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甲地孕酮联合格拉司琼预防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76例接受含顺铂、阿霉素及环磷酰胺联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止吐方案:甲地孕酮+格拉司琼+甲氧氯普胺;对照组止吐方案:格拉司琼+甲氧氯普胺,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Ⅱ度以上急性恶心、呕吐及迟发性恶心呕吐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5.3%、9.2%及6.6%;对照组分别为23.7%、28.9%及21.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毒副反应相近,均较轻微,可耐受。结论甲地孕酮联合格拉司琼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较单用格拉司琼具有更好的预防效果,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与格拉司琼比较,观察和评价帕洛诺司琼预防含高度催吐危险化疗药物顺铂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法,将84例含顺铂化疗方案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分成两组:A组第1周期用帕洛诺司琼及地塞米松;B组第1周期用格拉司琼及地塞米松;第2周期A、B组交叉使用。止吐方案:帕洛诺司琼0.25mg,静脉推注d1,d3;格拉司琼3mg,静脉滴注dl-3;地塞米松10nag,静脉推注d1—3。观察化疗后7天内恶心、呕吐的情况以及与止吐药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帕洛诺司琼与格拉司琼对化疗后急性呕吐完全控制率分别为77.4%和71.4%,总有效率分别为90.5%和86.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帕洛诺司琼与格拉司琼对化疗后延迟性呕吐完全控制率分别为66.7%和47.6%,总有效率82.1%和59.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止吐药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和头痛,两药发生率分别为22.6%和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对预防含顺铂化疗所致的急性呕吐的疗效与格拉司琼相当,但对预防延迟性呕吐的疗效优于格拉司琼,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较轻、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格拉司琼对恶性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格拉司琼和昂丹司琼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124例患者分为格拉司琼组(治疗组)64例,昂丹司琼组(对照组)60例.结果:格拉司琼组总有效率96.88%(62/64);昂丹司琼组为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拉司琼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与胃复安及地塞米松联合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及毒副反应,并与单用格拉司琼相比较。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法,将联合化疗患者分成两组:A组第一周期用格拉司琼与胃复安及地塞米松;B组第一周期单用格拉司琼,第二周期A、B组交叉使用。结果 格拉司琼与胃复安及地塞米松组对化疗恶心、呕吐的有效控制率均高于单用格拉司琼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格拉司琼与胃复安及地塞米松联合作为预防和控制化疗致的恶心、呕吐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5.
郑国甫  张扬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8):1156-1158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联合黄连上清片对化疗药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并与单用格拉司琼比较。方法:6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化疗前给予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mgqd×5天加黄连上清片6#bid×5天;对照组在化疗前给予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mgqd×5;观察每组病人一周内出现恶心呕吐和便秘的程度。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防治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有效率(CR PR%)分别为90.6%和85.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便秘发生率(中 重度%)分别为9.4%和37.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格拉司琼联合黄连上清片防治化疗药所致胃肠道恶心呕吐反应与单用格拉司琼效果相同显著,而发生便秘明显少于单用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对顺铂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接受含顺铂联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2个疗程的自身对照,随机分格拉司琼与胃复安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格拉司琼组对恶心、呕吐的完全控制率和有效控制率明显优于胃复安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格拉司琼可作为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优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格拉司琼单药与联合多药预防含顺铂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交叉设计、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联合用药组给予格拉司琼+地塞米松+胃复安+维生素B6,单药组仅给格拉司琼。对比第一、二周期化疗后两组急性和延迟性呕吐的完全缓解率、进食状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共入组100例患者,其中1例自动退出,1例因顽固性呃逆退出,98例可评价疗效。联合组和单药组对急性呕吐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3.5%(72/98)和61.2%(60/98)(P=0.009);对延迟性呕吐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9.0%(48/98)和40.8%(40/98)(P=0.015);食欲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20.4%(20/98)和45.9%(45/98)(P=0.001)。两组头痛、便秘、胃部不适以及呃逆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联合用药组的兴奋失眠患者较单药组多(10例vs 1例)(P=0.005)。结论: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胃复安、维生素B6对缓解顺铂等强致吐方案化疗的药物性呕吐效果更优,并能改善食欲,是一个安全、有效、经济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郑卫红  谢纯  李旭  陈智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7):1338-1339
