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切除对早期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90例早期胃间质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及观察组(n=45),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胃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肿瘤定位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恢复半流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胃镜联合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可有效降低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缩短肿瘤定位时间,有利于促进术后恢复,但手术时间相对延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切除胃间质瘤的手术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6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择期手术治疗,其中观察组50例行双镜(腹腔镜+内镜)联合切除术,対照组56例行腹腔镜切除木,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病理检査结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腹腔镜、双镜联合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结果相似,但相较单纯腹腔镜手术,双镜联合切除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间质瘤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间质瘤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新华医院普外科完成的12例双镜联合胃间质瘤切除术及同期25例常规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并发症、死亡率、住院时间、恢复进食时间、病理结果等临床指标。结果:12例双镜联合胃间质瘤切除术均获成功,双镜联合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开腹组,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胃镜在腹腔镜手术中具有肿瘤定位及协助操作的重要作用。对于体积较小的间质瘤,腹腔镜联合胃镜胃间质瘤切除术近期疗效肯定,是较为理想的微创术式,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楔形切除治疗邻近贲门或幽门的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6年9月~2008年11月对5例特殊部位的胃间质瘤(3例肿瘤距离贲门≤5cm,2例距离幽门≤5cm)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进行胃楔形切除。切割闭合器切除肿瘤过程中,胃镜于胃腔内实时观察和调整切割缘位置,避免损伤贲门或者幽门,确保肿瘤完整切除且胃腔无狭窄。结果5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联合胃镜胃楔形切除,肿瘤完整切除,无肿瘤破裂,无胃腔狭窄,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0~110min,平均84min;术中出血量10~50ml,平均30ml。术后中位排气时间3d,中位进流食时间术后3d。术后病理切缘均为阴性。1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缓解),其余4例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3个月行胃镜以及钡餐造影,无胃腔狭窄。5例平均随访27.8月(8~34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对于邻近贲门或幽门的胃间质瘤,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楔形切除是安全和可行的,符合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原则,可以避免胃腔狭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双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的预后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4年3月至2017年10月119例胃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联合组(n=56例,胃镜联合腹腔镜)、腹腔镜组(n=63例)。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围手术期指标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恶性潜能分级、核分裂像、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 检验;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腹腔镜组低(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6%)比腹腔镜组(15.9%)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恶性潜能分级及核分裂像结果、术后2年生存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腹腔镜及双镜联合切除胃间质瘤,患者术后生存率相当,但双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具有快速定位、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探讨双镜联合技术在胃间质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各组患者均择期手术治疗,入院后随机分为内镜治疗组、双镜联合组及腹腔镜手术组,观察比较各组在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性。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双镜联合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其余各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双镜联合组无术后吻合口瘘、出血及狭窄等并发症发生。内镜治疗、双镜联合及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结果相似,但双镜联合切除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且不易出现手术意外。  相似文献   

7.
探讨胃间质瘤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案。2012年1月—2015年12月,56例胃间质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胃镜组(n=5)、腔镜组(包括腹腔镜或双镜联合手术,n=22)、传统开腹组(n=29)3组,比较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围手术期病死率、并发症等围手术期指标。结果显示,传统开腹组的危险度显著高于胃镜组和腔镜组(P0.05)。全部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病理结果证实完全切除肿瘤,无围术期死亡,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传统开腹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均显著高于胃镜组和腔镜组,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显著高于胃镜组(P0.05)。肿瘤直径2 cm患者,胃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等均显著低于腔镜组(P0.05)。肿瘤直径2~5 cm患者,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均显著低于传统开腹组(P0.05)。结果表明,肿瘤直径≤5 cm的胃间质瘤患者,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相同,但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尤其是对于2 cm患者,胃镜手术的微创效果较腹腔镜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方法:对19例胃间质瘤患者行腹腔镜辅助内镜联合手术治疗11例,内镜辅助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8例。观察两组并发症、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19例双镜联合胃间质瘤切除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和胃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充分发挥了各自优势,拓展了胃镜、腹腔镜的手术指证,保障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1月~2016年3月我科对21例胃间质瘤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切除,术中胃镜定位胃间质瘤的位置,以肿瘤中心,距肿瘤周围2 cm处用60mm直线型切割闭合器(强生EC60)切除胃间质瘤。结果 21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和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30~120 min(平均49 min);术中出血量30~100 ml(平均46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7~25 h(平均11 h);术后5~12 d(平均7 d)出院。无术后出血、胃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0例随访(随访率95.2%)3个月~5年,中位随访时间4.2年,无肿瘤复发、远处转移、死亡。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效果确切,安全、微创,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胃镜和同期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病例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施行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53例行开腹胃间质瘤手术病例进行对比分析;观察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并发症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情况、手术后总的并发症率、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联合胃镜组术中发生肿瘤破裂1例,中转开腹1例;开腹组无肿瘤破裂者。2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均未发生明显胃出血、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等并发症。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联合胃镜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腹腔引流量明显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止痛剂使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但住院总费用较高,手术时间较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丰富的开腹胃间质瘤手术经验和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技术的基础上,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能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的疗效,并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胃镜定位、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治疗2例胃体后壁,2例胃体前壁,1例胃底部,1例胃窦部后壁间质瘤。结果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5~72min,术中出血量不足10m1,术后住院4~7d,无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网膜囊路径切除法治疗胃后壁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9月~2011年9月腹腔镜下网膜囊路径切除胃后壁GST 8例。4例位于胃体后壁胃大弯,2例位于胃体后壁胃小弯,1例位于胃窦后壁,1例位于胃后壁靠近贲门。位于胃体后壁靠近胃大小弯的间质瘤,离断胃相关韧带,显露胃后壁,行局部楔形切除;位于胃窦或贲门的间质瘤,行远端或近端胃大部切除术,然后行消化道重建。结果 6例成功行腹腔镜下网膜囊路径局部楔形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下近端胃大部分切除+胃-食管吻合,1例行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毕Ⅰ式吻合。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60 min;术中出血量20~80 ml,平均50 ml。术后2~6 d,平均4 d进食流质。住院时间3~7 d,平均5 d。8例随访3~62个月,平均32.5月,无复发和吻合口狭窄。结论腹腔镜下网膜囊路径治疗胃后壁GST可行。  相似文献   

13.
