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中减少出血的价值。方法 2010年1~10月60例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采用前瞻、单盲对照的研究设计,单盲对象为受试者,按就诊时单、双号日分为2组:垂体后叶素组30例采用切开输卵管壁前患侧输卵管系膜注射垂体后叶素6 U加生理盐水共5 ml;生理盐水组30例采用切开输卵管壁前患侧输卵管系膜注射生理盐水5 ml。结果垂体后叶素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26.0 ml,显著少于生理盐水组中位数45.0 ml(Z=-2.234,P=0.025);垂体后叶素组手术时间(38.0±6.2)min,显著少于生理盐水组(46.0±8.9)min(t=-4.040,P=0.000);2组电凝止血输卵管分别15、25条,有统计学差异(χ2=7.500,P=0.006)。2组术后血β-hCG恢复正常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子宫输卵管造影:垂体后叶素组26例中23例患侧输卵管通畅,患侧输卵管通畅率88.5%(23/26);生理盐水组25例中19例患侧输卵管通畅,患侧输卵管通畅率76.0%(19/25),2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639,P=0.423)。结论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能明显减少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的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点注射垂体后叶素联合MTX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减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未破裂且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27例,其中65例入院后即肌注MTX 100mg,腹腔镜术中先于患侧输卵管局部、基底部系膜及距距输卵管间质部1cm的宫角肌层处行垂体后叶素多点注射做预处理,然后再行输卵管保守性手术作为研究组,未使用MTX及垂体后叶素者6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腹腔镜下输卵管保守性手术.观察两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情况等.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两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输卵管保留成功率、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应用多点注射垂体后叶素联合MTX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甚至不需电凝创面,缩短手术时间,有效保留输卵管,降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壶腹部妊娠保守性手术中采用在接近输卵管系膜处做输卵管线形切口的临床价值。方法腹腔镜输卵管壶腹部妊娠保守性手术采用2种不同输卵管切口:对照组63例,采用传统方法即在壶腹部病灶膨大处于输卵管系膜对侧电凝后沿输卵管长轴方向线形切开达病灶;观察组98例,在壶腹部病灶膨大处侧面接近输卵管系膜电凝后沿输卵管长轴方向线形切开达病灶,取出病灶后反复低压冲洗。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β-h CG变化和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对照组2例失败,1例术后病灶区域大出血再次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手术,1例持续性异位妊娠加用全身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无一例失败。观察组手术时间(42.1±9.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68.2±12.5)min(t=-14.933,P=0.000);术中出血量(15.3±5.8)ml,明显少于对照组(61.2±11.2)ml(t=-34.111,P=0.000)。观察组术后第1天血β-h CG下降(89.06±1.93)%,比对照组(80.58±3.96)%下降更明显(t=18.132,P=0.000);观察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83.7%(82/98),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42/63)(χ2=6.266,P=0.012)。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壶腹部妊娠保守性手术在接近输卵管系膜处做输卵管线形切口不仅可降低操作难度和术中出血量,而且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4.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 《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10):739-74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中垂体后叶素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拟行腹腔镜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术的266例患者分为两组,术中注射垂体后叶素的160例为观察组,未注射的10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保留输卵管成功率和持续性宫外孕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持续性宫外孕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保留输卵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最高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持续性异位妊娠率,提高保留输卵管成功率,并且安全可靠,操作简单,适合基层医院和初学者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垂体后叶素注射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体会。方法随机将60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切开取胚术。观察组在切开取胚术前于病灶周围注射垂体后叶素。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明短(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其间观察组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局部垂体后叶素注射联合切开取胚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大出血风险,提高术后宫内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经腹腔镜手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30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保守性手术,7例行输卵管内妊娠物挤出术,23例行输卵管线性切开造口术。术中均联合使用甲氨蝶呤病灶局部注射。手术时间45-125 min,平均66 min。术中出血量10-30 ml,平均65 ml。术后血γ-hCG降至5 mIU/ml以下时间为3-16 d,平均6.8 d。无持续性宫外孕发生。术后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患侧输卵管通畅22例(73.3%),对侧输卵管通畅27例(90.0%)。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血hCG下降快、粘连少、能有效保留患侧输卵管的功能,提高正常妊娠率,有效预防持续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局部止血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局部止血的方法。方法 2005年10月~2011年2月,因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306例,按手术时间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233例,术中垂体后叶素两点注射,水压分离妊囊剥离法,术后创面涂抹几丁糖;对照组73例,不用垂体后叶素,电钩打开妊娠部位后直接钳出组织,术后不用几丁糖。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发生率及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观察注射垂体后叶素前后血压变化。结果 306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观察组手术时间(40.5±10.1)min,显著短于对照组(71.8±12.3)min(t=-21.887,P=0.000);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5.2±6.5)ml,显著少于对照组(52.7±10.3)ml(t=-36.912,P=0.000);观察组PEP发生率1.3%(3/233),与对照组4.1%(3/73)无统计学差异(χ2=1.069,P=0.301);观察组术后卵管通畅率93.8%(213/227),显著高于对照组70.4%(50/71)(χ2=28.594,P=0.000)。注射垂体后叶素后患者血压升高,用药后10、20 min与用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q=3.554,P<0.05;q=3.159,P<0.05),用药后30 min与用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q=1.580,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垂体后叶素两点注射联合水压分离法取妊娠组织,术后创面涂抹几丁糖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不影响术后输卵管通畅率,但应注意监测血压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切开取胚保守性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对24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施行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切开取胚保守性手术,在腹腔镜下纵行切开病灶隆起部位,取出孕囊及附属组织,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切口。