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气管三维重建在小儿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行64排螺旋CT扫描诊断为支气管异物患儿45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可准确、直观地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及阻塞程度。其直接CT征象为气管、支气管内的结节状、条状软组织密度影或高密度影;间接CT征象为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及纵隔移位。45例气管异物患儿,右侧支气管异物29例,左侧支气管异物16例,合并肺炎22例,肺不张7例,肺气肿32例,纵隔、皮下气肿4例。结论 64排螺旋CT三维重组及仿真内窥镜可准确评价气管支气管异物,是一种准确无创性诊断方法,为临床诊治提供直观的影像学资料,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冠状位扫描对气道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内窥镜证实的23例气道异物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呼、吸二相胸部摄片、胸部透视及冠状位CT扫描。结果23例中多数为透光异物。异物发生于气管3例,右侧支气管12例,左侧支气管8例。胸片及胸透表现主要为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纵隔摆动以及心影大小反常等间接征象。23例冠状位CT扫描均清晰显示气管、支气管内异物存在,并能显示其形态和密度。结论冠状位CT扫描可明确气道异物的存在及其性质,对儿童气道异物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检查在小儿气道异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疑为气道异物患儿行64排螺旋CT检查并获得三维重建图像,包括MPR、VR透明法及CT仿真内镜,并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CT诊断气道异物41例,全部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手术证实,术中气道内取出异物39例,黏液2例。其中气管异物3例,左支气管异物20例,右侧支气管异物16例。结论 64排螺旋CT在小儿气道异物诊断中有明显优势和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支气管内窥镜检取异物的31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术前影像学资料.31例患儿X线诊断物不明确.螺旋CT扫描须用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0~40 mA,时间1 s,螺距0.75,层厚3 mm,重建间隔1.5 mm及MPR图像后处理技术.结果 低剂量螺旋CT及MRR图像显示异物呈结节状附着或嵌顿于气道内导致局段气道连续性中断27例,异物阻塞肺叶或肺段形成不张4例.与支气管镜检结果对照,其对中心气道异物诊断准确性为100%,3级以上支气管异物诊断准确性为96.77%.结论 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及MPR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明确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并可作为支气管镜检前的筛查.确定手术路径.后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常规扫描及联合MPR、MinIP、VR、CTVB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3例临床怀疑气道异物的患儿行多排螺旋CT常规扫描,螺1,层厚125 mm,并行MPR、MinIP、VR和CTVB重建.结果:23例中,20发现异物,其中气管异物1例,气管隆突处异物2例,右侧支气管异物12例,左侧支气管异物5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2例清楚显示3级支气管而无明显异物,CT仅表现为肺炎征象,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1例漏诊.常规CT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5%、98%和95%,结合MPR和CTVB成像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可达98%、100%、98%,经卡方检验,MPR、MinP及CTVB与轴位结合在诊断支气管异物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 <0.05,而VR在显示异物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多排螺旋CT常规扫描结合CTVB、MPR、MinIP、CTVB等后处理技术后对支气管异物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常规CT检查,他不仅可准确、全面判断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相应支气管的关系,并可清晰显示伴随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3年8月-2013年10月行64排螺旋CT扫描患儿74例,采用最小密度投影(Min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肺透明技术和容积再现(VR)技术等后处理技术多方位、多角度显示支气管树及异物。结果74例均见气管、支气管异物征象,其中气管异物4例,左侧支气管异物39例,右侧支气管异物31例,手术证实68例为气管、支气管异物,6例为炎性分泌物或痰栓。结论64排螺旋CT的后处理技术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准确率高,但实际运用还存在些许不足,无法明确区分内源性与外源性异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异物影像表现及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0年12月行64排螺旋CT扫描诊断为支气管异物66例。结果经手术证实为气管异物4例,支气管异物62例。结论 64排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是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重要方法,可以发现常规方法无法明确诊断的病例,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技术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a来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35例,均行CTVB及FB或手术治疗确定诊断,两者对照分析研究。结果:64排螺旋CT扫描并经仿真内窥镜技术确诊病例中,气管支气管异物35例,右侧支气管异物30例,左侧支气管异物5例,主支气管异物1例,双侧气管2例。合并肺炎13例,肺不张16例,肺气肿13例。所有病例结果经临床确诊与CTVB结果全部符合。结论:64排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技术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及异物取出的术前评估、术式选择、手术入路等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建  姜荣兴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1):1050-105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小儿气道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疑有气道异物小儿用多层螺旋CT行薄层扫描,结合MPR、CPR、CTVB、MinIP后处理软件分析有无异物及异物位置。结果 21例有肺气肿征象,异物位于气管内4例,右主支气管7例、右中间支气管3例、右下叶支气管3例,左主支气管8例、左下叶支气管1例。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小儿气道异物快速、简便、安全、准确性高,应作为小儿气道异物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时正义  熊文明 《华夏医学》2009,22(3):483-486
