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利用固体分散技术提高难溶性药物茜草双酯的体外溶出速率。方法以聚乙二醇600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为载体,分别采用熔融法和溶剂法制备茜草双酯固体分散体,并测定其体外溶出度。结果体外溶出结果表明2种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均能显著提高药物在溶出介质中的溶出速率。结论以PEG和PVP为载体制备茜草双酯固体分散体均能有效地提高茜草双酯的溶出速率。  相似文献   

2.
诺氟沙星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溶出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增加诺氟沙星的溶解度和溶出度。方法 分别以PEG4000,PEG6000,PEG10000为单一载体及PEG4000-PEG6000为联合载体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考察体外溶出速率,并配合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进行了物相分析。结果 诺氟沙星在载体中部分呈分子态分散,部分以微晶状态分散。固体分散体的溶出速率与相应物理混合物及原料药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分子量PEG固体分散体溶出顺序为PEG4000<PEG6000<PEG10000,联合载体固体分散体溶出较单一载体稍高,其中以20%PEG4000与80%PEG6000(1:4)的溶出最快。结论 制备固体分散体可提诺氟沙星溶出速率,诺氟沙星的溶出随PEG类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微丸技术提高难溶性药物伊曲康唑的溶解度及体外溶出速率.方法: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将药物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的混合有机液喷包于微晶纤维素(MCC)空白丸心上形成膜衣骨架型供沉淀物结构制备伊曲康唑微丸,考察伊曲康唑微丸的溶出特性.结果:体外溶出结果表明微丸能显著增加药物在水及人工胃液中的溶解度及体外溶出度(45 min1∶2微丸体外溶出度为伊曲康唑的13.1倍.在0.1 mol/ml HCl中溶解度是伊曲康唑的36.8倍).结论:伊曲康唑微丸能明显提高伊曲康唑的溶解度及体外溶出速率.  相似文献   

4.
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胶囊的溶出度测定及Weibull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齐墩果酸3种制剂的溶出特性。方法 选择0.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为溶出介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95:5);检测波长:210nm。利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分别计算3种制剂的weibull分布参数。结果 使用HPLC法测定齐墩果酸的溶出量,结果准确可靠。制备成固体分散体能显著地提高齐墩果酸的体外溶出速度。溶出过程符合Weibull分布模型,溶出参数m,β,Td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可以选择PVPk30作为载体制备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胶囊,显著改善齐墩果酸溶出速度。  相似文献   

5.
芦丁—PEG6000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溶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芦丁-聚乙二醇6000(PEG6000)共沉淀物的制备和性质,方法:采用溶剂法分别制成三种不同比例的固体分散体,并比较固体分散体,机械混合物和原药的溶解特性。结果:溶剂法可制得不同比例的芦丁-PEG6000固体分解体,1:3、1:6、1:10共沉淀物样品的溶解率分别为826.1、2207.8、4385.7mg.100ml^-1。结论:制成的芦丁-PEG6000固体分散体能极显地提高原药的溶解度,溶出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以卡波姆(Cb)为阻滞剂的红霉素缓释栓并研究其处方组成、制备工艺。方法:以PEG6000、PEG400为基质,加入生物粘附材料卡波姆制成红霉素缓释栓,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露素缓释栓中红霉素的含量及溶出度。结果:在1h以前的溶出动力学过程接近0级速度过程,普通栓2h溶出91.21%,5h溶出95.92%。缓释栓B 2h溶出76.26%,5h溶出94.02%。缓释栓C 2h溶出69.70%,5h溶出89.60%。缓释栓C的体外释放优于单独以Cb作缓释剂的缓释栓B。结论:与普通红霉素栓剂相比,采用粘附材料卡波姆作缓释剂可以有效地控制栓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复方尼群地平片剂中尼群地平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  30 %乙醇的 0 .1mol·L-1盐酸溶液 2 5 0ml为溶剂 ,转速 75r/min ,4 5min取样 ,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波长 35 6nm处 ,测其吸收度计算容出量。结果 在 12~ 2 8μg·ml-1范围内 ,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 ,A =0 .0 1915 C- 0 .0 2 2 8,r=0 .9999,平均回收率 10 0 .5 % ,RSD为 0 .77% ,3批样品溶出均一性试验结果满意 ,4 5min溶出度均 70 %以上。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 ,试剂用量少 ,结果正确。  相似文献   

