌所占的比例最高;分离出来的普通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对于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而普通培养阴性的患者加做L型细菌培养,支原体和衣原体,淋球菌的检测对提高慢性前列腺炎细菌感染检出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引起鼻窦炎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及与鼻窦炎感染类型的关系。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方法 对2013-2017年诊治的1 050例鼻窦炎患者,通过鼻内窥镜手术所取的窦腔内容物行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普通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厌氧菌培养和质谱仪菌种鉴定。结果 1 050例鼻窦炎患者分为急性鼻窦炎患者16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384例和真菌性鼻窦炎患者502例。细菌直接涂片和培养结果一致,2013年~2016年真菌涂片镜检的总体阳性率66.5%,培养阳性率44.0%, 2017年改进了真菌培养前处理方法后培养阳性率87.1%,涂片镜检的阳性率68.8%,真菌涂片阳性率高于培养结果。经培养鉴定共检出1283株病原菌,排在前几位的细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77株(13.8%)、铜绿假单胞菌101株(7.9%)和流感嗜血杆菌78株(6.1%)为主,其次为链球菌属90株(7.0%)和克雷伯菌54株(4.2%);厌氧菌主要为普雷沃菌14株(1.0%)、具核梭杆菌5株(0.1%);真菌以曲霉菌200株(15.6%)为主,多伴有细菌的混合感染。急性鼻窦炎多为一种病原,慢性鼻窦炎多混合2种以上病原菌,急性和慢性鼻窦炎病原菌的种类和排序无明显差异。结论 急性和慢性鼻窦炎的致病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厌氧菌多为普雷沃菌和具核梭杆菌;真菌性鼻窦炎以曲霉菌属为主,同时伴有细菌的混合感染;临床应根据细菌和真菌培养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穿刺液涂片镜检与细菌培养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深部穿刺液标本直接涂片镜检与细菌培养2种方法对细菌检出率的比较,探讨细菌学检查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正确分析细菌学检查提供参考,方法:对临床送检的143例部穿刺液标本进行直接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结果:104例片镜检阳性标本中有31例(29.8%)细菌培养阴性;39例涂片镜检阴性的标本中有13例(33.3%)细菌培养阳性。31例未经抗生素治疗的脓肿穿刺液标本涂片与细菌培养结果均阳性,而且结果一致,结论:经验用药后再采集细胞培养标本是影响细菌培养阳性的主要原因,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对细菌培养检查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菌生物膜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黏膜中的表达与细菌培养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组获取9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手术黏膜样本,对照组获取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及10例健康志愿者钩突黏膜样本,所有样本均行细菌培养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分析细菌生物膜表达与细菌培养的相关性。结果 90例实验组患者中,64例观察到细菌生物膜的存在(阳性率71.1%)并且其中有60例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最高的细菌是表皮葡萄球菌占41.7%(25/60)。另26例实验组患者及15例对照组患者均未观察到细菌生物膜,也未培养出需氧或厌氧菌。细菌培养与细菌生物膜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01(P=0.000)。结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黏膜中细菌生物膜表达与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呈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对146例疑为前列腺炎的患者进行前列腺液常规涂片细菌检查和细菌培养。结果细菌培养查到细菌67例;79例未检查出细菌,其中5例细菌涂片阳性,而细菌培养则为阴性。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细菌涂片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部穿刺液标本直接涂片镜检与细菌培养2种方法对细菌检出率的比较,探讨细菌学检查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正确分析细菌学检查结果提供参考.方法对临床送检的143例深部穿刺液标本进行直接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结果104例涂片镜检阳性标本中有31例(29.8%)细菌培养阴性;39例涂片镜检阴性的标本中有13例(33.3%)细菌培养阳性.31例未经抗生素治疗的脓肿穿刺液标本涂片与细菌培养结果均阳性,而且结果一致.结论经验用药后再采集细菌培养标本是影响细菌培养阳性率的主要原因.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对细菌培养检查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尿干化学分析和涂片镜检在筛选尿路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比较尿干化学分析中白细胞酯酶、亚硝酸盐试验和涂片染色镜检在筛选泌尿系统感染中的可靠性。方法 收集400份合格中段尿标本,先取10μl做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剩余标本做干化学分析及涂片染色镜检。结果 有41例培养出有意义细菌(菌落计数≥10^5cfu/ml),占10.3%。白细胞酯酶和亚硝酸盐试验的敏感性分别为73.2%、46.3%,特异性分别为86.6%、98.1%,两者合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2%、85.2%。另外有4例(9.5%)标本培养阳性但干化学分析阴性。镜检共有30例阳性,敏感性61.36%(27/41),其中3例镜检阳性但培养阴性。若以菌落计数≥10^4cfu/ml为标准,则阳性例数达到55例(占13.8%),干化学分析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阴性预示值(NPV)变化不大,但阳性预示值(PPV)却显著提高;涂片染色镜检的特异性稍有降低,但镜检PPV却不变。结论 尿试条干化学分析、涂片染色镜检在筛选泌尿系统感染时敏感性不足,诊断泌尿系统感染须做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11.
