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儿科的静脉穿刺常选用头皮和手,足背部静脉,但在临床上常遇到长期接受静脉的肥胖儿,上述部位一针穿刺相对困难。在时间中我们选用了手腕桡侧足部大隐静脉和足底细小静脉穿刺,提高了一针成功率。经验的积累使我们体会到,足底细小静脉穿刺对肥胖儿穿刺渗漏率小于手腕及大隐静脉。2000年12月~2006年12月,我科共行肥胖二静脉穿刺20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踝部大隐静脉盲穿定位法在小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方法根据解剖结构测量出可视下小儿内踝部大隐静脉与内侧踝骨的定位关系,总结出在内踝部大隐静脉不可视及不可触摸到情况下的定位方法。然后采用盲穿法,对大隐静脉不明显患儿276例,采用可视下总结出的方法进行血管定位、盲穿。结果小儿内踝最高点至大隐静脉的垂直距离平均为(0.7±0.1)cm。276例大隐静脉不明显患儿静脉穿刺一次穿刺成功265例,成功率为96%。结论对内踝静脉进行准确定位后,采用盲扎法进行静脉穿刺,方法简单易行,穿刺成功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肥胖婴幼儿指根部静脉穿刺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科静脉穿刺常选用头皮和手、足背部静脉。但是。临床上常遇到长期接受静脉输液的肥胖儿,上述部位一针穿刺成功相当困难,在实践中笔者摸索出选用手腕桡侧,足部大隐静脉、示指根部和大拇指部细小静脉穿刺的方法,提高了一针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对肥胖患者采用2种方法进行静脉穿刺,以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方法 对124例次肥胖患者采取自身对比法,进行常规静脉穿刺和探索式渐进法静脉穿刺各62例次,观察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疼痛反应。结果 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疼痛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肥胖患者采用探索式渐进法进行静脉穿刺,明显提高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且不增加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标识定位法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肥胖、血管不显露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1~12月300例参加体检的肥胖、血管不显露患者作为观察组,运用标志定位方法进行静脉采血,采血部位肘部静脉、前臂静脉、手背静脉各100例;将2012年1~12月300例参加体检的肥胖、血管不显露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传统法进行静脉采血,采血部位肘部静脉、前臂静脉、手背静脉各100例。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肘部静脉、前臂静脉、手背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识定位法穿刺肘部静脉、前臂静脉、手背静脉可提高肥胖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在静脉采血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我们应用手摸法为用肉眼看不见静脉的患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方法当患儿在头和四肢部用肉眼无法看见静脉时,护士可用手指(一般是无名指)在患儿的头部沿着静脉走向摸凹槽。此槽为静脉走向所造成的压迹,有深有浅,有长有短。一般选择较长、较直、较深的 相似文献
7.
何品雅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2004,3(4):306-306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疾病治疗的一项常用手段,也是儿科抢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是衡量护士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条件之一,静脉穿刺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及患儿的康复、甚至关系到患能否转危为安,特别是抢救脱水、重症及心跳骤停患儿等极为重要。根据笔在急诊室10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特与同行进行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逆心穿刺法在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28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踝部上方5cm处扎紧止血带,逆心穿刺踝部旁侧大隐静脉;对照组向心穿刺拇指基底部旁侧的浅静脉或足背浅静脉远端。对两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推注造影剂时病人疼痛程度、下肢深静脉显影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推注造影剂时病人疼痛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肢深静脉显影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时采用大隐静脉逆心穿刺法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指甲压痕定位法在肥胖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门急诊输液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150例采用小儿静脉输液常规程序完成静脉穿刺,观察组150例操作者在常规法的基础上,继之用右手拇指或示指指甲沿条索状弹性物走向感觉最明显处垂直向下压(力度轻柔),以形成一指甲压痕作记号,常规消毒后,以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右手持针柄,在距离记号远端约0.5 cm处与皮肤呈45°夹角由浅至深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见回血后,即降低针柄沿静脉方向平行送入少许,松开止血带,用无菌输液贴固定。分别记录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67%,常规组为8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指甲压痕定位法静脉穿刺,成功率高,患儿痛苦少,得到患儿及家属一致认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在儿科临床护理中,头皮静脉穿刺技术是3岁以下小儿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其中,肥胖患儿的头皮静脉穿刺是各项操作技术中的难点。如何提高穿刺水平,已成为许多儿科护理工作者积极探究的问题。笔者总结我科室护理人员多年来的穿刺经验,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经新生儿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手段的观察,分析临床采用该法的安全性及可实施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同期152例经大隐静脉和82例经肘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上(下)腔静脉一次到位率、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管堵塞、液体外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隐静脉组下腔静脉一次到位率、肘部静脉组上腔静脉一次到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静脉炎、液体外渗、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堵塞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危重新生儿,采用经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明显高于肘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条件对多普勒超声评估远端肢体加压法诱发大隐静脉反流的影响。方法选取存在反流的大隐静脉50条及健康志愿者大隐静脉15条,通过对大隐静脉小腿引流区施加恒定100 mmHg(1 mmHg=0.133 kPa)压力,在平卧位、整床升高20°头高脚低位、整床升高40°脚头高低位及站立位4种体位条件下,分别采集大隐静脉隐股交界下方约2 cm处、大腿中段及小腿上段大隐静脉的反流频谱,计算4种体位条件下不同节段大隐静脉的反流诱发率,分析大腿中段大隐静脉在不同体位条件下的反流时间和最高反流速度间的差异。