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制剂分析实验是旨在培养中药学专业学生研究和制定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的一门应用学科。为适应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分析技术和教学手段,实施案例和设计性实验教学,结合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中药制剂分析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方法在中药制剂分析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促使学生进行开放式自主学习。结果 PBL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交流能力和学习自主性。结论 PBL教学法是培养创造型、开拓型和实用型药学人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构建主义理论指导的中药制剂分析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应用广泛的认知学习理论,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本文通过分析中药制剂分析理论课的特点,论证了将建构主义与中药制剂分析教学结合的可能;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基于建构主义的中药制剂分析理论课教学设想,希望能为中药学类专业课教学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职教育是培养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具备深造和转岗能力,能适应生产、服务、管理一线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近年来,我院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体系中,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本文作者针对中药制剂技术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以求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5.
实验是中药制剂分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中药制剂分析实验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并有针对性地确定了开放性实验项目。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任务驱动教学法被普遍认为是比较适合于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定位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及在中药制剂实践教学中应用的情况,为进一步推动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药制剂分析》和《中药成分分析》是中药类专业的专业课,是从事中药现代化研究和研制新药的必要基础课程。探讨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对两门课程在教学手段、方法、模式等方面的改革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8.
徐军  秦嫣 《中医药导报》2019,25(23):138-141
目的:探讨传统中药特色技术以Seminar模式在中药制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校中药制剂专业学生12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结合Seminar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和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问卷调查评分及群众凝聚力。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知识考试80~89(分)分值区间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70~79(分)区间人数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学生的平均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考试80~89(分)分值区间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70~79(分)区间人数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学生动手操作考试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药剂课兴趣、课堂气氛、自学能力、自我表达沟通能力、师生互动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凝聚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eminar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药制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对药剂课兴趣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药制剂技术课程思政设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注重价值引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专业知识传播和教学过程中体现思政教育的价值内涵,既全方位保证药品生产规范和质量安全,又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医院制剂是我国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卫生部对医院制剂工作非常重视‘尤其是对医院制剂室进行定期验收,换发制剂生产许可证.促进了医院制剂室的全面发展,医院自制制剂的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中药制剂作为医院制剂的重点工作之一,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传统医药学的优秀文化遗产.其意义不仅在于满足医院的医疗、科研、教学的需要,而且可以补充市场供应不足和市场不供应而;临床又需要的品种。然而受到医院制剂设施、环境、人员和技术方面的制约.医院制剂质量易出现许多问题,而中药制剂技术含量高、品种多、剂型多、工艺复杂.…  相似文献   

11.
谈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中的几点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中的几点误区南京市中医院(210001)雷茂华关键词中药制剂质量标准误区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不仅是保证制剂质量的一种措施,也是控制制剂质量的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保证制剂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笔者就目前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为了培养中药学专业学生以后从事中药研发、生产、质检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作者在总结中药制剂分析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质量源于设计”的教学理念,并强调了中药药性理论在进行中药制剂分析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制剂学临床实习带教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杰 《中医教育》2007,26(2):83-84
制剂学是研究制剂的生产工艺和理论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它与生产实践联系密切。在进行制剂学的实习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  相似文献   

14.
浅谈中药院内制剂存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药院内制剂的发展已到了一个转折期,中药院内制剂的存留成为业内人士探讨的课题。文章结合中药制剂发展概况和相关结论,从中药院内制剂是保存中医优秀处方的载体、中药院内制剂是中医提供医疗服务的一种手段等四个方面探讨中药院内制剂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找出我国中药制剂企业在药品说明书上存在的缺陷,并且通过和先进国家的比较,提出改进手段。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研究中日两国中药复方制剂药品说明书以及相关法律。结论:我国中药制药企业应该加紧对药品说明书进行修订,加强抵御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曼玲  冯伟红  刘振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2):《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年8卷2期-37-39.7页-《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年8卷2期-37-39.7页
中药外用制剂是指不经口服、注射给药,直接用于皮肤、粘膜或腔道的中药制剂。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外用制剂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质量标准研究也随之增多,其中测定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是控制其质量的重要手段。《中国药典》1985年版收载中药外用制剂29种,1990版收载31种,1995版则收载39种,其中5种制剂列有含量测定方法。2000版收载外用中药制剂43种[2],其中有薄层色谱鉴别的有22个制剂有含量测定的有9种制剂。本文总结了自1988年以来我国中药外用制剂质量标准研究进展情况。 1 中药外用制剂的定性研究 定性就是利用某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院内中药制剂是中医临床的中坚力量,是传承中医药的载体和中医药特色学科建设重要支撑,更是中医药实现价值的现代手段。现行相关法规对院内中药制剂的定位不准确,监管不合理,定价制度不能体现其内在价值,制约了院内中药制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本院一直承担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外科学》教学工作。笔者在多年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习中医外科时会遇到一些相同的困难,如外用制剂的实际应用与操作技巧,特别是在一些有毒中药外用制剂的临床合理应用能力方面存在知识漏洞。对此,笔者强化课堂教学与临床见习的联系,在临床实习期间,应用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模式,结合病例为引导,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中药制剂分析教学过程中,以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为指导,调整理论和实验的教学内容,起到了凸显知识主线和强调知识内容的目的,形成了全新的中药制剂分析的教学方法,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孙有智  刘红宁  朱卫丰  杨明  廖正根  赵益 《中成药》2010,32(7):1202-1204
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了一套完整且卓有成效的组方制剂思想.随着现代中药制剂学研究手段的不断改进和研究范围的空前拓展,运用中医传统制方思想指导现代中药制剂特别是现代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不但变得越来越可行,而且对于保持中医特色,发挥中医方剂整体调节的优势,提高复方疗效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中医传统制方思想中对现代中药复方制剂有一定指导意义的部分予以搜集整理,以期对现代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