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痔疮患者浅插管保留灌肠与常规保留灌肠药物保留的时间、疗效及肛管对痔疮的刺激程度。方法将142例慢性结肠炎合并痔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80例,对照组62例,试验组采用浅插管保留灌肠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保留灌肠法。观察2组药物在肠内停留时间、疗效及肛管对痔疮刺激程度。结果 2组药物在肠内停留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2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肛管对痔疮的刺激度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痔疮患者采用浅插管保留灌肠法,既不影响药物在肠内停留时间及疗效,又能减轻或避免肛管移动对痔疮的损伤,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温沽贞  胡秀英  许彩红 《吉林医学》2010,31(9):1180-1181
目的:观察浅插管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合并痔疮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将13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对照组58例,治疗组采用浅插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插管,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两组肛门异物感和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肛门出血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插管保留灌肠,减轻了病变直肠和痔疮的刺激,增加患者治疗舒适度且不影响疗效,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延长中药保留灌肠时间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行中药保留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采用不同肛管型号、不同插入深度、不同体位的灌肠,对比观察保留灌肠的时间,比较不同方法灌肠后患者血肌酐变化.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保留时间明显延长(P<0.01),且观察组患者肌酐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 选择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0cm、相对细软的肛管、增加插管的深度,能明显增加中药保留时间,且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延长中药保留灌肠时间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行中药保留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采用不同肛管型号、不同插入深度、不同体位的灌肠,对比观察保留灌肠的时间,比较不同方法灌肠后患者血肌酐变化。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保留时间明显延长(P<0.01),且观察组患者肌酐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选择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0cm、相对细软的肛管、增加插管的深度,能明显增加中药保留时间,且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9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了解中药灌肠的疗效。方法:将事先煎好的中药灌肠液装入输液瓶内,温度适宜,瓶口插输液器,末端去掉针头接小号肛管后按常规灌肠法将药液灌入病人结肠内,嘱其平卧,臀部抬高30min,使药液充分吸收。结果: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90例,治愈率达95%以上。结论:中药煎剂保留灌肠较传统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方法疗效佳,无副作用,愈后好,不复发且容易被患者接受,适合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改进不保留灌肠法治疗便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最佳的 ,及时有效的治疗便秘的灌肠方式。方法 :对 16 0例需灌肠的便秘患者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4 0例 ,A组 :采用传统的大量浅插不保留灌肠法。B组 :采用改进的大量深插不保留灌肠法 ,小号灌肠筒与带有玻璃滴管的硅胶管相连 ,下接 2 0号肛管 ,插入肛门深度为 13~ 18cm ,保留灌肠时间为 15min左右。C组 :采用传统的小量浅插不保留灌肠法。D组 :采用改进的小量深插不保留灌肠法 :用注射器抽吸开塞露 10 0~ 12 0mL灌肠液后 ,连接 14号导尿管 ,插入肛门深度为 18~ 2 0cm ,抬高臀部 10cm ,注液时间为 15min左右。结果 :改进后的深插不保留灌肠法 (B、D组 )不适反应明显减少 ,灌肠效果明显提高 ,与对照组 (A、C组 )比较均P <0 0 1。结论 :改进后的灌肠法明显减少了不适反应 ,提高了通便疗效 ,尤以小量深插法为最佳。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轻保留灌肠时病人的便意感,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愈率,本文对保留灌肠的肛管插入深度进行探讨,现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观察组,在其余条件无差异的情况下,治疗组将肛管插入深度20~35cm,对照组按常规插管,观察两组患者便意感,保留时间及治愈率等情况,结果表明肛管插入深度20~35cm时药物保留时间延长,便意感减轻,治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插入不同深度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保留灌肠进行不同插入深度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插入25~30cm以上,对照组插入15cm,比较两组的药物保留时间及治疗2周后的结肠镜下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保留时间及镜下效果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保留灌肠适当加大插管深度至25~30cm以上,可延长药物的存留时间,提高灌肠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保留灌肠肛管插入过程中减轻对患者肛门粘膜的刺激程度,提高患者的舒服程度.方法 将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灌肠液,温度,用具,灌肠方法(除肛管润滑方法除外)相同,观察组用无菌棉签醺适量液体石蜡润滑肛管前段25cm-35cm,将1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吸1ml液体石蜡(去针头),用液体石蜡润滑注射器乳头,将注射器乳头轻轻插入肛门注入1ml石蜡油至患者肛门内壁,然后将肛管插入肛门25ml-35ml后按常规操作.对照组按常规润滑肛管前段25ml-35ml,排尽空气后将肛管自肛门插入直肠25ml-35ml.结果 观察组灌肠不适(肛门水肿,肛门坠迫感及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保留灌肠肛管润滑方法改进可以有效减轻肛管对肛门的刺激,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改进灌肠方法治疗肠道疾病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对肠道疾病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肠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观察组采取一次性吸痰管,插管深度20~22 cm,50m l一次性注射器缓慢注入药液,并抬高臀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可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提高护理效果,患者感到满意。  相似文献   

11.
