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湿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为50nm的羟基磷灰石粉体,并采用超声分散,将纳米羟基磷灰石分散在酸溶的胶原稀溶液中。测试结果显示,羟基磷灰石在胶原溶液中形成了稳定的分散体系,该分散体系的稳定性与体系的pH值以及羟基磷灰石和胶原的相对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多层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骨组织工程为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治疗途径,但体外构建的软骨如何在临床应用时采用适当的方法短期内在体内进行良好地固定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阻碍了采用组织工程方法治疗关节软骨疾病的临床应用.本研究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出一个上层为胶原,下层逐层过渡到以羟基磷灰石为主的复合一体化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利用复合支架下层羟基磷灰石良好的骨传导作用,将支架整体通过底部的快速固定达到对上层软骨进行固定的目的.本研究对该复合支架的制备及其形态结构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胶原层的孔径孔隙率可以通过冷冻温度及胶原溶液浓度进行控制;羟基磷灰石粒度及其粒度分布明显影响其在胶原支架内部的分布;SEM照片表明用该方法制备出了三层具有不同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复合胶原羟基磷灰石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支架总高度为6cm,每层高度约为2cm,三层之间不存在界面形成了一个均匀的整体结构.为软骨组织工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支架.  相似文献   

3.
背景:初期使用的胶原、聚乳酸等单组分诱导骨再生膜在诱导成骨的效率方面已逐渐暴露其缺陷,于是以胶原、聚乳酸等可吸收材料为载体,羟基磷灰石、纤维生长因子、骨形成蛋白等为填料的诱导骨再生膜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胶原膜组织反应对诱导骨再生的适用性。方法:将聚丙交酯乙交酯膜、胶原膜、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胶原膜光滑面和粗糙面分别植入大鼠皮下,于10,20,30,45d取出,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依照纤维包膜定量、定性、界面定性和降解率等进行组织学评分,研究3种膜的组织反应和降解情况。结果与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胶原膜在各个观察时间均有散在的淋巴细胞,但未见明显的巨噬细胞。随着时间的延长,膜逐渐变小,钙化物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胶原膜组织反应轻微,45d几乎完全降解。聚丙交酯乙交酯膜浸润增多,纤维包裹明显。结果提示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胶原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适度的降解性,适合引导骨组织再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磷灰石陶瓷是一种生物种植材料,磷灰石陶瓷一机体界面的研究是这种种植材料的基础性研究内容。本文综述了90年代以来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状况,包括组织形态学、生物力学和分析学研究内容,特别是胶原/羟基磷灰石与机体界面、羟基磷灰石与细胞界面、等离子体喷涂HA种植体和HA复合材料与骨界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磷灰石陶瓷是一种生物种植材料,磷灰石陶瓷-机体界面的研究是这种种植材料的基础性研究内容。本文综述了90年代以来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状况,包括组织形态学、生物力学和分析学研究内容,特别是胶原/羟基磷灰石与机体界面、羟基磷灰石与细胞界面、等离子体喷涂HA种植体和HA复合材料与骨界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低温下,水热合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浆液与中性胶原溶胶混合,升温使羟基磷灰石晶体与胶原自组装形成复合凝胶,经洗涤、冻干,获得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采用XRD,FTIR和TEM对复合材料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晶体尺寸为16nm×40nm;复合材料的晶相组成,羟基磷灰石晶体大小、胶原纤维的结构等都与天然骨相似。采用骨髓嗜多染细胞微核实验、致敏实验、以及细胞毒性实验对复合材料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小鼠骨髓微核率为1.6±0.9,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和阳性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最大剂量法实验表明复合材料无致敏作用。滤膜扩散实验证明复合材料无细胞毒性。复合材料骨内植入的组织学分析表明,4周时,在材料和骨组织的界面处有新骨生成,12周时,界面处有大量的新骨形成。皮下植入44周后,材料降解成碎片,纤维组织长入材料降解区域。本研究制备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具有体内降解和促进骨形成的能力。不具有致染色体畸变作用、皮肤致敏作用和细胞毒性,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潜在的骨替换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合成新型的复合生物材料框架作为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细胞外基质材料。方法:本研究采用材料学自组装技术的原理,以Ⅰ型胶原蛋白为分子模板,引导钙磷盐在液相中的矿化,制备具有天然骨基质层状结构的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并以热致分相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复合三维多孔框架。结果: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具有与天然骨基质相似的成分与结构,加入聚乳酸制备成三维多孔框架,孔隙直径界于50um-300um。结论: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复合三维多孔框架可能作为骨组织工程良好的细胞外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8.
