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米非司酮 (mifepristone)是孕激素拮抗剂 ,它对子宫内膜的影响随着用药持续时间不同而差异明显 :短时间应用 ,子宫内膜发育滞后或萎缩 ,长时间尤其是较大剂量时 ,子宫明显增大 ,内膜增生。因此 ,长期应用应注意米非司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目的 :研究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L H)和开腹子宫切除术 (AH)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70例有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分为两组 ,分别行 L H和 AH各 35例 ,测定术前、术后 2 4小时指血白细胞 (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NGR) ,术前、术后 2 4小时和 48小时静脉血清白细胞介素 - 6 (IL- 6 )、白细胞介素 - 8(IL- 8)、免疫球蛋白 Ig G、Ig A、Ig M、C3、C反应蛋白 (CRP)水平。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用药、术后静脉输液日、住院日、和术后病率情况。结果 :AH组术后 2 4小时 WBC计数比术前明显增高 (P<0 .0 1) ,而 L H组增高不明显 (P>0 .0 5 ) ;两组术后 2 4小时的 NGR、术后 2 4和 48小时血清 IL- 6、IL- 8、CRP明显高于术前 (P<0 .0 1) ,但 AH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 L H组 (P<0 .0 1) ;两组术后 2 4和 48小时血清 Ig G均有下降 (P<0 .0 1) ,但 AH组较 L H组下降更明显 (P<0 .0 1) ;与 AH组相比 ,L H组术中出血少 ,术后镇痛用药少 ,输液少 ,术后病率低 ,住院日短。结论 :L H创伤较轻 ,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变化小 ,这为术后较快恢复提供了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黄体期应用米非司酮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研究旨在比较黄体期不同阶段应用米非司酮对黄体功能、卵泡发育、排卵和阴道出血类型的影响以探讨其生育调节的作用机理。15名采取屏障避孕的健康育龄妇女,随机分成三组(组Ⅰ~Ⅲ),分别在黄体早、中、晚期给予米非司酮口服25mgq12h×6。每例对象在对照周期、服药周期和随访周期均接受采血,测定其血清FSH、LH、PRL、E2和P的水平,记录其阴道出血量及时间。结果显示服药后阴道出血类型和激素水平的变化因服药时机而异。服药时间距LH峰愈近,则诱发阴道出血所需时间愈长,两者是显著负相关(r=-0.87,P<0.001)。黄体早期用药(组Ⅰ)对黄体功能及出血类型无明显影响。黄体中期用药(组Ⅱ)者中,3例孕酮水平提前下降,服药周期缩短,提示黄体过早溶解;另2例在月经预期来潮之前亦有一次阴道出血,但其孕酮水平并未随之下降,提示黄体未提前萎缩。黄体晚期用药(组Ⅲ)对服药周期无明显影响;但是在随访周期,2例对象卵泡发育缓慢,排卵明显延迟,并且其黄体期也缩短。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应激反应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患者创伤小 ,不适轻微 ,术后康复快 ,住院时间短等 ,近年腹腔镜手术得到飞速发展 ,外科胆囊手术、直肠癌手术以及妇科几乎所有手术 ,均可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学者在普及和提高腹腔镜手术的同时 ,开展了腹腔镜手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如腹腔镜手术时 ,机体微环境的改变对机体肾素 血管紧张素、内皮素、胰岛素、C反应蛋白、甲状腺激素、血糖、心钠素、胃动素、白细胞介素 6等水平的影响等 ,并取得了结果。现就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手术和化疗能有效减少肿瘤负荷,但系统化疗都有致淋巴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因此传统观念认为化疗会抑制免疫系统,并干扰随后的免疫治疗。最近的一系列研究却有了突破性的发现:系统化疗在导致淋巴细胞暂时减少的同时,机体可通过多个机制改善和提高抗肿瘤免疫应答,且部分化疗药物对机体的免疫治疗起协同作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给肿瘤生物治疗带来新希望与突破点。综述常见化疗药物对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6.
