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良恶性腋下淋巴结中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多普勒超声流速曲线在鉴别良恶性腋下淋巴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乳癌患者的16枚转移性和27枚非转移性的腋下淋巴结,均经病理证实;另有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的腋下淋巴结19枚和正常者的22枚腋下淋巴结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或评价腋下淋巴结的CDFI密度、CDFI分布、淋巴结内血流峰值流速、阻力指数作为鉴别良恶性腋下淋巴结的参数.结果 恶性腋下淋巴结CDFI密度等级(2,范围0-3)与良性腋下淋巴结CDFI密度等级(1,范围0-4)有明显差异;恶性淋巴结CDFI密度量化值明显大于(9.82±4.94)良性淋巴结(5.55±5.53);恶性淋巴结CDFI分布等级(2,范围0-3)与良性淋巴结CDFI分布等级(1,范围0-3)有明显差异.多普勒流速曲线分析显示:最大流速、阻力指数在良恶性腋下淋巴结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DFI在鉴别良恶性腋下淋巴结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多普勒超声流速曲线不能作为鉴别良恶性腋下淋巴结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589例患者(631个乳腺肿块)的超声资料。分析肿块血管模式、血供程度、有无穿支血管、血管走行是否规则及肿块周围血供有无弥漫性增加,比较良恶性肿瘤间上述指标差异;根据肿块最大径将肿块分为≤10 mm、11~20 mm、21~50 mm和>50 mm组,比较不同大小肿块组间、组内良恶性肿块血供程度差异。结果 良恶性肿块血管供血模式、血供程度、血管走行、穿支血管、周围血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肿块增大,良恶性肿块血供程度均增加(P均<0.05);最大径≤50 mm肿块中,良恶性肿块血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最大径>50 mm肿块中,良恶性肿块血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Adler分级≥Ⅱ级作为诊断恶性肿瘤指标,诊断敏感度为64.82%(164/253)、特异度为71.43%(270/378)、准确率为68.78%(434/631)。结论 良恶性乳腺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存在一定差异,血供程度对于鉴别最大径≤50 mm乳腺肿块良恶性有一定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淋巴结疾病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61例患者共103个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按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44个和恶性组59个,比较两组淋巴结的纵横比、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阻力指数及血流分型。结果良性组淋巴结的纵横比均≥2,恶性组纵横比均<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max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良性组淋巴结阻力指数值为0.60±0.08,较恶性组(0.70±0.0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以淋巴门型血流为主,恶性组以边缘型血流为主。结论纵横比和阻力指数对鉴别淋巴结疾病良恶性有一定的意义;淋巴门出现血流分布是良性淋巴结的重要特征,淋巴结边缘和(或)中央出现血流分布是淋巴结恶性病变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128例乳腺肿块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128例患者中,良性肿块87例,其中乳腺囊肿4例,积乳囊肿3例,乳腺增生结节6例,乳腺囊型增生病变9例,乳腺纤维腺病7例,乳腺乳头状瘤3例,乳腺纤维腺瘤48例,脂肪瘤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恶性肿块41例,其中硬癌15例,浸润性导管癌5例,导管内癌16例,髓样癌2例,原位癌2例,恶性叶状肉瘤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癌临床症状常不典型,早期诊断对于甲状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3],近年来随着彩超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彩超对甲状腺结节的早期诊断率得到明显提高[4-6].作者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彩超特点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高频超声检查的浅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384例,观察肿大淋巴结的二维超声声像图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所有病例均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根据组织学病理结果分为良性淋巴结组和恶性淋巴结组,分析两组超声声像图的不同特点。