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超声造影在肝细胞肝癌射频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细胞肝癌(HCC)射频消融(RFA)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接受RFA治疗的84例HCC患者共105个病灶,于治疗前、后行CEUS检查,与常规超声、增强CT比较,分析CEUS在治疗前、治疗后、随访中的作用。结果 RFA治疗前:CEUS清晰显示95.24%(100/105)病灶的边界,优于常规超声[47.62%(50/105)];CEUS测量病灶平均最大直径、面积较常规超声测值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US对荷瘤动脉血管的显示率为60.95%(64/105),高于彩色多普勒(25.71%)和增强CT(42.86%)。RFA治疗后:CEUS与增强CT评价疗效符合率为96.15%;3个病灶CEUS发现残留,CEUS引导下完成补充治疗。随访:CEUS评价RFA治疗后病灶残留或复发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4.62%、95.40%和94.00%,与同期增强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A治疗HCC中,CEUS可有效辅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超声造影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癌冷循环射频消融(RFA)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癌患者20例25个病灶为观察对象,RFA治疗前行CEUS确定肿瘤的性质、数目和大小,治疗后1个月内和随访10个月后行CEUS与增强CT对比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1个月内CEUS复查,20个消融病灶各期均无异常增强区,提示肿瘤完全灭活;4个边缘局部有早期增强,提示肿瘤残留,增强区经增强CT及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为肿瘤残留,当即补充RFA治疗;1个CEUS图像模糊,未能作出诊断。随访10个月,1个消融病灶有残留复发,4例患者行CEUS发现新生病灶11个,直径0.6-3.8 cm,其中2例4个直径〈1.0 cm的病灶增强CT未能发现。结论:CEUS可以在RFA治疗前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在治疗后判断RFA疗效,是一种有效方法,并有助于发现微小新病灶。  相似文献   

3.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瘤(MLC)的疗效。方法采用超声引导下RFA治疗结直肠癌MLC患者60例134个病灶,其中91个病灶≤3.0 cm,43个〉3.0 cm。术前39例血清癌胚抗原(CEA)增高,21例正常。采用CEUS检查结合增强CT、穿刺活检及CEA值的动态变化综合评价肿瘤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CEA,37例增高,23例正常。术后30 min CEUS检查显示127个射频消融病灶呈无灌注区,近期有效率达94.78%(127/134)。术后1个月CEUS检查显示8个病灶局部增强,考虑复发,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及细胞学检查证实而行第2次治疗。术后1个月增强CT复查显示126个(126/134,94.03%)射频消融病灶呈无灌注区,为完全坏死的转移病灶;部分坏死病灶为8个,与CEUS结果一致。结论超声引导下RFA是治疗MLC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部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CEUS评估多电极冷循环射频消融(RFA)治疗小肝癌后肿瘤灭活程度的价值。方法对49例小肝癌患者(63处病灶)RFA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常规超声、CEUS检查及增强CT检查,评估病灶完全消融及局部残留情况。结果 RFA治疗前,CEUS测量病灶最大径为(2.47±0.53)cm,常规超声测值为(2.12±0.57)c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07,P0.05)。CEUS测量病灶面积为(6.50±1.26)cm2,常规超声测值为(5.43±1.06)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67,P0.05)。CEUS与增强CT对病灶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05)。RFA治疗后,CEUS判断肿瘤完全灭活与局部残留情况与增强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P0.05)。结论 CEUS可用于评估小肝癌RFA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肾癌射频消融治疗后的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频消融(RFA)已用于肾癌的临床治疗,具有微创、可重复操作、并发症少、有利于保留患者的肾功能等优点。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准确评价肾癌RFA疗效,早期检测是否存在肿瘤残留及复发。本文对CT、MRI及超声在肾癌RFA治疗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消化外科》2014,(9):742-742
由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唯一授权,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和《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部承办的“第十期全国肿瘤消融治疗技术规范化培训班”拟于2014年10月15-21日在重庆举办。 培训内容:第三类医疗技术审核政策及程序解读;微波、射频、氩氦刀消融治疗肿瘤的原理及常见设备的应用;经皮穿刺影像(US、CT、MRI)导航技术模拟操作及应用;超声引导穿刺技术和超声造影在消融术中的应用;常见肝、肺肿瘤的影像诊断;HIFU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前列腺癌的消融治疗;肿瘤消融治疗与多学科综合治疗;经皮肝脏肿瘤RFA操作规范;超声引导及影像融合技术在肝肿瘤消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肝肿瘤消融围手术期的内科治疗;经皮肺肿瘤RFA的临床应用;经皮肺肿瘤微波消融治疗的临床应用;经皮肺肿瘤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的临床应用;特殊部位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应用;肝、肺肿瘤消融治疗的并发症防治;肝转移癌消融治疗的临床应用;各种肿瘤消融方法的个体化选择及疗效分析;实体瘤HIFU治疗研讨;外科手术中肿瘤消融治疗的临床应用;RFA在肾癌治疗中的应用;甲状腺结节、增生、腺瘤的RFA治疗;手术视频精要;典型案例讨论;现场手术观摩。  相似文献   

7.
