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应用骨搬运技术治疗11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支具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疼痛护理、骨搬运护理,指导功能锻炼,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做好出院指导。11例经治疗肢体延长5.5~15.0cm,全部获得骨愈合,骨愈合时间4~8月,双下肢等长,小腿外形与功能恢复良好,无肢体缺血、坏死及再骨折发生,无假关节复发。  相似文献   

2.
双侧胫骨延长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总结了43例采用改良伊利扎罗夫外固定器技术行双侧胫骨延长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术后严密观察肢体感觉、运动、血液循环,准确进行肢体延长,指导功能锻炼,加强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及护理。本组发生针道感染17例,钢针松弛6例,钢针折断3例,延长骨端提前矿化融合2例,延迟愈合2例,骨不连2例,轴向偏移3例,肌肉挛缩与关节功能障碍11例,轻度神经血管损伤6例,经治疗护理后均痊愈。本组均达到预期长度,双下肢延长4~10cm,平均7.3cm。  相似文献   

3.
侯成青 《现代护理》1997,3(6):27-28
自1990-1996年,我科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肢体短缩病人20例,下肢平均延长4.6cm。愈合指数为38d/cm。针对肢体延长中所遇到的肌肉挛缩、轴向仿移,骨端延迟愈合和骨不连,再骨折及针道感染等并发症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保证了肢体延长的顺利进行,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骨端清创、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及胫骨干骺端截骨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骨折均愈合,3例双下肢长度基本恢复一致,2例仍有1.5—2cm肢体短缩畸形存在。术后截骨端骨延长4~8cm,平均延长5.6cm,无血管及神经损伤的症状出现,所有病例骨延长区新骨组织形成良好。结论骨搬移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伊士支架外固定技术矫治重度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的护理方法及技巧。方法针对10例重度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畸形矫治过程中术前出现的心理问题、术后皮肤水泡、针道感染、肌肉挛缩、关节僵硬、骨端延迟愈合、营养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护理措施。结果10例重度僵硬马蹄内翻足患者,平均随访3年,延长端骨痂生长良好,均达到骨性愈合,延长过程中未出现畸形复发及延长长度回缩。结论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掌握正确的延长方法,是畸形手术矫治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固定结合扩髓之骨泥回植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围手术期护理特点。方法: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将扩髓时产生的骨泥回植于骨折端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29例,其中男23例,女6例。年龄26~54岁,平均39.5岁。术后48h拔引流管,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d,所有患者均未行外固定,摄X线片根据骨折稳定情况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结果:29例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47周,膝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无感染、肢体短缩、旋转或成角畸形,无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结合扩髓之骨泥回植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术前心理辅导、术前准备、术中配合监护、术后康复训练等环节护理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41例儿童前臂短缩畸形行肢体延长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注重疼痛护理、针孔护理、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防止骨延迟愈合并骨折。认为对儿童前臂畸形肢体延长术后实施精心护理,可有效减轻患儿痛苦、针孔感染、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促进骨的生长愈合,达到提高手术疗效,有效减少或预防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报告了单臂外固定延长支架下采用骨内移位技术治疗28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患者的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指导补充营养,严格控制感染。术后重点做好骨内移位的护理,注意骨延长的速度、长度和方向;密切观察有无针孔感染、骨折端再骨折、神经血管损伤与马蹄足畸形等并发症;正确指导肢体功能锻炼,并认真、详细地做好出院指导。本组有18例出现32处针道感染,2例骨折端再骨折,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均治愈。  相似文献   

9.
