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切口电视胸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小切口电视胸腔镜辅助肺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05年1月~2006年6月收治49例I、Ⅱ期非小细胞肺癌,22例在小切口(腋前线肋间6~8cm)辅助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VATS组),27例在常规开胸手术下完成肺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传统开胸组),比较2种术式肺功能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protein,CRP)的变化。结果胸腔镜组2例为方便安全地处理肺门血管将小切口扩大至12~15cm。2组患者术后血清CRP浓度明显升高,第1天达到峰值,胸腔镜组CRP术后1d(56.1±10.9)mg/L,显著低于传统开胸组(73.8±15.1)mg/L(t=-4.603,P=0.000)。2组术后肺功能每分钟通气量相对值(minute ventilation volume,MV)、1秒用力呼气容积相对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下降,术后1周时胸腔镜组MV为(95.6±16.4)L,显著高于传统开胸组(81.9±12.7)L(t=3.296,P=0.002),胸腔镜组FEV1为(57.1±5.7)%,显著高于传统开胸组(51.4±6.9)%(t=3.105,P=0.003)。结论与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术相比,小切口电视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适合于早中期肺癌,疗效确切,可明显减少病人的手术创伤,可以作为非小细胞型肺癌的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操作方法、技术要点和适应证等。方法 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我科收治了60例周围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男36例,女24例;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55岁。根据采用的手术术式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电视胸腔镜辅助(VAMT)组(n=30):行电视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及系统性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传统开胸组(n=30):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行肺叶切除及系统性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死亡。VAMT组患者切口长度(6.8±1.1cmvs.21.5±3.4cm)、术后杜冷丁用量(52.5±10.2mgvs.228.3±32.6mg)、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2±0.8dvs.5.7±1.5d)和术后住院时间(6.3±1.4dvs.8.5±1.8d)短于或少于传统开胸组(P0.05);而清扫淋巴结数、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胸腔引流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可手术的原发性肺癌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是可行的,在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方面能达到常规开胸手术的效果,并且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诊治肺周围型结节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诊断和治疗肺周围型结节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诊治肺周围型结节55例,其中单发结节54例,多发结节1例。肺楔形切除术23例;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治疗原发性肺癌32例,采用常规开胸手术器械及胸腔镜用器械切除肺叶,自制淋巴结摘除钳完成淋巴结清扫。结果55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180min,平均109min,术中出血量50~400ml,平均122min。均未输血,1例术后漏气术后32d出院,1例切口延迟愈合,术后19d出院,余53例术后住院4~11d,平均8.3d。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良性病变15例,原发性肺癌38例,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1例,转移性肺癌1例。良性病变行肺楔形切除术,32例原发性肺癌行解剖学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4例肺癌胸膜广泛播散未手术处理,2例肺癌因肺功能差行姑息性肺楔形切除。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有助于明确诊断肺周围型结节病变,治疗临床早期原发性肺癌的长期疗效有待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随机将52例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实验组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观察比较两2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并且系统性清扫淋巴结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2例。手术在腋中线第7或者第8肋间作约1.5cm切口作为观察孔,在腋前线第4或者第5肋间胸大肌外侧缘作4.0—5.0cm切口作为操作孔。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完成肺叶切除术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无增加第2个操作孔或者中转开胸手术者。行肺叶切除术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90~200min,术中出血量50~400ml,清扫淋巴结数量9~16枚,术后胸腔引流时间5—8d,术后住院6~10d。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在传统的三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基础上进~步减少了手术创伤,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只要病例选择合适,可以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更微创化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中淋巴结清扫的效果。方法将60例拟行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22)。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VATS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总个数、淋巴结清扫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总个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2±2.6)个和9.1%,观察组分别为(12.4±2.2)个和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扫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2±4.8)min vs(22.7±3.3)min,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1.6)d vs(8.4±2.8)d,P0.05]。结论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淋巴结的清扫可达到与开胸手术同样的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I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06—2020-01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肺叶切除术的112例早期NSCI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及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将2016-06—2017-12间行传统开胸术的52例患者作为传统组,2018-01—2020-01间行单孔胸腔镜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微创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术后引流管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采用模拟视觉评分法(VAS)评价2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的切口疼痛程度。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微创组无中转开胸病例。2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引流管引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短(低)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术后第1天和第3天的VA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NSCIC均有确切效果。其中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患者恢复快,但对术者的操作水平及经验要求高。应结合患者病情及术者的技术水平合理选择手术方式,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03-2019-03间收治的82例早期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41例。传统组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胸腔镜组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中失血量少于传统组,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患者,可显著减少术中失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直径>5 cm的周围型肺癌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2年4月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145例,其中肿瘤最大直径>5 cm 21例。胸腔镜手术通过3个切口完成:观察孔位于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主操作切口位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长3~4 cm;另一辅助操作孔位于肩胛下角线第8或第9肋间。镜下各肺叶切除操作顺序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基本相同,一般采用解剖性肺叶切除法,即分别处理肺动静脉和支气管。