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血清酶的关系,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60名脂肪肝患者生化结果(血脂、血糖及血清酶)作出分析.结果 高甘油三酯血症或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是脂肪肝的血脂表现特点,脂肪肝患者伴有一定比例的生化酶升高和血糖升高.结论 患者血脂升高的同时,如有单项或多项血清酶的升高,对脂肪肝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脂肪肝与血脂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脂肪肝与血脂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88例脂肪肝和200例非脂肪肝患者血脂浓度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血脂浓度对脂肪肝患病率的影响.结果 脂肪肝组高血脂症患者142例,占75.53%(142/188),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23.50%(47/200)(P<0.01).血脂增高的脂肪肝患者以三酰甘油增高和混合型增高为主,脂肪肝的发生与血清三酰甘油浓度的升高关系较密切,脂肪肝分度与血脂浓度的关系不密切(P>0.08).结论 高血脂症特别是高三酰甘油血症是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及酒精性脂肪肝者的临床生化指标的特点。方法对8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68例酒精性脂肪肝、80例健康对照者及22例嗜酒无脂肪肝的血清酶、血脂、血糖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脂肪肝组(包括NAFLD和AFLD)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LT、AST、GGT、GLU、CH、TG均有明显升高;AFLD组ALT、AST、GGT、CH、TG血清浓度明显高于嗜酒无脂肪肝组;AFLD组AST、GGT血清浓度明显高于NAFLD组;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TG、BMI、WHR是NAFLD的危险因素。结论脂肪肝患者血清酶、血脂、血糖升高,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损伤较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严重,肥胖、高血脂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脂肪肝诊断的生化检测指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忠伟  胡杰 《吉林医学》2011,(3):437-438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生化检测指标在脂肪肝诊断中的意义及与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将受检人员进行体重、血压、心电、B超、血液生化检测。结果:脂肪肝组血脂检测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而血清胆碱脂酶(CHE)活性升高最为显著(P<0.01),中老年脂肪肝与某些相关的部分疾病密切相关。结论:脂肪肝患者具有血脂代谢紊乱和生化指标异常,血清CHE活性明显增高是脂肪肝突出的生化特征,对脂肪肝的诊断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老年脂肪肝与某些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了解脂肪肝的发生与血脂肝功能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738例B超检出的脂肪肝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 显示脂肪肝患者较正常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均有显著升高(P<0.05,P<0.01),谷氨酸转氨酶(ALT),r-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 说明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脂类代谢紊乱,甘油三酯(TG)升高合并总胆固醇(TC)升高是脂肪肝患者主要的血脂特点;肝功能指标表明脂肪肝患者确实存在肝细胞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谷丙转氨酶升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脂肪肝患者及 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 ,收治时间及体检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将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将7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实验组 ,观察两组观察对象的血脂、血糖及谷丙转氨酶等生化指标.结果: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血脂、血糖及谷丙转氨酶等生化指标均明显低于实验组脂肪肝患者(P< 0.05) ,统计学有意义.结论:脂肪肝与血脂、血糖及谷丙转氨酶升高具有紧密相连的关系 ,脂肪肝患者存在上述生化指标升高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邝苑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3,(13):1713-1714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液中丙氨酸转氨酶和血脂的检测情况变化。方法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采用酶偶联比色法,丙氨酸转氨酶采用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推荐法,检测仪器为美国魅力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 458例脂肪肝患者中,丙氨酸转氨酶升高311例,甘油三酯升高413例,总胆固醇升高98例,丙氨酸转氨酶和甘油三酯同时升高287例,丙氨酸转氨酶和总胆固醇同时升高45例。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肝细胞病理损伤很明显,血脂代谢也不正常,丙氨酸转氨酶和血脂指标的检测不仅对脂肪肝的诊断有指导意义,而且对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发展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不同程度家兔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程度与血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用32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模型组3组(每组n=8),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建立不同程度脂肪肝模型,分别于4、6、8周检测家兔血清TG、TC、AST、ALT,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可形成轻度的脂肪肝并出现血脂的升高,随着脂肪肝病变程度的发展,血清TG水平持续升高。结论血生化指标对脂肪肝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体重指数及血脂甘油三酯与脂肪肝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体重指数、血脂的关系,为进一步预防和诊治脂肪性肝病奠定基础.方法:对我科1005例体检人员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并对肝脏进行B超检查及血脂检查.结果:1005例受检者中共检出脂肪肝301例,检出率为29.95%;随BMI的增加,脂肪肝检出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其中肥胖组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001);脂肪肝组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及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001).结论:肥胖和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高脂蛋白血症与脂肪肝的发生呈正相关.控制体重和降低血脂水平对防治脂肪肝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的意义,从而为非酒精性脂肪肝防治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对象均为2010-2011年在本院进行体检的武汉大学教职员工,内容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生化检查、肝脏彩超检查。进一步将NAFLD组病例分成血清ALT升高组和正常组,分析两组的生化指标及相关合并症的患病率,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NAFLD患者发生血清ALT升高的危险性。结果:ALT升高组较ALT正常组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值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NAFLDALT升高组的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糖、超重、腹型肥胖患病率较非酒精性脂肪肝ALT正常组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FBG、BMI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ALT水平升高密切相关。结论:NAFLD患者ALT水平升高与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糖、超重、及高胆固醇血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辛建文  张鸿  苏静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1):997-998
目的探讨近年来本地区脂肪肝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近5年收治的95例门诊和住院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及血脂分析的特点,以及其与体重、饮食、饮酒和病毒性肝炎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脂肪肝以男性中青年为主(占75.79%),多有高脂饮食和长期大量饮酒史,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仅少数有轻度黄疸和转氨酶增高,大多患者有高胆固醇血症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各占70.5%和77.8%),有病毒性肝炎病史者占31.6%,对一般降酶治疗不敏感。结论近年来脂肪肝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多由肥胖、高脂饮食、饮酒、病毒性肝炎引起,应予以高度重视,针对不同病因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10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成血清ALT升高组和正常组,分析两组的人口学特征、生化指标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和组分,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发生血清ALT升高的危险因数。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ALT升高组与正常组的腹围、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HOMA-IR、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r-GT)、尿酸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代谢综合征和组分患病率比较显示ALT升高组的高脂血症患病率高(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ALT升高和性别、年龄、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P〈0.05)。高尿酸血症是非酒精性脂肪肝AL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数(P〈0.05)。结论NAFLD血清ALT水平和MS及其组分密切相关,同时可作为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疾病发生危险的指标。高尿酸血症是非酒精性脂肪肝AL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的血脂和心肌酶变化。方法回顾26例成人甲减患者血清生化指标,重点对其中18例血脂和心肌酶明显升高者进行分析。结果18例甲减患者血脂和心肌酶明显高于正常值,经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临床症状缓解,血脂和心肌酶逐步恢复。结论甲减患者的血脂和心肌酶升高随其甲状腺功能恢复而渐趋正常,可据此与心血管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14.