桡骨骨折多为桡骨远端骨折,在中老年人群中是一种常见创伤,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合理有效的康复干预可使患者保持正确的肢体功能位,增加肌肉力量及关节活动度,可对骨折端产生机械性刺激,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的愈合,增强机体抵抗力,并可消除肿胀,防止肌萎缩及关节僵硬、强直、韧带挛缩,预防和减少各类并发症,尽早恢复肢体功能[1].因此我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对56例桡骨骨折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与同期56例采取常规护理的桡骨骨折患者比较,发现系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曹扬  张起南 《中国康复》1996,11(2):93-94
双下肢长度不均衡是一种常见的病变,常由小儿麻痹症后遗症、骨折或骨髓炎等因素造成。下肢短缩>2cm可出现短肢跛行、代偿性骨盆倾斜、脊柱侧弯、足下垂、髋膝关节屈曲或挛缩。 1967年Coleman报告了胫骨延长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结果后,骨延长手术被广泛应用。我院1979~1989年采用常用的几种手术方法治疗71例,现对术后患者进行总结及评价。 1 胫骨干截骨廷长术 胫骨干“Z”字形延长术15例,均为儿麻后遗症。年龄13~27岁。平均20岁;肢体短缩3~8cm,采用牵引架逐步延长法,延长2.2~5.5cm,平均3.8cm,但并发症较多 ①感染6例,其中形成骨髓炎1例,骨皮质外露3例;②骨延迟连接4例,均行植骨内固定术后愈合;(3)延长处骨折2例,1例经外固定、1例再次植骨而愈合;④成角畸形2例;⑤其他并发症为马蹄足加剧3例,均再次作跟腱延长。腓总神经麻痹1例,针孔感染6例。鉴于手术并发症较多,肢体功能恢复较慢,应尽量少采用为宜。 2 胫骨干皮质剥离截骨延长术 是胫骨干截骨延长术的一种改良方法,骨膜与皮质不作剥离,而是皮质下作倒“V”字形截骨,使之截骨面呈袖套状,在骨延长中上端骨膜与骨皮质就覆盖于下端截骨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分析IIizarov骨搬移、骨延长术治疗长骨感染和肢体短缩,以及感染所致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10月,用骨感染病灶清除、IIizarov外固定支架固定及骨干骺端截骨骨搬移和骨延长术治疗13例长骨感染、缺损的股骨、胫骨和腓骨慢性骨髓炎和感染性骨不连患者,其中股骨和胫骨慢性骨髓炎8例(伴股骨病理性骨折1例),感染性骨不连4例;腓骨慢性骨髓炎1例。结果13例患者感染均得到一期治愈,窦道愈合,骨搬移结合处正常愈合。其中2例出院后自行搬移过程中出现钉道感染(1例经再次清创后治愈,1例经清创后感染复发截肢),1例在骨愈合后发生再骨折,经髓内钉固定后骨折愈合。13例患者骨搬移长度5~13cm,平均7.5cm;13例患者中有11例骨搬移后双下肢等长,2例患侧下肢较健侧下肢短缩。所有患者未出现神经损伤。结论IIizarov骨搬移和骨延长技术是治疗长骨感染及感染性骨不连的一种有效办法,手术可祛除感染,治愈窦道,恢复肢体长度,从而解决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Ilizarov技术进行肢体延长,探讨其对骨愈合过程中的影响。方法1991/1999年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肢体不等长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8~15岁,平均12.5岁。肢体短缩3~12cm,平均6cm,均采用改良干骺端皮质骨截骨术,术后7d开始延长,1mm/d,分2~4次完成。延长1周后拍X线片,了解截骨是否完全、截骨对位对线情况,如有轴向偏移等,随时调整。以后每3周拍X线片1次,了解延长情况,新骨形成情况,达到预期延长长度后停止延长,带外固定架至延长区获骨性愈合后去除外固定架。结果所有病例均达预期延长长度,延长2.0~14.5cm,平均7cm,胫骨延长3~12cm,股骨4~10cm,胫骨、股骨同时延长11.0~14.5cm,尺骨2.0~3.5cm,愈合指数25~43d/cm,平均31d/cm。结论Ilizarov延长技术合理,手术切口小,创伤小,骨膜剥离少,对局部血供破坏小,明显缩短了截骨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3.
