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机体创伤后免疫功能障碍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重度创伤可引起机体神经 -内分泌-免疫网络失调 ,导致创伤后炎性细胞因子持续升高 ,出现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障碍[1] 。而创伤对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报道甚少。一、材料与方法1.将 2 5 0mg盐酸左旋咪唑片剂 (连云港制药厂生产 ,批号 96 0 410 1)研碎溶于 5 0ml等渗盐水中 ,用滤纸过滤 2次 ,制备左旋咪唑注射液。将成年健康家兔随机分成创伤组 (组 1)和创伤用药组(组 2 ) ,每组 8只。家兔安静 2h后开始试验 ,分别于注药前、创伤后 5h、1,2 ,3,4d从兔耳缘静脉取血 0 .5ml,肝素抗凝备用。全部家兔按 2 4mg/kg行肌肉注射氯胺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经肠补充谷氨酰胺(Glu)对创伤大鼠免疫功能及感染后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通过闭合性创伤模型大鼠肠内补充或不补充Glu两种方式进行对比实验。实验分为两部分:实验1测定伤后脾脏淋巴细胞及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实验2在伤后第7天静注活绿脓杆菌,观察注菌后7天内动物的死亡率及脏器细菌检出率。结果伤后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下降,IL-2生成减少,细胞膜IL-2R表达受抑;同时,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降低,IL-1产量下降。但补充Glu组的免疫抑制程度明显轻于非补充组。创伤感染后大鼠死亡率及细菌检出率补充Glu组明显低于非补充组。结论闭合性创伤大鼠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经肠补充Glu能明显改善其免疫功能,提高创伤感染后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创伤性骨折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免疫功能变化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介素-4(IL-4)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笔者检测GM-CSF及IL-4联合刺激前后骨折患者DC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和B7-1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洋参多糖提高放射性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药效作用。方法 采用^60Coγ射线一次全身照射7Gy诱发放射性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动物模型。照射前后小鼠每日口服洋参多糖87.5mg/kg,连续服药10d。测定模型小鼠服药后脾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能力、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白介素2(IL-2)和足垫迟发超敏反应(DTH)等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洋参多糖可明显增加IL-2含量和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数量,提高鼠脾NK细胞活性和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及促进模型鼠足垫迟发超敏反应。结论 洋参多糖可减轻辐射诱发的机体免疫功能改变,该化合物可能是一种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有效制剂。  相似文献   

8.
β-内啡肽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内啡肽是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双向联系的重要介质之一,在免疫系统内发挥重要的调理功能。研究表明β-内啡肽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免疫调节中亦有很重要的作用,对其作用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免疫功能紊乱的机制,为防止感染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肠道屏障功能及其创伤后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内存在有大量的细菌及有毒物质,其屏障功能在创伤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本文从机械、免疫和生物三个方面简要介绍有关肠道屏障功能及其创伤后变化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向医学领域的渗透,战、创伤早期复苏的成功率明显提高,但后期感染和内脏并发症日见增多,并已成为战、创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仅就战、创伤感染与免疫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战、创伤感染的研究进展感染是战、创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而且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在战、创伤感染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1.1细菌学研究创伤感染研究中的一大进展是认识到创面细菌生长水平比细菌的存在更为重要,污染创面的细菌数量越多,形成感染的机会就越大。目前,公认的细菌感染的临…  相似文献   