结果良性淋巴结组118例(其中淋巴结炎44例,淋巴结核4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34例),恶性淋巴结组266例(恶性淋巴瘤33例,转移性淋巴结233例),高频彩色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9.06%(342/384)。恶性淋巴结组淋巴结的长径值及短径值为(3.3±1.4)cm、(1.9±1.2)cm,良性淋巴结组淋巴结的长径值及短径值为(2.1±1.3)cm、(1.1±0.5)c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01、9.298,P均<0.001);淋巴结长短径比值(L/S)<2(恶性淋巴结组占81.30%,良性淋巴结组占23.90%,χ2=210.10,P<0.001)及淋巴结内血流阻力指数(RI)恶性淋巴结组为0.74±0.16,良性淋巴结组为0.62±0.21,两者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8.011,P<0.001)。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四肢软组织肿块良恶性的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CDFI检查35例四肢软组织肿块(简称STME),其中良性肿块25例,恶性肿块10例。结果显示:①以肿块血流信号丰富程度分级,恶性肿块属0、1级占20%(2/10)(良性肿块占62.5%,10/16),属2、3级占80%(8/10)(良性肿块占37.5%,6/16)。②恶性肿块组动脉峰值流速Vs=0.77+0.23m/s,显著高于良性肿块组(0.31±0.12m/s)(P值<0.01)。③恶性肿块组动脉阻力指数RI=81.12%±6.00%,也显著高于良性肿块组(65.50%±12.90%)(P值<0.01)。以Vs≥0.5m/s或/和RI≥75%作为良恶性肿块判断标准,则两维超声(2D)结合CDFI提高了对STME良恶性肿块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其诊断准确性由单纯2D的61.5%(16/26)提高到92.3%(24/26)和80.8%(21/26)(P值<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80例患者腮腺肿瘤病变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有无钙化点及血流信号强度并分级,并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腮腺良性肿瘤符合率88.1%(52/59),恶性肿瘤符合率80.9%(17/21).恶性肿瘤的特征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部分肿瘤内部见微小钙化点及部分出现同侧颈深上淋巴结转移.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良性和恶性肿瘤血流信号在Ⅱ~Ⅲ级之间分别为19和17例.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景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2):189-190
目的:主要分析彩超用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自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来本院进行诊治的患有甲状腺结节的病人70例,对该70例病患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甲状腺结节的大小、有无包膜、边界的清晰度、回声的高低以及结节的血流情况等来鉴别结节的良恶性,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后病理切片的诊断结果为:恶性结节18个,良性结节52个;彩超诊断结果为恶性结节21个,良性结节49个,其彩超诊断的准确率达90.0%。结论:彩超对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DFI及CEUS鉴别诊断门静脉良恶性栓子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门静脉栓塞患者门静脉栓子的CDFI及CEUS灌注表现,包括门静脉癌栓23例,血栓10例.结果 23例癌栓中,完全填充17例,部分填充6例;10例血栓中,完全填充3例,部分填充7例.癌栓完全填充率高于血栓完全填充率(P=0.026),表明门静脉癌栓以完全填充为主,血栓以部分填充为主.CDFI显示癌栓自肝内向肝外生长多见,回声较强且不均匀;血栓则相反,且多见于脾切除后、肝硬化等患者.CEUS示门静脉癌栓均呈“快进快出”表现,而血栓内始终未见造影剂填充.结论 CDFI对定性诊断门静脉栓子具有一定价值;CEUS对鉴别门静脉血栓及癌栓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在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用于鉴别浅表良恶性肿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连续观察117例246个浅表肿大淋巴结的血流灌注类型、血管数目、分布及其血流分级。结果反应增生性淋巴结、淋巴结炎表现为中心型灌注血流;淋巴结结核与转移淋巴结相似,多为周边型灌注;被淋巴瘤侵入的淋巴结呈高灌注,在中心及周边均可有彩色血流显示。良性肿大淋巴结所显示的血管外形多粗细均匀、平直,分支少,走行规则、对称,血流分级0~Ⅱ级;而恶性肿大淋巴结所显示的血管外形多粗细不均、杂乱,分支多,走行移位、扭曲,血流分级Ⅱ~Ⅲ级。结论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更适合观察浅表肿大淋巴结内部血流。结合血流灌注类型、分布形态及其血流分级,更能准确完整地显示浅表肿大淋巴结的血流特征,有助于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但存在部分交叉。 相似文献
12.
