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扩大经鼻蝶入路鞍旁的显微解剖学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在15具动脉灌注染料的成人尸头上,模拟扩大经鼻蝶手术入路进行解剖,测量鞍旁重要结构的距离.结果 经蝶鞍旁神经血管关系与经颅不同,由前至后可分为视柱三角、上三角区、上四边形区和下四边形区.结论 鞍旁相关神经血管间形态特征可为内镜下行扩大经鼻蝶入路手术提供解剖形态学标志.  相似文献   

2.
随着影像技术、内窥镜设备、显微器械的不断发展进步,内窥镜下直接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手术是一种简捷、迅速、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该手术方式是很有前景的治疗垂体肿瘤的微侵袭手术,可基本取代传统的经蝶垂体肿瘤显微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可行性及其显微解剖学关系.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解剖学技术.对经甲醛固定、动静脉血管内分别灌注红、蓝乳胶的10具(20侧)成人尸头标本,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手术径路中颞下窝、翼腭窝、蝶筛区、前颅底、中颅底等区域的显露情况及重要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 翼突、中鼻甲、上颌神经是经上颌骨翻转手术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的三个重要解剖标志,此入路对颞下窝、翼腭窝、前、中颅底、斜坡区显露满意,有充足的手术操作空间切除颅底沟通肿瘤.结论 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手术可行,从颅外暴露颅底,对脑组织的牵拉损伤小.熟悉此入路的显微解剖学关系,对开展此手术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应用涤纶片生物胶防止经蝶入路术后脑脊液鼻漏李汉杰,冯春国,李志强,张义泉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后的各种并发症中,以脑脊液鼻漏较多,并易导致颅内感染。为防止经蝶入路术后脑脊液鼻漏并发症,我科自1990年始在经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后,应用涤纶片、生物胶修复鞍...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额下经蝶窦手术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提供解剖标志和解剖学参数。方法 应用20例成年尸体头颅湿标本,20例平颅管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 ①蝶管平台、鞍结节、前海绵间窦、蝶窦内视神经管隆起、颈内动脉隆起是此入路的重要解剖标志;②视神经、颈内动脉和海绵窦是此入路需要保护的重要结构。结论 熟悉这一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有助于在提高全体腺癌全切率的同时避免损伤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  相似文献   

6.
垂体腺瘤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雄  刘运生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13):93-99,100
垂体腺瘤手术一般分为经蝶手术及开颅手术。 经蝶入路包括:经口-鼻-蝶入路,经鼻前庭-鼻中隔-蝶窦入路和经鼻-筛-蝶窦入路。目前最常用的有: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内镜经蝶窦入路及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上颌窦外侧壁手术入路相关结构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为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30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人尸头完全模拟经上颌窦入路解剖,对上颌窦外侧壁进行了详细地显微解剖、观察、拍摄、测量和统计.结果与结论上颌窦后侧壁结构复杂,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经过,是颅前、中窝与鼻腔、窦肿瘤互相蔓延的通道.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神经外科技能的发展,微创理念逐步渗透到神经外科的各个领域,其中神经内镜技术的应用是这个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神经内镜辅助扩大经鼻蝶入路可以通过颅底自然腔隙到达手术区域,切除颅底中线区的病变,较其它入路对脑组织的损伤小,该入路研究逐渐成为主流.通过了解神经内镜扩大经鼻蝶入路在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解剖研究进展及颅底重建的解剖研究进展,为扩大经鼻蝶手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适应证及术后颅底重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胡曲祥  张建民  陈高 《浙江医学》2007,29(2):142-144
经蝶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早期以经口-鼻-蝶入路为主,近年来单鼻孔-蝶窦入路的应用越来越多.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7月共行经蝶垂体瘤显微切除术203例,其中经口-鼻-蝶入路110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93例(2003年8月以后).现将两种人路切除垂体瘤的结果作一比较,以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上颌窦外侧壁手术入路相关结构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为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30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人尸头完全模拟经上颌窦入路解剖,对上颌窦外侧壁进行了详细地显微解剖、观察、拍摄、测量和统计。结果与结论:上颌窦后侧壁结构复杂,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经过,是颅前、中窝与鼻腔、窦肿瘤互相蔓延的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