8.
石杉碱甲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石杉碱甲片的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 ,以控制其产品质量。方法 溶出介质为 0 .0 1mol·L-1盐酸溶液 10 0ml,温度 37± 0 .5℃ ,转速 10 0r/min ,浆法。采用反相HPLC法测定含量。色谱柱YWGC18柱 ,流动相为甲醇 -水 -三乙胺 (6 0∶4 0∶0 .0 2 ) ,检测波长 310nm。结果 石杉碱甲片在 2 0min时药物已完全溶出。结论 根据溶出度实验结果 ,该方法可作为生产单位控制本片质量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化格替沙星片的溶出度测定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对该药片溶出度测定的基本条件 (转速、取样时间、溶出介质 )进行筛选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 筛选出 80r/min ,45min取样 ,0 .1mol·L-1的盐酸作溶出介质为该药溶出度的最佳测定条件。结论 采用正交实验法筛选出的最佳溶出条件 ,快速、准确。可用于格替沙星片的溶出度测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考察佐米曲坦薄膜衣片的体外溶出行为,制订合理的溶出度测定条件。方法 以100ml人工胃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r/min,间隔一定时间取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的溶出量。结果 本品溶出完全,主药于30min内即可完全溶出,且溶出均一。结论 本品达到了很好的体外溶出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扁咽口服液中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53:47)(100ml加十二烷基硫酸钠0.4g);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45nm;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室温。结果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分别在2.040—102.0μg·ml^-1(r=0.9999)和0.5424~27.12μg·ml^-1(r=0.9999)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6%和99.44%,RSD分别为1.95%和1.88%(n=6)。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扁咽口服液中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HPLC测定妇炎平泡腾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炎平泡腾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方法采用C18柱(150mm×4.6mm,5um);流动相:乙腈-磷酸二氢钾(0.033mol·L^-1)-磷酸(140:360:0.1);流速:1.0ml/min;盐酸小檗碱检测波长为264nm。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04—0.20u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回收率为98.44%,RSD为1.27%(n=5);结论该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妇炎平泡腾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炎平泡腾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033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24nm;流速:1.0ml/min。结果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0388~0.776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3%(RSD=1.5%)。结论该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畅中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以磷酸盐缓冲液[0.05mol·L^-1磷酸二氢钾和0.05mol·L^-1庚烷磺酸钠(1:1),含0.2%三乙胺,并用磷酸调pH至3.0]-乙腈(62:38)为流动相,Thermo ODS-2 HPYERSIL为固定相,检测波长为424nm。结果盐酸小檗碱0.7325~7.325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为98.93%,RSD为2.12%,结论该法快捷、简便、准确,能更好的控制其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紫黄乳膏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Agilent EclipseXDB-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磷酸调节pH为3.0)(30∶70),检测波长265 nm,柱温28℃,流速1 ml.min-1。结果盐酸小檗碱在20~100μ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107.81 C-409.19(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53%,RSD为2.1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复方紫黄乳膏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栀洁龈含漱液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栀洁龈含漱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 以AGILENT C18为色谱柱,乙腈-0.3%磷酸溶液(42:58)(每100 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g)为流动相,以265 nm为检测波长,流速为1.0 ml/min.结果 盐酸小檗碱在5~5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研究甲磺酸瑞波西汀片质量标准中的含量和溶出度。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甲磺酸瑞波西汀片的含量及溶出度。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异丙醇-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氢二铵6.6 g,加水900 ml溶解,加入5 ml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值至6.5,加水稀释至1000 ml)(20∶24∶5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 nm。溶出度条件以0.1 mol·L-1的盐酸溶液1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 r·min-1,经30 min取样测定其溶出度。结果甲磺酸瑞波西汀在9.635~385.4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16%,RSD为1.22%;3批样品在30 min时的溶出度均超过标示量的80%。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甲磺酸瑞波西汀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相似文献   

18.
纳米蒙脱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纳米蒙脱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吸附作用.方法:采用聚乙二醇(PEG)/蒙脱石插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纳米蒙脱石,应用纳米蒙脱石和蒙脱石作细菌吸附实验.结果:纳米蒙脱石和蒙脱石均无杀菌和抑菌作用,蒙脱石吸附率为61.4%,PEG400插层的纳米蒙脱土的吸附率为90.3%,PEG6000插层的纳米蒙脱土吸附率为73.8%.结论:PEG插层的纳米蒙脱石比蒙脱石对细菌吸附性强,用PEG400插层的纳米蒙脱石的吸附性优于PEG6000插层的纳米蒙脱石,为纳米蒙脱石应用于医药领域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