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辛伐他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6例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n=17)和安慰剂组(n=19).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辛伐他汀组加用辛伐他汀,起始剂量为5 mg/d,4周后增至10 mg/d.结果:治疗12后周,辛伐他汀组较安慰剂组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心功能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提高,为(38.59±3.47)%对(34.11±3.16)%,P<0.01.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IL)-6水平在辛伐他汀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显著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提示他汀类药物可用于治疗非缺血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2.
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调脂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辛伐他汀(simvastatin,商品名舒降之,默沙东公司生产)与氟伐他汀(fluvastatin,商品名来适可,诺华制药公司生产)临床调脂疗效及耐受性.方法将100例TC>5.2mmol/L伴或不伴TG>1.7mmol/L的对象随机分成辛伐他汀组(n=50)与氟伐他汀组(n=50),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d,氟伐他汀组给予氟伐他汀40mg/d,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治疗后6周、12周分别测定TC、TG、HDL-C、LDL-C以及ALT、AST、CK值.结果两组治疗6周后及治疗12周后,TC、TG、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12周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6周后,TC降低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12周后,TC、LDL-C降低差别有显著意义(P分别<0.05和<0.01),HDL-C升高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20mg/d,氟伐他汀40mg/d调脂疗效均较好且安全.其中,辛伐他汀在降低TC、LDL-C水平以及升高HDL-C水平优于氟伐他汀;但对肝功能影响辛伐他汀比氟伐他汀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TMZ)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DCM伴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TMZ治疗组(TMZ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TMZ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TMZ 20 mg,3次/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0周后患者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结果 治疗20周后,TMZ组心功能分级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动图LVEF明显提高(P<0.01),LVEDs和LVEDd显著缩小(P<0.05,P<0.01).结论 曲美他嗪可以改善DCM患者的心功能,可以作为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4.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水平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2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sICAM-1水平.所有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均经过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心电图等多项检查证实,确属不明原因的心脏扩大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左室射血分数(LVEF)<35%者.结果 扩张型心肌病组血清sICAM-1明显高于对照组[(162.46±78.56)ng/ml,69.48 ng/ml,P<0.01];心功能Ⅱ级组血清sICAM-1高于对照组[(99.80±13.49)ng/ml,(69.48±16.86)ng/ml,P<0.05];心功能Ⅲ级组血清sICAM-1水平明显均高于心功能Ⅱ级组[(188.40±27.15)ng/ml,(99.80±13.49)ng/ml,P<0.01],心功能Ⅳ级组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Ⅲ级组[(370.85±49.97)ng/ml,(188.40±27.15)ng/ml,P<0.01].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中sICAM-1高表达,并且随着心衰加重,外周血清中sICAM-1的水平逐渐升高.在DCM中,sICAM-1可以作为一种无创性炎症活动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细胞凋亡抑制因子(sFa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浆中sFas、TNF-α、IL-6、hs-CRP水平.结果:左室射血分数(LVEF)≤30%者较>30%者sFas水平明显升高(P<0.05),sFas与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呈显著负相(r=0.425,P<0.01),(r=-0.309,P<0.05).hs-CRP水平在心功能Ⅳ级明显高于心功能Ⅲ级.TNF-α水平2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或0.05),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对照组血浆sFa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干预组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变化.干预组血浆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进一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TNF-a、IL-6等细胞因子水平,提示阿托伐他汀具有抗炎保护心肌作用;但阿托伐他汀可能影响Fas/FasL系统活性而促进心肌细胞凋亡,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LOX-1)表达的影响,以了解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在高血压病血管中的表达及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高血压病中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作用.方法 20只12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SHR组(n=10)和辛伐他汀组(n=10),辛伐他汀组每只大鼠予以辛伐他汀5 mg/kg*d灌胃,给药时间8周,同时取10只12周龄雄性京都种Wistar大鼠作为WKY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动物主动脉LOX-1的表达.结果与WKY组比较,SHR组LOX-1表达显著增加(0.12±0.05 vs 0.86±0.11,P<0.05),与SHR组比较,辛伐他汀组经8周治疗后,LOX-1表达显著降低(0.86±0.11 vs 0.54±0.13,P<0.05),SHR组及辛伐他汀组之间血压及血清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内皮层LOX-1 表达增加,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内皮层LOX-1 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此种作用可能是他汀类药物独立于降脂外抗动脉粥样硬化新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4S)结果提示,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新近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不仅可降低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还有望用于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但目前对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是否可同样获益仍存在争议.我们通过对缺血性或非缺血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辛伐他汀,以观察其对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左心室重构的影响,评价辛伐他汀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他汀类药物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以探讨AMI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必要性。方法所有入选患者均于干预前和治疗后5d抽取静脉血检测oxLDL、血脂等生化指标,分析辛伐他汀干预前后oxLDL的统计学意义。结果 20mg/d、40mg/d辛伐他汀组干预后oxLDL低于干预前(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血浆oxLDL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40mg/d辛伐他汀组与20mg/d辛伐他汀组干预后oxLDL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早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具有抗oxLDL等调脂外效应,且存在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对病人心功能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1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83)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n=83)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血清IL-6、TNF-α、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14 d后心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CO)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升高更显著(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14 d后血清IL-6、TNF-α、NT-proBNP水平均降低(P0.01);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左卡尼汀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能有效改善病人症状,降低血清IL-6、TNF-α、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以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探讨阿托伐他汀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测定血清中hs-CRP水平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两周血浆中TNF-α和IL-6水平。结果:心功能NYHAⅣ级患者血浆hs-CRP水平较Ⅲ级明显增高(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浆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干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hs-CRP浓度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病情程度和预后的预测指标之一。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