肝癌微波消融术前超声造影对肝脏肿瘤再定性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CEUS)在微波消融治疗前评判肝肿瘤性质的价值。方法对拟接受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107例患者(共128个病灶)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CEUS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EUS诊断肝癌的敏感度98.35%(119/121),特异度100%(7/7),阳性预测值100%(119/119),阴性预测值77.78%(7/9),准确率98.44%(126/128),均高于CDFI(P〈0.001)。根据CEUS结果,119个恶性病灶得到及时微波消融治疗;7个良性病灶经CEUS正确诊断后避免了不必要的微波消融。结论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前,应用CEUS能正确判断肿瘤性质,有助于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RFA)后即刻超声造影(CEUS)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60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76个病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41个病灶,对照组35个病灶)。两组均采用超声实时引导下经皮RFA治疗,试验组于RFA后即刻(5~10 min内)行CEUS,若发现肿瘤残存则行补充消融治疗,至造影检查无肿瘤残存时结束;对照组RFA后不做即刻CEUS。试验组患者术后36~48 h复查CEUS,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CEUS及增强CT或增强MRI、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结果:试验组患者RFA术后即刻CEUS发现5例患者共5处病灶有残存,对残存肿瘤行补充治疗。两组患者1个月后复查,试验组发现1处病灶残存(1/41),对照组发现7处病灶残存(7/3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完全消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7%vs.80.0%,P0.05)。试验组患者RFA后即刻及36~48 h CEUS动脉期所测射频灶周围充血水肿带的宽度分别为(6.89±2.73)mm、(4.68±2.0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恶性肿瘤RFA治疗后即刻CEUS能及时发现残存肿瘤并指导补充治疗,有效提高完全消融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临床总结,评价超声造影(CEUS)辅助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肝转移的优点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造影辅助定位经皮穿刺RFA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肝转移癌12例,直径1.2—5.5cm,发现病灶时间为肝移植术后3—12个月,每个病灶通过超声造影诊断定位进行RFA1—2次,术后通过超声造影及增强CT评价疗效。结果11例病灶术后两周复查全部消融,1例最大病灶有部分残余行再次RFA,1个月后复查无局部复发。结论超声造影辅助下经皮RFA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肝转移癌,定位准确,效果好,操作简便易行,微创无并发症,可作为肝移植术后肝转移癌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射频消融术(RFA)在肝细胞肝癌(简称肝癌)根治性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索近年来有关RFA在肝癌治疗中应用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肝脏移植、肝切除术和RFA是目前被认为具有治愈性治疗效果的3种方法,其中RFA由于具有较好的局部肿瘤控制效果,近年来较多地用于肝脏移植术前的减瘤治疗,在延长患者的等待期的同时不增加病例脱落及死亡的危险。虽然RFA与肝脏切除术对小肝癌的疗效目前尚有争论,但是RFA联合肝脏切除术,扩大了肝癌患者的手术指征,提高了疗效。结论由于RFA技术良好的局部肿瘤控制能力和微创特点,使其在肝癌的各种治疗策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与肝移植及肝部分切除术的优点相互补充,使更多的肝癌患者受益。无论是哪一种治疗方法,术中最大程度地减少残癌的发生率,术后密切随访,复发后积极地治疗才是提高疗效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超声造影评价肝癌射频消融治疗近期疗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后近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96例,共110个癌灶,RFA治疗前1周内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 观察病灶数量、大小、边界、内部回声、造影剂灌注情况等,同时行增强CT扫描,然后在超声引导下行肝内肿瘤RFA治疗,1个月后行彩超、超声造影和增强CT扫描,以增强CT结果为标准,评估超声造影在肝癌RFA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RFA治疗前96例110个癌灶超声造影示动脉期均匀高增强83个,不均匀高增强27个; 门脉期及延迟期低增强98个,等增强12个.RFA治疗后1个月超声造影示肿瘤无增强99个,边缘部分高增强11个; 增强CT示肿瘤无强化96个,边缘不规则强化14个,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6,P>0.05).对增强CT扫描边缘部分强化的14个癌灶再次行RFA治疗,1个月后超声造影及增强CT 示肿瘤均无增强或强化.