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检测腹腔单核细胞对约氏疟原虫感染红细胞(靶细胞)的免疫作用.方法用皂化约氏疟原虫感染的鬼形红细胞(SPRBC)腹腔注射免疫小鼠2次.3周后,用感染红细胞(PRBC)作为靶细胞注入腹腔,90 min后洗取腹腔细胞,用扫描电镜观察腹腔单核细胞的变化和对靶细胞的作用效应.结果腹腔细胞在靶细胞注入90 min后呈现各种激活状态:(1)腹腔单核细胞大小不均一,细胞表面绒毛变的细长浓密且有细胞间联接;(2)部分腹腔单核细胞胞浆摊展(呈"煎蛋"样)或呈"细胞炸弹"样;(3)延展或片状的绒毛和摊展的胞浆可粘附包卷靶细胞,并可使其因密集穿孔而受损.结论小鼠经约氏疟原虫感染的鬼形红细胞免疫后,其腹腔单核细胞对红内期疟原虫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粗提的约氏疟裂殖子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瘤细胞融合,获得13株分泌抗约氏疟红内期McAb的杂交瘤。它们分别属于小鼠IgG_1,IgG_(2a),IgG_(2b)及IgG_3亚类。根据免疫荧光观察,13株McAb可分为4类:①与红内期各发育阶段原虫均能起荧光反应;②针对晚期滋养体及裂殖体;③抗裂殖体及裂殖子;④单纯抗裂殖子。有5株McAb与人疟原虫发生阳性荧光反应,其中4株只与恶性疟交叉,另一株(McAb)则不仅与恶性  相似文献   

3.
硝喹对鼠约氏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染约氏疟原虫的小鼠,灌服单剂量的硝喹(1mg/kg)后30min到24h,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动态观察了红内期疟原虫的形态变化。结果发现,在光镜下,有些晚期滋养体核大而不能分裂,有些原虫胞浆中有散在的圆形红色颗粒,这些红色颗粒可能是电镜中观察到的自噬泡或膜性残体。在电镜下,最早观察到的是原虫线粒体肿胀,基质空化,粗面内质网扩张和排列紊乱,核糖体脱落和解聚。随后原虫膜性结构增生,在胞浆中形成多层螺纹膜或髓鞘样结构,核膜肿胀,增生,核周间隙增宽。药物作用晚期,原虫结构瓦解,形成大量自噬泡。结果表明,硝喹干扰了疟原虫的膜系统,胞浆系统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从多个环节发挥其抗疟效应。  相似文献   

4.
间接荧光抗体实验观察大鼠体内约氏疟原虫红细胞外期裂殖体寄生虫学教研室付冉定,罗树宏,刘多,舒衡平关键词Yoelii疟原虫;红细胞外期;荧光抗体技术;大鼠约氏疟原虫(PlesmodiumYoelii)红细胞外期(exoerythrocytic,EE)寄...  相似文献   

5.
作者用一种较新的细胞分离剂——Percoll,首次从宿主(猴、人)血液中浓集与分离间日型红内期原虫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食蟹猴疟原虫成熟滋养体、裂殖体及配子体的回收率分别为25.12、53.97及20.33%,纯度为95.31%。人间日疟原虫相应各期的回收率分别为37.80、52.35及37.41%,纯度为94.39%。  相似文献   

6.
王宪锋  刘忠湘  李淑梅  缪军  李珣  丁劲 《医学争鸣》2005,26(21):1948-1950
目的:探讨TAT-p53融合蛋白转导进入红内期恶性疟原虫的特性. 方法:将纯化的TAT-p53融合蛋白和p53蛋白分别与培养疟原虫共孵育30 min后,制备血涂片,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融合蛋白的转导. 同时计算融合蛋白与疟原虫共孵育12 h前后的感染率变化,观察蛋白转导对疟原虫生长的影响. 结果:TAT-p53融合蛋白可以突破红内期疟原虫各层细胞膜,进入虫体细胞内,并可根据荧光观察到融合蛋白主要分布在疟原虫滋养体和晚期裂殖体,而p53蛋白不能进入疟原虫内. 融合蛋白与疟原虫共孵育12 h后其感染率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蛋白转导对疟原虫的生长没有影响. 结论:TAT融合蛋白可以转导进入疟原虫内,这将为疟原虫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定时观察了用秋水仙碱处理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后的红细胞感染率及环状体、大滋养体和裂殖体各期的比例,并与用山梨醇处理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秋水仙碱处理后疟原虫可维持2~3个生物周期的同步化发育,并且处理后的红细胞感染率可在14%以上。山梨醇处理后疟原虫可维持2个生物周期的同步化发育,最高红细胞感染率为7.7%。  相似文献   

