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I,II期乳腺癌部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及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临床I,II期乳腺癌部分腋窝淋巴结清扫组(PAL)及全腋窝淋巴结清扫组(TAL)各1 1 0例。PAL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加部分腋窝淋巴结(I,II组淋巴结)清扫术,TAL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加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比较术后远期复发及上肢功能状况。结果随访5~1 0年,PAL组胸部局部复发4例,占3.8%(4/1 0 6),腋窝淋巴结复发转移1例;TAL组胸部局部复发5例,占4.9%(5/1 0 3),无腋窝淋巴结复发转移;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 5)。PAL组发生患肢水肿及功能障碍5例,占4.7%(5/1 0 6);TAL组1 2例,占1 1.7%(1 2/1 0 3),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5年和1 0年生存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I,II期乳腺癌实施使PAL可减少患肢的术后功能障碍,不增加预后风险。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部分腋窝淋巴结清扫的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部分腋窝淋巴结清扫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及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98例Ⅰ、Ⅱ期乳腺癌,随机分为部分淋巴结清扫(PALD)组(n=48)和全腋窝淋巴结清扫(TALD)组(n=50).PALD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加部分腋窝Ⅰ、Ⅱ站淋巴结清扫术,TALD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加全腋窝Ⅰ、Ⅱ、Ⅲ站淋巴结清扫术.比较术后远期复发及上肢功能状况.结果 随访5~10年,平均4.5年.PALD组胸部局部复发2例(4.2%),腋窝淋巴结复发转移1例(2.1%),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2.1%); TALD组胸部局部复发2例(4.0%),无腋窝淋巴结复发转移,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2.0%);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LD组发生患肢水肿及功能障碍2例(4.2%),TALD组8例(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LD组和TALD组患者5年生存率(89.6%比88.0%)及10年生存率(79.2%比7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Ⅰ、Ⅱ期乳腺癌实施PALD可减少术后患侧上肢的功能障碍,且不增加预后风险.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仿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附184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乳腺癌仿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 184 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术中保留 ICBN; 对照组术中均切除 ICBN。并对两组患者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两组乳腺癌切除均行常规仿根治术,手术过程顺利,平均手术时间实验组为(140±10) min,对照组为(130±10) min,实验组92例术中有80例成功保留 ICBN,且患侧上肢感觉障碍发生率为6.25%(5/80),对照组发生率为54.3%(50/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5.51,P<0.01),经术后 3 个月~3 年随访,上肢感觉障碍实验组5例中有2例1年后好转; 对照组50例中1年后好转6例,两组肿瘤均无局部复发。结论 在乳腺癌仿根治术中保留 ICBN可有效地防止患侧上肢感觉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水肿的预防措施。方法:126例乳腺癌病人行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腋窝清扫时血管鞘没有侵润的情况下不切开腋鞘。术后第一天开始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结果:118例无上肢水肿发生,5例出现轻度上肢水肿,3例出现中度上肢水肿,126例病人5年生存率为67.6%。结论:腋窝清扫不切开腋鞘,术后尽早加强上肢锻炼,可减少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水肿的发生率,且5年生存率与行彻底腋清术者相近。  相似文献   

5.
