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检测术前5-FU化疗及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血液CK20mRNA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普通外科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术前化疗组各15例.术前化疗方案:CF 200mg ivgtt d1-d3、5-FU 500mg ivgtt d1-d3,化疗结束次日进行手术.两组患者均取术前(化疗组为化疗前1日及术前)、术中癌灶回流至门静脉血,术后首日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各5ml;另设15份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标本作为正常人群对照.以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血标本中CK20mRNA含量.结果 15例健康体检者中,CK20mRNA均未检出;30例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指标检出率如下:CK20mRNA为80.0%,其含量与肿瘤浸润深度(T)、淋巴结转移(N)、远处转移(M)、术后病理分期(TNM)、脉管或淋巴管癌栓正相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神经侵犯、性别、年龄无关.化疗组患者化疗前后CK20mRNA(P=0.055)含量降低,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K20mRN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与术前外周血中CK20mRNA含量,化疗组指标降低病例数多于对照组,且CK20mRNA含量的变化具显著意义(P=0.004).结论 外周血CK20mRNA为结直肠癌微转移检测的敏感指标.就观察术前化疗效果而言,CK20mRNA有明显下降.术前5-FU化疗可以降低外周血及回流入门静脉血中微转移的程度,提示对TNM I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开展规范新辅助化疗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术前5-FU化疗及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血液CK20mRNA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普通外科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术前化疗组各15例。术前化疗方案:CF 200mg ivgtt d1-d3、5-FU 500mg ivgtt d1-d3,化疗结束次日进行手术。两组患者均取术前(化疗组为化疗前1日及术前)、术中癌灶回流至门静脉血,术后首日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各5ml;另设15份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标本作为正常人群对照。以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血标本中CK20mRNA含量。结果:15例健康体检者中,CK20mRNA均未检出;30例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指标检出率如下:CK20mRNA为80.0%,其含量与肿瘤浸润深度(T)、淋巴结转移(N)、远处转移(M)、术后病理分期(TNM)、脉管或淋巴管癌栓正相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神经侵犯、性别、年龄无关。化疗组患者化疗前后CK20mRNA(P=0.055)含量降低,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K20mRN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与术前外周血中CK20mRNA含量,化疗组指标降低病例数多于对照组,且CK20mRNA含量的变化具显著意义(P=0.004)。结论:外周血CK20mRNA为结直肠癌微转移检测的敏感指标。就观察术前化疗效果而言,CK20mRNA有明显下降。术前5-FU化疗可以降低外周血及回流入门静脉血中微转移的程度,提示对TNM II、III期结直肠癌患者开展规范新辅助化疗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与化疗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善勇  梁金龙  孙侃 《中国肿瘤》2007,16(8):649-651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与化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大肠癌患者121例,应用RT-PCR技术,以CK20 mRNA为标志物,检测术前、术后第2天、首次化疗后血液微转移情况及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术前血液CK20 mRNA微转移阳性率为53.7%,其中Dukes'A、B、C、D期的阳性率分别为20%、25%、78.5%、75%,4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12.03,P<0.05).术后第2天血液CK20 mRNA微转移阳性率为59.5%,手术前后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82,P>0.05).化疗前后血液CK20 mRNA阳性率差异非常显著(χ^2=25.59,P<0.05).Cox模型分析提示CK20 mRNA阳性表达者及化疗无效者预后不佳(P<0.05).[结论]化疗能降低大肠癌患者血液微转移的发生率;血液微转移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3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客观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性别、术后并发症、体重指数(BMI)、体表面积(BSA)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位置、病理类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女性、术后出现并发症、BMI﹤22 kg/m2、BSA﹤1.6 m2是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的客观性独立危险因素(P﹤0.05).主观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对生命的态度、家庭经济情况、病情保密、家庭支持、不良反应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医困难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生命绝望、家庭经济困难、不对病情保密、无家庭支持、无法耐受不良反应是影响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的主观性独立危险因素(P﹤0.05).接受化疗患者病死率为2.78%(2/72),低于拒绝化疗患者的12.07%(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3,P=0.038).结论 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的主观性及客观性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医护人员可根据具体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术中肺血管结扎顺序对肺癌微转移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60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术前随机分为先扎动脉组和先扎静脉组,每组30例,术前、术中和术后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巢式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中CK19 mRNA、LUNX mRNA表达.