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骨折复位、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后的踝关节功能恢复和预后情况。方法:踝关节骨折153例,男118例,女35例;年龄15-62岁,平均36岁。按Danis-Weber AO分型:A型30例,B型95例,C型28例。损伤机制按Lauge-Hansen分类:旋前-外展型45例,旋后-外旋型骨折70例,旋前-外旋型28例,旋后-内收型10例。单踝骨折47例,双踝骨折70例,三踝骨折23例,合并腓骨骨折13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71例损伤程度按Bonnin分度:Ⅰ度19例,Ⅱ度31例,Ⅲ度21例。153例均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BonninⅠ度损伤复位后采用松质骨螺钉经腓骨内固定;Ⅱ、Ⅲ度损伤复位后采用经腓骨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Ⅰ、Ⅱ度损伤予以缝合断裂下胫腓韧带、骨间韧带;Ⅲ度损伤采用切取腓骨长肌腱或腓骨短肌腱一半替代修复下胫腓韧带。结果:153例得到6-14个月的随访,参照齐斌等的评定标准:优良121例,可20例,差12例。结论:踝关节的解剖复位可获得最佳的临床疗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旋前、后外旋型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目的总结旋前后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1996年3月~2002年10月,对48例旋前、后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男27例,女21例;年龄l7~85岁.平均42.8岁。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前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20例.旋后外旋Ⅳ度三躁骨折28例。受伤距手术时间2h~21d。内侧采用标准内踝切口显露内踝骨折,外侧采用腓骨后缘纵行切口显露外踝骨折。如需行后踝骨折处理.则将内踝的切口延长.外侧采用经腓骨的Gatellie-Chastang手术入路同时切开显露内、外及后踝。整复固定的顺序是后踝,内踝、外踝和下胫腓联合。骨折复位固定完成后,行踝部正侧位及踝榫(Mortise)位X线检查。满意复位的标准为:(1)踝榫的正常关系恢复,(2)踝的负重排列与下肢纵轴成直角.(3)关节面的外形轮廓光滑,结果仝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愈台时间为12~16周。随访时疗效评定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优26例,良15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5.4%。术后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但发生1例下胫腓三皮质固定螺钉断裂。结论躁关节的解剖复位可获得最佳的临床结果,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三踝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腓骨双钩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Danis-Weber A、B型外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3—2017-01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2例Danis-Weber A、B型外踝骨折,选用合适的腓骨远端双钩锁定接骨板,将双钩尖端钩住外踝尖,近端贴伏于腓骨远端外侧,经滑动孔置入合适的螺钉固定。合并的后踝骨折用1或2枚空心钉固定。合并的内踝骨折采用克氏针、空心钉固定。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者置入1枚皮质骨螺钉穿透3层皮质固定。结果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7.3(11~20)个月。骨折均解剖复位,无骨折复位丢失及再移位,外踝未见短缩、外侧移位,未断钉、断板,未出现创伤性关节炎。骨折愈合时间9~13周,平均12周。末次随访时采用Baird-Jackson评分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优16例,良13例,可3例。末次随访时测量腓踝角为51.3°~52.7°,平均52.2°;t角为7.9°~14.7°,平均13.3°;外踝与内踝长度差值为9.5~10.2 mm,平均9.8 mm。结论腓骨双钩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是Danis-Weber A、B型外踝骨折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通过三维立体固定可有效维持外踝长度,控制外踝旋转及外侧移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的损伤机制、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自2008年7月至2012年3月间,手术治疗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共42例,男30例,女12例,应用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21例,旋前外旋型12例,旋前外展型9例。后踝骨折根据CT分类,Ⅰ型22例,Ⅱ型12例,Ⅲ型8例。后踝骨折根据骨块大小和关节面的塌陷情况,采用后侧支撑钢板或多枚拉力螺钉固定。结果 4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8周。根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优21例,良15例,可6例,优良率为85.7%。结论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常伴有胫骨远端关节面塌陷和踝关节后脱位或半脱位,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手术方式和固定方法,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最大限度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并胫腓联合分离手术治疗特点及关键步骤。