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妇科常见病,是卵巢功能失调引起的子宫不正常出血,通常没有明显的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现代医学将其分为有排卵性功血和无排卵性功血。祖国医学将功血归为“崩漏”的范畴。近几年来,收治50例该病患者,采用中药为主,必要时配合西药的治疗方法,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药物与人》1998,11(1):16-17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上简称功血,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病,它是指生殖器官本身没有器质性病变,而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的子宫不正常出血,多发生在青春期及更年期,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的紊乱及经量紊乱。通常将功血分为两种类型:即无排卵型功血及有排卵型功血。前者系排卵功能发生障碍,好发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系黄体功能失调,多见于育龄期妇女。无排卵型功血的主要表现是月经周期严重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临床可见月经停止来潮一  相似文献   

3.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可表现为出血量过多、出血持续时间过长和/或间隔时间过短.它可以引起患者贫血、继发感染、不孕不育、精神负担过重,甚至需切除子宫.功血可分为有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约85%的患者为无排卵性功血.下面就无排卵性功血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4.
王春香 《工企医刊》2011,24(4):98-100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为妇科常见病。它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功血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约85%病例属无排卵性功血,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间的任何年龄,50%患者发生于绝经前期,育龄期占30%,青春期占21%。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相似文献   

5.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 ,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 ,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可表现为出血量过多、出血持续时间过长和/或间隔时间过短。它可以引起患者贫血、继发感染、不孕不育、精神负担过重 ,甚至需切除子宫。功血可分为有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 ,约85%的患者为无排卵性功血。下面就无排卵性功血加以叙述。1发病机制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 垂体 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调控异常或卵巢局部调控机制异常或子宫内膜或肌层局部调控功能异常而引起功血。不同年龄段的功血发病机制不尽相同 :…  相似文献   

6.
张冬平 《临床医学工程》2017,(11):1639-1640
目的探讨绝经过渡期患者无排卵性功血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绝经过渡期无排卵性功血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我院60例诊治绝经过渡期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影响绝经过渡期患者无排卵性功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肥胖、家族史、高脂血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肥胖、家族史及高血脂症为影响绝经过渡期无排卵性功血发生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绝经过渡期发生无排卵性功血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家族史及高脂血症。控制患者的饮食、体重,调节其血脂水平对预防无排卵性功血发生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无排卵性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应用妈富隆治疗的无排卵性功血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48例患者中35例效果明显,9例有效,无效2例、2例围绝经期患者1年内自然闭经。结论:妈富隆用于治疗无排卵性功血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甲羟孕酮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疗效.方法 将70例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血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甲羟孕酮组(33例)和炔诺酮组(37例),两组均采用递减法止血,于撤退性出血后第5天采用递增法口服炔诺酮以调整月经周期和减少月经量,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甲羟孕酮组控制出血时间与完全止血时间明显短于炔诺酮组[(18.54±6.92)h比(24.37±7.17)h、(48.04±9.85)h比(56.42±11.14)h],显效率明显高于炔诺酮组[87.88%(29/33)比64.86%(24/37)],治疗后月经量明显减少率明显高于炔诺酮组[81.82%(27/33)比59.46% (22/37)],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炔诺酮组[(6.14±0.89) mm比(8.04±0.95)mm],血红蛋白明显高于炔诺酮组[(83.82±21.46)g/L比(71.45±23.23)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甲羟孕酮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血,止血较炔诺酮迅速,效率高,治疗后子宫内膜恢复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对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血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9.
袁媛  孙燕  岳锦春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353-235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正常子宫内膜和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以及VEGF、survivin蛋白在无排卵性功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47例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子宫内膜为病例组,以23例健康女性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标本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一步法,检测VEGF和survivin在47例无排卵性功血和2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VEGF在病例组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survivin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VEGF与survivin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无排卵性功血患者的子宫异常出血与子宫内膜中VEGF和survivin表达失衡所致的子宫内膜微环境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黄体酮胶囊治疗闭经、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安全性、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60例闭经、无排卵性功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患者每日口服戊酸雌二醇片1 mg,共21 d,第12天加服黄体酮胶囊200 ng,2次/d,共10d;对照组30例戊酸雌二醇片用法同试验组,第12天加服醋酸甲羟孕酮片10mg,1 次/d,共10d.每例治疗3个周期.治疗后观察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并观察安全性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治疗1、2、3个周期后阴道出血时间[(6.3±1.2)、(6.1±1.8)、(5.9±1.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6.9±1.7)、(6.7±1.4)、(6.6±1.2)d](P<0.05),阴道出血量正常者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肝、肾、凝血功能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黄体酮胶囊治疗闭经、无排卵性功血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子宫出血常表现为经期紊乱和不正常的子宫出血。现代医学一般把功血分为排卵型功血和无排卵型功血两大类。排卵型功血常见于育龄期妇女,无排卵型功血多见于青春期或更年期妇女。按病因病机,辩证法则可分为四大类型。对于宫血患者,应避免精神紧张,过度劳累与剧烈运动,应充分休息和睡眠,选用富有营养的食物,如鱼类、瘦肉、动物肝、豆类、绿叶蔬菜、香菇、黑木耳等。忌食刺激性强的食物和饮料,如酒、咖啡、可可、浓茶等。辛辣调味品也以不用或少用为佳。实践证明,辩证选用某些药膳食疗,对女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有良好效果。1、肾虚型:出血量…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服药行为中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简称功血 )是由于调节生殖器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 ,可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1] 。自 1999年开始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针对功血患者的服药问题进行观察及系统的健康教育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本组 76例均为 1999~ 2 0 0 2年 8月在我科住院的功血患者 ,年龄 14~ 46岁 ,阴道流血时间最长 90天 ,最短 12天 ,使用妇康片止血每次药量最大的达 7 5g(即 12粒 ) ,服用方法为间隔 6小时或每间隔 8小时服一次。平均住院时间为 18天。2 方法 采用宣传单与口头讲解 ,…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子宫出血2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妇科疾病,简称"功血"。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称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发病率最高,约占妇科病人的10%~15%。可分为两大类:无排卵型和排卵型。其中无排卵型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临床表现主要为无正常周期的子宫出血。排卵型功血主要发生于生育期的妇女,出血特点是有周期规律。  相似文献   

