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多机制参与室上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原  郭继鸿 《心电学杂志》1995,14(4):212-213
报告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治疗证实的42例房室结双径路、多径路与预激综合征并存的患者,术前后均行体表心电图、食管调搏,提出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2.
逆行 P'波在鉴别房室折返和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 ,室上性心动过速时 ,I导联逆行 P'波对左侧房室旁道尤其是左侧隐匿性房室旁道的诊断价值高 [2 ]。作者分析了经临床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证实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体表心电图 ,以探讨 V1 导联 r Sr'波的诊断价值。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 171医院近 6年经射频消融术证实的房室结双径路并发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 (AVNRT)患者 (A组 )15 2例和隐匿性预激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患者 (B组 ) 96例。 A组 :男性 5 7例、女性 95例 ,年龄 14~ 6…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房性期前收缩对房室结双径路的诊断价值及其与食管电生理检查结果的符合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体表心电图中由房性期前收缩揭示为房室结双径路的患者,并行食管电生理检查。结果 9例体表心电图房性期前收缩揭示房室结双径路的患者,经食管电生理检查在S1S2程控期前刺激中,均观察到S2-R间期有跳跃性延长,证实存在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现象,其中2例诱发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结论体表心电图中若房性期前收缩的P′-R间期存在跳跃性延长,可提示房室结双径路,但需食管电生理检查明确。  相似文献   

4.
房室双旁道的食管心脏电生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房室双旁道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的特征性改变。方法:对14例经射频导管消融术证实的房室双旁道的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房室双旁道的电生理特征为:(1)心房起搏时显示两种不同的预激图形和/或特殊类型室性融合波群,经食管心房起搏有利于显现左侧旁道。(2)诱发出两种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由两条旁道形成折返环路。(3)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出现两种不同的R-P^-间期和P^-波或房性融合波。(4)排除房室结双径路后,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过速的频率快于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预激旁道的部位与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P^-波提示的部位不同。(6)双旁道隐匿性传导是造成其中一条旁道丧失传导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另4例未能表现出上述电生理特征,其中右侧隐性旁道合并左侧隐匿性旁道1例,右侧隐匿性双旁道1例,左侧隐匿性双旁道2例。结论: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能够确诊大部分的房室双旁道,采用多导联同步记录及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仔细分析电生理表现有助于揭示房室双旁道。  相似文献   

5.
房室结双径路文氏型传导阻滞伴蝉联现象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由于房室结双径路的不应期和传导性不一致 ,且存在隐匿性传导 ,在适合的条件下会出现各种类型房室传导阻滞 ,造成诊断困难。现将我院在食管调搏电生理检查中发现的12例房室结双径路文氏型传导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12例患者 ,男性9例 ,女性3例 ,年龄23~52(34.58±9.78)岁 ,均为经食管调搏电生理检查诊断为房室结双径路者。使用苏州东方电子仪器厂生产的DF_5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和6511型心电图记录仪 ,上海产XJJ_4型心电监护仪。以大于窦性频率10~20次/min的频率开始分级递增刺激和以刺激周长略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快-慢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常规进行心脏彩超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年龄>50岁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行全面的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结果9例患者皆成功进行射频消融术.其中房室旁道5例,左、右房速各1例,房室结双径路1例,Ⅰ型房扑1例.结论快-慢综合征以阵发生室上性心律失常及反复晕厥为表现,中老年人多见,各种电生理机制参与其间,病理机制不明,常不合并冠心病,处理措施首选射频消融术.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23岁。因反复发作心动过速2年,复发1天就诊。食管电生理揭示存在房室旁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诱发出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入院后行射频消融术成功阻断左后隔旁房室旁路,由于快径路逆传功能较差,在食管心房起搏和心内电生理检查中反复刺激均未能诱发...  相似文献   

