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累及多脏器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它可引起多种神经系统并发症,但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例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18岁。1年前曾因面部红斑,肾损害在我院经有关检查确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口服强的松、雷公滕等药物维持治疗,间断做农活。入院前半月患者出现发热伴吞咽困难,四肢无力入院。既往无糖尿病、肾炎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儿童期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缺乏特异性,且多不单独存在,临床误诊或漏诊率较高[1-2],两者并存时被命名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干燥综合征(SLE-SS)[3]。目前,国内对SLE-SS的临 相似文献
4.
5.
系统性硬皮病是累及皮肤及内脏的免疫复合物疾病 ,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 ,血管病变及炎症性改变 ( 1) ,临床分为弥漫型和肢端型。现将我院 1 995~2 0 0 0年收治的 1 80例系统性硬皮病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本组女 79例 ,男 1 0 1例。男∶女为 1 .2∶ 1 ,年龄最小 1 2岁 ,最大 65岁 ,其中 1 0~ 2 0岁 3例 ,2 1~30岁 1 5例 ,31~ 40岁 33例 ,41~ 50岁 96例 ,51~60岁 2 5例 ,61~ 70岁 8例。平均年龄 45.2岁。病程最短 1 5天 ,最长 2 0年 ,平均 1 5年。肢端型 61例 ,弥漫型 1 1 9例 ,二者之比为 1∶ 1 .9。1 .2 临床症状 :有雷诺氏现…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硬皮病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既往收住院的19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伴有关节痛47.4%,食道症状76.9%。肺部损害55.6%,心脏损害53.3%,肾损害33.3%;发现有5例弥漫性硬皮病发病始于四肢,提示一部分弥漫性硬皮病是由肢端硬皮病演变而来,治疗上加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有利于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正>嗜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又称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lpmoho histocytosis,HLH),是因多种因素导致的以单核巨噬细胞异常活化并吞噬大量自身细胞为特征[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可并发HPS。笔者现将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嗜血细胞综合征的治疗过程总结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29岁,因发现血小板减少8个月余,发热5 d入院。患者8月前体检发现血小板减少,未予检查及治疗。5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伴多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干燥综合征合并马凡综合征,以提高对本病丰富临床表现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汇报分析经我院病理、临床表现确诊的病例,并对本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本例患者临床表现有:颜面红斑,口干、眼干及涎腺肿大,蜘蛛指征,肢体细长症,涎腺活检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经激素及甲氨蝶呤、羟氯喹治疗后临床及血清学指标好转。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干燥综合征合临床表现多样,疗效也不同,合并马凡综合征增加了诊疗难度,本例患者对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9.
我科于2004年7月1日收治1例患者,经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特征证实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已治愈出院,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产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postpartum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PHUS)是产科临床上少见的危急重症,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我院收治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PHUS的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现将诊治经过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60例系统性硬皮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硬皮病又称进行性系统硬化症,是一种以皮肤及各内脏系统胶原纤维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一般分为胶端型及弥漫型两型。现将我院1刃6年至lop年0例系统性硬皮病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病例选自1967-1997年的住院病人60例。男14例,女46例,男女之比为l:33;年龄最小10岁,最大62例,其中对一50岁引例(80%);病程:最短1月,最长16年,平均3.2年;肢端型壮例,弥漫型18例,两者之比为23:1;发病诱因:上呼吸道感染12例,外伤1例,妊娠1例,余46例诱因不明。1.2临床表现1)前驱症状:发热11例(183%),其中… 相似文献
16.
患儿 ,女 ,1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指、膝关节疼痛 6月 ,伴发热、心累 15天。入院查体 :精神萎靡 ,心率 12 6次 /分 ,心律齐 ,心界扩大 ,第一心音低纯 ,遥远 ,可闻及心包摩擦音 ,肝脏肋下 2 cm、剑突下 3cm,质中 ,不触痛 ,双足背凹陷性水肿 ;血常规 WBC 11.6×10 9/L N0 .82 L0 .18,Hb75 g/L。免疫学 :CRP0 .0 6mg/ml(正常 <8) ,ASO39 /ml(正常 <10 0 )。RF116 /ml(正常 <2 5 ) ,ESR4 7mm/h;血清抗核抗体阴性 ;B超示心包中量积液 ;心包穿刺液为漏出液表现 ;诊断为风湿热 ,风湿性心包炎 ,心包积液 ,经穿刺引流心包积液 ,青霉素抗感…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系统性硬皮病(PSS)和皮肌炎 (DM)患者血清sIL 2R和IL 6在治疗前后含量变化的意义 .方法 :用夹心ELISA法及 3H TdR掺入法检测了临床确诊的结缔组织病 6 0例 (SLE ,PSS ,DM各 2 0例 ) ,并选 30例正常人作对照 .从中选取 30例住院结缔组织病患者 (SLE ,PSS ,DM各 10例 )经临床治愈后 ,采用相同方法检测血清中sIL 2R与IL 6水平的变化 .结果 :sIL 2R ,IL 6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高水平的存在于SLE ,PSS ,DM患者血清中 [sIL 2R (kU·L-1) :4 6 6± 198,4 2 1± 192 ,4 12± 174vs118± 5 4 ,P <0 .0 1;2 2 .5± 6 .0 ,2 0 .6± 5 .9,18.8± 4 .0vs9.6± 1.8,P <0 .0 1].SLE伴有肾功能损害患者较不伴肾功能损害者明显升高 [sIL 2R (kU·L-1) :5 99± 12 3vs 4 30±79,P <0 .0 5 ;IL 6 (kU·L-1) :2 5 .1± 6 .5vs 18.2± 4 .6 ,P <0 .0 5 ].患者血清中sIL 2R与IL 6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 =0 .5 86 ,0 .6 4 3,0 .5 75 ,P <0 .0 5 ) .治疗后较治疗前sIL 2R及IL 6活性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5 ) ,但仍然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SLE ,PSS和DM患者血清sIL 2R和IL 6明显升高 ,两者呈正相关 ,而伴肾功明显损伤者升高更明显 ,治疗后则明显降低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