方法:回顾下胫腓联合分离并内、外、后踝骨折21例,其中外踝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5例,双踝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10例,三踝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6例;在手术治疗上,根据胫腓联合微动关节的特点,通过一枚螺丝钉在距踝关节平面上1.5cm处,通过三层骨皮质将腓骨和胫骨固定,保证踝关节活动时有一定的微动,使固定更接近踝关节的正常生理功能。结果:术后1~3年随访优良率为85.7%。结论:内踝、外踝与下胫腓联合损伤具有它的特殊性,主张应手术复位内固定,早期治疗优于后期治疗,手术复位应达到解剖对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胫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踝关节骨折手术的疗效。方法对49例胫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踝关节骨折患者行术治疗,胫骨采用锁定钢板或自锁型髓内钉内固定,2例GustiloⅢA型开放胫骨干骨折清创后应用外固定架治疗,外踝骨折采用加压螺钉或者腓骨远端钩状钢板固定,内踝和后踝骨折采用松质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结果本组以AOFAS踝关节-后足评分系统评分:优31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7.8%。4例患者切口浅层感染,抗感染及换药治疗后愈合。结论手术治疗胫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踝关节骨折疗效良好,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避免并发症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11-03—2013-03诊治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96例,单纯外踝骨折行内踝三角韧带探查修复及外踝骨折复位内固定;内外踝骨折或不需处理后踝的三踝骨折,分别行内外踝骨折复位内固定;三踝骨折中后踝骨折块超过关节面1/3者,行复位内固定治疗,外踝、后踝选择后外侧切口进入,复位顺序为外踝、后踝、内踝。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3 h,平均2.3 h。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6个月行踝关节CT检查显示均获得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Kofoed评分:优47例,良43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93.8%。结论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过程中合理的复位顺序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术中应常规探查下胫腓关节情况;内、后踝需要同时固定的患者取后外侧单一切口即可满足手术显露需求。  相似文献   

8.
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之一,三踝骨折常由外展或外旋暴力引起,治疗的主流方向是手术治疗,外踝骨折常常应用钢板螺钉或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内踝应用半螺纹松质骨螺钉、空心钉及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等.2000年2月至2008年1月我科共手术治疗37例三踝骨折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苏攀  任志凯  李晓峰 《中国骨伤》2006,19(6):323-324
目的:探讨经皮复合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183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男105例,女78例;年龄13~65岁,平均32岁。按Lan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65例,旋前外旋型48例,旋前外展型33例,旋后内收型23例,垂直压缩型Ⅰ度14例。采用经皮复合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腓骨下段及外踝骨折采用克氏针经皮从外踝穿入腓骨髓腔固定,后踝骨折块超过关节面1/4者,复位后用2根克氏针经皮固定;内踝骨折用1~2根克氏针经皮固定;下胫腓联合分离用钳夹经皮侧方加压固定或钢针贯穿胫腓联合斜行固定。结果:164例获11~35个月随访,采用Leeds评定标准,优良157例,占95.73%;可7例,占4.27%。结论:经皮复合固定不用切开复位,可使踝关节骨折达到良好的复位和可靠的固定,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分析手术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后一外旋Ⅳ度损伤的治疗疗效。方法 自1998年5月~2003年3月,共手术治疗37例踝关节旋后-外旋Ⅳ度损伤,获随访33例,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18个月,男21例,女12例;年龄17~68岁,平均38岁。左侧18例,右侧15例,均为单侧。其中内踝骨折31例,行拉力螺钉内固定,2例无内踝骨折为单纯三角韧带撕裂,作韧带修补。后踝骨折27例,其中17例作拉力螺钉内固定,10例因骨折块移位〈1mm未作复位固定,6例无后踝骨折。33例外踝骨折,用2枚皮质骨螺钉过骨折线固定。共有4例行下胫腓联合固定,用1枚拉力螺钉过3层皮质固定。所有病例术后石膏托辅助固定4~6周。结果 用Mazu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判,优23例,良7例,可3例,无差。优良率91%。结论 手术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后一外旋Ⅳ度损伤具有优良疗效。  相似文献   

11.
踝部旋前型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踝关节旋前型骨折脱位的特点。治疗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1990-2000年,本院手术治疗踝部旋前型骨折脱位72例,其中随访43例,所有病例均行外踝4-6孔钢板螺丝钉固定,内踝克氏针张力带或松质骨螺丝固定,下胫腓联合不做常规固定而根据术中情况决定。结果:43例患者随访1-9年,平均3年按陆氏标准主客观表现及X线表现进行评分。其中;优良38例,可3例,结论:踝部旋前型骨折脱位要想取得优良的疗效。内外踝骨折必须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同时对下胫腓分离者无需做常规固定。  相似文献   

12.