8.
房室结双径路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研究周晓芳,郑竹虚,蔡力,罗莹,黄启华临床常发现,房室结双径路(AVNDP)患者中仅部分人易发生抑返性心动过速(AVNRT),如何选择AVN-RT易发者进行射频消融术,我们从电生理指标方面做初步探讨。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9.
总结12例房室结双径路及房室隐匿性旁道所致阵发性房颤的可能机制和射频消融后效果。本组1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中,男7例,女5例,年龄19岁-46岁。电生理证实房室结双径路4例,隐匿性旁道8例。射频消融慢径及旁道后,随访6个月-20个月,11例无房颤发作,1例心悸发作较前明显减轻。结论:预激、多径路与阵发性房颤密切相关,射频消融慢径及旁道后,阵发性房颤可获根治。  相似文献   

10.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其发生机制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少 ,早在 6 0- 70年代电生理及解剖资料证实了房室结系统的双径路 (α、β通道 )的存在 ,并阐明了AVRNT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传导速度快 ,不应期长的快径 (β通道 )和传导慢 ,不应期短的慢径 (α通道 )参与所决定 ,其特点是有“跳跃现象”和‘房性回波’[1] 。而以快慢径交替前传为电生理特征的房室结双径路却较少报道。本文2例患者在发生AVNRT后电生理检查时反复再现快慢径交替前传并行射频消融治疗获得成功 ,说明了房室结双径路仍存在其他一些特点 ,具备这些特点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食管电生理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其分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电生理对室上性心动过速(SVT)诊断及分型的准确性。方法收集近两年经射频消融治疗的SVT病例,选择其中食管电生理和心内电生理资料完整的41例,将两种电生理检查对SVT诊断及分型比较,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种电生理检查诊断房室结双径路(DAVNP)、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常见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食管电生理对房室旁路(AP)的粗略定位准确性较高,但对快慢型AVNRT、慢AP参于的AVRT与房性心动过速不易辨别。结论食管电生理虽不易辨别少见型SVT,但诊断常见型SVT及分型准确性方面与心内电生理有相似的价值,且具有无创、简便、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食管电生理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电生理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及分型的准确性。方法收集经食管电生理和心内电生理检查并行射频消融治疗的PSVT42例,将两种电生理对PSVT的诊断及分型进行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种电生理检查诊断房室结双径路、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常见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差异无显著性,食管电生理对房室旁路的粗略定位准确性较高,但对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房室旁路参予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性心动过速不易辨别。结论食管电生理诊断常见类型的PSVT与心内电生理有相似的价值,且具有无创、简便、费用低等优点;但对不常见或复杂的PSVT不易辨别。  相似文献   

13.
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旨在探讨射频消融(RFCA)在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自1998年8月~1999年12月用RFCA治疗小儿SVT共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8~14岁。经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在骶管或局部麻醉下,经皮穿刺右颈内静脉、股静脉、股动脉插入四极电极导管,先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心律失常电生理机制,后以大头导管精确定位标测,最后从小电能开始RF放电直至有效消融成功。结果 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示显性预激综合征6例(3例右侧,3例左侧),右侧隐匿性预激综合征1例,房室结双径路1例,持续性房室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PJRT)1例。RFCA治疗9例SVT,8例根治,1例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RFCA治疗儿童SVT疗效确切,创伤小,可重复应用。对顽固性SVT病儿,需终身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影响儿童学习者通过RFCA可得到根治。然RFCA对幼小婴儿心肌的长远影响尚待积累更多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多种类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种类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电生理特征及消融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功行射频导管消融的113例AVNRT病人的临床和心内电生理资料。结果 113例AVNRT患者中6例存在多种类型AVNRT,其中存在2种、3种和4种类型AVNRT者各占2例,共有8种类型AVNRT;2例存在MAVNP,其余4例DAVNP阳性;均在慢径路区域行射频消融,放电时出现交界性早搏和/或心律,放电次数,功率、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与同期慢-快型AVNRT相似,术后应用阿托品或异丙基肾上腺素未再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亦无回波,术中和术后均无房室传导阻滞,随访2.0-25.5月,无1例复发。结论 多种类型AVNRT并不少见,中径路既有逆传功能,也具有前传功能,多种类型AVNRT的射频消融类似于慢-快型AVNR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对9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者的性别特征与逆行P波(P')分析结果发现:国人隐匿性房室旁道(CAP)多于房室结双通道(DAVNP),前者以男性为主,后者以女性为主;约2/3的旁道位于左游离壁(LFW),1/3位于间隔及右游离壁,LFW男性多见,间隔旁道女性多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P'明显且R-P'≥70ms,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多无P'或R-P'<70ms;P'和R-P'对AVRT和AVNRT的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为100%。提示:心电图正常者,SVT时P'明显的男性,多为CAP,且多在LFW;SVT时无P'的女性,多为DAVN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24h动态心电图对伴长不应期快径的房室结双径路(DAVNP)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DAVNP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结果:3例患者在DCG示间歇性PR间期延长.伴心悸等不适。食管电生理显示快径有效不应期(ERP)延长,大于500ms。结论:DAVNP患者有时快径呈间歇性延长,DCG有助于其确定。  相似文献   