Ⅰ,Ⅱ期乳腺癌部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Ⅰ,Ⅱ期乳腺癌部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及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临床Ⅰ,Ⅱ期乳腺癌部分腋窝淋巴结清扫组(PAL)及全腋窝淋巴结清扫组(TAL)各110例.PAL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加部分腋窝淋巴结(Ⅰ,Ⅱ组淋巴结)清扫术,TAL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加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比较术后远期复发及上肢功能状况.结果 随访5~10年,PAL组胸部局部复发4例,占3.8%(4/106),腋窝淋巴结复发转移1例;TAL组胸部局部复发5例,占4.9%(5/103),无腋窝淋巴结复发转移;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PAL组发生患肢水肿及功能障碍5例,占4.7%(5/106);TAL组12例,占11.7%(12/103),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5年和10年生存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Ⅰ,Ⅱ期乳腺癌实施使PAL可减少患肢的术后功能障碍,不增加预后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仿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科自2001年5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166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术中保留ICBN,对照组术中切除ICBN,并对两组患者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两组乳腺癌切除均行常规仿根治术,手术过程顺利,平均手术时间实验组为123.6min,对照组为108.5min,实验组83例术中有72例成功保留ICBN,患侧上肢感觉障碍发生率为5.56%(4/72),对照组发生率为73.49%(61/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经术后5个月至4年随访,上肢感觉障碍实验组4例中有2例1年后好转,对照组61例中1年后好转3例,两组肿瘤均无局部复发。结论在乳腺癌仿根治术中保留ICBN可明显减少患侧上肢感觉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患侧上肢水肿采用改良静脉淋巴管吻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实施乳腺癌根治术并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患侧上肢水肿患者120例,采用改良静脉淋巴管吻合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观察,观察上肢水肿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6、12个月,患侧上肢周径逐渐缩小,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6、12个月患者上肢周径均大于健侧(P0.05);术后3、6、12个月,患者ECW/ICW、ECW/TBW比值与术前比较均逐渐降低(P0.05);术后12个月,患侧上肢轻度水肿者52例(43.33%)、中度水肿者55例(45.83%)、重度水肿者13例(10.83%),术后患者的上肢水肿程度较术前显著的改善(P0.05);术后12个月,患侧上肢水肿治愈47例(39.17%)、显效38例(31.67%)、有效20例(16.67%)、无效15例(12.50%)。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患侧上肢水肿采用改良静脉淋巴管吻合术能显著的改善患者的水肿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Kodama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接受乳腺癌Kodama根治术的68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34例。观察组术中对肋间臂神经进行解剖并予以保留;对照组不对肋间臂神经进行解剖。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患侧上臂感觉异常发生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对照组患者患侧上臂异常感觉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Kodama根治术中对肋间臂神经进行解剖和保留,在不影响手术效果的同时,能有效降低术后患者患侧上臂的感觉异常等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年余本院收治的14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中髓样癌占7.1%(1/14),浸润性导管癌占92.9%(13/14)。长径1.5~5.2cm。1例(82岁)行单纯乳房切除,3例行乳癌根治术,10例行改良根治术;14例均行患侧腋窝淋巴结清除术,淋巴结转移率71.4%。12例随访9个月至14年,3例死亡,3例带瘤生存,6例无瘤生存;2例失访。随访期间5年生存率58.3%,10年生存率16.7%。采用乳腺癌根治术3例以及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0例均治愈。结论本组中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易发生淋巴转移,预后差,10年生存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物理治疗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2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预防方法处理,干预组患者除常规接受预防方法外,于术后第2天开始使用空气压力泵联合微波理疗仪进行预防性物理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时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的差异,并探讨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干预组有99例患者纳入分析,对照组有96例患者纳入分析。(1)2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时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0%(2/99)比9.4%(9/96)]和术后1年时[5.1%(5/99)比17.7%(17/96)],干预组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1.45,P=0.008)、肿瘤位置(OR=1.72,P0.001)、TNM分期(OR=2.01,P=0.033)、腋窝阳性淋巴结数量(OR=1.15,P=0.005)及术后放疗(OR=1.23,P=0.016)均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因素,年龄60岁,肿瘤位于外上及外下象限,TNM分期为Ⅲ期、腋窝阳性淋巴结数量5枚以及术后接受放疗者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较高。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尽早对患者进行物理治疗可有效预防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对于具有上肢淋巴水肿高危发病因素的患者应该尽早进行预防性物理治疗。  相似文献   

11.