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许多基础与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胎儿随胎龄增加其免疫系统也逐渐发育,但其主要免疫并不成熟,而且多种因素都可影响新生儿免疫功能。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临产子宫收缩,使胎儿处于相对缺氧状态。本文旨在探讨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对象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四院和一院2004年1月至2004年3月30例足月单胎阴道顺产新生儿脐血及26例足月择期剖宫产新生儿脐血行部分免疫功能检测。孕妇年龄22~35岁。新生儿Apgar评分为8~10分,体重≥2500g。两组孕妇均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或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26例均为选择性剖宫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剥除卵巢良性畸胎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卵巢良性畸胎瘤行开腹手术患者32例和腹腔镜手术患者50例,检测术前、术后1天、术后4天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术前外周血IL-6水平和CD4/CD8水平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1天和术后4天外周血IL-6水平和CD4/CD8水平分别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腹腔镜组术后4天外周血IL-6和CI)4/CD8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开腹手术组术后1天和术后4天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良性畸胎瘤剥除术对机体的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均轻微,对机体损伤小、且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8.
化疗对肿瘤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手术和化疗能有效减少肿瘤负荷,但系统化疗都有致淋巴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因此传统观念认为化疗会抑制免疫系统,并干扰随后的免疫治疗。最近的一系列研究却有了突破性的发现:系统化疗在导致淋巴细胞暂时减少的同时,机体可通过多个机制改善和提高抗肿瘤免疫应答,且部分化疗药物对机体的免疫治疗起协同作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给肿瘤生物治疗带来新希望与突破点。综述常见化疗药物对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9.
米非司酮对胎盘结构、功能及胎儿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米非司酮用于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好,对母体的安全性较高.但是,用药对胎盘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对胎盘合成的激素和调节因子亦可能有影响.目前,尚未见对胎儿、新生儿有影响的报道.许多专家指出在尚无统一结论的前提下,对米非司酮用于晚期妊娠引产应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10.
自发性早产的免疫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胎儿作为一种半同种异体移植物植入母体内并且不被母体免疫系统排斥,其中免疫耐受起着重要作用。早产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除各种内分泌与物理,生物因素外,免疫系统激活与功能紊乱占有重要地位。现从细胞因子平衡,补体系统激活,固有免疫激活以及胎儿组织相容性抗原成熟与母体致敏4方面对自发性早产的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抗生育剂量雷公藤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路秀英  徐铮 《生殖与避孕》1998,18(2):116-118
<正>雷公藤具有雄性抗生育作用早已被证实,且不影响性功能,可复性好.但是若要开发雷公藤成为一个男性避孕中药,在有效抗生育作用剂量下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必须研究清楚.鉴于雷公藤是一种治疗自身免疫病的药物,人们已公认其在自身免疫病治疗剂量下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我们以往的实验工作已证实雷公藤有效抗生育阈剂量低于自身免疫治疗用量.而且有文献报道雷公藤在有效抗生育阈剂量下对机体体液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抗生育剂量比体液免疫抑制剂量低.本文对不同剂量雷公藤糖浆对生殖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有效抗生育阈剂量雷公藤糖浆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组织中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米非司酮治疗组的子宫肌瘤组织及子宫内膜处于增殖期或分泌期的、未治疗的子宫肌瘤组织及其周围的正常肌层组织中Ⅷ因子相关抗原(vWF)进行检测,以观察子宫肌瘤与其周围正常肌层间及米非司酮治疗后肌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结果子宫肌瘤组织中的MVD较其周围的正常肌层低(P<0.05),肌瘤与肌层的MVD随月经周期改变而变化,增殖期高于分泌期(P<0.05)。米非司酮治疗有效与无效患者间的MVD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有效患者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治疗有效者可减少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3.