陈旧性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陈旧性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手术治疗陈旧性三踝骨折患者58例,男41例,女17例;年龄19~61岁,平均43岁。手术时间为伤后29~76d,平均48d。骨折采用Lauge-Hansen分型,其中旋后外旋型37例,旋前外旋型21例。手术采用前内、前外双侧弧形切口,锐性探查内、外踝原始骨折线,清理骨折断端及踝(,外翻踝关节,直视显露后踝骨折块,清理后踝周围的瘢痕组织,用刀尖探查后踝原始骨折线。清理骨折断端,复位、固定后踝。以骨嵴为标志,恢复外踝的正常长度和力线,并用1/3管型钢板或普通钢板固定。内踝用螺钉或张力带固定。术后10~12周开始部分负重。结果5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65个月,平均37个月。2例出现浅表皮缘坏死,4例出现伤口延迟愈合。骨折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21~29周,平均25周。2例患者腓骨对位差。6例患者术后X线片显示踝关节间隙变窄,有创伤性关节炎改变,其中2例患者骨折复位良好。根据AOFAS评定标准,踝关节评分优31例,良22例,可5例,优良率91.4%。5例患者疼痛评分在20分,9例患者踝关节背伸活动受限<10°。结论手术治疗伤后76d内三踝骨折,锐性探查原始骨折线,直视下复位后踝骨折块,保留腓骨的正常长度、旋转和力线可以获得良好的复位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手术治疗外展外旋力所致踝关节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治疗外展外旋力引起的踝关节骨折35例,平均随访2年半,满意率为88.6%。效果不佳者与软组织损伤严重和关节软骨受损有关。恢复腓骨的长度对防止距骨移位与倾斜十分重要。用钢板固定外踝时要使其下端适应腓骨下段的外翻角。下胫腓联合不论是完全还是不全分离,都应用螺钉固定,以增加踝关节稳定性,早期练习活动。三角韧带断裂时,只要腓骨解剖复位与坚强固定,三角韧带可不予修复。对小于胫骨远端关节面25%的后踝骨折可不予处理。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86~1996年手术治疗35例陈旧性踝关节骨折脱位,经平均3.5年的随访观察,临床效果满意。手术的要点是在下胫腓关节上方截断并向外下翻转胖骨下段,在直视下,彻底清除踝穴和下胫腓关节分高处的瘢痕组织,在内踝复位固定的基础上,再以一枚长加压螺钉经腓骨在下胫骨关节面的上方穿过下胫腓关节面,将下胫腓关节和外踝复位固定,稳定踝关节。认为对于陈旧性踝关节骨折脱位,无论有否临床症状,应尽早施行手术复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4):1341-1343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中恢复Tillaux-Chaput骨块解剖结构的治疗方法及重要性。[方法]2011年5月~2015年5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13例累及Chaput骨块的成人踝关节骨折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19~45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运动损伤4例,交通事故伤3例,高处坠落伤6例。旋后外旋型6例,旋前外旋型7例,左侧8例,右侧5例;单独Tillaux-Chaput撕脱骨折1例,合并踝关节周围骨折者12例。对Chaput骨折中采用常规腓骨前外侧切口,直视复位后以2.7小钢板挤压骨块,并以螺钉固定;外踝及Chaput骨块取外踝改良切口,即沿外踝骨干向踝前做弧形延伸,外踝用解剖钢板内固定,Chaput骨块直视下复位,以2.7小钢板螺钉固定。[结果]术后患者伤口愈合良好,13例均获随访3~24个月,平均14个月,复查X线检查,骨折愈合时间1.5~4个月,术后即开始踝关节功能锻炼,术后6周扶拐逐渐负重行走,疗效根据美国足踝矫形协会的足踝评分(AOFAS)标准86~100分:优10例,良3例。[结论]Chaput骨块对踝关节有重要作用,小钢板螺钉治疗Chaput骨折有利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可获得很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总结60例渔民踝关节开放性骨折脱位的损伤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彻底清创。对骨、关节、血管等组织尽可能用周围肌肉或皮下组织覆盖,骨折脱位经复位后用克氏针或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分离者复位后螺钉固定,尽可能修复三角韧带和外侧韧带。结果60例均手术治疗,56例随访6个月~12年,根据主诉、踝关节外形、功能及X线成像评价,优良率82.6%。结论渔民踝关节开放性骨折脱位,彻底清创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外踝骨折必须做到解剖复位固定可靠,正确固定下胫腓联合韧带应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腓骨钩状钢板治疗腓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对28例伴有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踝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19例得到完整随访,男12例,女7例;年龄18~72岁,平均36岁;单纯外踝骨折4例,双踝骨折9例,三踝骨折6例.按Danis-Weber分类,A型8例,B型11例,均为腓骨远端不稳定粉碎性骨折.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为6h至16d,平均6d.手术顺序为外踝、后踝和内踝.