8.
疟疾疫苗的重要候选抗原--EBA-175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EBA-175是恶性疟原虫在红内期裂体增殖时合成并在裂殖体破裂时释放入血的一种可溶性蛋白,其具有红细胞结合功能的EBA-175Ⅱ区F2结构域能与红细胞表面血型糖蛋白特异性结合.本文总结了EBA-175的结构功能、株系变异及基因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对红内期约氏疟原虫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的氏疟原虫感染早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红内期疟原虫的影响。方法:通过ELISA和Griess反应,观察疟原虫感染早期宿主体内细胞因子和NO对红内期虫体血症的影响及其效应。结果:疟原虫感染早期随着以IFN-γ分泌增加为主的Th1细胞免疫应答产生的过程,NO合成逐渐增加,红内期原虫血症受到抑制,一旦解除高水平NO的作用,虫体的增殖能力即可迅速得以恢复。结论:NO通过抑制裂殖子的侵袭力发挥抗红内期原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10.
概述 近年来许多学者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疟原虫入侵红细胞的全过程,说明疟原虫的裂殖子具有孢子虫亚门入侵小体的一般顶端结构和入侵形式。清楚地阐明了疟原虫和红细胞的结构、它们之间的相互粘附、入侵和套膜迁移等。因为被入侵的红细胞不具有吞噬能力,入侵不可能是被吞噬或钻入。疟原虫的裂殖子侵入到红细胞内经过了极其复杂的活动程序,首先裂殖子与红细胞之间入侵性粘附具有相应受体与类配位基的作用;其次只有当裂殖子的顶端与红细胞接触才能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复方萘酚喹及其各单药 (磷酸萘酚哇、双氢青蒿素、甲氧苄啶 )对伯氏疟原虫ANKA株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 ,将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的小鼠分别以复方萘酚喹 2 6 0mg·kg- 1·d- 1× 1d (内含磷酸萘酚喹 149mg、双氢青蒿素 37mg、甲氧苄啶 74mg) ,磷酸萘酚喹 149mg·kg- 1·d- 1× 1d ,双氢青蒿素 180mg·kg- 1·d- 1× 1d和甲氧苄啶 1152mg·kg- 1·d- 1× 1d灌胃给药。给药后 1、 2、 4、 8、 12和 2 4h ,采血作标本 ,经包埋 ,切片 ,染色后 ,用电镜镜检。结果 :复方萘酚喹于给药 2h后多数晚期滋养体出现质膜肿胀、破裂 ,有的呈空腔状 ;食物泡膜肿胀 ;线粒体膜肿胀、分层、剥离 ;色素颗粒变形。给药 4h后进一步加剧。 8h后小部分晚期滋养体结构已经融化崩解 ,内容物结构模糊。 12h后绝大多数晚期滋养体结构已完全破坏或消失。结论 :复方萘酚喹对伯氏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较其组分中各单药起效更快、力度更强和作用相对彻底。  相似文献   

12.
按烛缸法对柏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红内期进行了体外培养的初步研究。先后5次,每次连续培养7天。除培养的第2天,其原虫率稍有增长外,随后便逐日下降;与此同时,培养的第4天,环状体有增多外,其后也逐日减少,而未成熟裂殖体及成熟裂殖体相对地逐日增加。培养结果提示有1~2个周期的裂体增殖。另将第7天的培养物无菌注入健康正常小白鼠腹腔内,7天后血检,原虫率明显上升(>5%),各红内期形态均可见到,还偶见到配子体,鼠间继续人工传代,原虫活力不减,实验鼠均于1周左右自然致死,反映原虫经体外培养7天后对宿主仍具有很强的毒力。  相似文献   

