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1987年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伞形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长管状骨骨折9例,取得满意效果。一、临床资料:9例中胫腓骨骨折3例,尺桡双骨折4例,肱骨骨折2例。开放性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7例。闭合穿钉2例,小切口切开复位穿钉7例。近期随访:9例均获良好效果,无任何并发症发生。但其中1例,因选钉不当,钉之伞形扩张部未  相似文献   

2.
1989~1998年,我院收治成人股骨干骨折360例,其中182例施行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现将髓内钉固定的经验及教训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37例,女45例;年龄18~67岁,18~40岁者138例(占759%)。其中车祸伤67例,跌扑伤32例,坠落伤30例,挤压伤27例,砸伤26例;横断骨折92例,短斜形骨折38例,长斜形骨折27例,螺旋形骨折18例,粉碎形骨折7例;新鲜闭合性骨折127例,开放性骨折33例,陈旧性骨折22例。12 治疗方法 切开复位逆行打入梅花钉1…  相似文献   

3.
我们自1988年1月~1989年5月,应用胎儿骨移植治疗骨折及骨肿瘤病灶清除后骨缺损11例,效果满意。一、一般资料男5例,女6例;年龄10~40岁。骨折7例,其中开放性骨折5例,闭合性骨折2例;足、踝部骨折4例,尺桡骨骨折2例,手指骨骨折1例;采用骨钉内固定4例,骨  相似文献   

4.
陈仲华 《山东医药》2003,43(17):23-24
1999年8月~2003年1月,我院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30例,结果骨折全部临床愈合,无1例出现感染、骨不连、金属疲劳断裂、髓内钉下沉、创伤性滑囊炎等,现对疗效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80岁以上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附85列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80岁以上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80岁以上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滑动和压鹅头钉固定26例,麦氏鹅头钉25例,Endr钉8全,双加压螺丝钉9例,单加压螺丝钉17例。结果 术中无死亡病例,随访平均28个月,功能恢复优良者59例,占69%;功能尚可者14例;活动受限、疼痛、不能下床者12例。结论 手术治疗80岁以上患者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延长患  相似文献   

6.
80岁以上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附8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80岁以上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80岁以上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滑动加压鹅头钉固定26例,麦氏鹅头钉25例,Ender钉8例,双加压螺丝钉9例,单加压螺丝钉17例。结果术中无死亡病例,随访平均28个月,功能恢复优良者59例,占69%;功能尚可者14例;活动受限、疼痛、不能下床者12例。结论手术治疗80岁以上患者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延长患者寿命、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交锁髓内钉主要用于四肢骨折的治疗。特别是股骨干、胫骨干骨折。绝大多数病例疗效满意,但少数病例有并发症,有时甚至发生严重并发症,造成手术失败。1998~2003年,我院用交锁髓内钉治疗骨折患者134例,发生各种并发症12例。现结合其临床资料,探讨各种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03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股骨粗隆间骨折几乎全是关节外骨折,是老年人股骨近端最常见的骨折,一般采用手术治疗。目前,最常见的髓外固定系统是动力髋螺钉(DHS),髓内固定系统是Gamma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我院采用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03例,并与传统的DHS和Gamma钉固定相比较,研究PFN内固定的特点与优势。  相似文献   