841例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学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学分布及对临床常见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841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同时做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做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841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245例(占29.1%)常规细菌培养阳性,分离出细菌17种共261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84株(占70.5%),革兰阴性球菌22株(占8.4%),革兰阴性杆菌55株(占21.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支原体培养阳性327例(占38.9%);衣原体检测阳性112例(占14.3%)。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病原菌以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为主,分离菌株对常用药物耐药严重,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在慢性前列腺炎病原学分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细菌混合感染、支原体混合感染,以及细菌合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地震伤员创口病原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情况,为其感染控制提供病原学调查及临床治疗依据。方法收集本院的"5.12"地震伤员初次送检创口分泌物、坏死组织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合伤员临床资料及创口特征,分析其病原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结果 85例地震伤员送检创口分泌物及坏死组织标本116份,细菌培养阳性49例,阳性率为57.6%;送检标本培养阳性74份,阳性率为63.8%;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41份,占培养阳性的55.4%;同一伤员不同部位创口分离细菌不一致有13例(28份标本),专性厌氧梭状芽孢杆菌2份。分离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溶血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对临床常用青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均较为敏感。结论地震伤员创口病原菌感染率高,多重细菌感染较常见,同一伤员不同部位创口感染细菌可不一致,感染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较敏感,提示感染与创口受到环境细菌污染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培养药敏的分析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減少滥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11年1月1日至12月30日,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院门诊与住院的753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排尿后使用1%苯扎溴胺对尿道口做消毒处理,并对前列腺实施按摩之后无菌收集前列腺液,第1滴用作常规检查,第2滴用作细菌培养加药敏和支原体培养。结果在753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普通细菌培养共分离出262例阳性标本,为34.8%,其中两种致病菌混合感染有3例,占细菌培养阳性的1.1%。262例细菌培养阳性标本中有57例做支原体培养,其中16例解脲脲原体阳性,阳性率占28.1%,人型支原体没有发现阳性。结论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EPS)的病原体检测对临床诊治慢性前列腺炎具有重要意义。抗菌药物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常用方法,但不可忽视前列腺炎细菌混合感染及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鼻窦炎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及与鼻窦炎感染类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2017年诊治的1 050例鼻窦炎患者经鼻内窥镜手术所取的窦腔内容物标本,行直接涂片镜检、普通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厌氧菌培养和质谱仪菌种鉴定。统计分析急性和慢性鼻窦炎病原菌分布差异。结果 1 050例鼻窦炎患者分为急性鼻窦炎164例、慢性鼻窦炎384例和真菌性鼻窦炎502例。细菌直接涂片和培养结果一致。经培养鉴定共检出1 283株病原菌,细菌分布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77株(13.8%)、铜绿假单胞菌101株(7.9%)、流感嗜血杆菌78株(6.1%)、链球菌属90株(7.0%)、克雷伯菌属54株(4.2%);厌氧菌主要为普雷沃菌14株(1.0%)和具核梭杆菌5株(0.1%);真菌以曲霉200株(15.6%)为主,多伴有细菌的混合感染。急性鼻窦炎多为一种病原菌,慢性鼻窦炎多混合2种以上病原菌。