目的:探讨格拉司琼和昂丹司琼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124例患者分为格拉司琼组(治疗组)64例,昂丹司琼组(对照组)60例。结果:格拉司琼组总有效率96.88%(62/64);昂丹司琼组为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拉司琼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李英姿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10):1993-1994
目的: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对中晚期乳腺癌化疗中两种止吐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对100例所用化疗方案剂量以及辅助用药完全相同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按昂丹司琼+地塞米松、格拉司琼+地塞米松两种止吐方案分成两组,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2种方案止吐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方案的C/E分别为8.03和5.36,(P<0.01)。结论:两种方案中,格拉司琼+地塞米松治疗方案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动脉注射预防肿瘤动脉导管介入栓塞化疗恶心呕吐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21例肝癌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病例。观察组133例:动脉插管成功后注入格拉司琼3mg及地塞米松10mg;对照组88例:动脉注入胃复安30mg及地塞米松10mg。分别观察第1、2、3天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治疗前后进行KPS评分。结果观察组第1天、第2天、第3天有效率分别为:86.5%、85.7%、95.5%;对照组分别为:55.7%、42.1%、84.1%.两组KPS评分下降率分别为:23.3%、47,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相差均有显著性。观察组不良反应以便秘为主,无锥体外系反应,对照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14.8%。结论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动脉注射预防恶性肿瘤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的恶心呕吐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分析以铂类为基础的GP(吉西他滨+ 顺铂) 联合化疗和单药吉非替尼( IRESSA) 一 线治疗ⅢB2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60 例ⅢB~ Ⅳ期从未接受过化疗的非小 细胞肺癌患者中,单用吉非替尼治疗26 例,GP 方案治疗34 例。吉非替尼组为吉非替尼250 mg/ d ; GP 组为吉西他滨1 250 mg/ m2 ,第1 ,8 天,顺铂75 mg/ m2 ,第1 天。每三周为一周期,两周期后评价客观疗 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吉非替尼组26. 9 %(7/ 26) ,GP 组29. 4 %(10/ 34) , P > 0. 05 ;疾病控 制率吉非替尼组76. 9 %(20/ 26) ,GP 组50. 0 %(17/ 34) , P < 0. 05 。GP 组主要存在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 应毒性( P < 0. 05) ,吉非替尼组的毒性反应主要为皮疹和腹泻。结论 GP 方案和吉非替尼单药一线治 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可获得一致的客观有效率,但吉非替尼单药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GP 组,且 其毒副反应较GP 组轻微,患者均可完全耐受。吉非替尼单药口服可考虑作为治疗晚期化疗难耐受的 NSCLC 患者的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盐酸托烷司琼、氟哌利多与PCA伍用预防术中顺铂腹腔化疗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择44例ASAⅠ~Ⅱ级术中行顺铂腹腔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试验组):盐酸托烷司琼5mg+氟哌利多2.5mg+芬太尼1.0mg;B组(对照组):氟哌利多5mg+芬太尼1.0mg。术毕均将顺铂100mg在缝合腹膜前注入腹腔内。A、B组分别静注盐酸托烷司琼5mg、生理盐水5ml后接PCA泵。结果 术后10小时内A组的优良率为95.5%.与B组68.2%、59.1%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P<0.05)。术后10~36小时A组优良率较前10小时略下降为90.9%与B组63.6%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盐酸托烷司琼、氟哌利多与PCA伍用在适量浓度下能较好的预防术中顺铂腹腔化疗后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3.
塞来昔布联合5-Fu对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 2(Cyclooxygenase 2,Cox 2)抑制剂 塞来昔布(celecoxib)联合5 氟尿嘧啶(5 fluorouracil ,5 Fu)对实验性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模型建立后32只实验裸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给予塞来昔布及5 Fu药物干预后观察各组皮下移植瘤体积、瘤重和裸鼠实验前后的体重变化,计算抑瘤率。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原位凋亡染色检测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细胞色素C、caspase 3及caspase 9表达。结果 塞来昔布干预组、5 Fu干预组和联合干预组肿瘤生长明显抑制,塞来昔布干预组、5 Fu干预组抑瘤率分别为27.81%和53.02%,联合干预组抑瘤率为78.37%(P<0.01)。干预组较对照组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干预组各组之间凋亡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射电镜下见干预组瘤细胞呈现明显凋亡形态改变,联合干预组凋亡表现尤为典型,对照组无明显凋亡形态改变。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印迹法显示干预组其细胞色素C、caspase 3及caspase 9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各组之间比较其表达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塞来昔布及5 Fu均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可显著抑制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色素C、caspase 3及caspase 9蛋白表达、激活细胞色素C依赖性凋亡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雷莫司琼预防顺铂所致恶心呕吐反应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自身对照方法对43例接受大剂量顺铂联合化疗的恶性肿瘤病人使用雷莫司琼进行止吐治疗并与恩丹西酮作对照,于化疗第一周期或第二周期使用雷莫司琼止吐,同一病人于另一周期使用恩丹西酮作自身对照。