9.
采用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骨折28例。术后随访1-14个月,骨折均愈合,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及脱出,按Harris评分评定,优良率达92.8%。认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疗效较好,该髓内钉具有良好稳定性,可防止股骨颈旋转,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0.
对13例胫骨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患者采用扩髓后交锁髓内钉固定,早期以静力型交锁,8例后期改动力型交锁,10例同时行植骨术。术后12-23个月(平均14.5个月)均达骨性愈合,无切口感染、断钉及骨髓炎发生。认为交锁髓内钉联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术具有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利于骨折愈合及早期关节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王彦军  苏立新 《山东医药》2009,49(14):59-60
目的 探讨应用阻挡钉纠正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成角畸形以及增加稳定性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12例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术中X线摄片以及透视发现骨折端成角畸形,根据骨折端成角的方向以及髓内钉在髓腔内的偏移方向,用阻挡钉辅助纠正骨折端成角畸形。结果12例随访28~96周,根据Karlstrom—Olerud临床评分,优4例,良6例,可2例;12例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2-40周,平均24周。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应用阻挡钉可以矫正成角畸形,增加骨钉复合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模拟股骨颈骨折后以加压螺丝钉单钉固定、双钉固定、双钉固定后在骨折区植骨的力学性质,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方法 取24个正常国人急性头部外伤的新鲜尸体股骨标本,人为造成股骨颈骨折,以加压螺丝钉单钉固定、双钉固定、双钉固定骨折区植骨后进行压缩、弯曲、扭转实验研究。结果 分别得出了单钉固定组、双钉固定组、双钉固定植骨组压缩载荷-位移、弯曲载荷-位移、扭转扭矩-扭转角数据。结论 压缩实验双钉固定组、双钉固定植骨组在相同载荷作用下位移小于单钉固定组,在相同弯矩作用下,双钉固定组,双钉固定骨组位移小于单钉固定组,在相同扭矩作用下双钉固定组、双钉固定植骨组扭转角小于单钉固定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和评价交锁髓内钉治疗漂浮膝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漂浮膝共18例(22个肢体),其中用顺行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股骨干16个肢体,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倒打钉,髁上钉)固定股骨髁上骨折6个肢体,胫骨交锁髓内钉固定胫骨干骨折22个肢体。术后不加任何外固定,早期行功能锻炼。结果 18例均无死亡及术后感染。随访12~20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24周(16~40周),随访过程中未发生断钉。采用Karlstrom疗效标准判断,总优良率为91%。结论 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漂浮膝可提供有效的内固定,有利于肢体和全身症状的改善,远期随访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的肢体功能,疗效优于传统的外固定支架或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4.
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加压螺纹钉贴股骨距的内固定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X光电视下,用加压螺纹钉贴股骨距内固定治疗早期老年股骨颈骨折,结果表明:32例中骨折愈合27例,2例头下部及2例头颈部骨折不愈合。功能分级:优者17例(53.1%),良者11例(34.4%),差者4例(12.5%).此种方法主要优点是操作简便、创伤小、进钉准确、固定牢靠、手术时间短,对老年人机体的影响小,又可以及早下地活动,功能恢复快,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5~95岁6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中,股骨转子间稳定型骨折14例,不稳定型53例;患有不同程度并存症者64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手术过程约90分钟。术后约12~14周完全负重,平均住院24天。本组无手术死亡,未发生髋内翻。平均随访3年,术后优良率为97.1%(优20例,良45例),仍有疼痛伴行走障碍者占2.9%(2例)。结论加压滑动鹅头钉固定牢固,无髋内翻形成,在患者早期下床康复、减少护理方面优于普通鹅头钉  相似文献   

16.
股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材料有多种,但固定效果均不太理想。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我们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6例中,男44例,女12例;年龄19~67岁,平均39.5岁。均为外伤性骨折。根据AO分类标准:A型骨折32例,C型骨折22例。股骨下端并髁部骨折解剖钢板固定术后4个月再骨折2例。伴股骨颈骨折及胫腓骨骨折2例,体粗隆间骨折2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可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Fixion PF)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 nail,PF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5年3月~2006年9月用PFN与Fixion PF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48例,其中PFN治疗组27例,Fixion PF钉组21例。比较项目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X线照射时间、并发症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9个月(3~22个月),骨折均愈合。Fixion PF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手术切口长度小于PFN组(P〈0.05),术中X线透视次数、出血和引流量、离床和弃拐时间、骨愈合时间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两组差昴元统计学意义。结论PFN与Fixion PF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有较好疗效,但Fixion PF钉固定后的应力分布均匀,远端不需锁定,近端加用股骨头栓钉能增加股骨头松质骨密度和固定强度,增加抗旋转能力,较适合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但对严重骨质疏松者慎用。  相似文献   

18.
2000年5月~2001年7月,我院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1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6例;年龄31~58岁,平均42岁。开放骨折3例,闭合骨折12例。方法:硬膜外麻醉下,采用纵行切口,在胫骨结节上缘、骸韧带止点上方、平台下1cm处,用骨锥向下穿透骨皮质,圆头导钉插入髓腔,经骨折处到达骨折远端踝上2cm处,扩髓后,沿导钉将髓内钉打入髓腔,  相似文献   

19.
黄滨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11):1049-1051
目的探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01~2011-10应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26例。结果 26例经5~18个月的术后随访,平均12个月,平均愈合时间16周。按Johner-Wruh评分标准,优23例,良2例,可1例,差0例,骨折全部愈合。结论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式,具有创伤小、固定相对稳固、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Gamma钉治疗80岁以上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80岁以上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的安全性,评价Gamma钉治疗这种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1例80岁以上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定期拍X线平片、髋关节Harris评分并调查患者的活动状态。结果31例患者平均年龄82.9岁,有并存症的患者占74.2%,均使用Gamma钉固定。平均随访22.5个月(6~33个月),所有骨折临床和影像学上均达到愈合;平均手术时间92.6min,平均失血量205ml,平均输血量387ml。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69分,1例因髋部疼痛较重在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无股骨头坏死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无内固定物断裂及假体周围再骨折,术后只有10例患者恢复到骨折前的活动水平。随访期间共有5例患者死亡,死因均为内科疾病。结论Gamma钉对老年人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较好,可部分恢复其骨折前生活质量,经过术前精细准备是一种相对安全、疗效满意的治疗方法,但老年人术后活动量仍趋减少,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