结果统计分析时以站立位检查为标准。在入选研究的15名健康志愿者中,平卧位、20°和40°体位检查时均未出现假阳性受检者。在反流组中,平卧位检查大隐静脉不同节段时均有假阴性病例出现,假阴性率分别为59%(19/32)、22%(11/50)、24%(12/50);20°和40°头高脚低位时,大腿中段及小腿上段大隐静脉的反流诱发率与站立位一致,诱发率均为100%(50/50),但在大隐静脉隐股交界下方约2 cm处均出现一定假阴性率,分别为12%(4/32)、12%(4/32)。反流组大腿中段大隐静脉在站立位、平卧位、20°头高脚低位、40°脚头高低位4种体位条件下反流时间分别为(7.75±3.23)s、(5.27±3.66)s、(8.67±3.72)s、(8.55±3.9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P<0.01);20°及40°体位与站立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51、1.33, P均>0.05),而平卧位与站立位在反流时间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11,P<0.01)。反流组大腿中段大隐静脉在站立位、平卧位、20°头高脚低位、40°脚头高低位4种体位条件下最高反流速度分别为(55.26±22.24)cm/s、(22.87±12.03)cm/s、(38.46±16.30)cm/s、(45.13±19.21)cm/s,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56.9,P<0.01);平卧位、20°及40°体位条件下的最高反流速度与站立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2.71、6.59、3.98,P均<0.01)。结论采用挤压远端肢体法检查大隐静脉反流时,平卧位检查存在较高的假阴性率,不宜采用。20°和40°头高脚低位是检查大隐静脉反流的适宜体位,特别是大腿中段及小腿上段大隐静脉。 相似文献
13.
严润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6)
目的改变护士固定思维,更好地利用留置针技术,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家长满意度。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留置针留置总数1460例,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及大隐静脉留置的病例中,随机各抽取支气管肺炎病例300例,统计静脉留置时间及套管针脱落发生率。结果与头皮静脉留置针比较,大隐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明显延长,静脉套管针脱落发生率也明显降低。结论小儿大隐静脉留置针使用效果优于小儿头皮静脉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在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以该院血管外科27例41条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为治疗组,以同期收治的35例42条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曲张静脉剥脱术,治疗组在传统下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抽剥的基础上给予腹腔镜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手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1~24个月,治疗组复发1例,复发率4.88%,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19.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疗效满意,能避免和减少术后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足背静脉、大隐静脉穿刺在深静脉血栓肢体溶栓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97例深静脉血栓患者,根据穿刺方法将其分为A组(163例,足背静脉穿刺)和B组(134例,大隐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B组(P<0.05)。A组的抗凝溶栓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足背静脉穿刺在深静脉血栓肢体溶栓中的效果显著,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大隐静脉曲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采取倾听音乐,对照组不倾听音乐。结果:干预组在伤口疼痛、肢体肌肉紧张、焦虑、恐惧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音乐疗法有利于减轻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出现的不适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术,探讨经皮穿刺大隐静脉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或X光透视定位大隐静脉近端,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经皮穿刺大隐静脉近端,插入造影导管至股静脉,行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结果32例患肢,28(87.5%)例穿刺成功,4(12.5%)例失败。造影结果:Kistner分级,Ⅰ级2(7.1%)例,Ⅱ级17(60.7%)例,Ⅲ级6(21.4%)例,Ⅳ级3(10.7%)例。所有病例均随访1~8个月,除局部少量皮下淤血外,无任何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大隐静脉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术成功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可以代替经皮穿刺股静脉逆行深静脉造影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52例新生儿(观察组)经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75例(对照组)经肘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比较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及上(下)腔静脉一次到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到位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液体外渗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大隐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安全有效,可作为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备选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经大隐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IVCF)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有IVCF 置入指征的60例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成经股静脉组(30例)和经大隐静脉组(30例),分别经股静脉穿刺和大隐静脉切开置入IVCF,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6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IVCF置入,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大隐静脉组手术时间与股静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P>0.05),大隐静脉组手术切口长度长于腔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0,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股静脉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5.04、3.30,P均<0.05)。大隐静脉组术后发生并发症例数和穿刺口点血肿明显少于股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6.67、7.93,P均<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及切口感染病例。结论因经大隐静脉置入IVCF、安全可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一种新型、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