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的中药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于每晚灌肠前先用开塞露排便,再用注射器接吸痰管(代肛管)方法,灌肠后不断改变体位,观察其疗效及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延长(P<0.01),灌肠药液外溢减少(P<0.01),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有效指导灌肠患者插管时放松肛区,顺利插管,减轻插管时不适的方法。方法:将43例溃疡性结肠炎需保留灌肠治疗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先嘱患者做排便动作,待肛管插入肛门3~4 cm后嘱患者停止做排便动作,然后嘱患者做深呼吸、放松,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肠插管指导方法,插管时嘱患者深呼吸、放松,别紧张。结果: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5.45%,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率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肛区疼痛不适发生率,观察组9.09%,对照组3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遇阻发生率,观察组13.64%,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灌肠插管时先指导患者做排便动作,待肛管插入肛门3~4 cm后停止做排便动作,嘱患者深呼吸、放松等指导方法可以提高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同时可减轻患者肛区疼痛不适,降低插管阻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80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以排黏液血便、腹泻、腹痛为主要症状,肠镜检查示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情况。将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观察组,在同等条件下,治疗组肛管插入深度视病变部位而定:直肠病变肛管插入深度为3-4cm,结肠病变肛管插入深度为20~35cm;观察组常规插管,常规插管深度为15-20cm^[1]。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视病变部位而定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愈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4.
资料与方法经过42例慢性盆腔炎病人在保留灌肠前行清洁灌肠,结果发现病人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灌肠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延长,有效率与传统的灌肠方法相比显著提高。插管深度及操作技巧:用统一中药方剂,煎汤2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统一用14号导尿管作为肛管使用,500ml注射器缓慢注入,以10分为宜。灌肠前先清洁灌肠,病人取头低臀高左侧卧位,臀部垫薄枕以抬高臀部10cm。灌肠时如果插管受阻,嘱病人深呼吸,慢而均匀。操作时动作轻柔,尽量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密切观察,稍等片刻再继续插入,勿用暴力避免损伤直肠黏膜。注入药液速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  相似文献   

15.
石海杰  文萍 《海南医学》2016,(5):856-857
目的:探索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行保留灌肠的新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份入住我院消化内科二区确诊为急性发作溃疡性结肠炎,病变部位在乙状结肠、降结肠、升结肠,均需采取保留灌肠治疗的患者63例,其中将2014年1~10月收治的3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3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肛管灌肠(肛管组),观察组使用14#胃管代替肛管灌肠(胃管组),观察两组患者在保留灌肠时的肛区疼痛反应,记录插管次数,统计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和给药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缓解症状情况。结果胃管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3.75%(30/32),肛管组为67.74%(21/31);插管时肛区疼痛不适发生率方面,胃管组为6.25%(2/32),肛管组为35.48%(11/31);从控制急性发作缓解症状的给药效果来看,胃管组的缓解率为96.88%(31/32),肛管组为70.97%(22/31),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灌肠可以使用胃管代替常规肛管,此方法给药效果更好,患者更易接受,临床护士更容易掌握操作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探讨黄连素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慢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慢性细菌性痢疾随机分为黄连素保留灌肠治疗组(观察组)和普通治疗组(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对照组常规静脉应用抗生素和纠正脱水及酸中毒,观察组除上述治疗外加用黄连素保留灌肠:先用温生理盐水200毫升清洁灌肠,然后用黄连素100 mg加生理盐水10~20毫升用20毫升注射器吸入,患儿取侧卧位从肛门处插入12号肛管,插入深度10~12厘米,接注射器将药液缓慢推入后再灌注5~10毫升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以利药物完全到达肠腔,反折导管拔出.适当抬高惠儿臀部,使药液保留20~30分钟,2次/日,3~5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78.1%,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且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结论 黄连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细菌性痢疾疗效好,副作用轻,病人痛苦少,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琴 《西部医学》2008,20(5):1129-1130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前清洁灌肠的最佳体位及插管长度。方法将需行清洁灌肠的妇科手术患者50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57例和对照组25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法:头低臀高左侧卧位(臀部抬高30~35cm),肛管插入长度20-22cm;对照组采用传统左侧卧位,肛管插入长度7~10cm。比较两组患者灌肠清洁次数、肠道清洁度、不适感及灌肠入液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灌肠次数、肠道清洁度、不适感及灌肠入液量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灌肠法能彻底清洁肠道,可减轻患者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大蒜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蒜素胶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方法:随机将25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分为观察组132例和对照组118例,观察组采用大蒜素胶囊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大蒜素治疗,并比较两种治疗效果.结果:1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大蒜素胶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简便易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探讨黄连素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慢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慢性细菌性痢疾随机分为黄连素保留灌肠治疗组(观察组)和普通治疗组(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对照组常规静脉应用抗生素和纠正脱水及酸中毒,观察组除上述治疗外加用黄连素保留灌肠先用温生理盐水200毫升清洁灌肠,然后用黄连素100 mg加生理盐水10~20毫升用20毫升注射器吸入,患儿取侧卧位从肛门处插入12号肛管,插入深度10~12厘米,接注射器将药液缓慢推入后再灌注5~10毫升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以利药物完全到达肠腔,反折导管拔出.适当抬高惠儿臀部,使药液保留20~30分钟,2次/日,3~5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78.1%,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且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结论 黄连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细菌性痢疾疗效好,副作用轻,病人痛苦少,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传统的中药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于每晚灌肠前先用开塞露排便,再用注射器接吸痰管(代肛管)方法,灌肠后不断改变体位,观察其疗效及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延长(P〈0.01),灌肠药液外溢减少(P〈0.01),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