结论 超声造影对评价肝癌RFA治疗的近期疗效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的现状及其临床地位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作为治疗肿瘤的新方法,在得到临床医生重视的同时,尽早界定RFA的评价和地位是临床应用的迫切需要,但其界定义不得不等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内外对肝肿瘤射频消融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已经有13年的经验,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纵览近年文献,概括与归纳射频治疗肝肿瘤技术的发展,适应证,临床疗效、预后、影响因素以及并发症,并对RFA与其它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对其在肝肿瘤治疗领域中的地位,做出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作为肝癌治疗行之有效的微创治疗模式被广泛应用,超声造影可实时动态地观察肝血流的变化,对肝癌的RFA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研究探讨实时动态肝脏超声造影引导肝癌RFA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40例因肝癌就诊我科行RFA的患者,按超声引导方式分组,22例为常规超声组(常规组),18例超声造影组(造影组)。比较两组RFA治疗的完全消融率(术后1个月复查增强CT评估)、术后并发症(感染、胆汁漏、出血、针道种植转移、坏死性肝脓肿、肝衰竭、皮肤灼烧坏死)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RFA后行实时超声造影鉴别肿瘤残留与凝固性坏死,分析肿瘤残留率;并对RFA治疗疗效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常规组完全消融15例,完全消融率68.2%,造影组完全消融17例,完全消融率9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内单发病灶、是否肝内有子灶、是否超声造影是影响RFA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实时动态超声造影引导下RFA效果优越,完全消融率高;可降低局部复发率;对肿瘤残留与凝固性坏死的鉴别及时准确。  相似文献   

14.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切除被认为是唯一可能治愈肝肿瘤的方法,但仅有少数患者具备手术指征,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却无明显疗效。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是在超声、CT或MRI引导下经皮肤或腹腔镜或开腹途径将射频针插入瘤体,通过微电极发射射频电流使组织中带电粒子高速震荡产热,致电极周围细胞凝固性坏死的治疗肿瘤的方法。RFA创伤小、对正常组织影响小、恢复快及疗效确切。RFA联合治疗在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肝癌肝移植术后肝内复发的患者分别实施肿瘤切除术、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射频消融术(RFA)、再次原位肝移植术(re—OLT)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凶肝癌行肝移植手术术后肝内复发的患者53例。其中肿瘤切除术3例,TACE22例,RFA18例,re—OLT10例,观察术前一般情况、术后生存时间、术后并发症、肿瘤进展情况、治疗费用等情况。重点对比分析TACE、RFA、re—OLT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肿瘤切除术3例,随访4~12个月,均无手术并发症,未见肝脏及远处复发或转移,一般情况良好。TACE组、RFA组与re—OLT组的平均生存时间、累积生存率、各部位进展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FA组的并发症,特别是胆道并发症发生率比TACE组及re—OLT组低;3组的治疗费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FA〈TACE〈re—OLT。结论TACE、RFA及re—OLT治疗方法对肝癌肝移植术后肝内复发的治疗效果相近。RFA的并发症及治疗费用明显少于TACE及re—OLT,可作为肝癌肝移植术后肝内复发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肝癌的局部消融治疗及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3年日本学者Sugiura首创应用经皮无水酒精注射(percutaneous alcohol injection,PEI)治疗小肝癌,开始了肝肿瘤的局部消融(Local ablation)治疗时代。随着超声、CT、MRI等影像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PEI、微波、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为代表的肝癌局部消融治疗技术,作为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手段发展很快,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CEUS)检查在肾肿瘤射频消融(RFA)术后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对47例肾肿瘤患者(肾癌40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49个病灶行RFA治疗,其中经腹腔镜下RFA 30例,开放手术RFA 17例.术后1周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观察造影剂在动脉相与实质相的灌注情况,评价病灶消融范围,并与增强CT结果比较.影像学上病灶无增强被认为是消融完全. 结果 49个病灶完全消融47个(95.9%).CEUS显示肾消融灶最大径为2.4~10.0 cm,平均(4.6±1.5)cm,其中消融灶大于原病灶者45个、与原病灶相同者3个、小于原病灶者1个.CEUS提示RFA术后原病灶有局部强化6例,其中2例经增强CT证实.以增强CT结果作为诊断标准,CEUS对RFA术后残留灶诊断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91.8%.术后平均随访11(4~21)个月,患者均存活. 