超声对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夏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1):45-48
目的 探讨超声鉴别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 方法 对 60例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根据手术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分为良性淋巴结组和恶性淋巴结组,分析其超声图像特点。 结果 本组37例经手术病理确诊,23例经超声引导穿刺确诊。良性淋巴结组24例,恶性淋巴结组36例。75.00%(27/36)恶性淋巴结长径/短径比值(L/S)<2,75.00%(27/36)有淋巴结融合,淋巴门消失者占97.22%(35/36),血流分布呈周边型占55.56%(20/36)、混合型占19.44%(7/36),血流阻力指数(RI)为0.76±0.13,与良性淋巴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图像特征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相结合,可以明显提高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UE)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分别采用二维超声、CDFI、脉冲多普勒血流显像(PDU)及UE检查100例患者共125个乳腺病灶,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病理为良性者40例共65个病灶,恶性者60例共60个病灶,二维超声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80.00%(48/60),特异度为78.46%(51/65),准确率为79.20%(99/125);CDFI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78.33%(47/60),特异度为83.08%(54/65),准确率为80.80%(101/125);PDU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71.67%(43/60),特异度为58.46%(38/65),准确率为64.80%(81/125);UE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88.33%(53/60),特异度为75.38%(49/65),准确率为81.60%(102/125)。4种检查方法比较,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55,P<0.05)。 结论 UE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准确率高于二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77例乳腺肿瘤患者,均行常规超声(BUS)及CEUS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对BUS及CEUS各观察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BUS与CEUS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 277例患者中,良性病变184例(良性组),恶性病变93例(恶性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US诊断恶性肿瘤的危险指标为中等血供、非平行生长、血供丰富及边界模糊,相对危险度分别为5.17、4.84、3.39、3.04;CEUS为离心性增强、向心性增强、肿瘤形状不规则、造影剂分布不均、增强后范围增大,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3.36、4.58、4.07、3.28、2.36。BUS诊断乳腺肿瘤的准确率为81.59%(226/277),CEUS为88.09%(244/27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 P<0.001)。结论 采用CEUS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较高,其在乳腺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显像(SMI)技术对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2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二维灰阶超声联合CDFI、二维灰阶超声联合SMI及CEUS鉴别诊断良性淋巴结、淋巴瘤及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的准确率。并以CEUS为金标准,分析淋巴结内微血管分布类型。结果 62例患者共76枚浅表肿大淋巴结,其中良性淋巴结21枚,淋巴瘤32枚,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23枚。二维灰阶超声联合SMI与CEUS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二维灰阶超声联合CDFI(χ2=7.91、14.04,P=0.021、0.005),而二维灰阶超声联合SMI与CEUS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P>0.05)。CDFI及SMI与CEUS对淋巴结内微血管分布类型的一致性均较高(Kappa=0.672、0.793)。结论 SMI与CEUS对判断淋巴结内微血管分布类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有助于提高浅表肿大淋巴结定性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王志梅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5):86-87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乳腺肿块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类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8例63个乳腺肿块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其中乳腺癌29个,超声诊断28个,符合率为98.28%;乳腺纤维瘤25个,超声诊断22个,符合率为94.63%;乳腺增生9个,超声诊断8个,符合率为98.2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初步鉴别乳腺癌、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但对小乳癌的诊断仍有一定的局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淋巴结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以组织细胞增生为主要特点的淋巴结病变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基因重排检测,并结合国内10余家医院的会诊结果和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患者女性,43岁.左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1月余.光镜下窦组织细胞显著增生伴上皮样细胞团聚和散在少量霍奇金样细胞,该细胞CD68、Lys、α1AT(+),S-100、CD1α、CD3、CD30、CD15、ALK、MTB、EBV(-),无Ig与TCR基因重排.结论由于淋巴结中增生的霍奇金样细胞有EBV感染,并呈CD68(+),S-100、CD1a和CD30(-),无Ig和TCR基因重排,是否属感染相关的组织细胞增生值得考虑. 相似文献
18.
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在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中的价值。方法对172例患者200个颈部肿大淋巴结行超声检查,并记录其部位及超声特征。结果病理证实200个淋巴结中,转移性淋巴结112个,6个非何杰金氏淋巴瘤,78个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4个结核性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多分布在Ⅲ、Ⅳ、Ⅵ区,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多分布在Ⅱ区。长短轴之比(L/S)、髓质、液化、钙化和血流模式在良恶性淋巴结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预测恶性淋巴结的敏感性为72.88%,特异性为84.15%;髓质扭曲变形或消失的敏感性为92.37%,特异性为75.61%;液化的敏感性为22.03%,特异性为93.90%;钙化的敏感性为39.83%,特异性为93.90%;周边型或混合型血流的敏感性为79.46%,特异性为80.49%。结论在颈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中,尚无一项指标特指良性或恶性,但是当L/S〈2、髓质扭曲、变形,内部出现无回声或钙化,血流达皮质边缘或丰富杂乱则强烈提示恶性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患者腋窝淋巴结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术前诊断腋窝淋巴结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高频超声对85例乳腺肿块患者腋窝146个肿大的淋巴结术前进行形态、大小、数目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观察。结果术后病理证实恶性淋巴结为124个,淋巴结长径0.8~3.5cm,长短径之比<2,内部为不均匀的低回声,淋巴结皮质不均匀增厚或消失,淋巴结门偏心或消失。血流分布主要为周边型和混合型,并随淋巴结的增大血流信号增多,平均RI>0.73。良性淋巴结22个,长径0.5~1.2cm,长短径之比>2,边界清晰,淋巴门回声存在。血流分布主要为淋巴门处见放射状血流分布,平均RI<0.65。结论恶性淋巴结的超声图像在形态、边缘、内部回声、血流分布、血流动力学等方面与良性淋巴结相比有较为特征性的表现,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结合,可提高检出恶性淋巴结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