13.
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红内期虫体的凋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氯喹抗性(RC)株红内期虫体细胞危机状态的性质。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及基因组DNA琼脂糖电泳技术,观察感染伯氏疟原虫RC株或氯喹敏感(N)株ICR小鼠在原虫血症上升期和感染RC株小鼠自愈期虫体的显微及超微结构,以及基因组DNA琼脂糖电泳图谱。结果:在光镜下,原虫血症上升期的RC株和N株虫体结构无异常;而RC株感染小鼠自愈期虫体密度下降,大部分虫体固缩,周围呈空泡状。在电镜下,原虫血症上升期的RC株和N株红内期虫体胞膜结构完整,核位于一侧,胞质内可见各种细胞器,代谢窗明显。N株滋养体可见食物泡和疟色素。但RC株感染小鼠自愈期红内期虫体呈球形或椭圆形;胞膜完整,核固缩,胞质浓缩,线粒体和膜状结构消失,未见代谢窗结构。原虫血症上升期的RC株和N株红内期虫体基因组DNA电泳均为一条带,而RC株感染小鼠自愈期红内期虫体基因组DNA电泳呈典型的梯形条带。结论:伯氏疟原虫RC株红内期虫体危机状态的性质是凋亡。  相似文献   

14.
受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小鼠ig三吡萘啶游离碱11mg/kg给药后1h可见少数滋养体复合物层次增多且断裂,皱缩,并出现间隙,食物泡融合增大,2h后进一步加剧,且疟原虫髓样物也增多,线粒体肿胀,4h后出现变化的原虫更明显增多,8h后绝大多数滋养体结构多已瓦解,仅留上膜残体及大小不等的空泡,总之,其超微结构的变化与咯萘啶作用甚为相似。  相似文献   

15.
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红内期虫体在肝内的清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氯喹抗性(RC)株红内期虫体在宿主体内消亡的机制。方法:电镜观察感染伯氏疟原虫RC株和药物敏感(N)株小鼠肝脏内白细胞和疟原虫的相互作用。结果:感染N株小鼠的肝脏内未见白细胞增生、浸润、感染RC株小鼠肝脏的门管区和血窦内可见大量单核-巨噬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生、浸润,并伴有大量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滞留。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和感染疟原虫红细胞的表膜相互粘附,大量与吞噬细胞直接接触或未接触的感染疟原虫红细胞内的虫体出现危机状态(crisis form)。偶见巨噬细胞吞噬游离的裂殖子,但未见吞噬整个感染疟原虫红细胞。结论:宿主可能主要通过活化单核-巨噬细胞诱导疟原虫发生危机状态,清除RC株红内期疟原虫,而并非依赖白细胞直接吞噬、溶解疟原虫。  相似文献   

16.
本文观察了5株抗恶性疟McAb的免疫荧光特性,并对其抗原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5株McAb主要与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发育晚期虫体的表面膜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免疫荧光图象为明亮的点状、均匀片状和蜂窝状。它们在对靶抗原的识别上与免疫荧光的特点呈现一致性,主要能识别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发育晚期虫体的~(125)Ⅰ-表面标记抗原,其中McAbs 93A_3、94B_5、92D_4和93D_4主要识别分子量为125、115、83、74和67KDa的表面抗原,而McAb94D_1则主要识别分子量为200和19KDa的抗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反转录PCR(RT-PCR)的方法检测CTP基因是否在恶性疟原虫红内期表达。并构建CTP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以便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方法 按常规方法体外培养红内期恶性疟原虫,用Trizol试剂提取红内期疟原虫总RNA,通过RT-PCR方法扩增恶性疟原虫FCC1/HN株CTP编码基因并构建CT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结果获得了恶性疟原虫CTPcDNA的全编码区序列并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结论 CTP基因在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红细胞内期表达并成功地构建了CTP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18.
2020年1月腾冲市报告的1例非洲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曾到刚果金务工,自述在国外期间曾患疟疾,于回国途中发病。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89×109/L,血红蛋白141 g/L,血小板75×109/L,丙氨酸转氨酶188 U/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110 U/L,总胆红素29.3 μmol/L,血糖6.66 mmol/L,尿素氮3.8 mmol/L,肌酐95 μmol/L。其血涂片显微镜下可见环状体、大滋养体、未成熟裂殖体,疟原虫密度54 846 个/μL血,环状体占86.38%(8 640/10 002)、大滋养体占13.51%(1 351/10 002)、裂殖体占0.11%(11/10 002),PCR基因检测确诊为恶性疟,经抗疟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恶性疟外周血中出现裂殖体期原虫较少见,镜检时应注意与其他疟原虫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