纳米羟基磷灰石骨修复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骨修复材料,但是由于脆性而限制了它在承力部位的应用。天然骨本身是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和胶原的复合材料,从仿生的角度看,n—HA与其它材料复合可以提高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目前研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可分为两类:非降解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和可降解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前者包括n—HA/聚乙烯、n-HA/尼龙以及n—HA/聚丙烯酸。后者主要有n—HA与胶原、明胶、壳聚糖、聚乳酸和聚酸酐等的复合材料。本文详细综述了近年来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力学性能以及生物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按照仿生的方法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I型胶原人工骨支架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线衍射分析、孔隙率测定的方法对人工骨支架材料进行分析.制作兔颅骨缺损模型,植入人工骨支架材料,组织切片观察支架材料在体内的反应.纳米羟基磷灰石/I型胶原人工骨支架材料呈疏松海绵状,具有100~300 μm的孔径和90%以上的孔隙率,具有类似天然骨的结构.植入兔颅骨缺损模型未出现急性或慢性的炎症反应,在4周左右人工骨支架内出现大量新生毛细血管,12周新生骨完全修复骨缺损,并形成成熟的骨小梁结构.纳米羟基磷灰石和I型胶原复合人工骨约3个月左右降解完全.  相似文献   

10.
背景:羟基磷灰石及与其他成分的复合体已成为国际通用的骨修复材料,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其生物相容性已得到充分验证,但其可降解性能差及诱导骨缺损再生能力有限也为大家公认。作者认为用羟基磷灰石作为骨诱导材料只是机械地模仿天然骨的成分,用其他钙磷盐作为无机成分有可能突破现有科研思维的定势,为人工骨的研发代来新的突破。目的:比较磷酸氢钙/胶原复合人工骨和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人工骨的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方法:使用15只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动物,制备左侧尺骨1cm全缺损,分别植入磷酸氢钙/胶原复合人工骨、标准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人工骨和合成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人工骨。术后92d拍X射线片后处死动物进行解剖观察及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磷酸氢钙/胶原复合人工骨组动物术后92d的X射线照片显示缺损处由于骨组织增生完全愈合,处死动物进行解剖可见缺损处修复与未手术部位外观接近。组织切片可见缺损处形成骨板并完全骨化,骨单位明显,尚未形成明显的层状骨板,散布的骨窝中有骨细胞,中央管可见新生血管,未见人工骨残留,人工骨被彻底降解吸收。标准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人工骨组植入92d愈合处成骨较差,易折断。合成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人工骨组植入92d不愈合。实验表明南京脉迪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磷酸氢钙/胶原复合人工骨(仿松质骨生物活性人工骨)的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能明显优于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人工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可注射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的组织相容性,以及探讨材料负载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骨修复的可行性。 方法 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材料与BrdU标记的rBMSc混合,注射入大鼠皮下,于皮下植入后24 h,14 d和28 d分别断颈处死大鼠,进行大体观察、HE、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材料在室温呈液态,经1 ml注射器26号针头注射入大鼠皮下后,材料在体内可以迅速原位成形成凝胶状态,并在原位保持形状,BrdU标记的rBMSc弥散于材料中,28 d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细胞存活良好。 结论 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是一种良好的负载干细胞的骨组织工程支架。  相似文献   

12.
综述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胶原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自组装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结构特点、体内植入后修复骨缺损的效果及降解过程。基于仿生学设计的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其HA纳米晶体约50~100nm,HA的C-轴沿胶原纤维排列,形成片状包绕胶原纤维束,HA和胶原分子之间为牢固的化学键性结合,为自组装的纳米结构,和自然骨中钙化的胶原相同。复合材料体内植入后降解和骨替代的过程与骨的改建过程相似。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具有生物降解性高、表面能大、生物活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作为骨修复和重建材料具有更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骨形成蛋白2(BMP2)活性多肽与Ⅰ型胶原复合煅烧牛松质骨以制备出具有骨诱导活性的矿化羟基磷灰石结晶,并进一步探讨其生物学性能,为组织工程化人工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BMP2活性多肽与Ⅰ型胶原复合煅烧牛松质骨作为实验组,以Ⅰ型胶原复合煅烧牛松质骨作为对照组。通过环境扫描电镜和能谱法以及x射线衍射实验观察能否生成羟基磷灰石结晶,同时对2组材料进行体外细胞培养,计算2组材料细胞黏附率,初步评价BMP2活性多肽引导Ⅰ型胶原复合煅烧牛松质骨表面矿化生成羟基磷灰石结晶的作用与能力。结果环境扫描电镜下可见实验组煅烧骨表面有矿化羟基磷灰石结晶生成,而对照组没有:能谱法对实验组矿化骨部分进行钙磷元素检测,质量比分别为16.23%、7.76%.原子百分数分别为6.34%、3.88%,X射线衍射检测证实矿化物的成分为磷灰石。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别与2组材料体外复合培养24h,实验组细胞黏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0.05)。结论BMP2活性多肽能引导Ⅰ型胶原复合煅烧骨表面矿化生成羟基磷灰石结晶,可以改善煅烧骨的骨诱导活性,提高细胞黏附性能,与煅烧骨复合后是一种理想的骨组织支架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4.