根治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根治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术者60例,改良根治术者8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改良组术后胸壁形态、患肢功能、患肢肿胀、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均优于根治术组(P<0.05)。改良根治术组5年生存率Ⅰ期97.3%,Ⅱ期95.5%,根治术组5年生存率Ⅰ期95.7%,Ⅱ期94.3%,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生存率与根治术无异,但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钱慧 《浙江创伤外科》2004,9(4):274-275
乳腺癌根治术范围广,损伤大,术后如果不及时进行功能锻炼,会造成患侧上肢的功能障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本院1998年1月至2003年6月,共施行乳腺癌根治术18例,术后重视早期患侧上肢功能训练及倡导"自我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胸大肌肌瓣转移术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效果。方法 自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将68例乳腺癌患者分成2组,35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胸大肌肌瓣转移术(干预组),33例单纯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术后随访观察,分别在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9个月测量双侧臂围,判断有无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及程度。结果 随访结果表明,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胸大肌肌瓣转移术,可显著减少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比较。 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住院治疗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16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手术术式的不同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保乳组(80例)和根治组(80例),其中保乳组采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根治组采用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术中相关指标及乳腺癌治疗功能评价系统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与根治组相比,保乳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P<0.05),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两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均为100%,保乳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5年局部复发率和5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80例(100.0%)、3例(3.8%)和1例(1.3%),根治组分别为78例(96.3%)、5例(6.3%)和3例(3.8%),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057, 0.526, 1.026, P>0.05);与根治组相比,保乳组患者的FACT-B和生理状况均显著提高(P<0.05);而两组患者的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功能状况、情感状况和乳腺癌附加关注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治疗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临床患肢功能锻炼指导,对观察组早期进行患侧上肢术后功能锻炼指导。术后1个月患者复诊时,对患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经过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后观察组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及社会心理自信心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经过早期功能锻炼指导使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快,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适应社会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月牙形切口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近10多年129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29例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随机分为两组:A组,51例,采用月牙形切口;B组,78例,采用Steward横切口.观察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数目、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度.结结果 A组月切口Ⅰ期愈合率90.2%(46/51),B组75.6%(59/78)(P<0.05);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度A组96.1%(49/51),B组84.6%(66/78)(P<0.05).结论 月牙形切口张力低,愈合好,暴露满意,对肩关节的功能影响小,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一种理想切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6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根治术,32例)及对照组(传统乳腺癌根治术,28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相关指标、乳房外观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上肢功能评定量表(Disabilities of arm,shoulder and hand scale,DASH)及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6.88%(31/32),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100.00%(28/2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外观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DASH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CD3+、CD4+/CD8+值大于对照组,CD8+值小于对照组,差...  相似文献   

18.
牛正宣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8):1211-12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006年9月~2010年9月我院13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结果:本组136例术后皮瓣坏死18例(13.2%),皮下积液21例(15.4%),患侧上肢水肿15例(11.0%),术后出血2例(1.4%),经综合治疗均获痊愈。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常并发症的原因较多较复杂,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是可以防治的,及时妥善处理均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保留胸大、小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214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Li SY  Yu B  Liang ZJ  Yuan SJ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3):155-157
目的探讨保留胸大、小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4例乳腺癌(Ⅰ期66例,Ⅱ期141例,Ⅲ期7例)施行保留胸大、小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治疗结果。结果214例患者中术后发生皮下积液12例(5.6%),皮缘坏死16例(7.4%),上肢淋巴性水肿8例(3.7%),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11例(5.1%)。3年生存率为82.3%,5年生存率为63.4%,其中Ⅰ期5年生存率为79.6%,Ⅱ期5年生存率为56.3%。结论重视保护胸外侧支神经可避免胸肌挛缩导致的上臂运动障碍,重视术后早期化疗能有效地预防复发和转移,重视创面综合处理可减少皮下积液,重视加强术后综合治疗可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早期应用赛肤润的效果。方法将6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术后按常规进行患侧肢体功能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将赛肤润液体敷料喷涂于上肢局部并进行局部按摩,每天3次,每次15~30min;按摩后采用自制弹力袖套束缚患侧上肢。观察两组患者患肢水肿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肢体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患肢功能(肌力、肩关节外展)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早期应用赛肤润可降低肢体水肿发生率,患肢功能恢复效果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