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10月至2011年3月,应用119块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118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分析选择游离组织瓣的类型、受区血管和组织瓣成活情况,并探讨影响血管化游离组织瓣成功率的相关因素。结果:119块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为游离前臂皮瓣58块,游离腓骨肌皮瓣50块,游离股前外侧皮瓣10块,游离背阔肌皮瓣1块;口腔颌面部缺损部位为舌缺损49例,颊及口咽缺损10例,口底缺损7例,下颌骨缺损38例,上颌骨缺损12例,下颌骨和口咽复合型缺损1例,偏侧颜面萎缩1例。117块游离组织瓣成活,1块游离腓骨肌皮瓣和1块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坏死,游离组织瓣临床成功率为98.3%;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为4.2%(5/118),抢救成功率60%。结论:合理地应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能较好地恢复患者的面部外形和口腔功能,且较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显微外科及血管吻合技术的发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各种皮瓣游离移植,目前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修复手段,其成功率可达95%~99%[1]。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是将身体远处的轴形皮瓣应用显微血管吻合技术移植到口腔颌面缺损处,游离组织瓣包括皮瓣、肌皮瓣及各自的血管束。手术方法是将供区组织瓣的动脉、静脉与受区的动脉、静脉相吻合,使组织瓣存活,达到恢复缺损部位形态、功能的目的。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开展游离组织瓣修复手术16例,其中2例采用的是前臂及季肋区双重游离瓣修复缺损。此类手术涉及普外、显微及整形等多种技术,创伤大、时间7h~9h、参与手术人员多、用物准备繁琐。配合此类手术要求手术室护士做到有条不紊、主动应对。现将2例手术的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背景:高能量损伤所致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及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是临床常见的组织缺损,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此类缺损不但能覆盖创面而且对供区影响小.目的:总结分析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四肢及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及治疗经验.方法:收集41例四肢及口腔颌面创伤或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临床资料,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2~25)cm×(5~11)cm,根据受区软组织缺损大小、形态切取股前外侧皮瓣,将皮瓣动静脉与受区动静脉吻合,覆盖创面.观察移植后股前外侧皮瓣成活、供区愈合情况,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程度,受区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其中2例出现血管危象,均为移植后24~36 h出现皮瓣淤黑,予及时血管探奋发现均为静脉栓塞,经手术取栓后皮瓣成活.病例随访4个月~3年,均得到覆盖创面的目的,2例患者移植后因皮瓣臃肿再次入院行削薄手术.游离股前外侧皮瓣血管恒定,血管口径大,可切取面积大,修复四肢及口腔颌面皮肤黏膜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3月收治分别接受腓骨肌皮瓣、背阔肌皮瓣以及前臂皮瓣3种游离组织瓣移植术修复治疗的68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功能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68例接受游离组织瓣移植术修复治疗患者中,成活62例,失败6例。其中腓骨肌皮瓣17例,失败2例;背阔肌皮瓣20例,失败1例;前臂皮瓣31例,失败3例。治疗总成功率为91.2%。3种组织瓣移植手术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前臂皮瓣复合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应用前臂皮瓣复合腓骨瓣修复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及下颌骨缺损患者9例,术前做好心理指导,供皮区、受皮区准备,口腔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皮瓣血运情况。结果 8例患者前臂皮瓣、腓骨瓣完全成活;1例患者腓骨瓣存活,前臂皮瓣出现血管危象。复合皮瓣移植成功率为89.9%。结论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对提高皮瓣存活率、手术成功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符云霞  梁筠  苏立华 《护理研究》2009,(12):3169-3169
血管重建游离皮瓣移植是修复组织缺损的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其方法是通过缝接皮瓣和受区的血管使皮瓣由受区获得血供营养以期成活,所以皮瓣移植成功的关键是把皮瓣血管和受区的血管连接通畅,使皮瓣的营养即刻由受区供应。现将血管重建游离皮瓣移植病人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在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颌面部重大缺损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口腔颌面外科实施血管化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3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将2020年2月1日~2022年2月28日口腔颌面外科实施血管化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30例患者作为MDT组,实施MDT模式。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MDT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1);MDT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MDT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颌面部重大缺损围术期患者应用MDT模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8.