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胶原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自组装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结构特点、体内植入后修复骨缺损的效果及降解过程.基于仿生学设计的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其HA纳米晶体约50~100nm,HA的C-轴沿胶原纤维排列,形成片状包绕胶原纤维束,HA和胶原分子之间为牢固的化学键性结合,为自组装的纳米结构,和自然骨中钙化的胶原相同.复合材料体内植入后降解和骨替代的过程与骨的改建过程相似.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具有生物降解性高、表面能大、生物活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作为骨修复和重建材料具有更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在眶骨整形中的应用对9例眶骨缺损或畸形患者采用一种新的人工生物材料-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进行修复,来替代以往所采用的自体组织和传统人工材料。本组采用两种修复术式,即羟基磷灰石直接塑形及膺复块植入法。所有患者经随访5~15个月。其中...  相似文献   

16.
背景:观察成骨细胞在生物材料上的形态、增殖和分化等项目,可评估生物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目的:观察复合支架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方法:取新生24 h内Wistar大鼠的颅盖骨,采用改良胶原酶消化法进行成骨细胞原代培养,取第3代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支架或普通羟基磷灰石材料体外复合培养。培养3,6,9 d后,观察材料周边的细胞形态及支架材料对细胞分化、增殖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材料较普通的羟基磷灰石材料更有利于成骨细胞的黏附、生长、分化、增殖,证实其生物相容性更好,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临床上对大范围骨缺损还没有很有效的治疗手段,而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与天然骨骼的结构类似,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能为修复骨缺损提供新的途径。目的:观察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材料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修复骨缺损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材料于体外联合培养;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分析及电镜观察了解成骨情况,进一步临床应用于修复骨缺损。结果与结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大量扩增,复合细胞的材料植入骨缺损处后,X射线摄片动态观察可见骨缺损处连接良好。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成骨细胞作用,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材料是一种很好的构建组织工程骨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8.
背景:有研究应用脉冲激光沉积合成技术在人工心脏机械瓣膜上沉积胶原制备了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涂层。 目的:观察此种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对人脐带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 方法:分别采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常温浸提液、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高温浸提液、高密度聚乙烯及苯酚溶液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72 h内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培养7 d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与毒性分级。 结果与结论:培养24 h,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常温浸提液组、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高温浸提液组和高密度聚乙烯组细胞生长良好,呈梭形,折光性强,3组细胞形态、数量无明显差异;苯酚溶液组细胞多为悬浮、圆形、固缩的死细胞;48 h时,除了苯酚溶液组外,其余3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细胞生长密集,至72 h时细胞生长旺盛,间隙显著减小。培养7 d内,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常温浸提液组、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高温浸提液组和高密度聚乙烯组细胞增殖活性无差异,均高于苯酚溶液组(P < 0.05),纳米羟基磷灰石薄膜毒性级别为0至1级,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心脏机械瓣膜有良好的组织细胞相容性,无毒性作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9.
多在磷灰石陶瓷诱导成骨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羟基磷灰石陶瓷种体埋值于狗背部肌肉内,分别于植入后1、2、4和8月处死动物,取出种植体,将其固定,脱钙、切片、HE染色,在光镜下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一月的种植体孔隙内充满了血管丰富的结缔组织;二、四和八月的种植体孔隙内有较多量的新骨组织形成,种植体周有完整的纤维结缔组织包膜。本研究从组织形态学说明了多羟基磷灰石陶瓷具有诱导骨形成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羟基磷灰石,胶原(hydroxyapatite/collagen,HAC)人工骨在创伤后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创伤后四肢骨骨折患者,无其他病史,分为2组。试验组25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22~82岁,平均年龄45.3岁。对照组患者23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21~81岁,平均年龄46岁。对所有患者进行骨折切开复位,选择合适的内固定。试验组于固定后,在骨缺损处、骨髓腔、骨折线周围直接植骨,羟基磷灰石,胶原人工骨修复材料植入量0.4~4.0g不等。对照组不植入羟基磷灰石,胶原人工骨。结果两组46例病例获随访。试验组中2例失随访,余23例患者无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骨折均达临床愈合。X线片显示,术后1~3个月材料植入区与缺损周围的骨组织间界限模糊,有新骨形成,3~6个月材料植入区内有明显的新骨长入,人工骨与骨组织融合,骨缺损基本修复。对照组3例延迟愈合和1例骨折不愈合患者在功能上恢复较差;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具有良好的材料,细胞界面,使材料本身更具备与骨键合的能力。其三维多孔结构便于骨组织的长入,生物降解性有利于骨组织的改建和塑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