脂肪肝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翠红 《海南医学》2007,18(1):127-127,45
目的 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3项和血清胆碱酯酶变化.方法 选择经彩超诊断脂肪肝患者84例,和与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非脂肪肝者203例,同时测定血脂和血清胆碱酯酶,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 脂肪肝患者TC、TG、CHE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均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1).结论 脂肪肝患者血脂增高和血清胆碱酯酶改变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显示对脂肪肝患者进行血清胆碱酯酶监测有利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对应用B超检出的71例脂肪肝患者与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脂和肝功能指标进行比较,抽取空腹静脉血用日本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TC、TG、HDL-C)和肝功能(ALT、AST、GGT)的含量。结果脂肪肝患者血清TC、TG、ALT、AST、GGT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01),而HDL-C却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不仅血脂代谢紊乱,而且肝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说明脂肪肝与高脂血症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应加强对脂肪肝患者血脂和肝功能的监测,防止病情的恶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近年来本地区脂肪肝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近5年收治的95例门诊和住院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及血脂分析的特点,以及其与体重、饮食、饮酒和病毒性肝炎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脂肪肝以男性中青年为主(占75.79%),多有高脂饮食和长期大量饮酒史,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仅少数有轻度黄疸和转氨酶增高,大多患者有高胆固醇血症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各占70.5%和77.8%),有病毒性肝炎病史者占31.6%.对一般降酶治疗不敏感。结论近年来脂肪肝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多由肥胖、高脂饮食、饮酒、病毒性肝炎引起,应予以高度重视,针对不同病因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变化以及与体质量、血糖、血脂、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219例维吾尔族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病例组,208例雏吾尔族健康人为对照组,以标准方法和全自动生化仪测得体格检查指标和生化指标,采用酶链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空腹血清内脂素.结果 病例组空腹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43.65±33.49)ng/mL vs(33.62±22.08)ng/mL,P<0.01].血清内脂素水平与尿酸及三酰甘油呈显著正相关(r=0.144、0.195,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三酰甘油与尿酸为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高尿酸病例组血清内脂素水平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脂肪肝患者和健康人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谷丙转氨酶(ALAT)、谷草转氨酶(ASAT)比较这些项目在两组间的差异。方法:随机选脂肪肝患者30例和健康人30例,用OLYMPUS AUTO 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这两组的TCH、TG、LDL-C、ASAT。结果: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所得的结果,并做比较分析,显示出脂肪肝患者血脂与转氨酶都明显高于健康人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脂肪肝患者血脂与转氨酶水平呈正相关。血脂和转氨酶升高是临床上初步诊断脂肪肝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脂肪肝的超声诊断及脂肪肝与血清酶活性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浓度、总胆红素(BILT)、直接胆红素(BILD)含量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06年3月~2007年10月体检科健康体检者4 722例,受检人员发现脂肪肝1 606例和正常对照组762例进行酶活性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胆碱酯酶(CHE)、γ-谷丙酰转肽酶(γ-GT或GGT)和TG、TC、BILT、BILD含量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脂肪肝患者血清酶活性、TG、TC、BILT、BILD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程度脂肪肝患者TG、TC、血清酶无明显改变(CHE除外).CHE、BILT、BILD活力有明显升高.并随年龄的增长,脂肪肝的检出率显著上升.结论 脂肪肝与酶活性和血脂含量有关.并对脂肪肝患者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肝病患者血脂与血清酶同时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海霞 《广西医学》2005,27(6):833-834
目的三种肝病患者通过血脂与血清酶的同时检测,协助临床判断肝脏损害程度。方法使用贝克曼CX-9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测定。结果酒精肝、脂肪肝组血脂明显高于健康人组,肝硬化组明显低于健康人组,血清酶高于对照组。结论肝病患者血脂与血清酶同时检测、可作为反映肝脏功能损害的重要指标,可用于判断病情,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