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 ,是融合显微外科技术、颌骨坚固内固定技术及整形外科技术特点的综合性手术。游离组织瓣包括皮瓣、肌皮瓣、骨 (肌 )皮瓣及它们各自的血管束。游离组织瓣手术是将供区组织瓣的动、静脉与受区的动、静脉相吻合 ,使组织瓣存活 ,达到恢复缺损部位形态、功能的目的。自 1999年 5月以来 ,我院共开展游离组织瓣修复术 2 33例 ,为那些因各种原因造成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患者恢复了外形 ,重建了功能。由于这类手术涉及普外、骨科、显微外科等多种技术 ,对手术护理配合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增加了护理难度。现将我院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例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的皮支为血管蒂游离移植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切取皮瓣的范围为5 cm×10 cm~7 cm×14 cm。结果 19例术后股前外侧皮瓣全部成活,一期修复后外观、功能均达到优良,供区恢复良好。结论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的皮支为血管蒂的股前外侧皮瓣是一种血供可靠、切取范围大、部位隐蔽、可带肌肉的皮瓣,是一种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符云霞  梁筠  苏立华 《护理研究》2009,23(34):3169-3169
血管重建游离皮瓣移植是修复组织缺损的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其方法是通过缝接皮瓣和受区的血管使皮瓣由受区获得血供营养以期成活,所以皮瓣移植成功的关键是把皮瓣血管和受区的血管连接通畅,使皮瓣的营养即刻由受区供应.现将血管重建游离皮瓣移植病人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 对75例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类软组织缺损75例,74例全部存活,1例失败,成功率98.7%.结论前臂桡侧游离皮瓣解剖恒定、制备方便,厚薄适中、血管蒂长,是一种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优良皮瓣,也是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 对75例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类软组织缺损75例,74例全部存活,1例失败,成功率98.7%.结论前臂桡侧游离皮瓣解剖恒定、制备方便,厚薄适中、血管蒂长,是一种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优良皮瓣,也是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 对75例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类软组织缺损75例,74例全部存活,1例失败,成功率98.7%.结论前臂桡侧游离皮瓣解剖恒定、制备方便,厚薄适中、血管蒂长,是一种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优良皮瓣,也是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对75例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类软组织缺损75例,74例全部存活,1例失败,成功率98.7%。结论前臂桡侧游离皮瓣解剖恒定、制备方便,厚薄适中、血管蒂长,是一种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优良皮瓣,也是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15.
背景:游离肩胛皮瓣具有可提供面积大、皮瓣色泽好、质地优良、薄厚适中、皮瓣易于切取、血管恒定、供区隐蔽等特点,适合作为大面积头皮缺损伴有骨外露的首选皮瓣之一。目的:回顾性分数应用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复杂的大面积头皮缺损合并颅骨外露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对8例头皮大面积缺损合并颅骨外露患者,采用切取游离肩胛皮瓣,将旋肩胛动静脉与颞浅动静脉或面动静脉吻合方法修复大面积缺损及骨外露。随访6-12个月,观察游离肩胛皮瓣移植后皮瓣感染情况,游离肩胛皮瓣成活情况,供皮区处理及愈合结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全部8例肩胛皮瓣均一期成活,2例出现静脉回流不畅,给予针刺放血及拆除远端部分缝线后好转;术后随访期间,皮瓣血运良好,头部局部外形好,未见并发症。结果提示游离肩胛皮瓣血管恒定,血运可靠,皮瓣色泽质地优良,可切取面积大,对供区影响小,可作为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的选择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9例上肢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制定护理计划,进行优质护理。结果本组29例病例经过精心的护理全部成活,其中1例术后12 h及时发现血管危象经及时处理,创面愈合。结论排除伤情及手术质量,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危象是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Wound management of the burned elbow is not always possible with a skin graft alone. Rather than resort to distant pedicle flaps or the complexity of microsurgical tissue transfers, local fasciocutaneous flaps may provide a better source for vascularized tissue. "Random" fasciocutaneous flaps do not require isolation of any discrete vessel, but must be designed to parallel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perifascial