肺叶切除后常规行肺门及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左侧清扫5~9组淋巴结,右侧清扫2、4、7~9组淋巴结。结果手术时间(145.0±35.5)min(90~200 min),术中出血量(250.0±80.4)ml(150~400 ml),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6.8±2.1)d(2~8 d),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5.3±1.2)分(2~7分)。共清扫淋巴结115组,共349枚,(16.6±4.3)枚,转移淋巴结26组,阳性率22.6%。术后声音嘶哑1例,未予特殊处理,术后6个月随访未见明显好转;乳糜胸1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开胸行胸导管结扎术后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21例随访1~24个月,平均13.5月,其中>12个月8例,1例术后4个月发生同侧肺内转移,1例术后6个月死亡,术后病理分期均为Ⅲb期,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余19例均健在,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直径>5 cm的周围型肺癌可行,且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50例行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数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明显,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早期肺癌切除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早期肺癌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VATS辅助胸壁小切口(7~9cm)对26例肺周围孤立小结节(≤2.0cm)行肿物楔形切除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施行相应的肺叶切除、系统性的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未加辅助治疗。结果本组病人创伤明显减轻,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近期随访结果无一例复发与转移。结论VATS辅助胸壁小切口对较早期肺癌行根治性切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将96例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全胸腔镜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实施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全胸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短或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浙江创伤外科》2011,16(2):145-147
近些年来,国内少数医疗单位也积极开展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随着手术器械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在缩短;但对于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SND)能否达到开胸手术的标准,探讨的尚少。现根据一些国内外文献著作的观点,分别探讨胸腔镜下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方法和效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5年临床疗效   总被引:94,自引:1,他引:93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的 5年疗效。 方法 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肺癌患者行肺叶或全肺切除、肺癌根治术 2 2 0 0例 ,取其中 1995年完成的 130例作 5年生存率统计 ,术式包括单肺叶切除术 110例 ,双肺叶切除术 11例 ,全肺切除术 9例。所有数据作 Cox回归生存分析。 结果 术后住院时间 3~ 15天 ,平均住院时间 8天 ,恢复生活自理时间 7~ 13天 ; 期肺癌 5年生存率 87.8% , 期 5年生存率 42 .8% ; a期 5年生存率 2 7.3%。 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叶或全肺切除、肺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 ,恢复快 ,出血、输血少 ,对心肺功能损伤小 ,开、关胸时间短的优点 ,5年生存率与传统开胸术差别无显著性意义。但这种切口要求胸外科医师有开胸和胸腔镜的全面技术  相似文献   

15.
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外科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胸腔镜肺叶切除加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是早期肺癌的标准手术方式。咳嗽是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25%~50%,在严重咳嗽时,病人睡眠中断,说话困难,加重心理负担,生活质量下降[1]。肺切除术后咳嗽的机制仍存在争议,可能与肺C纤维激活、迷走神经损伤、胃食管反流、支气管内缝合、纵隔淋巴结清扫及其他解剖学原因有关[2]。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开胸手术,缺乏标准方法评估术后咳嗽。胸腔镜广泛应用,能减轻胸部创伤,改善术后呼吸功能,缩短住院时间,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的要求,但是术后咳嗽这一并发症并没有明显改善。本文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咳嗽的机制和诊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6月28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行单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患侧第4或第5肋间腋中线与腋前线之间4~5 cm切口,全胸腔镜下完成肺叶切除和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结果 28例均于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无围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54.7±45.3)min,术中出血量(126.3±58.6)ml,清扫淋巴结(12±5)枚。无二次开胸,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留置胸腔引流(3.2±1.5)d。术后疼痛轻,仅5例需服用镇痛药。术后住院时间(6.5±4.3)d,均顺利出院。p TNM分期ⅠA期6例,ⅠB期10例,ⅡA期7例,ⅡB期5例。随访时间2~15个月,(6.8±3.6)月,无复发转移。结论单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可行,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切口电视胸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连续收治的50例并行手术治疗的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24例,对照组26例。观察组为小切口电视胸腔镜辅助治疗,对照组为传统的开胸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但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6小时、48小时及7天的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具有比传统开胸术损伤小的优点,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8.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解剖肺叶及全肺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解剖肺叶及全肺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全麻下应用胸腔镜辅助6~8cm的小切口,用胸腔镜器械及常规开胸器械在电视监视下及辅助小切口直视下进行解剖肺叶或全肺切除。治疗肺癌33例,肺良性病变9例。行肺叶切除39例,全肺切除3例。结果手术时间1.5~4.5h,平均2.5h。术中出血量100~500ml,平均200ml。1例因肿瘤与奇静脉弓紧密粘连而延长切口至12cm,1例左上肺癌因术中癌肿与肺动脉粘连较紧,分离时致肺动脉干血管损伤出血而中转传统开胸手术。1例72岁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第8天并发双肺感染致呼吸衰竭死亡,其余41例无手术并发症。41例随访6~47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32例肺癌随访8~47个月,3例分别于术后8、11、17个月出现肝脏、双肺转移死亡。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解剖肺叶及全肺切除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施行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成功完成单向式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79例;3例因胸腔镜下难以控制出血,增加10 cm辅助小切口。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为7~22枚,手术时间80~210 min,术中出血量50~600 ml。术后胸管引流时间3~8 d,术后住院时间4~9 d10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淋巴结清扫彻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是治疗早期肺癌的可靠方法。尤其对初学者易操作、易掌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12月,160例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全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清扫,采用不撑开肋骨三孔法,并与同期247例接受常规开放手术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比较。结果胸腔镜组淋巴结清扫组数(2.4±1.5)组与开胸组(2.6±1.6)组无显著差异(t=1.262,P=0.208),胸腔镜组清扫淋巴结(9.8±6.2)枚,与开胸组(9.9±5.9)枚无统计学差异(t=-0.160,P=0.873)。开胸组并发症发生率11.7%(29/247)和围手术期死亡率2.8%(7/247)与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9.4%(15/160)和围手术期死亡率0.6%(1/160)无显著差异(χ2=0.564,P=0.453;χ2=1.446,P=0.229)。胸腔镜组生存情况优于开胸组(χ2=5.373,P=0.020)。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其淋巴结清扫可达到开放手术的范围,远期疗效不亚于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