14.
探讨基层医生应对青春期功血的有效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春期功血是青春期少女的常见病,占无排卵性功血的56.1%[1],占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的65%-95%[2],也有报道占2/3[3].  相似文献   

15.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无排卵性功血的一种,是更年期妇女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引起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不规则变化.其特点是无规律性的阴道出血,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本病常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近年来,我院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过去我们一直将“功血”定义为非器质性病变,近年来,随着妇科内分泌的发展,对月经功能的调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认为正常的月经周期的多种调节属于神经内分泌失调所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表现为无规律或有规律的量或多或少,时间或长或短的子宫出血,绝大多数是一种无排卵型的功血。这种疾病自古至今有多种治疗方法。于2007年1月~2007年6月,我院对50例功血患者应用妈富隆治疗作为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属中医“崩漏”的范畴,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疑难重证,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是由调节生殖系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简称功血。现代医学按卵巢功能紊乱程度不同分为有排卵型功血(黄体功能障碍)和无排卵型功血(卵泡期功能障碍)。在崩漏中,无排卵型功血占绝大多数。笔者有幸于1989年在北京参加临床专题进修班学习时,聆听了许润三教授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多年来,应用许老的辨治经验,临证大多收到满意疗效。近年来临床上对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均有新的认识,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青春期排卵障碍型异常子宫出血(ovulatory dysfunctional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O),好发于10~19岁,大多数为无排卵型子宫出血,是青春期的常见疾病。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青春期功血)是这一疾病的传统诊断名称,强调排除器质性或全身性疾病,指由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失调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的概念。2014年我国废除了"功血"的称谓,开始  相似文献   

19.
梁力 《现代医院》2004,4(7):43-43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调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50%患发生于绝经前期,85%病例属无排卵性功血。本对13例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血进行周期性三苯氧胺联合妇宁片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无排卵性功血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收集确诊的无排卵性功血的女大学生48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56例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对照组224例给予戊酸雌二醇片,两组均治疗3个周期。结果出血完全停止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突破性出血:3个周期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副作用:恶心、体重增加和痤疮等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总有效率:研究组为100%,对照组为89.2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女大学生无排卵性功血,止血迅速、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益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