circulation in the upper extremity. Therefore no vessel in the major extremity need ever be violated, and muscle function is always preserved. Excision-to-fascia techniques for burn escharectomy should probably be minimized in the elbow region, because if the fascia remains intact, the overlying skin-grafted subcutaneous fat will survive flap transposition as a fasciocutaneous flap. Local flaps allow for earlier rehabilitation, and the donor defect is restricted to the already deformed ipsilateral extremity.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不同筋膜皮瓣修复术在创伤性胫骨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创伤性胫骨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带蒂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修复44例,其中常规皮瓣23例(未改良组),扩大皮瓣切取范围21例(改良组);带蒂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修复30例,其中改良组17例,未改良组13例;游离皮瓣修复24例。比较不同筋膜皮瓣修复术的临床效果。【结果】改良与未改良的带蒂腓肠肌内侧皮瓣修复术所用皮瓣平均面积分别为(201.3±23.5)cm2和(217.5±25.6)cm2,改良与未改良带蒂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修复术患者所用皮瓣平均面积分别为(186.3±47.6)cm2和(287.4±67.3)cm2,改良组所用皮瓣平均面积均明显小于未改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成活率、感染率则无显著性差异(P >0.05);游离皮瓣修复术组患者平均皮瓣面积明显大于带蒂皮瓣修复术组患者,且感染率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扩大皮瓣切取范围的改良带蒂腓肠肌内侧与外侧头肌皮瓣修复术治疗创伤性胫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所用皮瓣面积均小于未改良的修复术,而治疗成活率和感染率无差异。采用带蒂腓肠肌内侧与外侧头肌皮瓣修复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游离皮瓣修复术,并可显著降低术后感染率,提高供体成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侧颅底肿瘤根治术后不同修复重建方法进行分析、总结。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和耳鼻咽喉科行侧颅底肿瘤根治术及修复重建的患者。依据缺损情况(不伴皮肤缺损、伴皮肤缺损、伴下颌骨体部及升支缺损)进行不同方法的修复重建,并观察患者出院时伤口愈合情况及重建效果。  结果  共62例患者(63次缺损修复术)纳入本研究。其中不伴皮肤缺损34例、伴皮肤缺损23例、伴下颌骨体部及升支缺损5例,组织瓣成活率为98.41%(62/63),伤口一期愈合率为90.48%(57/63)。不伴皮肤缺损患者中,采取游离脂肪填充修复6例、颞肌瓣联合游离脂肪填充修复14例、胸锁乳突肌瓣或联合颞肌瓣修复13例、颞肌瓣联合颌下腺瓣修复1例;其中2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换药后延期愈合;34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与脂肪液化,组织瓣成活率为100%,伤口一期愈合率为94.12%(32/34)。伴皮肤缺损患者中,缺损直径≤3 cm者5例,均采用颈面部推进皮瓣联合颞肌瓣和/或胸锁乳突肌瓣修复,皮瓣成活率为100%,伤口一期愈合率为100%;缺损直径>3 cm者18例(19次缺损修复术),其中行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8例、胸大肌等带蒂皮瓣修复6例、前臂皮瓣联合带蒂皮瓣或局部组织瓣修复2例、胸大肌皮瓣或联合颈面部推进皮瓣及颌下腺瓣修复2例、腹直肌皮瓣修复1例,1例曾行大剂量放疗患者采用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后3 d出现静脉栓塞,后改用胸大肌皮瓣救援修复后一期愈合;1例采用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血肿,清除血肿后伤口一期愈合;1例腹直肌皮瓣修复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换药后皮损延期愈合;2例采用胸大肌等带蒂皮瓣修复后出现远端小面积坏死,经换药后伤口延期愈合;余患者的伤口均一期愈合,一期愈合率为84.21%(16/19),皮瓣成活率为94.74%(18/19)。伴下颌骨体部及升支缺损患者中,采用腓骨肌皮瓣、游离肋骨移植联合颞肌瓣、股前外侧-股骨肌皮瓣移植修复分别2例、2例、1例,皮瓣均完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10例患者累及硬脑膜造成颅内外沟通,其中7例无术后并发症患者一期愈合,3例脑脊液漏患者经换药后延期愈合。行一期面神经重建患者24例,其中采用耳大神经移植重建12例,舌下神经8例,咬肌神经(+/-)耳大神经3例,股外侧皮神经1例;13例获得随访,面神经功能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  结论  侧颅底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应根据缺损范围选用不同的重建方式。对于不伴皮肤缺损者,可采用颞肌瓣联合游离脂肪填充或局部组织瓣修复;伴皮肤缺损直径≤3 cm者,可采用颈面部推进皮瓣联合局部组织瓣修复;伴皮肤缺损直径>3 cm者,股前外侧肌皮瓣是较佳的修复方法。多次手术和术前放疗血管状态不佳或无法进行显微外科手术的患者,可选用胸大肌等带蒂皮瓣;若缺损累及颧弓以上,则可联合颈面部推进皮瓣及局部组织瓣修复;较大范围骨缺损,应酌情修复骨缺损。如条件许可,应争取一期重建面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