探讨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的效果。40例术前超声胃镜诊断为胃间质瘤(直径2~5cm)的患者经腹腔镜行胃部分切除术。结果显示,4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9例采用了双镜联合技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手术时间30~130 min,平均(64.5±34.3)min。术中出血10~100m L,平均(34.3±18.7)m L。术后住院时间4~8 d,平均(5.8±1.2)d。结果表明,对于5 cm的间质瘤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特点,特别是双镜联合技术,为术中胃间质瘤定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的手术要点。方法2005年9月~2007年9月,应用腹腔镜行胃间质瘤切除术32例。19例肿瘤位于胃体、胃底部前壁,术中胃镜定位,线形切割吻合器(Endo-GIA)在距肿瘤边缘2~3cm处将肿瘤从胃壁完整切除;8例肿瘤位于胃体或胃底后壁,术中胃镜定位,在肿瘤对应的前壁打开胃腔,与胃镜配合找到肿瘤后,将后壁肿瘤从胃前壁切口提出,用Endo-GIA在距肿瘤2~3cm处切除;2例肿瘤位于胃前壁,距贲门口〈2cm,直径分别约3.0cm、2.5cm,术中胃镜定位,打开对应的胃前壁浆膜,将肿瘤切除;1例肿瘤位于胃窦部前壁,直径约5.0cm,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次全切除术;2例肿瘤位于胃体上段小弯侧,距贲门口〈2cm,直径分别约6.0cm、4.0cm,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结果32例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2min(52~185min),平均出血量60ml(30~210ml),无中转开腹。手术标本病理切缘均为阴性,其中5例肿瘤最大直径〉5cm,术后病理报告为胃恶性间质瘤,余27例病理均为胃间质瘤、低度恶性倾向。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8~25个月),X线、B超及CT检查均无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术前行胃镜、超声胃镜和CT等检查,以确定肿瘤来源、大小、部位。术中用胃镜、腹腔镜联合定位,根据肿瘤部位及大小不同,采用不同术式,以取得最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效果。方法随机将50例胃间质瘤患者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行开腹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 a,观察组复发转移1例(2.00%),对照组为2例(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双镜联合技术在胃间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胃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采用腹腔镜与胃镜双镜联合行胃间质瘤切除手术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8例行经胃镜定位腹腔镜胃腔外胃部分切除术、1例行经胃镜定位腹腔镜胃腔内胃部分切除术、4例行胃镜下肿瘤切除联合腹腔镜胃壁修补缝合术。结果 2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手术时间30~95min,平均(66.5±20.1)min,术中出血量1~20ml,平均(12.0±17.1)m1,术后平均住院日(4.9±1.8)d。术后病理结果示:极低度风险15例、低度风险8例。随访3~75个月,无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和胃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胃间质瘤是安全可行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体会(附4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胃镜定位、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治疗2例胃体前壁,1例胃体后壁大弯侧,1例胃窦部前壁间质瘤。结果:4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5~105m in,术中出血量20~50m1,术后住院4~6d,随访6个月~5年,无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胃间质瘤患者39例,瘤体直径1.0~4.5cm,平均(2.5±0.5)cm,均采用双镜联合方法手术切除。手术过程:胃镜下确定胃间质瘤的位置、大小,评估切除可能性及方法,腹腔镜下切除肿瘤,闭合切口,取出肿瘤,完成手术。术后接受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和肿瘤生物学风险评估,随访复发或转移情况。结果:1例因瘤体过大予以中转开放手术。余38例手术时间35~125min,平均(75±25)min。术中出血10~50mL,平均(25±10)mL;胃管留置时间0~24h,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2~36h,绝对卧床12~24h,术后72~96h恢复流质饮食,术后平均住院5~7d。免疫组织化学结果:CD117阳性36例(92.3%)、CD34阳性32例(82.0%);肿瘤生物学风险分级:极低危27例,低危10例,中危2例,高危0例。随访1~42个月,未发现种植或转移。结论:双镜联合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具有快速定位、优化手术流程、术时短、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点,适合于直径〈5cm、术中仅靠腹腔镜难以定位的瘤灶。手术对瘤体定位、手术组成员配合要求较高,需要富有经验的医师操作。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胃镜行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切除的经验。方法:对2010.02~2012.02间我院23例均诊断为GST( 直径<5cm) 的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术中定位技术予以手术切除治疗。结果:23例均在腹腔镜联合胃镜下顺利找到肿瘤并成功予以局部切除,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45min-110min,平均(65.9±7.3)min;术中出血量:5ml-35ml,平均(13.9±8.4)ml;术后住院天数:4d-8d,平均(6.1±1.4)d。结论:应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GSTs具有术中定位准确、手术安全、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早期胃间质瘤的疗效。方法:将入院收治的60例早期胃间质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术、开腹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局部复发转移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而肿瘤定位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局部复发转移率分别为16.7%、13.3%(P0.05);治疗组局部复发转移的平均时间为(47.7±6.18)个月,对照组局部复发转移的平均时间为(48.8±7.1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下行早期胃间质瘤肿瘤切除在肿瘤根治性、远期预后等方面与开腹手术相当,但可提高手术定位准确性,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