结果 雷莫司琼组对预防化疗后24小时内急性恶心呕吐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预防化疗后2~3天出现的恶心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预防化疗后2~4天出现的呕吐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0.01),雷莫司琼组恶心和呕吐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平均恶心持续时间分别为50.22和87.80小时(P<0.01)平均呕吐持续时间分别为31.15和48.40小时(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近。结论 雷莫司琼能有效预防大剂量顺铂所致的恶心呕吐反应,对于急性和延迟性呕吐反应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疏肝健脾抑癌汤对原发性肝癌的辅助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抑癌汤对原发性肝癌的辅助疗效。方法 将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疏肝健脾抑癌汤+化疗)和对照姐(化疗)。各组30例,均治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两组在癌灶和延长生存期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及减少白细胞抑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姐(P<0.05)。结论 疏肝健脾抑癌汤可改善肝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并可减轻化疗药物的毒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晚期肝癌患者无水酒精瘤内注射与T 细胞亚群变化关系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APAAP 法检测晚期肝癌患者CD4 + 、CD8 + 细胞。B 超与CT 比较肿瘤变化并随访了解生存状况。结果 晚期肝癌患者CD4 + 、CD4 + / CD8 + 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术组CD4 + 、CD4 + / CD8 + 升高,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继发性肝癌患者, 除CD4 + 、CD4 + / CD8 + 明显降低外,CD8 + 明显升高,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术后CD4 + 、CD4 + / CD8 + 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亦无统计学意义。临床观察:继发性肝癌患者较原发性肝癌患者酒精容受性高;无水酒精瘤内注射能延长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结论 晚期肝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术后使免疫功能紊乱得以调变。无水酒精瘤内注射仍是晚期肝癌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Celecoxib(塞来昔布)对C6胶质瘤生长抑制的体内实验研究。方法 将成瘤小鼠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应用肿瘤HE染色法、肿瘤生长曲线、前列腺素E2(PGB)检测及电镜检查方法观察Celecoxib对小鼠移植瘤的作用。结果 HE染色和电镜可见治疗组血管破坏、细胞坏死和凋亡,PGE2检测及肿瘤生长曲线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lecoxib能够抑制COX-2活性。降低PGB合成,Celecoxib对C6胶质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对胶质瘤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多西紫杉醇联合PF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TXT)联合PF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60例晚期食管癌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TXT75mg/m2,第1天,DDP35mg/m2,第1、2天,CF0.2g,第1~5天,静脉滴注,5-Fu2.5g/m2持续泵入120h;对照组:仅含DDP、5-Fu、CF,用法同治疗组,21天为一周期,连用两周期以上。结果治疗组CR率为6.25%,RR为71.9%,对照组CR率为3.57%,RR为42.9%,两组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治疗组初治患者RR为73.6%,复治患者RR为6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脱发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结论多西紫杉醇(TXT)联合PF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RR明显提高,毒副反应略有增加,但能耐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阿瑞匹坦在预防肺癌含铂化疗方案所致的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应用一线含铂化疗方案治疗的肺癌患者44例,采用自身对照比较使用阿瑞匹坦与否在化疗过程中止吐效果的差异,同时观察阿瑞匹坦在多周期化疗中的止吐疗效。结果 44例患者中,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组(A组)急性呕吐的发生率为50.0%,延迟性呕吐的发生率为81.8%;阿瑞匹坦、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组(B组)急性呕吐的发生率为25.0%,延迟性呕吐的发生率为47.7%;与A组相比,B组对急性呕吐的治疗有效率(RR)为909%,对延迟性呕吐的RR为77.8%。多周期化疗中阿瑞匹坦维持止吐效果较好,且无疗效衰减现象。阿瑞匹坦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厌食、疲乏、便秘、腹泻,A组厌食的发生率为93.2%,高于B组的63.6%(P=0.001);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瑞匹坦可有效降低含铂化疗方案的急性和延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瘤内注射VEGF2C siRNA 抑制胃癌移植瘤VEGF2C 表达和肿瘤淋巴管生成的有效 性。方法 建立裸鼠胃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 组:VEGF2C siRNA 脂质体混合液组、单脂质体 组、单siRNA 组和PBS 组,对肿瘤进行原位注射干预,记录各实验组肿瘤体积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 测各实验组肿瘤组织VEGF2C 的表达,并通过抗人CD31 和抗人L YVE21 单克隆抗体检测瘤体内血管 和淋巴管生成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干扰组肿瘤细胞VEGF2C 染色减弱,和对照组相比VEGF2C 表达下调68. 3 %( P < 0. 01) ,而胃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LVD) 值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 2 ±1. 3 、9. 8 ± 2. 7 ,VEGF2C siRNA 干预组LVD 值下降至对照组的32. 7 %( P < 0. 01) ,而MVD 值无明显差异( P > 0. 05) 。结论 瘤内注射VEGF2C siRNA 能显著下调肿瘤组织内VEGF2C 的表达,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和瘤内淋巴管生成,而对肿瘤血管生成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