11.
12.
创伤血清免疫抑制物对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往的研究中,笔者发现创伤家兔血清中存在一分子量约9000的免疫抑制性异常蛋白.在本研究中,进一步观察了该抑制物对脾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实验方法:脾淋巴细胞转化,采用ConA刺激微量同位素掺入法;IL-2诱生,采用CTLL-2细胞增殖法;IL-2R蛋白表达,采用间接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计测定;并用核酸杂交法检测了IL-2及IL-2RmRNA转录水平.结果表明,这种创伤血清免疫抑制物可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母化,降低淋巴细胞合成和表达IL-2及IL-2R,并对IL-2及IL-2RmRNA的转录水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这种异常蛋白对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发生于mRNA转录前水平,可能与细胞对起始信号的识别受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创伤失血犬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后外周血干细胞、免疫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含量动态变化,为干细胞治疗战创伤提供依据。方法健康比格犬10只,采用手术方法切除左侧肾后,经肾动脉放血至血压60mmHg并维持30min。实验组(n=5)皮下注射GM-CSF5μg/kg,隔日1次,连续3次,对照组(n=5)同步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0、2、4、6、8、10d采集外周血,计数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测定CD3+、CD4+、CD8+、CD56+、CD34+、CD133+细胞比例和血清TNF-α、IL-1、IL-2含量。结果与0d比较,实验和对照犬在创伤失血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均逐渐升高,第4~6d达到高峰(P〈0.05),然后逐渐下降,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细胞的比例均下降(P〈0.05),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CD3+、CD4+、CD8+、CD56+细胞的比例下降(P〈0.05),到第4~6d达到最低(P〈0.05),随后逐渐升高,至第10d时接近正常,其中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4+、CD133+细胞比例均逐渐升高,至第2~4d达到高峰(P〈0.05),随后逐渐下降,但实验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浆TNF-α、IL-1、IL-2的含量均逐渐升高,至第6d达到高峰(P〈0.05),随后下降至第10d时接近正常。结论骨髓干细胞动员可提高创伤失血犬外周血免疫亚群细胞比例和细胞因子含量,提示具有保护创伤失血犬免疫功能的作用,但也有促进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肺部感染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尿毒症长期血透治疗患者和肾移植术后致免疫功能低下肺部感染患者87例,分析比较CT上不同病原体的肺部感染病灶的形态、分布、密度等特征和动态变化的规律。并与病原学诊断结果对照。结果:本组87例肺部感染患者中,细菌性肺炎37例(42.53%),巨细胞病毒性肺炎14例(16.09%),卡氏肺囊虫肺炎6例(6.89%),肺结核19例(21.84%),真菌性肺炎11例(12.64%)。CT表现为弥漫性斑片状和磨玻璃样伴点状或网状阴影共20例;表现为小片状或大片状阴影41例;其他表现为散在小结节、斑片状或条状不规则阴影。结论:本组病例中以细菌性肺炎最多见,其次为肺结核。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不同肺部感染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和卡氏肺囊虫肺炎主要表现为伴有肺间质增厚;细菌性肺炎和真菌性肺炎主要表现为肺实质渗出性病变;肺结核主要表现为不均匀粟粒影。CT对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江志生  江千里 《人民军医》1999,42(10):590-592
免疫低下或免疫失调(immunocompromiseddis-eases,ICD)[1]患者是感染的易感人群,近20年来已引起人们的关注[2]。作者就ICD的防治研究近况作一综述。1 ICD概念免疫低下或免疫失调是指先天或后天获得的免疫低下的一类综合征[1,2],包括:(1)免疫缺陷综合征:如艾滋病(AIDS)患者,其T细胞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攻击、破坏而减少;(2)肿瘤患者:其免疫监视、抑制和杀伤功能低下;(3)糖尿病患者:其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杀菌功能降低;(4)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经放疗、化疗或环孢菌素、硫唑嘌呤、泼尼松治疗后;(5)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患者:…  相似文献   

16.
为防止有害物质的侵入,呼吸系统有一套完善而精密的防御机制,包括免疫性防御和非免疫性防御机制。呼吸系统的免疫不但在免疫防御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参与了许多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过程。不论是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疫低下均为各种病原体侵入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成为肺部感染发生率居高不下,致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18.
创伤后反抑制T细胞的变化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后T细胞的辅助—抑制免疫调节网络失衡是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的重要环节,作为执行机体反抑制功能的重要成员——反抑制T细胞(contrasuppresorTcels,Tcs)是否也参与了这一过程,则是尚须探讨的问题。本课题利用细胞培养及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19.
王磊  李欣  王春祥  赵滨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11):1558-1559
患儿 男,2岁10个月.主因间断发热20天,嗜睡10天入院治疗.体检:呼吸43次/min,心率133次/min,体温39.6℃.血常规:血红蛋白 95 g/l,白细胞 13.8×109 /L,淋巴细胞0.12.  相似文献   

20.
逼尿肌活动低下(DU)又称逼尿肌无力,是临床常见的膀胱功能障碍。根据国际尿控协会(ICS)的定义[1],本病是指由于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减弱或收缩持续时间缩短,导致正常排尿时间段内膀胱排空延迟或不能完全排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