急性和慢性鼻窦炎病原菌中链球菌(χ2=13.819,P0.01)、肠杆菌科细菌(χ2=9.849,P0.01)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χ2=75.407,P0.01)的分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细菌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3—2016年真菌涂片镜检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6.5%和49.9%;2017年改进真菌培养前处理方法后培养阳性率为87.1%,涂片镜检阳性率为68.8%。结论急性和慢性鼻窦炎致病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厌氧菌多为普雷沃菌和具核梭杆菌;真菌性鼻窦炎以曲霉属为主,同时伴有细菌的混合感染。临床应根据细菌和真菌培养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用慢性肾盂肾炎chronic pyelonephritis(CPN)患者尿液作细菌L型培养对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CPN患者分别作细菌普通培养和细菌L型培养.结果80例CPN患者尿液细菌普通培养阳性8例(占10%),细菌L型培养阳性17例(占21.3%),其中一例既长出细菌型也长出细菌L型.结论细菌普通培养表明对CPN患者尿液中细菌检出率很低,而加做L型培养可提高CPN患者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盂肾炎尿液细菌学检查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用慢性肾盂肾炎chronicpyelonephritis (CPN)患者尿液作细菌L型培养对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CPN患者分别作细菌普通培养和细菌L型培养。结果  80例CPN患者尿液细菌普通培养阳性 8例 (占 1 0 % ) ,细菌L型培养阳性 1 7例 (占 2 1 .3 % ) ,其中一例既长出细菌型也长出细菌L型。结论 细菌普通培养表明对CPN患者尿液中细菌检出率很低 ,而加做L型培养可提高CPN患者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肝脓肿的细菌培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4例肝脓肿患者脓液需氧和厌氧细菌培养,结果有49例培养阳性,总阳性率58.3%,其中单一需氧菌和单一厌氧菌阳性者,分别占阳性标本的34.7%和20.4%,两者混合阳性占44.9%。共检出细菌82株(需氧菌44株,厌氧菌38株),其中以大肠埃希菌(34.1%)和消化链球菌(47.4%)多见。表明,厌氧菌感染在细菌性肝脓肿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呼吸道标本真菌培养与涂片镜检结果的比较分析,评价其在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实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常规收集临床送检呼吸道标本620例进行真菌培养及鉴定与涂片镜检,比较其结果并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20例呼吸道标本中,真菌培养阳性201例,阳性率为32.4%,其中白色念珠菌164例,占培养阳性的81.6%,其次是光滑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曲霉菌4例,占培养阳性的2.2%。涂片镜检阳性133例,其中,查见真菌孢子及菌丝81例,占镜检阳性的60.9%,查见真菌孢子未见菌丝49例,占镜检阳性的36.8%,仅查见菌丝3例。结论真菌培养及鉴定有助于确定其种类,但耗时较长,且容易受到上呼吸道定植真菌的干扰。真菌涂片镜检操作简便、快速,尤其是查见大量孢子及菌丝时对临床快速确定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提示临床送检呼吸道标本作真菌培养及鉴定时应同时作真菌涂片镜检。  相似文献   

19.
358例标本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标本作细菌培养前涂片镜检,分析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将临床送检的358例标本进行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将镜检结果与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58例标本中培养阳性的有127例,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24例,革兰氏阴性杆菌56例,真菌47例。痰标本、尿标本、胸腹水标本、其它标本的涂片与培养结果符合率分别为74.2%、73.9%、97.2%、93.8%。经X^2检验痰标本、尿标本、胸腹水标本、其它标本的涂片与培养结果符合率无显著性差异(70值均分别为0.014、0.017、0、0,P值均〈0.05)。结论标本培养前的涂片镜检减少了培养结果的误差,有效的提高了标本培养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尿干化学分析中白细胞酯酶、亚硝酸盐试验和涂片染色镜检在筛选泌尿系统感染中的可靠性。方法 收集 4 0 0份合格中段尿标本 ,先取 10 μl做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 ,剩余标本做干化学分析及涂片染色镜检。结果 有 4 1例培养出有意义细菌 (菌落计数≥ 10 5cfu/ml) ,占 10 .3%。白细胞酯酶和亚硝酸盐试验的敏感性分别为 73.2 %、4 6 .3% ,特异性分别为 86 .6 %、98.1% ,两者合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 90 .2 %、85 .2 %。另外有 4例 (9.5 % )标本培养阳性但干化学分析阴性。镜检共有 30例阳性 ,敏感性 6 1.36 % (2 7/ 4 1) ,其中 3例镜检阳性但培养阴性。若以菌落计数≥ 10 4cfu/ml为标准 ,则阳性例数达到 5 5例 (占 13.8% ) ,干化学分析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阴性预示值 (NPV)变化不大 ,但阳性预示值 (PPV)却显著提高 ;涂片染色镜检的特异性稍有降低 ,但镜检PPV却不变。结论 尿试条干化学分析、涂片染色镜检在筛选泌尿系统感染时敏感性不足 ,诊断泌尿系统感染须做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