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业武  黎国杰 《微创医学》2013,8(1):103-104
鼓膜穿孔是临床耳科常见体征,多由外伤或者炎症引起,可致听力下降,或引起中耳感染.2008年 3月至2012年3月我院对21例(21耳)鼓膜紧张部中小穿孔患者行耳内镜下自体耳后脂肪压片内植修补术,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耳内镜下外伤性鼓膜穿孔修补术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坤  查定军 《医学争鸣》2009,30(6):522-522
1临床资料2003/2006我科在耳内镜下用自体筋膜或脂肪内植法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39(男15,女24)例,年龄11~63(平均32)岁.7例为住院患者,其余32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左耳33例,右耳6例,均为单耳.穿孔原因:手掌击伤35耳,爆震伤1耳,硬质异物扎伤2耳(竹签刺伤1耳,火柴杆扎伤1耳).穿孔后就诊时间:24h以内者3耳,1~3d者21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内耳镜下行自体脂肪鼓膜修补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22例行自体脂肪鼓膜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自体脂肪均取自患者的腹部或耳垂部位,所选取的均为鼓膜紧张部穿孔患者,行手术治疗后,若1次修补不成功者可行多次修补治疗。结果1次修补成功118例,2次修补成功3例,1例进行3次修补,总治疗成功率100%。术后半年复查电测听语言听阈平均恢复至(21.2±7.8)dB,骨、气导差减少至(10.8±4.3)dB。结论对于鼓膜穿孔的患者,采用自体脂肪鼓膜修补术的方式进行修补,耳内镜的使用可以保证其手术清晰视野,减少手术创伤,穿孔面积较大者可进行多次修补,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郎桂森 《河北医学》2014,(6):998-1000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自体脂肪在鼓膜穿孔修补中的疗效。方法:用耳垂脂肪对73耳鼓膜穿孔进行修补,观察鼓膜中、小穿孔的愈合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一期愈合小穿孔42例(100%),中穿孔27例(87%),平均愈合率94.5%,愈合患者听力均提高10dB以上,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术后并发症。结论:耳内镜下自体脂肪鼓膜修补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修补鼓膜中、小穿孔,对鼓膜穿孔愈合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耳内镜在经耳道鼓膜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鼓膜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接受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观察组40例患者则采用耳内镜进行鼓膜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用时[(10.9±4.2)min vs(36.9±4.5)min]、术中出血量[(7.0±3.1)mL vs(17.3±3.4)mL]以及住院时间[(3.5±1.1)d vs(7.6±2.5)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内镜下经耳道鼓膜修补术治疗鼓膜穿孔疗效优于传统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患者术中出血量更低,术后康复速度更快,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鼓膜穿孔的修补方法。方法对48例(52耳)鼓膜穿孔患者采用耳内镜下自体脂肪嵌钝法行鼓膜修补术,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效果。结果 49耳穿孔I期愈合,3耳术后补救后穿孔愈合,外伤性穿孔者语言频率提高10~20 dB 39耳,中耳炎穿孔者语言频率提高10~20 dB 10耳,提高0~10 dB 3耳。结论耳内镜下自体脂肪嵌钝法行鼓膜修补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40例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耳内镜下对40例鼓膜穿孔施行颞肌筋膜修补术。结果:40例患者中,37例穿孔愈合,2例留有裂缝,1例因术后感染穿孔未愈合。手术治愈率为92.5%,有效率5%,无效率2.5%。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穿孔修补术精细、分辨率高、图象清晰,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穿孔愈合率高,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耳内镜下用自体脂肪修补鼓膜穿孔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该治疗方法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58耳)鼓膜穿孔患者在耳内镜下用自体脂肪组织行鼓膜修补.结果随访0.5年—1年,54耳鼓膜Ⅰ期完全愈合,保留了鼓膜的正常形态;3耳遗留穿孔,经门诊再次用脂肪组织修补愈合;1耳后期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治愈.一期愈合率达93.1%.半年后复查纯音测听500Hz、1000 Hz、2000 Hz的气骨导差降低8.6dB.结论耳内镜下用自体脂肪修补鼓膜穿孔具有切口小,术后鼓膜形态好,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点,且符合微创观念,所以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临床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曙明 《当代医学》2011,17(25):44-44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耳内镜对152例鼓膜穿孔患者施行修补术。结果 152例患者中,穿孔愈合141例;因移植物皱缩留有小缝隙7例;术后因感冒致中耳感染4例,移植物脱落,穿孔治愈率为92.8%,好转率4.6%,无效率2.6%。结论耳内镜图像清晰,精细、分辨率高、灵巧,可替代手术显微镜应用在鼓膜修补术中,穿孔愈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以3种不同方法修复32例腭裂术后穿孔患者,其中4例行唇颊黏膜瓣修复、24例行瓦合瓣修复、4例行两瓣法修复.结果显示,术后随访4~6周,患者腭部外形良好,术区无复裂.表明正确应用3种方法修复腭裂术后穿孔,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为消化性溃疡穿孑L的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一2013年1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30例行单纯缝合修补术,设立为A组,其余行胃大部切除术或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修补术共30例设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不同时间其复发率情况。