外踝骨折使用腓骨钩状钢板固定,内踝骨折使用松质骨螺钉,后踝骨折根据骨折块大小及形态采用螺钉或钢板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6~32个月,平均18.8个月.术后4~6周X线片均可见骨折线模糊;10例患者于术后12周达到临床愈合,9例于术后20周达到临床愈合.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局部不良反应及踝关节不稳.Mazur评分为67~92分,平均86.3分,其中优12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4.2%.结论 运用腓骨钩状钢板固定外踝骨折能更好恢复外踝正常外翻角及长度等解剖结构,并有效固定,为早期活动提供稳定性,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复杂踝部骨折5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昌坤  张斌  杨先武  程翔  戴伟  梁耘 《中国骨伤》2014,27(2):157-160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治疗复杂踝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53例复杂踝部骨折患者,男31例,女22例;年龄18-65岁,平均38.2岁。按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Ⅳ度32例,旋前外旋型Ⅲ、Ⅳ度13例,旋前外展型Ⅲ度5例,因腓骨骨折严重粉碎无法分类3例。Denis—Weber分类:A型4例,B型34例,C型1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h-14d,平均5d。骨折复位固定顺序为后踝、内踝、外踝和下胫腓联合。后踝骨折采用踝前切口间接复位固定,内外踝骨折采用经皮螺钉、接骨板或张力带固定,必要时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术后采用Baird-Jackson评价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8例获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18周,平均12周。根据Baird-Jackson评价系统进行疗效评定,术后踝关节功能平均(94.7±4.2)分,其中优28例,良15例,可3例,差2例。1例发生皮肤浅表性感染,经换药治愈;2例发生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断裂。结论:采用微创经皮内固定治疗复杂踝部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保护骨折端血运及软组织覆盖,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腓骨钩状钢板治疗腓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对28例伴有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踝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19例得到完整随访,男12例,女7例;年龄18~72岁,平均36岁;单纯外踝骨折4例,双踝骨折9例,三踝骨折6例.按Danis-Weber分类,A型8例,B型11例,均为腓骨远端不稳定粉碎性骨折.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为6h至16d,平均6d.手术顺序为外踝、后踝和内踝.外踝骨折使用腓骨钩状钢板固定,内踝骨折使用松质骨螺钉,后踝骨折根据骨折块大小及形态采用螺钉或钢板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6~32个月,平均18.8个月.术后4~6周X线片均可见骨折线模糊;10例患者于术后12周达到临床愈合,9例于术后20周达到临床愈合.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局部不良反应及踝关节不稳.Mazur评分为67~92分,平均86.3分,其中优12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4.2%.结论 运用腓骨钩状钢板固定外踝骨折能更好恢复外踝正常外翻角及长度等解剖结构,并有效固定,为早期活动提供稳定性,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腓骨钩状钢板治疗腓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对28例伴有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踝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19例得到完整随访,男12例,女7例;年龄18~72岁,平均36岁;单纯外踝骨折4例,双踝骨折9例,三踝骨折6例.按Danis-Weber分类,A型8例,B型11例,均为腓骨远端不稳定粉碎性骨折.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为6h至16d,平均6d.手术顺序为外踝、后踝和内踝.外踝骨折使用腓骨钩状钢板固定,内踝骨折使用松质骨螺钉,后踝骨折根据骨折块大小及形态采用螺钉或钢板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6~32个月,平均18.8个月.术后4~6周X线片均可见骨折线模糊;10例患者于术后12周达到临床愈合,9例于术后20周达到临床愈合.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局部不良反应及踝关节不稳.Mazur评分为67~92分,平均86.3分,其中优12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4.2%.结论 运用腓骨钩状钢板固定外踝骨折能更好恢复外踝正常外翻角及长度等解剖结构,并有效固定,为早期活动提供稳定性,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