17.
三磷酸腺苷诊断房室结双径路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三磷酸腺苷(ATP)试验诊断房室结双径路的价值.方法对经心内电生理研究证实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1例(研究组)和同期无房室结双径路征象、且不能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14例(对照组),在心房起搏下给予递增的ATP剂量.结果研究组中17例具有房室结双径路电生理征象(包括1例心内电生理研究时无房室结双径路征象),其中1例诱发房室结回波,3例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对照组则均不显示房室结双径路征象、房室结回波或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P试验诊断房室结双径路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93%.结论三磷酸腺苷试验诊断房室结双径路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报道8例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其中3例为慢-快型AVN-RT射频消融改良慢径后出现的快-慢型AVNRT。8例均经消融慢径而成功终止心动过速。平均放电次数3±1.1次、平均放电时间120±30.4s、平均放电功率30±11W。随访6~24个月,无复发。快-慢型AVNRT具有以下临床电生理特征:①快径不应期短、慢径不应期长。②心内电刺激无房室结双径路现象。③心动过速能由心房刺激诱发。④心动过速时AH间期<HA间期,冠状窦近端A波最提前。熟悉快-慢型AVNRT的电生理特征,对于鉴别房性心动过速及右后间隔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十分重要,也是指导快-慢型AVNRT射频消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房室结双径路(DAVNP)合并房室旁路(AP)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要求。方法对21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进行电生理检查,观察PSVT的前传和逆传途径,然后对AP或房室结慢径(SP)进行消融治疗。结果218例PSVT中检出DAVNP+AP10例,检出率为4.6%。其中SP前传、AP逆传(SP-AP折返)4例,快径(FP)前传、AP逆传(FP-AP折返)1例,SP-AP折返并FP-AP折返或SP/FP交替前传折返4例,SP前传、FP逆传(AP旁观)1例。10例患者均作AP消融,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3例加作SP消融,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结论DAVNP合并AP者AP均作为逆传途径,阻断AP是消融关键;AP旁观者也应作AP消融;仅有AH跳跃延长者不必接受房室结改良;AP消融者应作DAVNP电生理检查。  相似文献   

20.
室上性心动过速时V_1导联rSr’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经射频消融术证实的 146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慢快型折返性心动过速和 12 0例隐匿性预激综合征病人的窦性心律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的体表心电图 ,总结具有特异性改变的图形 ,提高体表心电图鉴别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以及诊断房室结双径路的准确率。方法 用对比的方法分析窦律下和心动过速时 12导联体表心电图 ,找出心动过速时逆传P’波在不同导联的位置及与QRS波的关系。结果 房室结双径路的病人心动过速时 ,体表心电图 12导联均无逆传P’波 30例 ,发生率 2 0 5 % ;肢体导联无逆传P’波 ,而V1导联呈rSr’波 84例 ,发生率 5 7 5 % ;肢导有假s波 ,V1导联呈rSr’波 2 9例 ,发生率 19 9% ;12导联有假 q波 3例 ,发生率 2 1%。隐匿性预激的病人V1导联仅 1例出现rSr’图形。结论 体表心电图V1导联的rSr’波对房室结双径路合并室上速的诊断特异性强 ,准确性高 ,是快速、准确诊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极为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