选取10名健康成年人(健康组)外周静脉血做阴性对照.结果:术前先扎动脉组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LUNX mRNA表达率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先扎静脉组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LUNX mRNA表达率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先扎动脉组和先扎静脉组间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但术中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19 mRNA、LUNX mRNA在术前、术中、术后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K19 mRNA、LUNX mRNA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与鳞癌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和Ⅲ期肺癌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术中先结扎肺静脉可减少癌细胞的微转移.CK19 mRNA、LUNX mRNA可以作为检测肺癌外周血中癌细胞微转移的2个指标,预测肺癌微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热低渗液灌注及门静脉化疗治疗结直肠癌减少术后肝及腹腔内复发、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5年12月间,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106例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56例关腹前腹腔热低渗液灌注及早期门静脉持续输注5-Fu化疗,B组50例为对照组.结果:A、B两组腹腔内复发率分别为:21.4%(12/56)、58.0%(29/50);肝转移发生率分别为:7.1%(4/56)、30.0%(15/50),治疗组(A组)明显降低,两组腹腔内复发转移、肝转移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A、B两组分别为67.8%(38/56)、34.0%(17/50),治疗组(A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热低渗液灌注及早期门静脉持续输注5-Fu化疗治疗结直肠癌可以降低腹腔内复发转移和肝转移发生率,提高3年生存率,价格低廉、技术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淋巴结微转移对结直肠癌患者病理分期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08年10月间手术切除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990枚淋巴结进行常规HE染色和CK20免疫组化检查,检测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HE染色法淋巴结转移检出率27.2%(269/990),CK20免疫组化淋巴转移检测率为37.2%(368/99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9枚淋巴结检出有微转移,11例TNM分期提高,HE染色重新分期率为18.3%(11/60)。结论:CK20免疫组化的检测可以显著提高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分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卵巢转移组织中CDX-2与CK7和CK2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结直肠癌卵巢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结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54例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和分析20例原发卵巢癌及结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癌组织中CDX-2、CK7和CK20的表达.对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CDX-2,CK7和CK20在原发性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95% (19/20),15% (3/20),在结直肠癌卵巢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20/20),10%(2/20),90% (1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卵巢包块大小、转移发生时间、腹膜种植转移、卵巢转移灶是否切除、是否化疗是影响结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卵巢包块大、卵巢转移灶未切除、同时性卵巢转移、伴有腹膜转移、未行化疗的结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结论:通过检测原发卵巢癌及结直肠癌卵巢转移组织中CDX-2、CK7和CK20的表达,有助于鉴别诊断原发卵巢癌与结直肠癌卵巢转移;尽量创造卵巢转移灶切除的机会可能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97例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结直肠癌切除术后2周开始FOLFOX方案全身化疗.治疗组在结直肠癌切除术中及术后经门静脉和肝动脉化疗泵行5-Fu肝脏局部灌注化疗,全身化疗和其余治疗同对照组.[结果]两组治疗后病灶数目和大小均减小,CEA、CA199均降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33.7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2%、42.8%和10.6%,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21.8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0%、19.7%和0,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门静脉和肝动脉灌注化疗对于不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表达与大肠癌浸润、微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经病理确诊的120例大肠癌组织标本,采用SP法检测nm23-H1基因蛋白表达、巢式RT-PCR方法检测进入外周静脉血的大肠癌微转移灶(CK20mRNA),并与同一患者大肠癌组织标本中nm23-H1基因表达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nm23-H1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1.7%(74/120),低分化腺癌中nm23-H1阳性表达率(41.0%)显著低于高中分化腺癌中的表达率(70.3%)(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nm23-H1阳性表达率为53.7%,无淋巴结转移者为7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20例大肠癌患者术后3年随访中,CK20mRNA阳性检出率为41.5%,nm23-H1阳性表达率与CK2OmRNA阳性率呈显著负相关(P<0.001);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组术后3年生存率为60.8%(45/74),阴性表达组术后3年生存率为21.7%(10/46),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nm23-H1与大肠癌细胞分化、淋巴结转移及外周静脉血中微转移密切相关,是影响大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