目的:探讨螺旋CT和胸部X线检查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X线穿透性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通过X线检查、CT扫描并经临床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异物证实的小儿气管支气管穿透X线异物21例.结果:胸部透视:支气管异物间接征象表现典型能确立诊断占66.7%(14/21),不典型不能确立诊断占33.3%(7/21).X线胸片:能确立诊断占28.6%(6/21),不能确立诊断占71.4%(15/21).螺旋CT:直接显示异物占90.5%(19/21),间接提示异物占9.5%(2/21),能确立诊断100%(21/21).结论:当患儿有明确异物吸入史,临床怀疑有支气管异物时,应首选X线胸部透视检查,间接征象表现典型能确立诊断者,不需行胸片及螺旋CT检查,对间接征象表现不典型不能确立诊断者,则必须行螺旋CT检查,以防漏诊、误诊.X线胸片确诊率最低,不提倡使用;螺旋CT不仅能明确诊断,利用多平面重建MPR、CTVE还能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具体部位及全貌,为临床成功取出异物提供更全面信息,笔者认为为争取时间及明确诊断可以将螺旋CT作为小儿气管支气管X线穿透性异物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异物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儿童气道异物进行三维重建,8例同时进行低毫安(ma)量的胸部CT扫描,回顾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气管内5例,左主支气管13例,右主支气管8例;中间主支气管3例,左、右下支气管异物各2例.以花生米、瓜子类为主.CT征象包括:异物直接显示,阻塞性肺气肿.结论:多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气管支气管树,能直接而准确定位异物为支气管异物提供一种新的更准确的术前诊断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刘炜  潘昌杰  钱农  薛跃君 《医学综述》2011,17(23):3644-364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重组成像在幼儿呼吸道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38例临床怀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幼儿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记录每位患儿的平均有效剂量(mGy),扫描数据经后处理重建,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仿真支气管镜(VB)。结果纤维支气管镜证实气管支气管异物32例,64层螺旋CT数据后处理结果清晰显示异物的部位、大小、形态及伴随征象MSCT均得到准确诊断。MPR能多角度清晰显示段以上气管支气管异物并能显示肺部并发症,优于MinIP、VB,可弥补横断位图像的不足。结论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MSCT低剂量扫描能满足诊断,准确评估异物大小、位置、形态及肺部并发症,对可疑呼吸道异物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5例气管和支气管异物患者行胸部低剂量扫描,与支气管镜对比。结果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诊断气管异物9例,支气管异物26例,支气管镜取出异物34例,1例为黏液栓,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显示结果与支气管镜诊断结果在气管、支气管异物病例中的符合率为97%,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于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精确定位准确。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明显降低辐射剂量的前提下,对诊断气管异物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扫描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小儿行64层螺旋CT扫描,对比VR、MPR、MinIP、VE等重建方法在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结幕20例患者均获得清晰图像,经临床支气管纤维镜证实均为气管、支气管异物,其中主支气管异物3例,左主支气管异物5例,右主史气管异物7例,右侧中间段支气管3例,左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异物2例。结论64层螺旋CT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准确率极高,可成为首选方法,为临床术前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扫描技术的应用,通过对104例可疑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进行扫描,常规层厚5mm,层距10mm,采用US模式扫描,重建层厚1.25mm,层距0.63mm,并将CT轴位薄层图像传输到工作站。结果显示96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其中主支气管12例,右主支气管42例,左主支气管26例,中间支气管6例,右肺下叶支气管5例,左肺下叶支气管5例。应用MSCT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进行合理的扫描并结合多种方法重建,可清楚显示异物发生的部位及肺内有无并发症,MSCT可做为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最好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各种影像表现及检查方法,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经支气管镜手术证实的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例。采用胸部正位片CR、加透视动态观察及CT胸部冠状扫描的方法。结果:38例单侧肺气肿及纵隔摆动。12例肺气肿并气漏。2例胸片显示气管内不透X线异物。2例胸片及胸透无阳性征象。胸部CT冠状扫描确定支气管异物。结论:气管支气管异物以胸片加透视动态观察为首选手段,CT胸部冠状扫描能清楚显示异物所在气道的位置、大小、形状及气道壁情况。  相似文献   

17.
凌佳龙  罗江平  温云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382-238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小儿气道异物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临床证实的78例气道异物患儿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合处理图像分析。结果:78例检查结果均为阳性,74例直接显示异物,占94. 8%。其中气管异物2例,右主支气管68例,左主支气管4例,4例显示间接征象。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能很好的显示气道异物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并发征象,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气道异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技术在诊断婴幼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中的应用价值及地位.方法 使用四排螺旋CT对32例可疑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病例行薄层CT扫描,运用容积扫描作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CT仿真内窥镜成像等图像后处理,明确诊断后即由纤维支气管镜取出.结果 32例婴幼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其中气管6例、右主支气管12例、中间支气管1例、右肺下叶支气管8例、左主支气管4例、左肺下叶支气管1例,纤维支气管结果与CT结果一致.结论 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结合后期重建技术对婴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直接征像和间接征像的显示率为100%.MSCT扫描技术是诊断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最可靠手段,MSCT扫描是诊断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9.
凌佳龙  罗江平  温云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7):2398-2399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小儿气道异物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临床证实的78例气道异物患儿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合后处理图像分析。结果:78例检查结果均为阳性,74例直接显示异物,占94.8%。其中气管异物2例,右主支气管68例,左主支气管4例,4例显示间接征象。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能很好的显示气道异物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并发征象,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气道异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气道冠状位CT扫描对儿童气道异物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气道冠状位CT扫描对儿童气道异物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气道异物的胸部普通x线检查(呼吸相胸部平片及透视)和冠状位CT表现.所有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结果:51例中气管异物8例,支气管异物43例,冠状位CT扫描均清楚显示,普通x线检查分别发现6例和37例.结论:冠状位CT扫描可敏感而直观的显示气道内异物,对气道异物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