结论 CEUS检查与CT结合对评价肾肿瘤RFA术后疗效具有实用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utility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CEUS) in the assessment of treatment efficacy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 in patients with renal tumors.Methods Forty-seven patients (40 renal cell carcinomas and 7 angiomyolipomas of kidney) with 49 renal tumors were treated with RFA. Tumors were ablated by laparoscopy-assisted (n= 30) and open surgical (n= 17) RFA. The CEUS and contrast-enhanced CT were performed 1 week after treatment to assess the necrotic area. Technical success was defined as elimination of areas that enhanced at imaging within the entire tumor. Results Forty-seven (95. 9%) of 49 tumors were successfully ablated. The mean length of the major axis at the maximal necrotic area was 4. 6 cm. Compared with the lesions before RFA, the necrotic areas were bigger in 45 patients, identical in 3 patients, and smaller in 1 patient. Six lesions showed a residual enhancement at the portion adjacent to the normal renal parenchyma on follow-up CEUS, while 2 were confirmed by CT scans.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CEUS for detection of residual tumors were 100. 0% and 91.8%, respectively. All patients survived in the follow-up period ranging from 4 to 21 months. Conclusion CEUS combined with CT could be useful for evaluating treatment efficacy of RFA for renal tumors.  相似文献   

18.
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315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总结1999年6月至2003年8月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315例肝肿瘤病人的病例资料,探索RFA治疗肝肿瘤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了一次定位、多点穿刺,RFA联合肝动脉栓塞(TAE)、选择性门静脉栓塞(SPVE)治疗直径5~13cm的大肝癌,及经皮经肺经膈肌RFA治疗膈顶部肝癌。结果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1%,无一例住院期间死亡。AFP阳性的169例肝癌病人中,RFA后有124例(73.6%)明显降低,其中有95例(56.2%)转阴。半年生存率为89.5%,1年生存率为80.1%,18个月生存率为61.4%,24个月生存率为48.3%,〉36个月生存率为35.6%。结论采用TAE、SPVE及RFA一次定位多点穿刺法治疗无手术切除指征的中晚期(含大肝癌)的病人,疗效明显,总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戴莹  陈敏华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9):1193-1195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是在超声、CT或其他影像学设备的引导下,将射频电极针插入肿瘤内,利用高频交流电对局部组织进行高温热凝固,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的目的。RFA是近年来肝肿瘤局部治疗方法中发展较快的方法之一,可经皮、经腹腔镜或开腹术中进行,具有创伤小、疗效高的特点。目前认为,RFA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肝脏肿瘤有很好的姑息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RFA方法的广泛应用和治疗病例的  相似文献   

20.
肝脏实时超声造影在肝癌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脏超声造影在肝癌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26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病倒资料。微波消融62个病灶;微波消融治疗前、术中和术后均进行肝脏超声造影检查;经皮穿刺肝脏肿瘤微波消融治疗22例,术中B超导向微波消融治疗4例。结果 本组病例消融术后无出血、胆漏、感染等并发症发生,B超CDFI检查判断肝脏肿瘤微波消融后疗效的准确性为64.5%,肝脏CEUS判断准确性为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41,P<0.05)。增强CT诊断准确性为91.9%,与B超CDF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16,P<0.05);与肝脏CEU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672,P<0.05)。结论 肝脏超声造影能够精准指导肝脏肿瘤微波消融治疗,精确地用于消融术后疗效评价和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