牵引既能稳定骨折断端、止痛并促进骨折愈合,又能使关节置于功能位,便于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我院对98例不同部位骨折患者采用骨折牵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8例,男63例,女35例,2~71岁,平均37岁,其中成人股骨颈骨折行股骨结节或股骨结节下段牵引48例,成人股骨干中段粉碎性骨折牵引43例,儿童股骨骨折行皮肤牵引7例;骨牵引时间为7~45d,平均20d,患者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2护理2.1一般护理2.1.1观察患肢肢端血运严格交接班制度,每班注意观察患肢远端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及足趾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合并血管及皮肤软组织损伤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术中骨短缩长度3-7 cm,梯形截骨长度2-3 cm,然后用外固定架相连。结果:术中即好复位,固定又简单可以充分节省时间,对于骨折并血管损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肢体较为适合。截骨可使骨端对合严密。临床应用22例,骨折愈合时间为14-20周;均获随访10-36个月。肘关节功能正常12例,0-100°5例,0~80°2例,3例肘关节僵硬。结论:手术较简单即可解决血管损伤和皮肤软组织缺损又能缩短肢体缺血时间,并且Z型截骨后截骨端对合严密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5.
肿瘤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封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0例四肢骨骨折患者采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肢体恢复功能优142例,良7例,差1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32周,无骨不连或再骨折发生。结论: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临床上使用效果满意,认真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指导,不仅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也有利于骨折端血运重建,可促进切口愈合,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及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探讨胫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以闭合复位及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35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3~36个月,平均17个月;骨折解剖复位者24例,近解剖复位者11例。无骨折愈合前锁钉退出者。所有病例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2~24周,平均16周;无骨折端感染和关节强直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闭合复位及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具有骨不愈合率低、感染率低、肢体功能恢复早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0 例四肢骨骨折患者采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肢体恢复功能优142例,良7例,差1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32周,无骨不连或再骨折发生.结论: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临床上使用效果满意,认真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指导,不仅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也有利于骨折端血运重建,可促进切口愈合,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背景: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折愈合不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于感染性骨折愈合不良采取自体骨髓移植,仍未达成共识.目的:探讨应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感染性骨折愈合不良方法及临床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分析,病例来自2001-01/2006-0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伤科.对象:感染性骨折愈合不良患者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18~50岁,平均36岁.胫骨骨折10例,股骨骨折5例,尺骨骨折2例,肱骨骨折2例.骨缺损6例,骨延迟愈合9例,骨不愈合4例.方法:对19例感染性骨折愈合不良患者应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其中12例感染控制后3周应用自体骨髓移植,7例自体骨移植后自体骨髓移植.主要观察指标:自体骨髓移植后定期复查X射线平片,根据骨折端骨痂生长情况,追踪了解骨折愈合进度,并观察副反应.结果: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15例骨折愈合,愈合时间为7~20周.除注射时及注射后初期局部有胀痛感外,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5例局部少量渗出,未出现感染复发、移植部位软组织骨化等并发症.骨折未愈合者4例,其原因2例骨缺损大于2cm.1例骨不愈合假关节形成骨折端硬化超过2 cm.1例外固定架松动,更改调整外固定架12周后骨折愈合.3例经再次进行自体髂骨移植后愈合.结论:自体骨髓移植经皮注射于骨愈合不良部位可以诱导成骨,有修复骨折及骨缺损作用,临床应用简单、创伤小、无并发症.尤其适用于感染性骨愈合不良.  相似文献   

19.
正骨不连又称为骨折不愈合,是骨折端在某些条件影响下,骨折愈合功能停止,骨折端已形成假关节,不论如何长久的固定也无法使它连接,一般骨折超过6个月不愈合即为骨不连[1]。Ilizarov外固定技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各种肢体畸形、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挽救应用其他方法可能截肢的肢体的治疗[2],并在骨折并发症的治疗中表现出了其他固定所不具备的优势[3]。我院自2012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可延伸髓内棒内固定技术治疗先天性成骨不全导致股骨或胫骨骨折患儿的护理。方法对8例成骨不全股骨或胫骨骨折患儿应用可延伸髓内棒内固定技术矫治过程中术前出现的心理问题、术后皮肤愈合不良、营养问题、功能锻炼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护理措施。结果8例成骨不全股骨或胫骨骨折患儿术后骨折处均得到完全愈合,随访9~12个月,平均8.8个月,随访中肢体未发生再骨折,未见髓内棒松动、骨髓炎和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可延伸髓内棒技术治疗成骨不全,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对预防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矫正肢体畸形、减少再次骨折发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