米非司酮对人精子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建立了用若丹明123(Rh123)和碘化吡啶(PI)染色并做流式细胞分析检测人精子线粒体功能的方法。观察了米非司酮对人精子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最佳实验条件是精子密度为5×106/ml;Rh123染色温度为37℃。2.经米非司酮作用后,精子线粒体功能明显下降;因此米非司酮有抑制精子线粒体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复方米非司酮的抗早孕作用及机理。方法 :采用光镜、电镜和放免方法观察复方米非司酮对人早孕绒毛蜕膜组织结构和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 :( 1 )服药 2 4h后 ,光镜观察发现 ,绒毛和蜕膜组织灶性、片状变性 ,复方米非司酮组改变尤甚。超微结构改变表现为绒毛合体滋养细胞表面微绒毛稀少 ,胞浆内细胞器退化 ,复方米非司酮组胞质内可见大量空泡 ;蜕膜颗粒细胞中的高电子密度物质减少 ,腺上皮细胞顶浆分泌突起少且小 ,溶酶体增多 ,出现大量空泡 ,蜕膜细胞病变较轻。 ( 2 )服药 2 4h,绒毛和 /或蜕膜组织中的h CG、PRL、E2 、P水平明显下降 ( P<0 .0 1或 P<0 .0 5) ,PGF2α明显增高 ( P<0 .0 1 ,P<0 .0 5) ;E2 / P比值增加 ( P<0 .0 1 ,P<0 .0 5)。结论 :复方米非司酮通过影响绒毛和蜕膜组织结构和分泌功能而终止早孕 ,双炔失碳酯和米非司酮在人类也有协同抗早孕作用 ,绒毛和蜕膜是其抗早孕时主要作用部位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阴式与开腹子宫手术术前后患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阴式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阴式及开腹子宫手术患者各80例。测定两组术前、术后24小时和术后72小时补体C3、C4,急性期蛋白(CRP),T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两组手术前后C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C3术后24小时较术前下降明显(P<0.05),术后72小时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开腹组C3术后24小时较术前下降更明显(P<0.01),术后72小时尚未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两组术后24小时、72小时CRP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均<0.01),组间比较:术后24小时、72小时CRP水平开腹组高于阴式组(P<0.01,P<0.05)。两组术后24小时CD3+、CD4+、CD8+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小时阴式组上述指标上升至接近术前水平(P>0.05),而开腹组CD3+、CD4+仍低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阴式子宫手术比开腹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米非司酮是临床常用的女性生育调节剂。近年 ,它对子宫肌瘤、乳腺癌、脑膜瘤、前列腺癌等激素依赖性肿瘤的抗肿瘤活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临床应用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目前它在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卵巢癌、恶性滋养细胞疾病等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意义仍以实验研究为主 ,研究结果也有所不同 ,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DUB)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4 6例确诊为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药物治疗 ,口服米非司酮 10mg,每日 1次 ,连服 30天后 ,每日 5mg再服 30天 ,共 6 0天为 1疗程。治疗前后均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雌二醇 (E2 )、孕酮 (P)、泌乳素 (PRL)和雄激素 (T)。结果 :4 6例中有 4 4例患者在服药期间出现暂时性闭经 ,贫血得以纠正 ,停药后月经量恢复正常。治疗后血FSH、LH、E2 、P平均水平也较用药前下降 ,其中E2 和P的下降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而PRL、T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好 ,副反应小 ,复发率低 ,不易诱发其他激素依赖性疾病 ,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超微结构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子宫肌瘤患者24例,连续服用米非司酮25mg或12.5mg,12周后行子宫切除术,取子宫标本,在电镜下观察肌瘤超微结构变化。并随机选择6例未用药的子宫肌瘤患者,同样方法取标本进行比较。结果:米非司酮可使肌瘤细胞及血管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结论:米非司酮可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观察时辰化疗和常规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初治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时辰化疗组(CC组):42例,常规化疗组(RC组):40例。结果:时辰化疗组:①CD8+、B细胞较化疗前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P>0.001);②CD3+、CD4+/CD8+、CD8+CD28+较化疗前有显著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01);③CD8+、CD8+CD28-、NK细胞较化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01).常规化疗组:①CD3+、CD4+较化疗前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②CD8+较化疗前略有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③CD4+/CD8+、CD8+CD28+、CD8+CD28-较化疗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④NK细胞、B细胞较化疗前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01)。结论:时辰化疗是一种的合理、有效的化疗方法,与常规化疗相比,时辰化疗使患者近期的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明显提高;良好的护理是保证时辰化疗顺利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观察时辰化疗和常规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初治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时辰化疗组(CC组):42例,常规化疗组(RC组):40例。结果:时辰化疗组:①CD8+、B细胞较化疗前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P>0.001);②CD3+、CD4+/CD8+、CD8+CD28+较化疗前有显著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01);③CD8+、CD8+CD28-、NK细胞较化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01).常规化疗组:①CD3+、CD4+较化疗前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②CD8+较化疗前略有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③CD4+/CD8+、CD8+CD28+、CD8+CD28-较化疗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④NK细胞、B细胞较化疗前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01)。结论:时辰化疗是一种的合理、有效的化疗方法,与常规化疗相比,时辰化疗使患者近期的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明显提高;良好的护理是保证时辰化疗顺利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