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组间进行t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年,其中A组复发率达40%,B组术后复发率达1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单纯缝合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胃大部切除术术后远期随访溃疡复发率低,两种手术方法各具优缺点,因此,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应根据其实际状况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观察不同镇痛方法用于胸科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120例ASAI-II级的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肌注哌替啶组、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和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每组40例。PCIA药物以芬太尼为主,PCEA药物以低浓度布比卡因和吗啡为主,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3组术后镇痛效果,监测术前、术毕、术后6、24、48h的HR、RR、MAP、SpO2及其他临床指标。结果:PCIA组和PCEA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肌注哌替啶组(P<0.01);术后6、24h的HR、RR值PCIA和PCEA组也明显低于肌注组;而SpO2则高于肌注组(P<0.01或P<0.05),3组之间MAP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皮肤瘙痒及拔尿管后排尿困难主要发生在PCEA组。结论:PCIA和PCEA用于胸科手术后镇痛都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应用含加替沙星的方案治疗40例MDR-TB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06年1月前应用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40例MDR—TB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痰菌阴转、症状改善情况、病灶吸收情况和空洞闭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替沙星治疗MDR-TB耐药株较难产生,且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小,尤其是与其它抗结核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二线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患者比较满意且护生易接受和掌握的静脉穿刺持针柄法。方法选取我校2006、2007和20083级中职护理助产专业学生作为教学对象,调查在老师示教前学生持针柄法和讲明三种持针柄法优缺点和穿刺要领后,让学生用7号静脉穿刺针头在模型人身上用不同的持针柄法进行静脉穿刺,多次练习后从针头稳定性、穿刺力度把握情况、进针角度调整的灵活性进行比较。结果食指上、中指拇指前后持针柄法在静脉穿刺时针头稳定性好,穿刺力度易把握,进针角度调整灵活,学生易接受和掌握。结论食指上、中指拇指前后持针柄法在静脉穿刺教学中实用性和可行性更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硼酸亲和层析法(A法)与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法(B法)在测定糖化血红蛋白中的差别,选择一种方便、快捷、准确、适合大批量及自动化的检测方法。方法A法、B法分别采用硼酸亲和层析法和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法,对两种方法的精密度、变异系数、相关性、甘油三酯的干扰等予以评价。结果B法在SD、CV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优于A法,而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r=0.98,表明两种方法有高度的相关性,并且高甘油三酯对两种方法均无明显影响。结论A法人为影响因素大,但是无需特殊仪器,检测时间短,单独标本可随机检测,适合急诊、基层卫生机构的使用。而B法准确度及精密度高,可进行自动化控制,测量速度快。  相似文献   

17.
唐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4,(27):123-125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手法经桡动脉穿刺采血的临床效果,探讨临床动脉采血的最佳穿刺方法。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30°-45°角斜面进针和90°角进针,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疼痛感及皮下淤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961,P=0.005);观察组疼痛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56,P=0.023);观察组皮下淤血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356,P=0.037);局部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237,P=0.04)。结论垂直进针法对组织损伤小,可提高动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皮下淤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腭咽成型术后应用芬太尼PCIA及肌注哌替啶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拟行腭咽成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PCIA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0例。A组病人术后采用PCIA泵开始芬太尼持续输注镇痛。B组病人在自述疼痛难忍时肌注哌替啶止痛。记录两组病人术毕、术后6h、12h及24h的VAS评分、SBP及HR。结果:A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SBP及HR均较B组显著低(P〈0.05或P〈0.01)。结论:芬太尼PCIA应用于腭咽成型术后镇痛较肌注哌替啶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固定方法对动物细胞初级纤毛组分免疫荧光染色的影响,探究初级纤毛免疫荧光成像的优化策略。方法:选择4%多聚甲醛(paraformaldehyde,PFA)、甲醇(MeOH)、10%三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TCA)固定细胞,后续使用相同的透化、封闭、抗体孵育条件,最后比较相同拍摄参数下初级纤毛的成像效果。结果:PFA固定法可使纤毛轴丝蛋白和部分纤毛膜蛋白有更好的染色效果,MeOH固定法可以更清晰地展现纤毛底部定位的蛋白。相比前两种方法,TCA固定的细胞虽然纤毛轴丝的染色效果很差,但适用于部分纤毛膜蛋白和轴丝结合蛋白。除荧光强弱不同外,使用不同方法固定后染色得到的蛋白定位也有微小差异。结论:3种固定方法在初级纤毛免疫荧光实验中各有优劣,需要综合考虑实验目的以及目标蛋白的特点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开腹穿孔修补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水平、术后48 h镇痛剂使用率、术后1周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3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剂使用率为4.35%(2/46),低于对照组的17.39%(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能改善临床指标水平,降低镇痛剂使用率,效果优于开腹穿孔修补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