结果24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3.5±6.2)min,术中出血量(40.6±9.4)ml。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14.2±4.6)d。22例术后输卵管造影显示:患侧输卵管通畅13例,通而不畅4例,不通5例。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切开取胚保守性手术安全、可行,可部分保留输卵管的通畅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不同止血方式对输卵管通畅情况的影响.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1月对64例输卵管妊娠且要求保留输卵管,以抽签方法分为丝线阻断组(n=32)及非丝线阻断组(n=32).丝线阻断组先用7-0丝线在病灶与子宫之间结扎进行预处理后再行输卵管妊娠部位中央最薄弱区域切开取胚术;非丝线阻断组不用丝线结扎,直接在输卵管妊娠部位中央最薄弱区域切开取胚术和电凝止血.如果术中出血较多而止血困难行输卵管切除.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和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 丝线阻断组手术时间(30.5±0.3)min,显著短于非丝线阻断组(35.4±5.5)min(t=-5.032,P=0.000);丝线阻断组术中出血量(20.5±0.3)ml,显著少于非丝线阻断组(45.2±0.9)ml(t=-147.282,P=0.000);丝线阻断组术后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20±4)d显著短于非丝线阻断组(30±5)d(t=-8.835,P=0.000).丝线阻断组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68.8%(22/32),明显高于非丝线阻断组34.5%(10/29)(χ2=12.430,P=0.002).丝线阻断组无一例发生输卵管完全梗阻或切除;非丝线阻断组发生8例输卵管完全梗阻,3例切除输卵管.2组均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结论 在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中,预先应用7-0丝线在病灶与子宫之间结扎止血效果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电凝对输卵管黏膜的损伤,保持输卵管通畅,有利于保护患者的生育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保守手术与药物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与药物介入2种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04年3月,我们选择63例输卵管妊娠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吸胚术及甲氨蝶呤(MTX)经输卵管注入术,比较2种手术的疗效。结果32例腹腔镜保守手术,一次手术成功31例,成功率为96.9%。药物介入治疗31例,一次注射杀胚成功23例,二次注射杀胚成功1例,成功率77.4%,2组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2χ=3.765,P=0.052)。腹腔镜治疗成功者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为(9.1±2.1)d,明显短于药物介入组的(26.3±3.9)d,(t=-20.974,P=0.000)。结论腹腔镜保守手术和药物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均能有效保留妊娠侧输卵管。腹腔镜保守手术较药物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有更广泛的适应证,更小的副作用,血β-hCG能更早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切开缝合术治疗输卯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月~2012年6月,对间质部妊娠21例,根据患者的生育要求及术前血B—hCG情况选择手术方式。病灶楔形切除组9例,在腹腔镜下楔形切除病灶,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切口;切开缝合组12例,在腹腔镜下切开病灶隆起部位,吸出孕囊及附属组织,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切口。观察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B—hCG下降情况,术中亚甲蓝通液、术后碘油造影了解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Hb差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组术后第21—28天血B—hCG均降至正常.、切开缝合组患侧输卵管再通率术中为75%(9/12),术后2个月为58%(7/12)。2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问质部妊娠行腹腔镜病灶切开缝合术可部分保留输卵管的通畅性。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下缝扎切开取胚法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缝扎切开取胚法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效果。方法2004年7月~2007年12月32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A组16例,腹腔镜下采用缝扎切开取胚法施行输卵管间质部切除术;B组16例,腹腔镜下采用局部电凝后施行输卵管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24h血β-hCG值变化、血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结果A组手术时间(40±16)min显著少于B组(60±19)min(t=-3.178,P=0.004);A组术中出血量(40±12)ml显著少于B组(95±26)ml(t=-7.644,P=0.000),2组术后24h血β-hCG值变化差异无显著性[(9889±7945)mIU/mlvs(9696±7883)mIU/ml,t=0.068,P=0.946],A组血β-hCG值恢复正常时间(10.1±3.2)d与B组(9.8±2.4)d无统计学差异(t=0.294,P=0.771)。2组均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结论腹腔镜下缝扎切开取胚法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的预防措施及效果。方法160例行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注射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均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注射组术中局部注射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预防PEP,对照组未使用。结果注射组术后4、7、12 d血β-HC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注射组术后发生PEP 1例(1.2%),对照组6例(7.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术中局部注射MTX能减少术后PE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85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两组。44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41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第7天血β-HCG阳性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输卵管畅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可达到开腹手术的疗效,且具有患者创伤小、出血量少、康复快等优点,可作为治疗异位妊娠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行保守手术后甲氨蝶呤局部给药与肌肉注射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患者80例纳入研究对象,进行输卵管开窗取胚手术,并随机分为腹腔镜下局部给药(观察组)与肌肉注射(对照组)两种甲氨蝶呤给药途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血清β-HCG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后3d、5d、7d时,观察组患者的血清β-HCG水平(分别为414.6±55.2、205.9±31.8、79.1±9.5U/L)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41.5±100.1、552.8±65.2、215.7±31.5U/L)(P0.05);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4.2±10.8、68.4±8.1、66.0±9.2)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3.8±8.6、57.9±7.5、56.6±8.6)(P0.05)。结论腹腔镜下甲氨蝶呤局部注射能够彻底杀灭滋养层细胞、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同时减少肝肾功能损害,并提高了生活质量,是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的理想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阴道内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可行性。方法2009年5月采用经阴道双通道治疗内镜下行输卵管切除术治疗2例输卵管妊娠,经阴道后穹隆置入双通道治疗内镜(OlympusSD-210U-15),内镜下应用尼龙圈套扎及圈套器电凝电切输卵管及其孕囊。结果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1min、62min。住院时间3d、2d。无腹腔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血β-hCG分别于术后7d、10d恢复正常,妇检阴道伤口于术后7天愈合。2例均随访90天,复查B超、妇检无异常。结论经阴道内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对无合并症的输卵管妊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