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口的老龄化,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性疾病呈增高的发病趋势,目前,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因没有完全阐明、疾病未得到有效预防的情形下,动脉重建术(血管腔内和开放性手术)是治疗该类疾病的主要措施[1]。  相似文献   

2.
<正>按照发生的机制和部位,笔者将血栓栓塞性疾病(thromboembolic diseases)分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therothrombosis)、动脉栓塞(arterial embolism)和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三大类。其中动脉粥样  相似文献   

3.
<正>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多种病因引起的疾病,包括供应颅内、外大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脑小动脉病、心源性栓塞以及一些少见的血管病,还有约30%的患者查不到病因。而急性心肌梗死几乎全部是由于大动脉的动脉粥样  相似文献   

4.
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是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因多侧重对管腔狭窄的评价,而对斑块特征的评价不够全面客观,已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高分辨MRI(high-resolution MRI,HRMRI)因其具有安全性高、软组织分辨率高、可重复性高等特点,是唯一可以在活体内观察颅内外动脉血管壁的检查。目前HR-MR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颅外动脉狭窄及斑块成分的分析,但在颅内动脉病变评价的应用仍处于初期研究时期。文章将从HR-MRI的成像原理、对颅内动脉狭窄程度、血管重构、斑块的分布及性质等方面的评估,对HR-MRI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颈总动脉、脑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中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将其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及以上病变组,每组各25例。记录三组患者颈总动脉、脑动脉、冠状动脉影像学诊断结果,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脑动脉、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脑动脉造影结果显示,75例患者中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41例(54.67%)。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75例患者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38例(50.67%)。脑动脉、冠状动脉与颈总动脉超声结合造影检查结果显示,三组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总动脉与脑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密切相关。颈总动脉超声检查可结合脑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估动脉病变风险,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相关,为了寻找足够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炎症指标,既可阐明致病机制,又可用于临床实践,现对PTX3与CRP的相关特性进行系统回顾。方法通过回顾动脉粥样炎症过程、CRP在动脉粥样过程中的作用、PTX3在动脉粥样过程中的作用以及CRP与PTX3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生物标志物在临床上的应用。结果通过对比,可推论作为结构相似的炎症急相期蛋白,分子结构更大的PTX3更早的参与到了动脉粥样的炎症过程,可能起到保护作用。结论 PTX3间接刺激了CRP的产生,而CRP的产生亦进一步刺激PTX3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我国死亡与致残的主因,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降低外周血压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尤其是卒中的发生。现在的患者血压的监测中,往往以外周动脉压为主,治疗策略也以外周动脉压为依据。但中心动脉压预测CVD与外周动脉压有不同的意义。另外,CVD终点事件获取较难,颈动脉超声指标是一个很可靠的替代终点。文章综述了无创中心动脉压和外周动脉压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研究,对指导不同血压表型对颈动脉靶器官损害的进展预测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脑梗的患病率,以及脑梗患者各种合并症的并发率及合并症组脑梗的患病率,分析脑梗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161例脑梗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有和无某种合并症两组住院患者脑梗的患病率,确定脑梗的危险因素,再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对各种危险因素分级。结果 我院住院患者脑梗的患病率是1.38%,各合并症组脑梗的患病率由高到低分别是:心功能异常(27.27%)、高血压(19.07%)、脑出血(15.56%)、心梗(14.29%)、动脉粥样硬化性脑病(13.04%)、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33%)、糖尿病(7.70%)、冠心病(7.10%)、肺气肿(4.80%)、胆囊炎和胆石症(4.65%)、肺心病(2.97%)、慢支(2.87%);脑梗各合并症的并发率由高到低分别是:高血压(54.04%)、糖尿病(8.70%)、肺气肿(6.83%)、心功能异常(6.83%)、冠心病(4.97%)、脑出血(4.35%)、慢支(4.35%)、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73%)、肺心病(3.37%)、动脉粥样硬化性脑病(1.86%)、心梗(1.24%)、胆囊炎、胆石症(1.24%)。结论 脑梗的危险因素有九种,分别是高血压、脑出血、心功能异常、心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病、糖尿病、冠心病、肺气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根据各危险因素对脑梗的影响差异,又将危险因素分成两级,其中高血压、脑出血、心功能异常、心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病是一级危险因素,糖尿病、冠心病、肺气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二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0例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然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内膜-中层厚度以及各项血脂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进行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减轻患者的动脉粥样化症状。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大学转化医学论坛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前沿论坛2012将于7月14~15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是继2011成功召开后的第二届。大会现面向全国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研究领域医务工作者进行征文,经过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